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科技安全既是科技的问题,__...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科技安全既是科技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科技领域是否会提出相似的发展策略?

①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各方面的交流打破了国家这个相对的封闭体

②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会认识到关于科技安全有很多问题值得讨论

③也是国家的问题,它还是个动态的问题

④例如,我们讨论的科技安全潜在前提是以国家为单位的

⑤在经济领域我国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亚洲合作发展思路

⑥那么,我们该怎样界定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科技安全问题

A.③②⑥①④⑤ B.③②④①⑥⑤

C.②③④⑥⑤①   D.⑥③②①④⑤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可根据语段内容及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判断,读后可知,文段围绕科技安全而展开。“既”和“也”关联词联系紧密,可得出③在最前面。“清楚了这一点”中的“这”指代③及其前面的内容,故第二空填②。④中的“科技安全”事例紧承②,①中的“打破了国家这个相对的封闭体”是针对④中“以国家为单位的”而言,①应紧跟④,⑥的内容紧跟①,⑤中的“在经济领域”和横线后面的“在科技领域”对应,故最后一个空填⑤。故选B。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七大工程”,无一不是为了增加公共产品的有效投资,以满足人们快速增长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B.春晚好不好看,在于节目内容能否及时、深刻、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还在于有能让观众忍俊不禁且留下鲜明印象的语言类节目。

C.元宵节前后,学生、务工人员集中返程,全国铁路迎来节后新一轮客流高峰,仅3月5日就发送旅客6352万人次,同比增长06%

D.周迅在电视剧《红高粱》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气,加上曾经的作品中透露出来的鬼气、仙气,更是将她的演技地位继续稳稳地被锁定。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的一组是( 

①政府内部离心离德,已经“变天”的国会处处作梗,任期尚有两年的奥巴马急欲留下政绩,但迄今乏善可陈,倒显出________的窘境

②在这年夏季反“扫荡”战役中,盐阜、苏中区军民在新四军军部的统一指挥下,多点开花,密切配合,使敌________,对粉碎敌之“扫荡”起到决定作用。

③面对网上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等金融互联网新模式,《巴塞尔Ⅲ》所确定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显得有些________。

A.左支右绌   捉襟见肘   顾此失彼

B.顾此失彼    捉襟见肘   左支右绌

C.捉襟见肘  左支右绌   顾此失彼

D.左支右绌    顾此失彼   捉襟见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

1931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的钱伟长。清华当年招生的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记”,钱伟长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只能给了满分。历史考题更奇怪,要求写出“二十四史”的作者、注者和卷数,许多考生望兴叹,而钱伟长却答得分毫不差。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可是,19岁的钱伟长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

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这个决定缘于1931918,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他决定转学物理以振兴中国的军力。”于是钱伟长几次跑去找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吴先生被这位青年的爱国热情打动了,答应他试读一年。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早起晚归,极度用功。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了70分,四年后,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优秀生。正如他后来常说的: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天才,而只是相信人的才能是用艰苦的劳动培植出来的。奋发才有为,勤学才有识。

19401月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钱伟长与自己的导师辛吉教授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于是师生俩开始共同啃这块硬骨头。的确,板壳内禀理论是一大难题,但是很有实用价值。在航空航海工程、武器装备、仪器仪表和各项工程设施中,到处可见到平板和壳体。多年来对于各种各样的板壳,各学派学者用不同的方程式来描述,钱伟长认为它们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有必要加以统一。于是他开始废寝忘食地寻求这种联系。经过半年多努力,用掉了几尺厚的草稿纸,他终于以严谨简约的张量分析为基本工具,建立了板壳的基本理论,对原有的各种论述进行分类,提炼出本质的核心内容,找到了一组统一的方程式。

与此同时,辛吉教授通过另一途径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后来,他们合写成了一再为人们称道、引用的著名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这篇论文发表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该文集的作者多数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28岁的钱伟长,是文集作者中最年轻的学者、唯一的中国人。爱因斯坦看后也由衷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此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

1942年取得博士学位后,钱伟长到了冯·卡门所在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美国当时正在加紧研究火箭、导弹,精确地计算火箭导弹的弹道成了当务之急。钱伟长担起了这个重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伦敦遭到德国导弹的袭击,英国首相丘吉尔向美国求援,钱伟长提出了一个对运行的导弹加以干扰迫使其射程减小的方案,立即得到采纳。因此战争中尽管伦敦东码头区遭到德国导弹破坏,市中心却安然无恙。丘吉尔在回忆录中提起此事,说美国青年人很厉害,但实际上应该说,中国青年人很厉害!

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到美国,他常常夜不成寐,心头惦念着祖国的命运。他决定回到多灾多难的祖国,把自己学到的一切知识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她,他暗中开始做回国的准备,1946年春,钱伟长以探望久别妻子为名多次恳求,终于获准探亲。为了避免别人的注意,他只带了几件简单的行李,装上了最必要的研究资料,其他一切东西,连应领的工资和他最心爱的大量书籍杂志、资料卡片都原封不动地留下了。1946年5月,这位海外游子投入了祖国母亲的怀抱。(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1946年5月,钱伟长应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47年,有人带来美国有关方面对钱伟长全家赴美工作生活的邀请。在表格最后一栏,要求宣誓一旦中美交战要忠于美方,钱伟长明确填“NO”,予以拒绝。

②1951年,钱伟长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室。1956年他和钱学森合作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在教育事业方面,钱伟长参与创建北京大学力学系——开创了我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开设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力学工作者,为我国的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事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80年代,在70岁高龄之后,他又创办了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出版了《应用数学和力学》(中文版、英文版)及《中国应用数学和力学进展》(英文)两种杂志,继续指导了11名硕士生、38名博士生。(以上链接均选自“百度百科”)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当初考清华大学时是凭借作文和历史的优异表现征服老师的。文科满分理科近乎零分能进清华,的确是真的。

B.钱伟长基于爱国的崇高理想,于“九一八”事变后弃文从理,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深受感动,当即同意他转专业。

C.钱伟长赴多伦多大学学习,协助导师辛吉教授研究板壳理论,共同找到了一组统一的方程式,建立了板壳基本理论。后来,二人为此写的论文发表于冯·卡门的祝寿文集。

D.钱伟长的研究成果,在实战中得到检验。他提出的方案帮助伦敦免遭德国导弹袭击,深受丘吉尔的好评。

E.本文语言朴实,记叙了钱伟长青年时期与众不同的求学之路,展现了一代科学大师的成长历程,告诉读者一个道理,奋发才能有为,勤学才能有识。

2.1942年之前,钱伟长的求学生涯有哪些不平凡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作为一名科学家,钱伟长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4.一名理科几乎是零分、英语也没学过的学生,却凭着作文和历史的满分成绩进入清华,还能转学物理并成为科学巨人,你认为有哪些主客观原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张国平

同行是冤家,面人常和面人王就是一对解不开的疙瘩。

庙会,戏班演出,马戏表演,面人王能出现的地方必然有面人常的影子。孩子们图热闹,大人们却能看出来,他们是在比手艺。面人王捏一溜戏剧人物,面人常就捏一溜十八罗汉。

戏剧人物妖娆,十八罗汉诙谐,孩子们捏着钱不知该买哪边的。面人王和面人常都不叫喊,只埋头摆弄手中的面团捏、搓、揉、掀,小竹刀挥来舞去,点、切、刻、划,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便呼之欲出。桃李无言下自成蹊,面人的功夫在手上,叫喊是没用的,面人王和面人常在比内功。

小城人说,面人常老道,面人王灵巧。面人常一撇嘴说,捏几个花里胡哨的娘们也叫手艺?问问他师傅是谁?他知道面人的祖师爷吗?他知道面人的来历吗?道有道规,捏面人也得讲辈分。

提起自己的山东师傅,面人常总是滔滔不绝。面人王却无师无门,撑死也只能算野仙。

人们故意逗面人常:捏面人还有祖师爷?面人常一脸认真的说,认不准祖师爷也配捏面人?手里的小竹刀龙飞凤舞,一个手摇鹅毛扇的人便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这不是囊中有万条妙计的诸葛孔明嘛。有人说。

正是。面人常一脸荣耀地说,这就是我们的祖师爷。

面人常眯着眼睛说,祖师爷七擒七纵孟获,准备班师回朝,江面突然狂风大作。祖师爷用米面为皮,内裹牛马之肉,洒酒祭江,江面顿时风平浪静,面人就是这样产生的。面人常说完满脸红光,仿佛自己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面人常说,不懂规矩哪行,懂规矩心定气凝,不懂规矩的人才心猿意马。

人们知道面人常是在挖苦面人王。面人常收了摊就回家,专心研究他的面人,而面人王却总钻戏院。花旦们在台上咿咿呀呀,面人王伸着脖子,眼睛里带勾。

大集小会上,突然有俏丽女子出现,面人王会立刻停住手中的活,目光糨糊似的贴在人家身上,看得女子羞赧地骂。面人王这才回过神来,嘿嘿地向人家赔礼道歉。

一个心浮气躁的人怎么能捏好面人呢。面人常对面人王总不屑一顾。

花花肠子终于惹出了麻烦。那天丁司令的二太太见面人王捏的戏剧人物惟妙惟肖,顿足观望。面人王盯着二太太的脸瞅了半天,二太太难为情地正想转身离去,“啪”面人王将一块带彩的面片弹在二太太脸上。

你、你……二太太恼羞成怒,脸色紫红。跟班一把按住面人王的头,黑糊糊的枪口顶在他的脑门上,他妈的,活够了!

别开枪,我有话对丁司令说。面人王挣扎着。

面人王被带到丁司令面前。丁司令喷一口烟雾,说吧,为什么戏弄二太太?

面人王说,我是想观察二太太生气的表情,给捏面人做素材。

哦?丁司令问,这么说你观察到了?你要能把二太太当时的样子捏出来,就饶了你,不然皮鞭伺候。

面人王立刻拿出面团,一揉一捏,一刻一挑,一个紧锁眉头面色羞红的二太太便活脱脱呈现出来。那滑稽的样子把二太太也逗乐了。丁司令释然地说,既然这样就放你走。面人王说,愿再捏一个华贵的二太太作为道歉礼。面人王手指一顿一挫,片刻间一位俏丽的小美人便出现了。二太太手捧比自己还俏丽三分的小面人,爱不释手,啧啧着,妙,实在妙。

面人王得意地说,我这面人是有名堂的,叫盛放杜鹃。面人王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得了丁司令一笔赏银。

面人常听说后,一撇嘴说,面人虽软,得有骨气,用这种方法攀附强贵,小人之举。

不久面人常的母亲去世了,正在披麻戴孝的面人常突然听说面人王来吊孝,顿时愣了,心说这时候来看笑话未免太不仁义了。孝子是天下最小的人,面人常只得规规矩矩让面人王过来。

面人王的孝礼用黄缎子盖着呈上来,面人常的心立刻悬住,不知道面人王搞的啥名堂。缎子缓缓揭开,一位慈祥的老人出现在人们面前。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发,简直是老人的再现。面人常把酷似母亲的面人捧在手里,双膝下跪,一声嚎啕,娘啊。

那以后面人常和面人王便成了好友。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善于创设冲突矛盾。面人王能出现的地方必然有面人常的影子,这是因为同行是冤家,面人常忌惮面人王的竞争抢了自己的饭碗,暗中与面人王较劲。

B.小说语言非常干净准确。“捏、搓、揉、掀”“点、切、刻、划”,寥寥数笔,让读者有亲眼所见之感,把人物高超的技艺刻画得生动而精彩。

C.小说擅长刻画人物形象。面人常把诸葛亮当作面人的祖师爷,把孔明祭江渲染得奇幻莫测,源自面人常夸张的人格,实则有一种征服看客的心理。

D.小说故事情节构思奇特。写奇人穿插奇事,又将奇事落脚到奇特的技艺上。如面人王冒犯二太太一段写得一波三折,巧妙地化解了面人王因好色带来的麻烦。

E.小说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积淀。所写虽是贩夫走卒,所叙却引人入胜,故事里包含着对民间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思考,让人回味。

2.小说中“面人王”这一形象具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述。

3.结尾处写“面人王呈上酷似面人常母亲的面人”这一情节在前文有何铺垫?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在“面人常”与“面人王”的故事里,小说给了我们艺术创作上的哪些启示?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写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一晃年岁半百的诗人,回首当年,一言难尽的感情。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悲壮、残酷的气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