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自然之子”梁从诫 2010年10月28日下午4时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自然之子”梁从诫

2010年10月28日下午4时许,这是一个注定要在中国的环境保护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时刻。这一刻,“自然之友”创始人、中国公民环保的启蒙先驱、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自然之子”的梁从诫因病在京逝世,享年78岁。

出身名门、北大历史系研究生毕业的梁从诫多年一直从事历史教学研究工作。90年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在各界为之欢呼雀跃的时候,梁从诫却敏锐地意识到其背后环保问题之严重:如果十几亿同胞都以达到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为目标,需要的资源将是现在的60倍!自然将无法承受!他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一等舱的乐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大家只能同归于尽。发展经济若不惜以破坏、践踏生态环境为代价,则是对大自然的一种犯罪。身世、家教给予了梁从诫对于整个社会天然而坚定的责任感,为无告的大自然请命,他觉得自己义不容辞。于是在1994年梁从诫毅然告别他热爱的历史学研究,辞掉了包括公职在内的一切身份,创建了我国第一家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专注于环保,义无反顾。

作为一个没有背景的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创立之初,就面临着重重困难:办公条件简陋,经费严重不足,到国家机关举办环保讲座听众寥寥无几,到农村学校做环保教育被拒之门外……可是困难并未使梁从诫退缩,他充满着直面困难的勇气。梁从诫自嘲说,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失败的英雄;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在梁从诫和“自然之友”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自然之友”在环保事业上取得了卓著的成绩:滇西北的金丝猴和原始森林被从刀斧下解救,可可西里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钢迁出北京,参与圆明园地膜事件等环评风暴,发起2000年地球日中国行动……“自然之友”作为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精神源头,至今已累计发展会员近万人,由“自然之友”会员发起创办的环保组织已达十多家——今天它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环保组织的标志。

2005年印度洋海啸之后,国内掀起了一场“自然是否需要敬畏”的大辩论,力主“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的是当时号称论坛“辩士”的何祚庥、方舟子,他们主张,敬畏自然就意味着人类只能匍匐在大自然脚下而无所作为,敬畏自然就是反科学。一时间,这一主张赢得了无数掌声。此时,骨子里继承了祖父与父亲的论战传统的梁从诫一反平时的谦恭和顺,站在了辩论的最前沿,他接连撰文,为自然发声。在一篇题为《敬畏自然是真正理性的态度》文章中,梁从诫阐明:“‘人要敬畏大自然’这个提法有两层含意:一、人类应当尊重大自然;二、人类应当畏惧大自然……敬畏自然才是对待‘科学’真正理性的态度。须知科学技术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当我们到处挥舞它的时候,请留神别伤了自然,到头来,也伤了自己……”

这场长达十余天、波及整个科学界的论战虽在当时未有定论,但梁从诫对“敬畏自然”的独到理解和人类伤害自然最终自伤的警示却促使人们理性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为后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深入人心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梁从诫是环保精神的积极倡导者,更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一切从简约开始,是他的生活准则:名片用废纸复印而成;从来不用一次性筷子;坚持用自行车当交通工具……梁从诫离世后,“自然之友”发出的讣告称:“为遵从梁老及其家人的意愿,告别仪式婉拒花圈和花篮,一切从朴、从简。”最后还特别提醒参加葬礼者:“请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出行。”

“自然之子” 梁从诫,中国的环保事业将因为他的人格光辉而更加光明,更有力量。

【相关链接】

  梁从诫(1932——2010),祖父是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梁启超,父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母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梁从诫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创办人、会长。曾获得过亚洲环境奖、大熊猫奖、地球奖和公众服务奖等荣誉。  

  学界泰斗季羡林曾做过如下评说:“从诫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历史学家,然而,他不甘心坐在象牙塔里,养尊处优。他毅然抛开那一条‘无灾无难到公卿’的道路,由一个历史学家一变而为‘自然之友’ ……我对他只能表示钦佩与尊敬。宁愿丢一个历史学家,也要多一个‘自然之友’。”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梁从诫在从事环保事业前一直从事历史教学研究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他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学家。

B.梁从诫说当今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如果有一天撞上冰山,大家只能同归于尽。这个比喻告诉我们要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否则人类必将毁灭。

C.梁从诫说“科学技术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当我们到处挥舞它的时候,请留神别伤了自然,到头来,也伤了自己”,意在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D.在“人类是否需要敬畏自然”的大辩论中,梁从诫站在了论战的最前沿,他据理力争,阐发了对“敬畏自然”的独到见解。这场辩论促使人们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E.文中介绍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在今天的会员规模和地位影响,是为了突出其缔造者梁从诫在中国环保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2.为什么称梁从诫为“自然之子”?请结合文本相关材料简要分析。

3.文章倒数第二段写梁从诫逝世后“自然之友”所发的讣告内容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4.梁从诫能在环保事业上取得突出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风的影响非常重要。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家风对梁从诫的影响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1.E B(E项3分,B项2分,A项1分) 2. ① 因为梁从诫很早就敏锐地意识到一味发展经济对自然造成的巨大破坏,成为较早的为无告的大自然请命的人。 ② 因为梁从诫是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创始人,中国公民环保的启蒙者和先驱。 ③ 因为梁从诫在大辩论中,力主敬畏、尊重大自然,他的独到见解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产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④ 因为梁从诫是环保精神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一生致力于环保,鞠躬尽瘁,对大自然、环保事业无比热爱,充满着赤子情怀。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3. ① 从讣告中可知梁从诫对身后事的安排也是以“从朴、从简”的环保为前提,更能突出梁从诫是环保精神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突出他终其一生,致力环保的献身精神。 ② 突出梁从诫的光辉的人格精神的巨大影响和感染力。他一手创立的“自然之友”正继承他的遗志,将他的人格精神发扬光大。 ③预示着中国环保事业后继有人。中国的环保事业将因为梁从诫的人格光辉而更加光明,更有力量,充满希望。(每点2分) 4. ①风给予梁从诫对社会的强 烈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促使他义不容辞为无告的大自然请命,义无反顾辞掉了包括公职在内的一切身份,创建了我国第一家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并终其一生,致力环保。 ②家风给予梁从诫屡败屡战的勇气和精神。“自然之友”创立之初,面临重重困难,梁从诫承继家族屡败屡战的精神,直面困难,带领“自然之友”走出困境,并在环保事业上取得卓著的成绩。 ③家风给予梁从诫坚持真理、无所畏惧的论战精神。在“自然是否需要敬畏”的大辩论中,梁从诫骨子里继承了祖父与父亲的论战传统,他一反平时的谦恭和顺,站在了辩论的最前沿,力主敬畏自然,为自然发声,影响巨大。 ④梁从诫受家风影响从而在环保事 业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这启示我们,良好的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作用。家风是无言的教育,家长的日常生活准则、行为习惯,对孩子有着直接的教育和影响,它不仅影响孩子的现在,更作用于他们的未来。因此,在今天,更要重视家庭教育,形成良好的家风。(此点要突出家风的意义、影响,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A项“一定会成为”过于绝对; C项“意在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错,意在阐明“敬畏自然才是对待‘科学’真正理性的态度”的观点及揭示不敬畏自然可能造成的后果;D项 并非“这场辩论”,而是“梁从诫对敬畏自然的独到理解和人类伤害自然最终自伤的警示促使人们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综合分析文章的内容手法的题目,考核点涉及到文章的局部信息、文章的主旨和手法的运用,关于文章的内容注意找到选项对应的语段进行对读,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关于手法首先看手法概括的是否得当,然后看分析的是否合理,此题所有选项ABCD考核文意,E考核手法,其中ACD对文意理解或手法的分析有误。 2.注意是分析的是称梁从诫为“自然之子”的原因,注意从原文中寻找传主在对自然保护中的相关贡献:很早就敏锐地意识到一味发展经济对自然造成的巨大破坏,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创始人,他的独到见解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是环保精神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此题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注意根据题干的要求明确答题的方向,题干要求是分析“称梁从诫为‘自然之子’的原因”,可见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注意结合全文,尤其不要丢掉“材料链接”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语句,尤其是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取关键的信息分条作答。 3.3】这是一道分析语段的内容的题目,首先答出语段的内容梁从诫对身后事的安排也是以“从朴、从简”的环保为前提,然后分析作用表明梁从诫是环保精神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突出梁从诫的光辉的人格精神和巨大影响和感染力、预示着中国环保事业后继有人。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注意首先答出语段的内容,然后分析作用,作用要结合人物传记的文本特征分析,主要是突出传主的某种精神品质。 4.4】此题注意根据材料得到观点,然后明确观点后用材料论证。最后结合论证的内容谈对自己的启示。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此题属于二者的结合,首先结合文本谈家风对传主的影响,然后谈对自己的启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八月骄阳

汪曾祺

张百顺年轻时拉过洋车,后来卖了多年烤白薯。德胜门豁口内外没有吃过张百顺的烤白薯的人不多。后来取缔了小商小贩,许多做小买卖的都改了行,张百顺托人谋了个事由儿,到太平湖公园来看门。一晃,十来年了。

每天到园子里来遛早的,都是熟人。

来得最早的是刘宝利。他是个唱戏的。剧团演开了革命现代戏,台上没有他的活儿,领导动员他提前退了休。

跟他差不多时候进园子遛弯的叫顾止庵,早年教私塾,后来给人抄书,抄稿子,代写家信。解放后,又添了一项业务:代写检讨。后来搁了笔。每天就是遛遛弯儿。

这天他进了太平湖,公园看门的张百顺正在湖边淘洗螺蛳。

“顾先生,您说这文化大革命,它是怎么一回子事?”

“您问我?——这谁知道。”

“这红卫兵,呼啦——全起来了,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他们怎么有这么大的权?谁给他们的权?”

刘宝利来了。

“昨儿,我可瞧了一场热闹!”

“什么热闹?”

“烧行头。嗬!堆成一座小山哪!大红官衣、青褶子,这没什么!帅盔、八面威、相貂、驸马套……这也没有什么!大蟒大靠,苏绣平金,都是新的,太可惜了!这值多少钱哪!一把火,全烧啦!火苗儿蹿起老高。烧糊了的碎绸子片飞得哪儿哪儿都是。”

“唉!”

“火边上还围了一圈人,都是文艺界的头头脑脑。有跪着的,有撅着的。有的挂着牌子,有的脊背贴了一张大纸,写着字。都是满头大汗。您想想:这么热的天,又烤着大火,能不出汗吗?一群红卫兵,攥着宽皮带,挨着个抽他们。劈头盖脸!有的,一皮带下去,登时,脑袋就开了,血就下来了。——皮带上带着大铜头子哪!”

“唉!”

这工夫,园门口进来一个人。六十七八岁,戴着眼镜,一身干干净净的藏青制服,自家纳的千层底布鞋,拄着一根角把棕竹手杖。这人见了顾止庵,略略点了点头,往后面走去了。这人眼神有点直勾勾的,脸上气色也不大好。这人走到靠近后湖的一张长椅旁边,坐下来,望着湖水。

顾止庵说:“茶也喝透了,咱们也该散了。”

张百顺把螺蛳送回家。回来,那个人还在长椅上坐着,望着湖水。

柳树上知了叫得非常欢势。天越热,它们叫得越欢。赛着叫。整个太平湖全归了它们了。

张百顺回家吃了中午饭。回来,那个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

粉蝶儿、黄蝴蝶乱飞。忽上,忽下。忽起,忽落。黄蝴蝶,白蝴蝶。白蝴蝶,黄蝴蝶……

天黑了。张百顺要回家了。那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

蛐蛐、油葫芦叫成一片。还有金铃子。野茉莉散发着一阵一阵的清香。一条大鱼跃出了水面,歘(xū)的一声,又没到水里。星星出来了。

第二天天一亮,刘宝利到太平湖练功。发现有人投湖啦!他叫了两个打鱼的人,把尸首捞了上来,放在湖边草地上。这工夫,顾止庵和张百顺也赶了过来。

顾止庵四下里看看,说:“这人想死的心是下铁了的。他投湖的时候,神智很清醒,你们看,他的上衣还整整齐齐地搭在椅背上,手杖也好好地靠在一边。咱们掏掏他的兜儿,看看有什么,好知道死者是谁呀。”

顾止庵从死者的上衣兜里掏出一个工作证,是北京市文联发的:姓名;舒舍予  职务:主席。

顾止庵看看工作证上的相片,又看看死者的脸,拍了拍工作证:

“这人,我认得!怪不得昨儿他进园子的时候,好像跟我招呼了一下。我还上他那儿聊过几次。人挺好,有学问!”

“您等等!他到底是谁呀?”

“他,就是老舍呀!”

刘宝利看着死者:

“我认出来了!在孔庙挨打的,就有他!您瞧,脑袋上还有伤,身上净是血嘎巴!——我真不明白。这么个人,旧社会能容得他,怎么咱这新社会倒容不得他呢?”

顾止庵说:“‘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这大概就是他想不通的地方。”

张百顺撅了两根柳条,在老舍的脸上摇晃着,怕有苍蝇。

“他从昨儿早起就坐在这张椅子上,心里来回来去,不知道想了多少事哪!”

“‘千古艰难唯一死’呀!”

“那干吗要走了这条路呢?这秋老虎虽毒,它不也有凉快的时候不?”

顾止庵环顾左右,沉沉地叹了一口气:“‘士可杀,而不可辱’啊!”

刘宝利说:“我去找张席,给他盖上点儿!”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通过对刘宝利、顾止庵、张百顺三个市井百姓人物身份的交代,直接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B.刘宝利、顾止庵、张百顺三个人关于文革所见所闻的对话表现了普通百姓对于文革中发生的“烧戏服”“打人”事件的困惑和气愤以及一种看热闹的心态。

C.小说中描写了文革中普通百姓能“忍”和老舍的“不忍”,表现了中国老百姓的坚韧和作为知识分子的老舍的脆弱。

D.刘宝利、顾止庵、张百顺是平常人物,也是最符合艺术真实的人物。对他们身份的交代,既为下文的谈话内容做铺垫,也为见证一位作家的死作铺垫。

E.作者冷静地反复叙述这个人“坐在后湖的一张长椅上望着湖水”,这个动作的四次重复,笔端凝注了无限的悲怆与沉痛。

2.小说中的老舍先生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老舍先生的遭遇包括死亡,均由几位当事人眼中看到、口中道出,用的是侧面描写。请结合文本谈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山谷间发出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2)杜甫《咏怀古迹》中在表达诗人对昭君只能魂归故里的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的同时也表达对昏庸的统治者揭露讽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文人擅长借典故寄托情思,李商隐在《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蓝田云烟的典故抒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即的感慨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本诗的景与情的关系与《登高》相比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马芳,字德馨,蔚州人。十岁为北寇所掠,使之牧。芳私以曲木为弓,剡矢射。俺答猎,虎虓其前,芳一发毙之。乃授以良弓矢、善马,侍左右。芳阳为之用,而阴间道亡归。周尚文镇大同,奇之,署为队长。数御寇有功,当得官,以父贫,悉受赏以养。嘉靖二十九年秋,寇犯怀柔、顺义。芳驰斩其将,授阳和卫总旗。

寇尝入威远,伏骁骑盐场,而以二十骑挑战。芳知其有诈,用百骑薄伏所,又三分军锐,以次击敌,敌骑辟易十里。寇营野马川,克日战。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芳战益力,寇乃去。累迁指挥佥事,复以功,超迁都督佥事。

已,袭寇有功,进二秩,为右都督。寻以功进左,赐蟒袍、钱百万,衣被刀剑下至居室什物,无不悉备。三十六年,迁蓟镇副总兵,分守建昌。土蛮十万骑薄界岭口,芳与总兵官欧阳安斩首数十,获骁骑猛克兔等六人。寇不知芳在,芳免胄示之,惊曰:“马太师也!”连却。四十五年七月,辛爱以十万骑入西路,芳迎之马莲堡。堡圮,众请塞之,不可。请登台,亦不可。开堡四门,偃旗鼓,寂若无人。

比暮,野烧烛天,嚣呼达旦。芳卧,日中不起,敌骑窥者相属,莫测所为。明日,芳蹶然起,乘城,指示众曰:“彼军多反顾,且走。”勒兵追击,大破之。芳有胆智,谙习敌情,所至先士卒。一岁数出师捣巢,或躬督战,或遣裨将。家蓄健儿,得其死力。尝命三十人出塞四百里,多所斩获,寇大震;芳起行伍,十余年为大帅,身被数十创,以少击众,未尝不大捷,威名震边陲,为一时将帅冠。石州城陷,副将田世威、参将刘宝论死,芳乞寝己荫子,赎二将罪。为御史所劾,敕自省。后世威复为将,遇芳薄,芳不与校,时人多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九》)

俺答:北方蒙古首领       虓(xiāo):虎吼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芳阳为之用,而阴间道亡归   间道:偏僻的小路

B.复以功,超迁都督佥事       超迁:越级提升

C.衣被刀剑下至居室什物       什物:各种物品

D.芳有胆智,谙习敌情         谙习:熟悉了解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

B.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靡至 

C.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

D.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每个时辰有固定名称,同时古人也习惯用十二地支来分别对应十二时辰。文中的“日中”也就是午时。

B.“秩”在古代本指官吏所领的俸禄,后来也成为官职级别的代称,文中“进二秩”是说马芳因攻敌有功,被晋升两级官职。

C.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每个皇帝至少对应着一个年号。如文中的“嘉靖”即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厚璁的年号。

D.《明史》记载了明朝自朱元璋洪武元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与《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一样均属纪传体史书。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芳年少英勇,事亲至孝。马芳年少时被北寇掳去做了牧童,后一箭射杀猛虎救了俺答,俺答让他随侍左右;逃回后抗敌立功,他把所得封赏都拿来奉养父亲。

B.马芳巧破敌谋,名震边陲。威远之战,马芳识破敌人诡计,将计就计大破敌军;界岭口之战,敌寇初以为马芳不在,后来见到他就纷纷退却。

C.马芳智勇双全,多次建功。马莲堡之战,马芳先采用疑兵之计,大开堡门,通宵鼓噪,次日又卧床不起,麻痹敌军,最后一举击破敌人。

D.马芳身先士卒,爱护下属。每次出战马芳都亲身前往;部将田世威、刘宝被判罪,马芳不惜请求停止荫封自己的儿子,来为二将赎罪。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芳知其有诈,用百骑薄伏所,又三分军锐,以次击敌,敌骑辟易十里。

2为御史所劾,敕自省。后世威复为将,遇芳薄,芳不与校,时人多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

《红楼梦》的开篇神话

①《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棵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儿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②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作者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用脂砚斋评说的话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评批者有意让读者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山为“大荒山”。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即仙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人参常被称为“神草”或“仙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

③“神瑛侍者”呢?他似是“神鹰”的谐音。很早以前,满族人中间流传着一个神话: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迹。

④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因此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开篇,这与他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有着直接的关系。曹雪芹生于末世,当年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独他结庐在荒凉的西郊荒野村,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呢?

⑤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之中。现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愿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能是“自怨自愧,日夜悲哀”而已!并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红楼梦》中的空空道人之类的仙人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

1.下列几种说法中,不符合本文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绛珠仙草”,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被人们称为神草或仙草的人参。

B.《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当年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那块石头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大荒山,无稽崖”,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

C.《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神瑛侍者”,“神瑛”似是“神鹰”的谐音,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

D.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红楼梦》的开篇神话故事表现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认为《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大荒山即是我国东北的长白山,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称此长白山为“大荒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巨大山石名为“补天石”。

B.满族人神话中神鸟(或神鹰)与绛红珠果的兰因絮果缔结在三生石畔的故事,被曹雪芹妙若无痕地运用到了《红楼梦》中。

C.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虽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倒,所以让他产生“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

D.本文作者认为“绛珠仙草”即人参,因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头上结着一串串宝石似的珠果,与《红楼梦》描写的“绛珠仙草”很像。

3.以下对于文章相关自然段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纵观全文,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涉及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族历史及满族风情非常熟悉。  

B.在第②自然段,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意在证明“大荒山”就是今天的长白山,引用《山海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证明“绛珠仙草”就是人参。

C.在第③自然段,作者引用满族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是为了证明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

D.在第④自然段,通过追溯曹氏家族兴衰,剖析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