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田长霖的美国梦 田长霖祖籍武汉黄陂,1935年生于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田长霖的美国梦

田长霖祖籍武汉黄陂,1935年生于武汉汉口,启蒙于上海,1955年台湾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在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他仅用一年半时间就攻下了博士学位,尔后,一发不可收,26岁就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简称“伯克利加大”)“最年轻教授奖”,年仅40岁就当选为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成为美国乃至世界传热学的掌门人,他还相继荣膺世界传热会议,美、日、法等国际最高学术机构及有关国家高级科学家奖。

1990年7月1日,他毅然决然地冲破美国社会限制少数族裔的“玻璃天花板”,从258名高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22年历史上,也是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华裔及亚裔大学校长。

在美国大学校长虽没有任期限制,但由于种种压力,一般均半途而废。据全美调查机构统计,美国大学校长平均任期只有32年。而田长霖则整整干了7年,而且是在危机四伏时受命,辞职时却是伯克利加大的巅峰时期,而且还开创了加州大学、美国乃至世界许多高校之最。田长霖在校长任职期间,促成了伯克利加大各个方面的进步。1996年7月8日,田长霖向加大总校长艾金逊正式提出,将于1997年6月30日前辞去校长职务,届时他的任期已满7年。艾金逊立即发了一封信,针对田长霖的辞职函予以回应,他说田长霖离开伯克利加大校长职位,是加大的一大损失。

田长霖在谈到辞职时说:“我由一个难民移民实践了自己的美国梦。我只有激流勇退,为别人让路,才能为别人尤其是青年人实现美国梦提供机会。再说,这几年家人为我陪累不少,我的专业也需要有足够时间。于是我就义无反顾地交出了棒子。”

田长霖卸任后要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实施“伯克利承诺计划”。为了变移民为动力,尽快地让人才脱颖而出,他率先慷慨解囊1万美元,发起成立并实施“伯克利承诺计划”,迄今,该计划已筹款100万美元,全美已有3000余名非洲裔、欧洲裔、拉丁裔和亚裔等少数族裔的学生受惠。他的努力让一批微寒子弟重新点燃了希望之光。

田长霖虽然辞去了行政工作,但对教学工作更加呕心沥血了。当问及在田长霖门下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菲妮:“你有没有机会见到你的导师?”菲妮答道:“我不仅经常有机会直接与教授讨论课题,还经常接到他给我的回电。有时,甚至在午夜12时15分,教授还要来到实验室听取我的研究报告,而在几小时后,他旋即将加上眉批与尾批的报告还给我。”

退职后的田长霖,更加关注美国华裔的权益。2001年1月,田长霖在美华航天工程师年会上演讲时指出,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政府迫害中国原子弹之父钱学森,当时在美华裔没有力量站出来讲话;到了九十年代,旧梦重现时,华裔不能再对李文和案漠视无睹了!他说,看看联邦调查局散布了多少谣言,一会儿说李文和通中国大陆,一会儿又说他支持台湾,这样做分明是在分化华裔社区。田长霖表示,我们不追究李文和是否有罪,只要求不应该因为他是亚裔就受到不公平待遇。他呼吁华裔社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帮助李文和。田长霖慷慨激昂的演讲赢得多次热烈掌声。

在这次演讲会上,田长霖回忆当初来美留学,教授曾当着同学的面说他“你这个什么都不懂的中国佬”,他感到非常屈辱,但是为了奖学金,他不得不忍气吞声。华裔社区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无法还击了。他说,我们团结一致,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2002年10月29日,美国名校第一位华人校长、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田长霖先生,因中风并发症在旧金山凯瑟医院病逝。悼念仪式于11月2日举行,布什总统托人向田长霖夫人致哀。田长霖的逝世,对华人、对美国来说都是损失。

(选自“百度百科”)

相关链接

美国梦自1776年以来,世世代代的美国人都深信不疑,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田长霖发表论文280多篇,专著、专题和特邀报告30余种,培博士60多人。他曾获得美国和国际上30多种荣誉奖,其中Max Jakob纪念奖是传热学方面的最高荣誉奖。生前非常关心祖国及家乡的发展,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和香港创新科技委员会首位主席,同时也是武汉中国光谷首批聘请的科学顾问之一。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田长霖在学校达到巅峰时期,即在伯克利加大的任期已满7年之时,选择请辞校长职务,他不顾加大总校长艾金逊的极力挽留,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急流勇退。

B文章虽为他传,但引用了田长霖谈到辞职时自己说过的一段话,这非但没有损害传记的艺术特色,反而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十分具有说服力。

C文章详写田长霖在伯克利加大担任校长期间实施使少数族裔的学生获益的“伯克利承诺计划”的事情,略写初来美国时的受辱经历,这样安排,详略得当。

D田长霖是一个励志的典范,他从一个难民移民成长为一个美国精英,经历的艰辛可想而知,但他既能勇往直前,又能在关键时刻急流勇退,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E田长霖既是一位教育家,又是一位斗士。初来美国就被教授当众羞辱,这是他冲破美国社会限制少数族裔的玻璃天花板”并关注美国华裔权益的唯一动力。

2.传记中引用了在田长霖门下攻读研究生学位的菲妮的话,这样写有何作用?

3.传记结尾说 “田长霖的逝世对华人、对美国来说都是损失”,请结合材料简述这样说的原因

4.田长霖作为少数族裔中的一员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最终成为美国社会的佼佼者,实现了他的美国梦,请你就“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其中的任意一点,结合文本探究它在田长霖身上的体现。

 

1.DB(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E不给分) 2.①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出了传主诚恳待人的品质和严谨治学、雷厉风行的作风,使人物形象更丰满。②补充传主教学方面的材料,使读者对他学者身份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③引用他人评价,丰富材料内容,增加传记的真实性,便于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3.①作为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华裔及亚裔大学校长,在职期间促成了伯克利加大各个方面的进步。②发起、成立并实施"伯克利承诺计划",使亚裔等少数族裔的学生受惠,关注美国华裔的权益。③是美国乃至世界传热学的掌门人,生前非常关心祖国及家乡的发展。(每点2分。信息检索范围为全篇,包括“相关链接”。内容包括为华人和为美国两方面所做的贡献,同时既包括给华人世界带来的荣誉,又包括具体行动带来的影响。要求语言简洁,有概括性。) 4.示例一:田长霖身上充满着勇气。他冲破美国社会限制少数族裔的“玻璃天花板”,从一个难民移民成长为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华裔及亚裔大学校长,他不平凡的经历体现了勇气。他临危受命,顶着美国大学校长一般都会遇到的种种压力整整干了7年,并且在学校巅峰时期急流勇退,这也需要勇气。退职后,他敢于站出来就钱学森和李文和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为华裔争取公平的待遇,号召大家团结一致,敢于斗争是他有勇气的体现。示例二:田长霖是一个勤奋的人。他仅用一年半时间就攻下了博士学位,26岁就获得“最年轻教授奖”,年仅40岁就当选为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从他快速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他是勤奋的人。他发表了大量论文,培养了人数众多的博士,获得美国和国际上多种荣誉奖项,专著、专题和特邀报告种类繁多,从科研和教学成果上可以看出他的勤奋。在辅导研究生时不仅经常与学生直接讨论课题,还经常深夜到实验室听取学生的报告,并对报告做快速批改,从教学态度上可以看出他的勤奋。示例三:田长霖是个有决心的人。他顶住种种压力临危受命,使伯克利加大走向巅峰并于此时毅然辞职,从他的直面困难和急流勇退能看出他是一个有决心的人。他卸任后发起成立并实施“伯克利承诺计划”,筹资百万,使千名学生受惠,他的决心使他兑现了承诺,为他赢得了尊重。初来美国被教授羞辱,为了奖学金而忍气吞声,他持续关注美国华裔的权益,为钱学森和李文和发声,无论是隐忍还是呐喊都能体现田长霖斗争的决心。示例四: 田长霖是一个有创意的人。他开创了加州大学、美国乃至世界许多高校之最,在担任校长期间,促成了学校各个方面的进步。为了变移民为动力,尽快地让人才脱颖而出,他卸任后发起、成立并实施“伯克利承诺计划”,这是一项有意义并且有创意的壮举。在伯克利加大处于巅峰之时,辞去行政工作,为年轻人让路,转而投入教学工作,从他这种出人意料的选择可以看出他的创意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以上答案既要回归文本,也要加以适当的评论。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A项第一处错误:田长霖请辞时是1996年,到1997年他的任期才满7年。第二处错误:艾金逊予以回应,认为田长霖的离开是加大的一个损失,并没有极力挽留。C项“伯克利承诺计划”是在田长霖卸任校长一职后实施的。E项说法太绝对,被羞辱应该是动力之一。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引用的作用有:1.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 2.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3.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 4.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 5.引用,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理解句子的含意,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建立起“六看”思维模式。所谓“六看”,指句内三看,句外三看。句内三看:一看句子关键词语,二看句子内部结构关系,三看句子本身表达特点。句外三看:一看该句位置特点(或在段首、开头,或在段尾、文末等),二看相邻句,三看段、章的中心。答题时应注意概括抽象的句子具体化,先分析句子本身修饰语的意义,然后抓住文段中解释说明或者论证这些句子的支撑句,探讨其具体含意;生动具体的句子概括化,即把形象生动具体的关键词语作抽象化处理。 考点: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本题实质是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需要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这类题目通常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如本题,要作出答案,其实只要注意文本的开头和结尾处的叙写,加上正文中的有关作者自身的例子,加以归纳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格桑梅朵

来到川藏线上这个道班的时候,正是一个凛冽的冬天,风像长了牙齿,龇牙咧嘴地向我扑来。连绵的雪山矗立在眼前,一眼望去,是意料之中的一片纯白。

父亲在这条线上修了一辈子路,最后不得不带着一身的高原病回到家乡。临走时,也不忘将我作为他的接班人。那时,我刚卫校毕业,本有大好的前途。可军人出生的父亲,却板着一张脸,无比严肃认真地告诉我,你必须得去,那儿需要你这样懂医的人。

我知道有这样的父亲,一切都是无法挽回的。在母亲的哭哭啼啼中,我没有掉一滴泪,把对父亲的怨恨装进行囊,毅然走进了这个雪山脚下的道班。

这里并没有想象中的荒凉,每年春夏时节,被大雪封了一冬的公路就格外的热闹。纤细娇艳的格桑花蓬蓬勃勃一路开到雪山之巅;连绵不断的进藏汽车排起长龙,在蜿蜒而上的盘山公路上蠕动;骑行爱好者们一路欢歌,摇着清脆的铃铛,从我们面前疾驰而过;还有那些藏族老乡赶着自家的牛羊,从从容容地跨过公路,辗转到别的草场……

公路上最热闹的时候,也是我们这些养路工人最繁忙的时候。这段28公里长的川藏线是属于我们道班管辖的,为了能保证这条路畅通,李大姐他们天不见亮就得起来去清理路面,然后再回来吃早饭。

通常这个时候,我都还在睡懒觉,他们知道我憋屈,也不叫我出工,由着我的性子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不属于这里的,迟早有一天我会离开这里,因此我也放任着自己,我要让我的父亲知道,是他毁了我的一生。

直到有一天,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接着是李大姐的呼喊:“幺妹儿,快起来,要出人命了。”我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只见几个藏族老乡抬进来一个老阿妈,呼吸急促,脸色乌青。我被这慌乱的场面吓住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老阿妈的呻吟瞬间战胜了我的犹豫,我从床下拿出急救箱,给老阿妈吸上氧,打针,拿药,倒水,喂药,一连串的动作再自然不过了。

不一会儿,老阿妈终于缓过气来,她忽然跪在我的面前,不停地说着我听不懂的话,吓得我直往李大姐的身后躲。

一个月后的一天下午,我百无聊赖地坐在道班的屋顶上看远处盛开的格桑花,一个部队的车队从道班门口浩浩荡荡驶过。这时,一辆军车靠边停了下来,从车上跳下一个年轻的士兵,对正在修路的李大姐他们比划着什么。

忽然,李大姐抬起头,朝我大喊,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从房顶上跳下来问:“喊我干啥子?”

那个士兵递给我一个栽有格桑花的罐头盒说:“谢谢你救了我阿妈,这是生长在五千米雪山上的格桑梅朵,送给你。”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跑掉了。

我只知道这花叫格桑花,却不知道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格桑梅朵,好有诗意的名字。我把那盆格桑花放在窗台上,问李大姐:“格桑梅朵是什么意思?”

李大姐说:“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你那盆花在藏族人眼里就是吉祥幸福的花。”

以后的日子,那个藏族士兵每次进藏都要为我带回一个栽有格桑梅朵的罐头盒。渐渐的,娇艳的格桑花开满了我的窗台,在花香里,所有的烦恼抑郁全都逃遁了。

终有一天,为我送格桑梅朵的不再是那个满脸高原红的藏族小兵,而是他的战友。我问他的战友,那个小兵哪儿去了?战友先是支支吾吾,最后才说,他牺牲了。

战友红了双眼,哽咽道:“就是这次进藏,突遇暴风雪,道路塌方,嘎旺他们的车就翻下了悬崖……”

我不知道那个战友是何时离开的,我的头脑中一片空白。

李大姐安慰我说:“别伤心,在这几千里的川藏线上这样的事已是家常便饭。你爸爸曾说过,我们守路的人一定要守好这条路,才能让行路的人更加安全,让千千万万的家庭幸福美满。”

整整齐齐摆在窗台上的格桑梅朵,在暖暖阳光下,绽放着。似乎在告诉我,父亲和千千万万的养路工人是在用生命浇灌着更多人的格桑梅朵。

(选自《2014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第一段描写的自然环境,写出了川藏公路线环境的恶劣,表现了“我”进藏的无助,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血肉丰满的公路养护工形象,作者以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出他的强势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C.小说以“我”睡懒觉、不出工、放任自己与李大姐等养路工人天不见亮就起来去清理路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养路工人的繁忙和我的懒惰与任性。

D.小说以“格桑梅朵”将小说中的人物串联在一起,使小说结构紧凑,内容浑然一体,并且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E.“我”不愿去高原,感觉人生灰暗,后来给藏族老阿妈治病,藏族士兵给“我”送格桑花及藏族士兵的牺牲对“我”的触动很大,使“我”对改变以后的人生充满希望。

2.为什么小说在第四段要极力描写春夏时节川藏公路的热闹景象?

3.小说主要描写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请简要概括。

4.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我”,也有人认为主人公是以父亲、李大姐为代表的川藏线的养路工人,还有人认为主人公是一个群体,包括父亲、李大姐、“我”、藏族士兵。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抒发守边将士盼归心切,却无法实现的句子是“____,____。”

(2)韩愈的《师说》中士大夫以互相学习为耻,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人的感受来侧面描写蜀道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 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 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 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 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唐德宗建中四年,韦应物到滁州任刺史。这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此诗作于韦应物任滁州刺史第二年春天,韦应物派人北上打探消息,探者还没有回滁州。李儋,字元锡,韦应物的诗交好友,曾托人问候。

1.有人说此诗句情景交融,对其颇为推崇赞美但有人认为这种评论并不切实。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分析。

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祐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晋天福中,以书见桑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为观察支使。汉初,重威移镇睢阳,反侧不自安,祐尝劝之,使无反汉,不听。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仕周,历魏县、南乐二令。

太祖受禅监察御史,由魏县移知光州,殿中侍御史。乾德,知制诰。六年,户部员外郎。

太祖征太原,已济河。诸州馈集上党城中,车乘塞路,上闻之,将以稽留罪转运使。赵普曰:“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俾能治剧者,往莅其州足矣。”即命祐知潞州。及至,馈饷无乏,路亦无壅,班师,召还。

会符彦卿镇大名,颇不治,太祖以祐代之,俾察彦卿动静,祐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继以用兵岭表,知襄州。湖湘平,移知潭州。召还,摄吏部铨。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遂出祐为镇国军行军司马。

太平兴国初,移知河中府。入为左司员外郎,拜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告。太宗谓祐文章、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月余,年六十四。

初,祐掌诰,会卢多逊为学士,阴倾赵普,多逊累讽祐比己,祐不从。一日,以宇文融排张说事劝释之,多逊滋不悦。及普再入,多逊果败,与宇文融事颇类,识者服其先见。

(《宋史·王祐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B.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C.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D.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拜、封”是表授予官职一类的字,“迁、转、徙”是表调动官职一类的字,“罢、除、黜”是表罢免官职一类的字,“判”则表高位兼低职。

B古代纪年方法大致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等,文中“乾德三年”应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

C“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文中指太祖被推举而称帝。

D.古代对人的称呼不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崩,诸侯死薨,大夫死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分析不正确—项是

A.王祐很有才,文章写得很好。桑维翰赞誉他的书信辞藻华丽,使他闻名京城,就连帝对他的文章也很嘉许。

B.王祐有政治才能,很重用。太祖太原时,运粮车辆堵塞道路而治罪转运使赵普劝说太祖原谅他,并举荐王祐治理,果然形势很好。

C.王祐敢于直言,劝谏皇在为符彦卿一事申辩时,他讽谏太祖不要像五代的国君样,因为猜忌而斩杀无罪的人。

D.王祐不依附权贵有政治远见。卢多逊多次劝依附自己,但王祐没有听从;王祐用宇文融排挤张说的事劝说卢多逊,结果事情的发展果然与宇文融相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

(2)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清宫书画的鉴藏

中国宫廷书画收藏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魏晋开始,个人书画创作开始风行,宫廷对书画作品的收藏随之发展。南朝政权更迭迅速,宫廷藏品几乎成为末代帝王的随葬品。隋唐时期国家一统,加上帝王的喜好,天下书画名品源源进入皇家“秘府”,然而“安史之乱”则使自太宗朝积累起来的唐内府书画藏品“耗散颇多”。宋代内府书画收藏在徽宗时达到鼎盛,《宣和画谱》《宣和书谱》是其辉煌的见证,然“靖康之变”,宣和内府中的书画收藏全部散失。元代宫廷收藏在文宗朝也曾相当可观,后来则每况愈下。明代宣宗、宪宗、孝宗三朝的书画收藏之盛甚至不亚于宋代宣和与绍兴两朝,但松懈的管理使藏品不断流失,后期更将书画作为发给官吏的薪金,即所谓的“折俸”。

书画收藏历来有官、私收藏(即皇家内府与民间私人收藏)两个方面,又总是时聚时散,官私递藏。清代皇室书画收藏不仅远胜于私家收藏,而且为前朝各代所不及。明末清初之际,流散在各地的书画已有一部分为清室所收集,后来梁清标、高士奇、安岐等许多著名私人鉴藏家的藏品亦陆续归入内府。臣民对帝王的进贡也是清宫书画收藏的组成部分。逢年过节、万寿大典或外出南巡,臣工往往多有贡献,其中又以进书画、文玩较为讨喜。清自入关后经四代积累,宫廷书画收藏在乾隆朝蔚为大观。

在清宫书画收藏中,“三希堂”与“四美具”有着标志性的意义。王羲之的名迹《快雪时晴帖》原放在乾清宫,此为皇帝之正式寝宫。王献之的《中秋帖》则置于御书房。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一年(1746)得到王珣的《伯远帖》后,遂在自己办理日常政务的养心殿居所中辟专室存放这三件晋人名迹,并名之为“三希堂”。他为此写有《三希堂记》,认为这三件书迹不仅是中国书法的“稀世之珍”,而且是历经宋、金、元诸代皇室收藏的“内府秘籍”,三帖的重聚因此就有了非凡的意义。所谓“四美”,即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和传为宋李公麟的《潇湘卧游图》《蜀川胜概图》《九歌图》。乾隆年间,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艺术品搜集行动中,这四件名品相继进入清宫,至乾隆十一年夏,“四美”重新团聚。乾隆皇帝后特在建福宫花园静怡轩辟出专室存放“四美”,并命名曰“四美具”,御题《“四美具”赞》,一再强调“剑合珠还”之意。此时,存世的唐、宋、元、明名画几乎收罗殆尽。这是继宋徽宗宣和内府后最全的一次汇集。

据《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记载,乾清宫、重华宫、养心殿、御书房为古书画收藏最集中的殿阁。清内府所藏的书画作品曾经专人鉴定,尤其是乾隆朝,更进行了全面整理与分类编目,数次组织书画名家和鉴赏家对藏品进行鉴定和品评,区别上等、次等,并分详简著录。其成果体现在奉敕编纂的《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正编、续编、三编。全书的编纂过程前后长达74年之久,共收录上起魏晋、下至清代中期近两千年书画作品一万多件。

(节选自郑欣淼《清宫书画鉴藏、佚存与研究述评》,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宫廷书画的收藏是从汉代开始的。魏晋时期,宫廷书画的收藏随着个人书画创作的风行而发展。

B政权迅速更迭使南朝宫廷书画藏品几乎成为末代帝王的随葬品,“安史之乱”使唐代宫廷书画藏品散失了很多,“靖康之变”使宋宣和内府的书画藏品大量散失。

C宫廷书画的收藏,宋代在徽宗时最盛,元代在文宗朝颇为可观,明代则是宣宗、宪宗、孝宗三朝兴盛,而清代在乾隆朝蔚为大观。

D清代宫廷书画的藏品,有清室收集流散在各地的,有著名私人鉴藏家的归入,也有臣民的进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书画收藏有官藏和私藏两个方面,官藏在很多朝代曾出现过兴盛时期,而最为壮观的则是清朝。

B很多朝代宫廷书画收藏的鼎盛时期一般都有标志性藏品,如宋代的《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清代的“三希”和“四美”。

C乾隆认为《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的重聚意义重大,因为这三帖既是中国书法的“稀世之珍”,也都曾是宋、金、元诸代皇室收藏的珍品。

D乾隆年间,皇室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艺术品搜集行动,“四美”正是在这次行动中陆续归入内府,重新团聚,被存放在建福宫花园静怡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明时期宫廷书画收藏都曾经相当可观,但对存世的藏品进行收集的完整度不如宋徽宗宣和内府,而清宫对存世的名品收集得比较完全。

B书画收藏总是时聚时散,官私递藏。官藏兴盛,私藏相对衰落,比如宋宣和年间、清乾隆年间,官藏鼎盛,私藏相对就要寥落。

C很多朝代皇家书画的收藏在其达到顶峰后就逐渐衰落了,像元代、明代,清代也是如此,乾隆朝之后,大量重要藏品或因战争,或因管理松懈而散佚。

D《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是皇帝下令编纂的,工程浩大,历时74年,对清室的书画藏品进行了分类编目,还有书画名家和鉴赏家的鉴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