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小题 先生姓朱,讳筠,字竹君,顺天大兴人。九岁入都,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小题

先生姓朱,讳筠,字竹君,顺天大兴人。九岁入都,十三岁通《五经》,有文名。先生少英异,至性过人,与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为钜公契赏。及丁父忧,服阙,不肯出仕,欲为名山大川之游。会文正公入觐,上询及先生,乃不敢引疾,谓弟曰:“汝败我雅兴矣。”

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复奏请采录《永乐大典》逸书,上览奏,异之,乃命开四库全书馆,御制诗以纪其事。又以《十三经》文字传写讹舛,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择儒臣校正,立石太学,奉谕缓办,因著《十三经文字同异》若干卷藏于家。于是皖、闽之士闻绪言余论,始知讲求根柢之学,四海好学能文者,俱慕从先生游。而戴征君震、王观察念孙诸人,深于经术训诂之学,未遇时皆在先生幕府,卒以撰述名于时,盖自先生发之。

先生刚肠疾恶。俗流不敢至其门,寒酸有一善,誉之如不容口。其在都,载酒问字者,车辙断衢路;所至之处,从游百数十人。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其督学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绂等祠其主于乡贤以助朴学之士。在福建,与弟珪相代,一时传为盛事,而闽士攀辕走送者,数百里不绝。其后文正主持文教,海内名流皆以暗中索拔,多先生所赏契者,故世称据经好古之士为“朱派”云。

先生穷年考古,兼好金石文字,谓可证佐经史。为文仿迁、固,尤长于叙事。书法参通六书,有隋以前体格。藏书万卷,坐客常满,谈辨倾倒一世。所至名山川,搜奇揽胜,都人士传诵吟咏,至今不辍。

(节选自孙星衍《朱先生筠行状》)

先生为人坦无城府,内友于兄弟,外好交游,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辙掩覆之,后进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辰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闻强识不衰。时于其闲属文,其文才气奇横,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包,所欲言者无不尽。为学使时,遇教官诸生贤者,亲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去而人爱思之。所欲著书未就,有诗文集若干卷。

(节选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别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督学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绂等/祠其主于乡贤/以助朴学之士。

B.其督学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绂等/祠其主于乡贤以/助朴学之士。

C.其督学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绂等/祠其主于乡贤/以助朴学之士。

D.其督学/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绂等/祠其主于乡/贤以助朴学之士。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钜公本文中指天子,这个词语还有王公大臣和巨匠大师的意思,如,一十元老剧宫多出其门,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B.丁父忧,意思是,遭逢父亲丧事,浮圈,缺终了,伏缺一四十,守丧期满除服。

C.许氏说文,指的是,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他是世界上最早的词典之一,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词典,对文学,影响深远。

D.故事,就是,潜力,如果文中学过,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筠才智过人,淡泊名利。他年少时即通晓《五经》,以善写文章著名,深得赏识;志趣超脱,不汲汲于仕途。

B.朱筠倾心学问,推进学术。他倡导整理文化典籍并身体力行;重视文字训诂之学,对当时学人产生深远影响。

C.朱筠兴趣广泛,豪爽好客。他爱好金石书法、藏书考古,喜游名山大川;家中坐客常满,饮酒论学终日不辍。

D.朱筠致力文教,奖掖后进。他督学地方,尊崇先贤,引领学风;对寒门才俊极口称善,待门下学子亲若同辈。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刚肠疾恶。俗流不敢至其门,寒酸有一善,誉之如不容口。

2)为文仿迁、固,尤长于叙事。书法参通六书,有隋以前体格。

 

1.C 2.C 3.D 4.(1)朱先生性格刚直,痛恨邪恶的人和事,庸俗的人不敢登他的门,出身寒微而有才能的人,有一点优点,他就赞不绝口。 (2)先生写文章仿效司马迁、班固,尤其在叙事方面擅长,书法上参悟通晓六书之法,有隋以前的字体风格。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先抓名词“安徽、婺源、江永、汪绂”断句;再看“以助朴学之士”中“以”应该放在后句;然后再回归原文检查正误。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文学常识的把握情况。C项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点面结合记忆法。不管是在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还是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我们都要做到突出重点;同时,还要注重全方位的复习(就是注意相关联的知识点)。在做高考复习题时,有些知识点往往关键节点就在一处,只要把握住了,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举例:如教材所选鲁迅的若干篇小说,要记每篇出自何处,很难,若记住除《祝福》出自《彷徨》外,其余均出自《呐喊》,便省时易记、事半功倍。其次:再来了解一下.纵横结合记忆法。因为每个时代不同,所以每一位作家的写作背景也就不相同,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也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横的联系。所以我们要把这些纵横交错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网,达到快速而牢固的记忆。举例:如我国古代戏剧史有三个高峰,一是元杂剧四大家加上王实甫,二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这样纵横结合加以记忆,中国古代戏剧史又何愁记不住呢? 最后:重点了解门别类记忆法。在记忆一些文学常识时,我们可以把所关联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然后在按照相同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可以成:考点分类、风格分类、地位评价分类、文章体裁分类、题材人物分类、等等。 举例: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上述记忆方法并非只能单独使用,在实际记忆过程中,它们往往是综合运用的。既是对文学常识的多角度记忆,又是变化了的反复记忆,其效果自然会更好。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原文“诸生贤者,亲若同辈”,是对待门下贤能的学生,亲如同辈之人。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4. 试题分析:第一句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刚肠”性格刚直,“俗流”形容词作名词,庸俗的人,“寒”形容词作名词,出身寒微而有才能的人。第二句中,重点的实词虚词“迁”司马迁,“固”班固,“参”,通参悟,“体格”风格。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先生姓朱,名筠,字竹君,是顺天府大兴人。九岁时到都城学习,十三岁通晓《五经》,以善写文章著名。先生年轻的时候英俊奇异,秉性超过一般人,他与弟弟文正公朱珪,都因为善写文章著名,被钜公大加欣赏。等到父亲去世,回家奔丧,服丧期满不肯做官,想着到名山大川游览。适逢他的弟弟去觐见皇帝,皇上询问先生的情况,才不敢故意称病,对他的弟弟说:“你败了我的雅兴呀。” 先生认为经学源于文字训诂,在安徽印发许慎的《说文解字》用来教育儒生。又上奏朝廷收集散失在民间的《永乐大典》,皇上看了奏章后,认为他的观点很奇特,就任命他开设四库全书馆,皇上亲自写了一首诗来记录这件事。又因为《十三经》的文字在传抄的过程中错误较多,朱筠上奏请求皇上仿照汉朝的熙平、唐开成的先例,选择文臣校正《十三经》,并把校正的文字刻在石碑上立在太学里,皇上下令以后才办理,于是朱筠就写了《十三经文字同异》若干卷藏在了家里。在这个时候皖、闽等地的儒生听说他写了绪言余论,才知道学习者应该讲究根基的学问,因此各地爱好学问的人都很仰慕先生并想跟他游学。而征君戴震、观察史王念孙等人,都在经术训诂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们没有得志前都在先生幕府,最终因为编书在当时有了名气,大概都因为先生的启发吧。 先生性格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低俗之人不敢到他家去,贫穷却有一面擅长的人,先生便赞不绝口。先生住在都城,带着酒向先生询问字的人,路上络绎不绝;所到之处,跟着他游学的总有百十人左右。先生已经既德高望重,就大力宣扬翰林学士应当把读书立德作为本分,不能趋炎附势。他在督学安徽时,表彰婺源之前的文人江永、汪绂等,让他们主持乡贤祠,用来帮助那些勤于学习的人。在福建,他与弟弟朱珪相互交替为官,一时传为美谈,并且福建的学子拉着车辕跑着相送的人,几百里都不断绝。其后文正主持文教,海内名流都在暗中被提拔,大多是先生欣赏的人,所以世人称据经好古之人为“朱派”。 先生常年考古,兼好金石文字,大家都称颂他能佐证经史。做文章仿造司马迁、班固,尤其擅长叙事。书法上精通六书,有隋以前的字体风格。他的家里藏书万卷,坐客常满,谈话辨轮倾倒一世。所到过的名山大川,都搜看奇观游览胜景,都城的文人传诵吟咏,都今天都没有间断。 《朱先生筠行状》 先生为人坦荡,胸无城府,在家里对兄弟友爱,在外面喜好交游,称赞别人的好处,惟恐说的不够,即使别人有了过错他也加以隐瞒,有些后进的文人,大多因此有了好名声。他的家里从早到晚,不曾断过客人,与客人饮酒谈笑日夜不断,而先生博闻强识的能力不曾衰退。有时在他闲暇的时候写点文章,他的文章才气奇特,在义理、事物、情态方面没有不包含的,他想说的话没有说不到位的。他做学使的时候,遇到官学中那些贤良的人向他请教,他像同辈一样亲近,劝人做学问先要识字,语意十分恳切,离开后别人喜欢回想他说的话。他想写的书最终没有完成,留下有诗文集若干卷。《朱竹君先生别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先锋派小说与先锋派小说创作

先锋小说重视文体的自觉即小说的虚构性和小说叙述方法的意义和变化,带有很强的实验性,因此,又称实验小说先锋小说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先锋小说是指具有先锋精神的小说创作,即先锋文学中的小说创作。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旧有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狭义的先锋小说则专指在8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形式探索为主要特征的小说创作潮流。我们所说的先锋小说,特指。狭义的先锋小说

下面谈谈先锋小说的创作。随着1978年对西方现代派文学较大规模的介绍、评价和研究,理论界掀起了一场关于现代派文学的论争。进而,讨论进入到中国是否需要现代派文学的阶段,一批作家如王蒙、刘心武、李陀、冯骥才等人,从自身的创作实践中提出了对传统文学观念的质疑与引进现代派文学技巧和手法的倡导。随着高行健《现代派小说技巧初探》一书的出版,以及冯骥才、王蒙等人关于中国需要现代派的通信,构成了这场讨论的高潮。而围绕朦胧诗”“三个崛起的讨论,则把讨论引向对新时期文学中现代主义倾向的评价阶段。之后,理论界的介入和创作的探索同步进行,构成了新时期文坛上的繁荣景观。

新时期现代派文学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首先,“十年动乱”所导致的普遍精神危机,人们在抚摸伤痕、反思痛苦的同时作出了“我不相信”的结论。正是在主体确立的寻找与情感抒发需求的过程中,他们所表现出的迷惘与对世界的不信任感,对非理性世界的否定态度,在思想上表现出了现代主义倾向。同时,由于精神危机而导致的信仰丧失、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态度,使人们面对变化万端的大千世界而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再加上现代文明快速演进过程中价值体系转换的不完善、不彻底,又使自我的确立成为难以实现的虚妄举动,因而自我往往处于“边缘人”、“零余者”的角色位置上,在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上表现出现代主义特点。

其二,新时期的文化背景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空间。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给中国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文学作品自然庄严地接受了从现代主义视角来表现生活的使命,所以“社会要‘现代化’,文学何妨出现‘现代派’”口号的提出,也成为时代某种需要的回声。另一方面,“创作自由”口号的提出,在思想界、理论界和文艺界创造和建构了平等、自由和宽松的思考、创作环境。对更加丰富、复杂地了解生活、在心理要求直至审美倾向不断向认识的深处、广度挺进的需要变化,都使敏感的作家们在创作的同时,感觉到了仅用传统现实主义一副笔墨的局限与束缚,便自然而然地把思维重心移向了创新与突破。

其三,改革与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打开了封闭多样的国门,丰富多采的世界文化奇葩一下子展现在中国人的面前,西方文化思想和艺术作品在哲学思想和艺术创作上,给中国人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这既成为中国当代作家借以观照自己所处环境与反思中国社会以及表现矛盾心灵的参照体系,也成为直接用以表现自己内心世界与生命过程的重要艺术模本。既在心理上产生与现代主义所表现的某些主题的认同也通过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技巧,来表现立体的、多层面、超时空、快节奏的心灵世界,以弥补或反叛传统现实主义,并保持与世界文学同步,因而在形式上表现出了现代主义的反传统追求。

现代派文学在80年代的发生、发展,大致可分为二个时期。第一阶段大致在1979年前后,它以"朦胧诗"的崛起、王蒙、宗璞等人的小说以及高行健等人的话剧作品的出现为标志。这一阶段的主要创作特征表现为反抗既有的意识形态规范,在主题上与伤痕、反思文学同步,表现出启蒙主义理性和忧患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他们对传统文艺观念、文艺模式进行反驳,创作手法上主要以吸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技法为主,通过移植、模仿来开拓新的文学创作途径与新美学范畴。这是新时期现代派文学的萌动期与初创期。第二个阶段是在1985年前后,这时出现的新生代部分诗人、"现代主义诗歌群体大展"、刘索拉、残雪甚至部分寻根小说,以及《魔方》、《野人》等戏剧作品,都表明8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进入到了形成和繁荣期。无论在创作姿态或手法技巧上都表现出更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化风格。现代派文学在以后便不断发展而成为80年代先锋派文学的重要内容。新时期现代派文学的崛起,开拓了中国先锋派小说走向新生的广阔道路。

现代派文学在以后便不断发展而成为80年代先锋派文学的重要内容。新时期现代派文学的崛起,开拓了中国先锋派小说走向新生的广阔道路。

(节选自《先锋派小说》)

1.下列对先锋小说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先锋小说重视"文体的自觉"即小说的虚构性和小说叙述方法的意义和变化,带有很强的实验性,因此,又称实验小说,也就是下文说的新时期现代派文学。

B."先锋小说"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先锋小说"是指表现先锋者的先锋精神,具有先锋领导作用的小说创作,及“先锋文学”中的小说创作。

C.在80年代中期出现以形式探索为主要特征的小说创作潮流,狭义的“先锋小说”即专指此。我们所说的“先锋小说”,则特指狭义的“先锋小说”。

D.“先锋小说”中的所谓“先锋精神”,是指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同的艺术的可能性,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旧有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讨论进入到中国是否需要现代派文学的阶段,于是对西方现代派文学较大规模的介绍、评价和研究开始了,进而理论界便掀起一场关于现代派文学的论争。

B.一批作家如王蒙、刘心武、李陀、冯骥才等人,他们从自身的创作实践中提出了对传统文学观念的质疑与引进现代派文学技巧和手法的倡导。

C.把讨论引向对新时期文学中现代主义倾向的评价阶段的事,围绕朦胧诗3个崛起的讨论,之后理论界的介入和创作的探索同步进行,构成了新时期文坛上的繁华景观。

D.高行健现代派小说技巧初探一书的出版,加之冯翼才王蒙等人关于中国需要现代派的通信,构成了这场关于现代派文学论争的高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10年动乱导致普遍精神危机,人们在抚摸伤痕反思痛苦的同时,作出了我不相信的结论,而由精神危机而导致的信仰丧失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态度,则是人们面对变化万端的大千世界不知所措。

B.创作自由口号的提出,在思想界理论界和文艺界创造和建造了平等自由和宽松的思考,创作环境,对作家们把思维重心移向创新与突突突破起的作用。

C改革与开放的社会主义文化环境,打开了封闭多年的国门,西方文化思想和艺术作品在哲学思想和艺术创作上,给中国人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D新时期现代派文学的产生有其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成为中国当代作家借以关照自己所处环境与反思中国社会以及表现矛盾心灵的参照体系。

 

查看答案

眼光是一种关注,有时透出严厉,有时充满温情;眼光是一种洞察,很多东西往往取决于你是否有敏锐独到的眼光……

请以“眼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议论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苏轼的意义

李泽厚

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上述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上述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像的正统迂腐气。但要注意的事,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空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他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和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派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人生何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传达的就是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现出一副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 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同样具有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何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传统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1.第一节画线句子中“新的质变点”在文中指什么?请简要概括。

2.简要概述第四节的论证层次。

3.“苏轼的意义”在文中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藏在草间

乡村是藏在草里的。是啊没有草的乡村是什么乡村?不管我从外回来是在什么时候也不管时令节气一踏到木镇的泥土鼻翼里呼吸的味道就是草的味。那种清芬令鼻翼发痒你喷嚏的滑稽就是草香逗你的结果。

黄昏牛羊回圈,你看到他们的毛发上火皱褶里,不是草籽,就是苍耳子那种带刺的颗粒。草是不用播种的有时席地坐在满是草的田埂上随手抓一根草用它剔牙或者就拿在手里用眼睛瞄看汁液一点点渗出那是草提炼的雨水的留存还是他们自己的血液和灵魂?人的心血来潮对草不是好事他们受到伤害但农人和他们的关系一直复杂。草们要做牛羊的饲料草们要做房屋的顶盖。但他们与农人亲昵父亲长说老百姓和草一个姓叫草民。

如果说草的生长使乡村有了些诗意那也是乡村自己不了解的。因为自己了解自己是困难的。草是修饰乡村和庄稼的也许庄稼太实用人们对庄稼多的是感恩是庄稼养活了一个生命又一个生命。草也养活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比如牛比如羊这又是低一个档次的因这草在乡村也是低眉顺眼不声不张即使春天那些草尖从土里探出脑壳也是怯怯的你凑近了草尖就接近于乌有草色只可遥看距离产生美感。但是一场雨后你到了地里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草是那样的热烈满地的青是不是草尖和草籽都张开了小嘴那些封闭了一冻的小生灵们仿佛与节气与雨水有过契约击过掌他们在雨水的搀扶下都站立了。

我曾思索过父亲对草的情感也许深层就是对土地和庄稼的情感父亲苍老如残照,脸与手粗糙的像龟裂的枣树的干,黑糊、扭曲,骨节粗大如枣树的树瘤。的肩上四季有一个杞柳编的粪箕子那里总是一些草或者干柴用来喂养生灵或烧火他中风后恢复得不是十分理想他开始下地干活,我们那里叫蓐草,他步履蹒跚木手指不能灵活转动他最后还是没有把自己的一亩地交出去他说这地就是一个根空闲的时候到地里走一走听听庄稼的拔节即使不干活蹲在地头弯腰拽几把草也比坐在床上好我知道这一亩地对父亲来说,七分种草三分种庄稼,那是给自己,给鸟儿给牛羊留的口粮,父亲算的很清晰,一年到头,该给自己多少庄家,剩余的也不能亏待。秋季我回木镇的时候发现父亲背着一粪箕子草手里拄着木棍后面是母亲,她给父亲拿着衣服一对老夫妇走在远处开始升起的炊烟里秋深了父亲的头发也被节气赶白了腰也被节气赶弯了牙齿也被节气赶掉了像霜降到来草们一下就咽气了这由不得你自己该走的就要走没有商量也没有挪移。

但我知道父亲对草的感情,这使我想起一桩往事,那是在饥饿的生产队时代,我随着父亲在离河坡不远的地方看生产队刚刨出的地瓜,我把羊放在河坡远处是割掉头的谷子地,秸杆如哨兵呆立,还有一个用草扎的草人,头戴一顶破草帽,木棍的手里捏着一块红布,色褪得发白,那是吓唬鸟雀的,如今历史使命完成,就孤零零地呆在田野,没有了躁动,也没有了喧闹,等霜降把他的头染白,然后等明年重来值班。父亲卷了纸烟,用牙龈处的残留的饭渣粘好卷烟的开口,闭着眼,划了火柴,猛地吸了一口,好象疲倦的土地一样,开始享受收成后的安逸蓦地,父亲拍拍我的肩,把卷烟放在我手里,悄悄地说吸一口我诧异地望着父亲,父亲诡秘地笑笑,指指草人。我也笑起来,把卷烟拿起,跑到谷子地,把卷烟放在草人的口里。

在我的印象里,春天的草抓在手里有点绒毛的感觉到了秋天的老草,在抓在手里,就感到扎手,草像长骨头。我看见,在菜园,春风吹绿了父亲用树枝缠绕的那些篱笆,草开始踮脚遥望秋天的岁月而秋天来后,那些草开始在风中,东倒西斜,再也挺不直那草都斜向有许多坟茔的木镇的坟地木镇有许多家族的坟茔,在阳间,大家聚族而居,死后也叔叔大爷爷爷奶奶的辈分不乱但草是一视同仁,该绿的时候绿,该黄的时候黄,每年的清明,后人把草芽拔去,七月十五把开始结籽的老草拔去。如过衰草覆盖了整个坟茔,那就是这家的人最后没有抗拒过草,不能在土地上繁衍了。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谁比谁久远?只有土地知道。人走了,有时在地上堆一土,草也许笑话呢,那土最终被草统属,我听到了草在草间的咯咯坏笑,毕竟笑在最后的是它们啊。

选自《散文》,有删改

1.作者说,农人与草的关系一直很复杂,请结合文本概括草与农人的关系。

2.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草在乡村也是低眉顺眼,不声不张。即使春天,那些草尖从土里探出脑壳,也是怯怯的,你凑近了,草尖就接近于乌有,草色只可遥看,距离产生美感。

3.文章写草,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笔墨写父亲?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藏在草间”作为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银竹吐青烟,           

(2)尔曹身与名俱灭,           

(3)            鱼龙潜跃水成文

(4)            更闻桑田变成海

(5)不堪盈手赠           

(6)校尉羽书飞瀚海           

(7)夫运筹策帷帐之中,            吾不如子房。

(8)见贤思齐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