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我们高度重视、感触颇深的,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我们高度重视、感触颇深的,但也有一些事物,我们司空见惯却熟视无睹。也许有一天,你在偶然间突然发现,那些看似平淡的事物中却蕴涵着美好的情感、深刻的哲理……从而深深地震撼了你的心灵。

请以“曾被我忽视的世界”为话题,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曾被我忽视的世界 汽车的引擎声交杂着喇叭声、叫骂声,在我脑中嗡嗡地回响。我缩了缩脖子,将自己裹在温暖之中,隔绝了外面世界的嘈杂与寒冷。 此时正值上班高峰期,却又不巧赶上这场突来的大雪,使得本就拥挤的交通更是一片混乱。一排排车歪七扭八地停在路上,一动不动,与震天的鸣笛声交织在一起,似在举行着某种庄严的仪式。 母亲在一片混乱中,熟练地打着方向盘,较稳而不乱地踩着脚刹,细针穿线般地从弯曲的“路”中挤出。 “妈你真厉害,这么乱的路都能走得出来!”我忍不住赞叹道。 “是吗,可能平时走多了,就习惯了吧。”母亲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丝毫没有觉得这有任何特别的。 平淡的一句话却令我一呆,它似一把钥匙一般,打开了沉寂在记忆深处的某扇门。思绪慢慢想过去的时光追溯,回到了那纯真又无知的烂漫年华。 雪,还在下着。 这雪连下了几天几夜,依旧没有停的迹象。地面被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毯,连走路似乎变得很困难。 我坐在母亲自行车的后座上,伸开双臂轻搂着母亲的腰,感受着那份令人心醉的温度。 这是我每天最享受的时刻。坐在母亲的单车上,前往学校。这段路程虽然不远,但那份惬意却是言语无法形容的。 母亲的自行车似乎从来不会颠簸,哪怕路以被厚厚的雪掩埋,仍旧可以一路平稳地骑过。正因为这样的安全感,我甚至有几次在这不远的路途上沉入了梦乡,到了学校依旧没有醒来。   犹记得有一次我好奇地问母亲:“为什么自行车从来不会抖啊?”在童年的我的眼里,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母亲似乎总能轻易地看出路上每一个坎坷之处,然后轻易地一一绕过。 我还模糊地记得当时母亲的表情,似闪过一丝惊讶,然后她笑了笑,慈祥地拍着我的头道:“妈这条道走多了。” ……. 思绪回到现在,竟发现已到了校门口。 “是不是又睡着了,到了学校还不下车。”母亲笑着问了问 “哦,我…我马上走。”思绪依旧飘荡中。 突然母亲加了一句:“天冷了,注意保暖。” 我身体一震,记忆又回到了十数年前那熟悉的场景。 “宝贝,别睡了,到学校了。”母亲下了车,拍了拍自行车后座上的我。 我睡眼朦胧地下了车,背上书包向学校走。突然母亲叫住了我:“冬天了,好好穿衣服,别冻着自己。” “哦” …… 走下车去,看着母亲开车慢慢远去,亦如十数年前望着母亲骑着单车的背影慢慢消失。 不知为什么,雪似乎感觉有些小了,身体的温度也渐渐回暖。我不禁笑了笑,十数年的光阴,我从未曾发现,原来在我漫漫人生路的旅程中,你从未离开。 【解析】 试题分析:这个作文题中的关键词,有三个,一是“忽视”,一是“世界”,三是“曾”。先说“忽视”。“忽视”的反义词是“重视”,其意思是“疏忽,不重视”。在在作文中可通过对比(注重……而疏忽……)来体现,还应该揭示出原因,尤其是主观的、内在的原因。再说“世界”。“世界”是“忽视”的对象。可以是些什么世界呢?1.充满亲情的世界2.友情的王国3.平凡人的世界4.弱势群体的世界5.深深震撼人类心灵的自然界6.道德世界7.人文世界8.自我世界……诚然,这些世界的组成元素是人或物,但若只是就单个的人事物来写,而不注意突出群体性,也就偏离了话题。现在我们把“世界”与“忽视”合在一起思考:因为觉是亲人所为实属“应该”,而忽视“亲情”,在“爱”的世界里幸福生活而不自知,不满足,不自省,显得淡然、冷漠,亲情世界熟视无睹;或因距离,或因自私,或因惰性,而忽视朋友,不惦记,不牵挂,有用才联系,友情的王国化为乌有;向往崇高,仰视伟大,看不起普通人,认为平凡没有意义,没有多少价值,因此凡人世界不入眼,更不要说入心;弱势群体地位低下,他们的世界往往为人们所淡忘;我们人类自视其高,而忽视了大自然所包蕴的情感与哲理;太多的功利,无尽的浮躁,让我们忽视的道德世界的美好,忽视了精神世界的完善;忙碌于繁杂的事务,沉溺于快餐文化,而忽视经典构成的人文世界;注重外在,注重他人,而忽视了自我世界的存在,丧失自我省视的习惯,没有营造完美的自我世界的欲望与企图。……还有一个关键词是“曾”,“曾”,表时态,指“成为过去”。这个“曾”,明示着过程,暗示着习惯。“忽视”成为一种习惯,带来的就只有悲哀。抓住“曾”,实际上就是要致力于反思,反思我们因为什么“忽视”那么多的美好的世界、有意义的世界、有价值的世界,反思我们“忽视”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从而再寻美好情感,再度咀嚼被我们所忽视的世界里潜藏的价值与意义,完善自我,提升境界,和谐社会,完美人间。审题,其实并不神秘,也不复杂,就是抓住关键词,想清楚,想明白。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知识拓展】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比如本则作文,从“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这个关键句来审题立意并不难,符合当今高考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障碍的原则。而且这个话题与考生的生活很贴近,考生写作的面出比较广泛,与高考“让每个考生”有话可说的原则一致。本文对当今青年的教化作用也比较明显,很多人夸夸其谈,没有实干的心态确实明显,因此,他从贴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角度来看也不失为一个好题。例2: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其人自护所短”便是关键句,这一关键句意在告诉人们“自护所短”是要不得的,因此可以较容易地得出结论:不可自护所短。若抓不住这一关键句而赞颂北人不同凡响的壮举就偏题了。 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 比利时国王和王后有一次宴请成名以后的爱因斯坦,派马车夫去火车站接站,车夫一直等到车站的人散尽的时候,也没有接到爱因斯坦,就独自赶车回到了皇宫,他刚刚回来,就看到爱因斯坦衣着朴素、风尘仆仆地步行赶来了。(原因分析见板书) 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如: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怪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敢于怀疑、敢于大胆创新等,就明显偏离题意。 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例如: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儿子与父亲之间是一种特别的关系,作为他的同学给他写信,要劝导、教育他懂得孝敬父母。这是材料反映的主要的矛盾关系,不要在“花销紧”要节约方面大做文章。如本题就采取抓关键句入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北京申办2022年世界冬奥会的标识请找出该标识上除字母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解读设计的精妙之处。要求语言简明语句通顺。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适当调整画线部分句子的语序把它改写成格式一致的排比句。可适当增删词语

还有什么能伴你一生?钱财像水中时聚时散的浮萍美丽容颜短促如梦没等看清就逝去了健康像天上的月亮圆少缺多。只有心情如同呼吸伴你一生是你唯一不能被剥夺的财富。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发射时间定在凌晨。      。火箭      如同一条喷吐着烈焰的蛟龙映红了整个山谷。      将塔架导流槽内的蓄水化作一团浓雾天女散花般四处散开。短短几秒钟火箭精灵般地钻入了云层。    

①沉睡的群山深邃的夜空被一声轰鸣突然惊醒

②一声轰鸣突然惊醒沉睡的群山和深邃的夜空

③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势

④以雷霆万钧之势拔地而起

⑤喷射的火焰

⑥火焰喷射

⑦我的眼睛追随着箭尾突然热泪盈盈

⑧我突然热泪盈盈眼睛追随着箭尾

A②④⑥⑧       B②③⑥⑦

C①③⑤⑧       D①④⑤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是保证公共权力纯洁性的基本手段。

B个人的生活阅历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眼界学识、经验阅历、分析问题的能力都会有大幅度提升。

C现在商店里出售的一些廉价儿童玩具制作粗糙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家长在购买时切忌不要一味贪图便宜以免孩子的健康受到影响。

D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以纪实的叙事手法成功塑造了胸怀博大、内心丰富、视野开阔的领袖形象受到了观众好评如潮。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鲁迅先生对于四十多个青年被虐杀的事实心里出离愤怒到了极点。

B他做起事来总是顾此失彼破釜沉舟缺乏通盘考虑所以免不了要出错。

C我们强忍住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深情地唱起了周华健的《朋友》,长歌当哭来告别我们的初中同学。

D过去有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莅临清华大学演讲,梁任公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