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浪 淘 沙 邓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

邓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②。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释:①邓剡:南宋词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后,被俘北上,此词是途经建康(今南京)时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

1.本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具体分析。

2.结合全词的内容,谈谈作者“枕簟凉生”“凉”的原因。

 

1.①用典 “客身”句化用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的词句,写出自身的飘零之况; “新亭”句,运用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的哀叹和相慰,写出亡国之痛②融情于景(1分)“井桐一叶做秋声”,秋叶飘落暗含着盛极而衰的哲理,“月淡潮平”,暗含心境的凄怆(此处若答成“反衬”,写出激愤之情,也可给1分) 2.①秋天到来,客观气候的转凉;②自身被俘,被押北上的凄凉身世;③家国沦亡的悲凉。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先明确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情感。结合全词分析,“客身”“新亭”是用典;“疏雨”“桐叶”“淡月”景中含情,借景抒情。结合注释背景分析典故、景物写出了怎样的身世、怎样的情感、怎样的心情。 【考点定位】鉴赏古代诗歌作者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次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表现手法。把握表现手法,首先让学生熟悉所有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要从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谋篇布局来分析。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用典、反衬、对比等。描写手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又包括: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视听结合等,侧面描写分为衬托和对比。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用典抒情、托物言志、叙事抒情等。谋篇布局又有以小见大、欲抑先扬、欲扬先抑等。本题涉及到的就是用典和借景抒情。 2.分析诗歌情感,有注释“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后,被俘北上,此词是途经建康(今南京)时所作”可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把握全词的情感基调。(每点2分)(分析时结合全词)把握思想情感。一定要注意诗歌情感的丰富性。可从理解诗中写了什么(人、事、物,即题材)入手。诗中写了什么,涉及哪些对象,这些对象大都是情感的指向,除此之外,几乎每一首诗都有诗人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说都有指向诗人自己。如写战争,战争涉及到发动战争者,百姓,国家。对百姓的同情,对战争的厌恶,对国家的忧虑,对战争发动者的憎恨,这些都是可能的情感。如写送别,涉及友人和自己。写离别之时,是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写友人离别之后的美好生活,是对友人的祝福;写友人离别后旅途的艰难,是对友人的关心和担忧。而其中又可能包含诗人向往或对自己的感慨。 【考点定位】鉴赏古代诗歌情感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诗歌中的炼字。炼字,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修辞现象,鉴赏古诗词的炼字艺术是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重要命题点,出现的频率相当高。诗词炼字,主要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以及叠词的炼字效果。解答步骤为: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字);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入句);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达意),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本题考查的就是炼字,要结合诗句内容,先对这个字进行释义,再进行感情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翻译下面句子

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②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①,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常假借用之。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专务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

后七年六月己亥,帝崩于未央宫。遗诏曰:“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当今之时,世咸嘉生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离寒暑之数,哀人之父子。伤长幼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天地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维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哀悲之有!”

孝景皇帝元年十月,制诏御史:“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育群生。减嗜欲,不受献,不私其利也。罪人不帑,不诛无罪。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朕既不敏,不能识。此皆上古之所不,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焉。”

太史公曰:孔子言“必世②然后仁。善人治国百年,亦可胜残去杀”。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③乡改④正服⑤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呜呼,岂不仁哉!

(选自《史记·孝文帝本纪》,有删改)

【注】①绨衣: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②世:古代以三十年为一世。③廪廪:犹庶几,渐进。④乡改:更改历法。⑤正服:更改服色。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一项是

A天地之灵,社稷之福              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B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不有死     脱然有怀,求之

C此皆上古之所不                   农人告余以春

D鬼神之祭祀                       请息交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世咸嘉生恶死      泉涓涓始流

B发御府金钱赐之  瞻衡宇,载欣载奔

C专务德化民        奉宣室何年

D善人治国百年      光照临川

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B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C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D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注重休养生息,反对大兴土木。他打算建造一座高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上百斤黄金,就自动停止了。

B文帝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他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并严格限制慎夫人穿衣用度,也要求百姓节俭。

C孝文皇帝有着比较进步的生死观,他认为死是事物的自然归宿;对侍丧葬也主张节俭,反对厚葬等奢侈攀比的习俗。

D孝文皇帝功德显赫,恩惠遍及四海。他去世后,景帝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司马迁认为,汉文帝的德政达到极盛的地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

①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士”和“民”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和清楚了,彼此开始流通。虽说士人流落民间的是少数,老百姓加入士流的却渐渐多起来。这些新晋的士人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人既然很多,大家都这样,也就不觉其寒碜;不但不觉其寒碜,还要重新估定价值,“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

②早在中唐,禅宗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用口语原本为的是化俗,也就是争取群众。“语录”就成为一种文体了。这之后就是唐朝的“传奇”。照陈寅恪先生的意见,这种“传奇”大概起于民间,文士是仿作,文字里多口语化的地方。先生并且说唐朝的古文运动就是从这儿开始。他指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韩愈的《毛颖传》,正是仿“传奇”而作。到了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一语破的。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余”。词变为曲,不是在文人手里变,是在民间变的;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它只是“词余”。可是虽然俗,大体上却“俗不伤雅”,仍是“雅俗共赏”的玩艺儿。——以上说的种种,都是安史之乱后几百年间自然的趋势,就是那雅俗共赏的趋势。

③虽然俗雅并存,但古人心中的“雅俗共赏”其实仍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更可见出这种宾主之分。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他们在学习,在享受,也在蜕变,这样渐渐适应那雅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前面说过的文体和诗风的种种改变,就是新旧双方调整的过程,结果迁就的渐渐不觉其为迁就,学习的也渐渐习惯成了自然,传统的确变了质,但是还是文言或雅言为主。

④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了。孟子接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以《西厢记》和《水浒传》为例,这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压迫反抗”,也是人之常情。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是俗人和雅人在人情上的交点。

⑤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新的知识阶级。这知识阶级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于是乎有了白话正宗的新文学,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的地位。抗战以来又有“通俗化”运动,这个运动并已经在开始转向大众化。“通俗化”还分别雅俗,还是“雅俗共赏”的路,大众化却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的局面。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

(朱自清《论雅俗共赏》,有删节)

1.关于“雅俗共赏”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史之乱”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学向“雅俗共赏”转变的起点,因为战乱打破了“士”与“民”的界限,越来越多的“民”进入到上层社会。

B从唐宋的诗文演变情况看,“雅俗共赏”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语言的变化,口语进入文学领域,但诗歌还是文言或雅言为主。

C《西厢记》《水浒传》是“雅俗共赏”的佳作,它们满足俗人和雅人共有的相通的快感趣味的条件,得到了俗人和一部分雅人的肯定。

D到了作者所处的时代,中国文学出现了不分雅俗,只谈共赏的局面,在作者看来这是由于知识阶层融入了更多的来自民间的分子。

2.下列各项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录体这种文体来自于中唐时期的禅宗,和尚在传道的过程中把大师的话用口语记录下来,其目的是为了让普通人看懂,便于传道。

B“雅俗共赏”其实是“士”与“民”的文化的磨合,是“雅”对俗的迁就,也是“俗”对雅的学习和效仿。

C宋代的词被称为“诗余”,后来的曲又被称为“词余”,大抵是因为二者做到了“俗不伤雅”,仍是“雅俗共赏”的文学形式。

D作者引用孟子的话,是想证明,有一些美是被人们共同承认并欣赏的,而这些美主要集中在共通的人之常情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雅文学和俗文学交融的一个前提就是社会阶层的融合,剧烈的社会动荡,如战乱就成为新文学产生的必要条件。

B孟子认为口耳目感受的美是人类共同的感受,文学作品雅俗共赏的基础也是共同的人情,如《西厢记》和《水浒传》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

C作者认为经过新旧调整,传统就会多多少少变了质,这变质的传统就会一直传递下去,但雅俗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D苏轼的词流传千古,不仅仅有其语言接近白话,明白通畅的原因,还有其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人们心中郁结却不能言的感受。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海南的黄花梨是极其名贵的木材, 带有“鬼脸”的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实,所谓“鬼脸”是黄花梨木受到伤害之后留下的疤。                                           

①这就是人们俗称的“鬼脸”

②形成了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图形,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植物,有的像人物

③为了弥补伤害,受伤处的纹理发生了变化,长出了非正常的纹路

④形象逼真,十分迷人

⑤形态各异,丰富多彩

⑥海南常遭台风袭击,所以黄花梨不是被扭曲,就是被折弯,甚至被折断

A②④⑥③①⑤    B②④⑤⑥③①

C⑥③②⑤④①    D⑥①③⑤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B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战国楚简的不断出土,引起了海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和重视,开始掀起一股重新研究儒学经典系统的热潮。

C互联网时代,在线学习、多媒体教室、慕课、翻转课堂的出现,不仅使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也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

D按照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志愿精神是一种在自愿的、不计报酬或收入的条件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活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