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 A.苏州 B.房...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A苏州    B房屋    C    D庄稼

 

C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中考核诗词义。C项中,屠苏,酒名。古代汉族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生动而形象地描绘出古时过年的欢乐景象,也道出了古人过年饮屠苏酒之风俗。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其俗至宋代犹存。陆游《除夜雪》诗“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即咏其俗。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诗歌鉴赏技巧:一、看背景: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二、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三、看体裁: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炼性、形象性。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分析表现手法时则从“托物言志”角度出发。如果是抒情诗,则从写的景物(具体名词)中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在回答诸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欣赏这句诗”等问题时,就考虑是否应该答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四、看技法:㈠抒情手法⑴直抒胸臆⑵间接抒情㈡描写手法㈢修辞手法㈣其它表现手法:虚实相生。五、看意象。而题干中对“屠苏”的考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蜀道难》 这首诗,想象丰富,大胆夸张, 下列各句中, 不含夸张修辞的一项是

A.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B.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对加横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开国何茫然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B参历井仰胁息      触摸

C使人听此朱颜      凋: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D  以手抚膺坐长叹      抚膺:抚摸着双腿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站在昆明湖边

②总觉得这里面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荒诞感

③皇家园林在这秋阳照耀下显得既庄严灿烂

④又倒映在昆明湖如镜的水面上

⑤天高日朗,缕缕白云飘在蓝天

⑥又典雅秀丽

⑦真是一幅“云淡风轻两无心”的悠闲画图

⑧我看着天,看着云,看着这一幅园林美景

A.⑤④⑦③⑥①⑧②

B.③⑥①②⑧④⑤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⑧②③⑥⑤④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将有所解决,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偏紧。

B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尽管都极端不利,但抗震救灾的勇士们仍然克服了重重困难,保证了灾区道路的有序畅通。

C房地产界的专家认为,全国性的平均房价的变动只是反映一个绝对水平无法客观反映地域结构、房屋结构、质量改善等实际变化

D.今年11 月以来,大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气象机构预测,近期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对驱散大雾起到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登上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绵延不断,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

B在2009斯诺克英国锦标赛上,丁俊晖不孚众望,以十比八的比分击败排名世界第一的希金斯,取得冠军,蓄势三年再次捧杯。

C.没有刘备与诸葛亮齐心协力,勠力同心,单凭小小的蜀国,怎能在强敌的威压下建立大好局面呢?

D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训练抓得很紧,但上场对垒到底怎么样,还不得而知,我们将拭目以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