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当下的大学课堂,少了许多“沙沙”的写字声,取而代之的是“咔嚓”的手机拍照声。传统的课堂“笔记”成了“拍记”。有些学生说,笔记是拍下来了,但其实根本没有记进去,上课时忙于拍照片,一节课下来老师讲了什么,几乎没印象。

对于以上现象,你怎么看?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低头族,请抬头 放眼当下,手机走进社会的每个角落,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大街上、地铁中、商场里,随处可见戴着耳麦,拿着手机的低头族。他们完全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把自己与周围的世界割裂开来。 我们已经习惯了手机带来的种种便利。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在手机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被不断地侵蚀、改变。对手机的过度依赖,让我们自身的一些功能逐渐被异化。 过分依赖手机,会让我们的健康受损。现在一些人特别是青少年自制能力差,常常通宵达旦地玩弄手机,长期地低头对着屏幕,戴着耳机,敲打键盘,不仅影响人的视力,听力,还会造成身体免疫力的下降,思维神经的混乱。 过分依赖手机,会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长期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会让我们与现实生活脱节,眼中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由于习惯了过度的依赖手机,很多人不愿与人交往,造成了自闭症,甚至有人形成一种异化人格,不愿意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打交道,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过分依赖手机,会弱化我们的思考能力。网络上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网络世界被各种各样的垃圾信息所充斥,因为网络信息的即时性特点,很多人对面对大量信息时,只是抱着围观的心态,不加取舍的进行阅读、浏览,这样的快阅读,不经过筛选、思考,被动接受,对人的思想和精神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大脑就像一个容器,当我们的大脑被各种纷杂的各种信息所填充时,就无法装下我们自己的思想了。 当低下头的时候,我们于是就再也看不到天空的湛蓝、白云的飘逸、绿树的葱茏、鲜花的绚烂,我们再也感受不到生活的诗意、自然的伟大、宇宙的神秘、人文的崇高。丢开手中的手机,让我们不做低头族,要做昂首挺胸的抬头族,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来,感受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珍贵,思考的乐趣,阅读的快乐,做一个身心健康、精神充实、富有品味的现代人吧!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时,可根据材料内容及关键信息构思立意。两则材料都讲述了随着科技的发达,人类因为对手机的过度依赖而导致了缺少与他人交流,沉迷于虚幻世界,不能关注身边的世界和身边的人。从材料作文命题意图角度,可参考以下立意:凡事都要有度,要合理使用手机,莫被手机左右,从而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懂得如何与其她人交流,不要沉迷于虚幻世界,忽视了现实。关注身边的世界和身边的人。不要因手机而疏远了各种感情。“低头族”除了容易导致交通事故、损害身体健康外,长此以往会制造人际“沟壑”。不少人手机中的熟人、朋友成百上千,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孤家寡人”,没有一个可以倾心交流的人。要有自我克制力。写作时,要注意拟写一个出彩的题目。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对于材料作文题,考生要对常见常用的几种文体的基本特征了如指掌,例如,记叙文,要有具体的事件、明晰的线索,情节要曲折感人,语言要生动形象,感情要真挚浓郁;议论文,要有鲜明的论点、充足的论据,论证要合乎逻辑,语言要简洁严谨;散文,或夹叙夹议,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形式虽然相对自由,但必须恪守“形散神不散”的原则,做到主题集中、中心明确,最好夹叙夹议,有内容、有观点、有情感。例如这则材料作文题,可抓住“低头族”“手机”这两个关键词,拓展延伸,构思立意时,要侧重于“低头族”的负面影响,而不是对“低头族”现象给予肯定。从作文材料来看,写议论文要好一些。因为如果写记叙文,可能只是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低头族”现象,如某人因沉迷于手机,结果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亲情淡漠、事业遭受失败等。如果写议论文,则所写内容可宽广些,如分析“低头族”现象的表现、原因、危害、解决措施等,从而使文章更有深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台风、洪水等因瞬间破坏力巨大而更受关注,相比之下, 。其实,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在我国的气象灾害中是造成损失最重的。旱灾主要由气象因素造成,   :比如温室气体排放、植被破坏、水源过度开发等因素,这些都增加了旱灾发生的频度,加深了灾害的程度。目前,人工影响天气效果有限,气候稳定几乎完全依赖地球环境在可调节范围内的自我修复;    ,或将造成雪崩式的环境突变,后果不堪设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白俄罗斯的亚力塞维奇以《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锌皮娃娃兵》等作品荣获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对前苏联的个体在巨大历史变动与灾难时的命运、处境及心态的记录与书写。

B.广告中吹嘘:这种治疗糖尿病的新药无任何毒副作用,只要糖尿病患者坚持服用三至六个疗程,就能彻底根治糖尿病。

C.审视11月13日晚上发生的巴黎恐怖袭击事件,我们发现浮出水面的是滥杀无辜的亡命之徒,潜在水下的则是某些极端的宗教主张,某些利已或短视的政治行为,某些狭窄的公共政策。   

D.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观众为悼念遇难同胞敬献了鲜花;幸存者还讲述了亲人在大屠杀中当年被残害的情形。

 

查看答案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阿里巴巴与苏宁联手,显然直指京东。不过,短期内两者的协同效应未必能够迅速体现出来,两者在未来究竟能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         

②10日一早,长江下游暴雨倾盆,江苏气象部门拉响各地的23个暴雨蓝色预警,防汛、应急、海事、交通、路政、城建、农林、民政等部门         

③电视剧《琅琊榜》根据海晏同名小说改编,囊括了“凄美爱恋”、“手足情深”、“国仇家恨”等精彩看点,众小说迷们         

A严阵以待   拭目以待   翘首以待

B拭目以待   翘首以待   严阵以待

C拭目以待   严阵以待   翘首以待

D翘首以待   严阵以待   拭目以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美的人生

19世纪20年代的中国,政治局面非常动荡。朱光潜同情进步青年的爱国运动与革命活动,他想走教育救国的路子。1924年6月朱光潜发表了《私人创校计划》,指责官办教育腐败,提出“教育独立自由”等改革教育的主张。1925年春天,朱光潜与友人一道创办了上海立达中学,后来又成立立达学会。他们希望从改革教育入手,通过独立自由的新型教育,培养一批有舍己为群精神、具备近代科学所赋予的知识与方法的理想人物,进而改造国民,改造政府,改造中国。他们接着又筹办了开明书店和名为《一般》的杂志。书店用“开明”二字,是因为他们志在开展启蒙运动;“一般”则是面向中学生,寄希望于对青年一代作启蒙主义的教育。朱光潜此后的许多著述都是在开明书店和《一般》杂志上发表的。从1926年到1928年,他在《一般》杂志上发表了有关青年修养的十二篇文章,这些文章后来辑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书,由开明书店出版。这十二封信,既告诉青年在当时不完美的世界中应如何做人做学问,又告诉青年应该如何去避免不良习俗的诱惑与内心的苦闷和烦恼。这对当时的青年,有如一阵阵警钟,又有如一帖帖清凉散。后来,人们称朱光潜为“开明人”。

1925年夏,朱光潜接到了安徽官费留英的录取通知。从1925年到1933年,朱光潜在英、法、德留学八年之久。虽是官费留学生,但官费经常发不到手,经济拮据,于是朱光潜想出一个办法,就是一边学习,一边写作,靠稿费维持生活。况且,一边学习,一边写作反倒能促进更细致的思考。有关青年修养的十二篇文章发表之后,《文艺心理学》《谈美》也陆续问世,《诗论》写出初稿,这些书文笔优美精炼,说理明晰透彻,见解独到精辟,蜚声海内外学术界。

1933年,朱光潜从马赛乘船返回国,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给学生讲外国文学课和美学课。朱光潜的课,反响非常热烈,于是朱自清邀请他在清华大学中文系研究班讲了一年《文艺心理学》,后来老友徐悲鸿又约朱光潜在中央艺术学院讲了一年。据当时在清华听过朱先生课的学生季羡林说:“这一门课非同凡响,是我最满意的一门课,比那些英、美、法、德等国来的外籍教授所开的课好到不能比的程度。朱先生不是那种口若悬河的人,他的口才并不好,讲一口带安徽味的蓝青官话,听起来并不美,然而却没有废话,每一句话都清清楚楚。他介绍西方各国流行的文艺理论,有时候举一些中国旧诗词作例子,并不牵强附会,我们一听就懂。对那些古里古怪的理论,他确实能讲出一个道理来,我听起来津津有味。因此,在开课以后不久,我就爱上了这一门课,每周盼望上课成为我的乐趣了。”季羡林还说,朱光潜“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自己认识到什么程度,就讲到什么程度。一步一个脚印,无形中影响了学生”。

1963年,朱光潜完成了高教部全国高等文科教材会议委托他编写的《西方美学史》。这部50万字的扛鼎之作是他后半生的心血结晶,他自己也认为是“代表了迄今为止中国对西方美学的研究水平”。这并非过誉之词!朱光潜为写这部书,几乎把西方美学历史上有影响的著作都逐章逐节地翻译了过来。在时隔近半个世纪的今天,人们依然很难找到一本在体系的完整、内容的详尽方面胜得过这本“美学史”的书。

如今,朱光潜走了,但把美留给了人间……

(摘编自宛小平《欣慨交心:朱光潜小传》)

相关链接

①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百度百科)

②他是一个纯粹的学者。他只专注于学术,心无旁骛。作为学者,他最突出的精神品质是“毅”与“勤”,像他那样作出了厚重的学术业绩,写出了那么大量的论著与译著……如果不是每天从不懈怠、坚持长时间艰苦的脑力劳动,那是不可能达到的。(柳鸣九《我的师长朱光潜》)

③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朱光潜《谈美》)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朱光潜认为人生也是一种艺术,能否使自己的生命史成为艺术作品,主要在于一个人的性分与修养。朱光潜的生命史便是一部“美”的艺术作品。

B.在非常动荡的政治局面中,朱光潜与友人在上海创办了立达中学和立达学会,希望通过新型教育培养一批新人,进而改造国民、政府、国家。

C.朱光潜虽然是官费留学生,但在欧洲留学期间官费常常不能如期发放,他便一边学习,一边写作,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赚取稿费来维持生活。

D.朱光潜的著作《文艺心理学》《谈美》等在他留学归国前就已蜚声海内外学术界,所以他回国后就先后被邀请到北大、清华和中央艺术学院讲学。

E.朱光潜搜集和翻译了西方美学历史上众多有影响的著作,他编写的《西方美学史》,成为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

2.朱光潜为什么被人们称为“开明人”?请简要分析。

3.朱光潜先生的课,为何深受学生欢迎?请简要概括。

4.为什么朱光潜的人生被誉为“美的人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千百年来,中国人对理想的政治、社会民生状态有着不懈的追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将这种政治态度概括为:                   

(2)《逍遥游》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3)《归去来兮辞》写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