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班级春游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高中了,一位老师对工作很负责,教学水平也很高,只是有时作业布置太多,部分同学因此对他有一些意见。假如你是本班班长,应该怎样向这位老师反映同学们的意见?应该怎样做好同学们的工作?
要求:符合情境,语言得体,富有说服力。
(1)你对该老师说:
(2)你对同学们说: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以下小题。
水 仙
高 璨
①水仙在我心中的位置与腊梅相当,甚至觉得比腊梅更容易亲近。因为我总是不忍将任何一株腊梅花摘下,让它陪在身边。它是那么的美丽,蜡质的容颜却没有人类制作的蜡像那种苍白、虚拟感,它们开在没有一片叶子的树枝,具有一种安静的气质。水仙花却可以买来,摆在家里,想它时就可以清晰地观赏到。
②我喜欢水仙花的样子,但几年未见我已有些淡忘,在这样的想念下我养了三株水仙。看到它们时,我才准确地忆起水仙这种天使的神态与模样,还是那样甜美的笑靥,还是那样洁白、鲜亮而温柔的黄, 还是那样的随意,眼神会看到任意方向的风景。我一直以自由的原则养着它们,它们的长势令我满意,并且在新年第一天的零点绽放了,我并没有刻意希望它们在什么时候开放,但这 样的开放时节照样令我惊喜。
③它是同窗外的礼花一同绽放的。由于今年的时间实在不够充裕,我也是等到去年的最后一天才点燃了第一只礼花。人们仿佛都变得忙碌了,到点了才出门,到点了才开始在地面上铺展鞭炮,谁都没有闲情逸致在临近过年的时候,像以往那样扔几个震耳欲聋的鞭炮,使附近车辆受到惊吓而呼喊起来……
④天空被各种颜色的礼花映照得明亮,轰隆隆的炮声包围了一切。这个时候,人和人的交流变得很困难,好像声音挣脱着要离开我们,好像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将声音挽留。这个时候,我感到的不是喧闹,不是声音的嚣张,而是寂静,是声音的凋零!
⑤声音是最空洞的事物。即使炮声垄断了这个世界,即使所有的炮声都这般雷同,也不能否认它们在很快地消逝,死去,不断地消逝,不断地死去。声音死去的无数间隙,就是寂静,死一般的寂静。我们耳朵听见的是炮声,心灵听见的却是那些声音死亡的空隙,它让我们在炮声中失去了自己的声音。再加上漫天烟花的烂漫,绚烂地将我们迷醉,我们在这样的庆祝时刻,脑海往往一片空白,连祈祷都忘记了。
⑥这是声音的魔术。
⑦然而,当我看着水仙,周围的一切就都像 变魔术般涣散,哑然——一朵小小的花儿才教给我们应该怎样安静地走过一年的最后一个时刻,或是怎祥走进新的一年。
⑧在这样热闹、温暖与多彩的背景下,构造自己安静的思想才是最幸福的。想一想有什么要对旧年说,有什么要对新年说,与自己的老朋友相当于诀别地告别,还有一位新朋友正微笑着向你迎来,我们不说准备礼物,也应该准备一份虔诚,而不是仓促。
⑨雪花不断飘过我的瞳孔,烟花消亡时漫天彩色的硕大泪滴令我心碎。我责怪自己的仓促,以致于这一年又要与我告别时,我又没有准备好送给它的一首诗。但是它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它从不会要求我写一首送别诗,它总是说过去一年的回忆都是送给它的礼物,它说这是可以陪伴它的唯一事物。我曾说那我写一首诗,你就当回忆把它也帶在身边,但我最终没有写,你也没有为等待这样的一份礼物多停留一会儿,时光的马儿依然飞驰着将你带走。多少个你来,多少个你去。岁月的来去从来不肯停止,永远不肯停息……
⑩水仙在我身 边安静的散发出清香,这与腊梅花有几分相像,它们都会在远远的空气里用香味勾勒出自己的样子,它们都会用香味在远远的空气里为所有的陌生人画一条小路,通向自己。我喜爱这种宁静和清香,甚至喜爱花儿们画出的小路,通向美好。窗外的烟花不是路,它们是同我们一起迈过门槛的脚印,是离海最近的沙滩的脚印,浪潮一抹立即就消逝了。
⑾不要崇拜烟火,尤其不要在过年的时候让自己的心灵陷入空洞。这是水花穿戴着它的安静告诉我的。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借水仙在新年到来之时的安静表现,表达了“我们应从容面对时光的流逝”这一中心。
B.文章综合使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并以抒情和议论为主,使文章既具有抒情性,又具哲理性和深刻性。
C.文章第一段写到了水仙和腊梅,除了表现水仙的亲近随意,更加突出了二者相同的安静气质。
D.文章第⑩段说窗外的烟花“浪潮一抹立即就消逝了”,既写出了烟花生命的短暂,也说明烟花带来的迷醉是短暂的。
E.文章以“这是水仙花穿戴着它的安静告诉我的”一句结尾,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水仙花的美丽。
2.全文围绕“水仙”展开,请梳理文章的思路。
3.文章第④、⑤段描写鞭炮的声音有什么作用?
4.文章说,“在这样热闹、温暖与多彩的背景下,构造自己安静的思想才是最幸福的。”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战国策· 荆轲刺秦王》中,荆轲离别太子丹等人前往秦国时,通过“ , ”两句歌词,借自然景色表达了壮士慷慨悲凉的情感。
(2)但我不能放歌, 。(徐志摩《再别康桥》)
(3)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的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
临平①道中
道 潜
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注:①临平:山名,在今浙江杭州市。②蒲:蒲草,香蒲的茎叶,可供编织用。
1.第一句中“弄”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峻直刻深。孝文帝时,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时,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 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汝用事,即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汝何为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汝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斩错。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招错。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谒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京师”即朝廷),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太 史 公 曰 晁 错 为 家 令 时 数 言 事 不 用 后 擅 权 多 所 变 更诸 侯 发 难 不 急 匡 救 欲 报 私 仇 反 以 亡 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此与错有郤 郤:通“隙”,嫌隙、隔阂
B.口让多怨,汝何为也 让:责备
C.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及、殃及
D.公言善,吾亦恨之 恨:痛恨,怀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B.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C.后乃使中尉招错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故请削地以尊京师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受到皇帝的器重。景帝时,他受宠超过九卿,当时许多法令多是由他更改修定的。
B.晁错在孝文帝时就进言削弱诸侯,孝文帝没有听从,但很赏识他的才能。景帝即位后,总是采纳他的政治主张。
C.晁错的父亲担心削藩会危及儿子的性命,从家乡赶来极力劝阻。看到儿子一意孤行,晁父因伤心而自杀。
D.当听到邓公分析吴楚借诛杀晁错之名而行谋反之实、错杀晁错带来的严重后果后,汉景帝同意邓公的看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错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2)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5.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太 史 公 曰 晁 错 为 家 令 时 数 言 事 不 用 后 擅 权 多 所 变 更 诸侯 发 难 不 急 匡 救 欲 报 私 仇 反 以 亡 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