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黔首;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比权量力,不可同年而语矣。……

1.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匈奴七百余里(击退)                名城,杀豪杰(毁坏)

B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衡量)    于钩戟长铩也(利器)

C蹑足行伍之间(放轻脚步)              黔首(使……变得愚昧)

D至尊而制六合(登上)                长策而御宇内(振作)

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今其智反不能及

B河为池                      不如善遇之

C不可同年而语矣              于其身也,耻师焉

D非尊九国之师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

3.下列选项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A 2.D 3.B 【解析】 试题分析: 1.B铦:锋利,C蹑足:参加,D振:举起。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固定词语的翻译。 2.乃:于是/竟;因:凭借/趁机;则:那么/却;于:比。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虚词注意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要熟记课本中的例子。高考命题的方式一般为课本一个句子,文本一个句子,首先明确课本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把它带到文本的句子中去,看是否得当,解释的是否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如果课本的例句解释不了,就没法做题了。所以要熟记课本的典型。 3.例句和B接宾短语后置句,A定语后置,C判断句,D宾语前置句。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句式特征的题目,文言句式主要有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根据句式特征进行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题。

大铁椎传

魏禧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节选自《魏叔子文钞》)

【注】①觱篥(bì lì):古代一种管乐器。用竹做管,用芦苇做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平陈子灿兄河南         省:探望

B故尝与宋将军             过:访问

C子灿而醒                 寐:睡着

D则不吾意                 快:高兴,称心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大铁椎“身怀绝技”的一组是(    )

力善射。

②右肋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

③“吾去矣!”言讫不见。

④以为豪,然皆不足用。

⑤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

⑥屏息观之,股栗欲堕。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③⑥

3.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

B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

C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

D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

4.下列对《大铁椎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介绍宋将军的“工技击”“雄健”,是为了衬托大铁椎的勇武,用了以勇衬勇的表现手法。

B.文中描写了大铁椎的外貌和言行,表现了大铁椎身怀绝技,轻捷善战的个性特征。

C.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这处描写主要说明宋将军是一个胆小鬼。

D.“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这几句渲染了战前的肃杀气氛。

5.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2)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梦里走了很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也有人说:“强劲的想象产生真实。”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欣赏边的天鹅戏水图围绕“早春”写一首小诗或一则短文。要求:

突出景物特征;

语言表达鲜明、生动;

不超过80字。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三国志演义》的诞生,宣告了通俗小说占据中国古代文学舞台中心位置时代的来临。一般认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这一结论并没有扎实的文献基础作为支撑。直到今天,人们既没有发现《三国志演义》在元末明初流传的任何版本稿本、抄本或刊本,没有发现元末明初有任何人记载或谈论过《三国志演义》,也不见有《三国志演义》影响当时文学发展的任何信息。浙江宁波天一阁所藏《录鬼簿续编》中记载的那个戏曲家罗贯中是否就是《三国志演义》的作者,同样找不到有说服力的确切证据,中国人姓氏有限,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明代中后期传说的《三国志演义》作者罗贯中有宋人、元人、明人数说,因此,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要寻找到编撰《三国志演义》的作者。

 

查看答案

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条青砖步道,将庭院一分为二,砖道左侧一碑立于明朝,             ,碑文详述了祠庙的来历和变迁。绕过文臣武将塑像长廊,就来到了诸葛殿里,诸葛丞相,端坐在堂上,_   ___。

身拙厚,驮于龟趺之上

②拙厚的碑身,驮于龟趺之上

③金身玉面,黑髯飘拂,神采奕奕,气宇轩昂

④金身玉面,神采奕奕,黑髯飘拂,气宇轩昂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