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的一组是( ) ①“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的一组是(     

①“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袁阔成先生将《三国》讲活了,他那              的讲解将人们带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也带进了他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

②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              ,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③许昌春秋楼关圣殿正中为高13米、号称亚洲最大的室内关羽神像,关公手捋长髯,微合二目,夜读《春秋》,宝相庄严,                 

A.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B.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C.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D.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B 【解析】 试题分析:“绘声绘色”指描绘声音和容貌,多用于说描写或描述得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指“描写”“模仿”得美妙逼真;“栩栩如生”强调描述对象不是有生命的,多用于雕塑、画像之类。①句中“讲解”应该用“绘声绘色”; ②句中“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应该用“惟妙惟肖”; ③句中“室内关羽神像”应该用“栩栩如生”;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C.如履薄冰,此处望文生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本题中三个成语含义相近,但使用对象,范围都不同。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执niù     zhuàn       .tà       心泣血chuí        亲dí

B.生jiàn    惴.zhuì      然yǎn        不容发jiàn        度cǔn

C.裤kù      hái         tāo         反盈天fèi        杆wéi-

D.银zàn    迅熟xùn         烙páo       鉴赏jué         袄ji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断魂枪

老舍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主权。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龙旗的中国也不再神秘。枣红色多穗的镖旗,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

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这条枪与这套枪,二十年的工夫,给他创出来“神枪沙子龙”五个字,没遇见过敌手。现在,这条枪与这套枪不会再替他增光显胜了。只有在夜间独自拿起枪来,才能相信自己还是“神枪沙”。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

在他手下创练起来的少年们还时常来找他。他们都有点武艺,可是没地方去用。有的在庙会上去卖艺,还时常去走会。虽然算不了什么,他们打扮得像个样儿,他们是神枪沙子龙的徒弟——虽然沙子龙并不承认——得到处露脸。没钱,上沙老师那里去求。沙老师不含糊,不让他们空着手儿走。可是,为打架或献技去讨教一个招数,沙老师有时说句笑话,马虎过去,有时直接把他们赶出去。

王三胜——沙子龙的大伙计——在土地庙拉开了场子,摆好了家伙。抹了一鼻子茶叶末色的鼻烟,他抡了几下竹节钢鞭,把场子打大一些。放下鞭,没向四围作揖,叉着腰念了两句:“脚踢天下好汉,拳打五路英雄!”向四围扫了一眼:“乡亲们,王三胜不是卖艺的。有爱练的尽管下来,王三胜以武会友,有赏脸的,我陪着。神枪沙子龙是我的师傅;玩艺地道!诸位,有愿下来的没有?”他看着,准知道没人敢下来,他的话硬,可是那条钢鞭更硬,十八斤重。

大刀靠了身,眼珠努出多高,脸上绷紧,胸脯子鼓出,像两块老桦木根子。削砍劈拨。蹲越闪转,手起风生,忽忽直响。刀顺过来,猛的一个“踩泥”,身子直挺,比众人高着一头,黑塔似的,收了势:“诸位!”一手持刀,一手叉腰,看着四围。稀稀的扔下几个铜钱,他点点头。“诸位!”他等着,等着,地上依旧是那几个亮而削薄的铜钱。他咽了口气:“没人懂!”他低声地说,可是大家全听见了。

有功夫!”西北角上一个黄胡子老头儿答了话。

“下来玩玩,大叔!”王三胜说得很得体。

点点头,老头儿往里走。这一走,四处全笑了。他的胳臂不大动;左脚往前迈,右脚随着拉上来,一步步地往前拉扯,像是患过瘫痪病。蹭到场中,一点没理会四围怎样笑他。

“神枪沙子龙的徒弟,好,让你使枪吧,我呢?”。

“三截棍进枪吧?”王三胜要看老头子一手,三截棍不是随便就拿得起来的家伙。

老头子又点点头,拾起家伙来。王三胜努着眼,抖着枪,脸上十分难看。

老头子的黄胡子一动:“请!”王三胜一扣枪,向前躬步,枪尖奔了老头子的喉头去,枪缨打了一个红旋。老人的身子忽然活展了,将身微偏,让过枪尖,前把一挂,后把撩王三胜的手。拍,拍,两响,王三胜的枪撒了手。老头子的眼亮得发着黑光;腿轻轻一屈,上把打着刚要抽回的枪杆;拍,枪又落在地上。

“别走!”王三胜擦着汗:“你不离,姓王的服了!可有一样,你敢会会沙老师?”

“就是为会他才来的!”老头子的干巴脸上皱起点来,似乎是笑呢。

“你老贵姓?”他问。

“姓孙哪,”老头子的话与人一样,都那么干巴。“爱练,久想会会沙子龙。”

沙子龙不把你打扁了!王三胜心里说。他脚底下加了劲,可是没把孙老头落下。但是,沙子龙是没对手的。准知道孙老头要吃亏,他心中痛快了些,放慢了些脚步。

到了客栈,他心中直跳,惟恐沙老师不在家,他急于报仇。他知道老师不爱管这种事,可是他相信这回必定行,他是大伙计,不比那些毛孩子;再说,人家在庙会上点名叫阵,沙老师还能丢这个脸吗?

“三胜,”沙子龙正在床上看着本《封神榜》,“有事吗?”

“栽了跟头!”

只打了个不甚长的哈欠,沙老师没别的表示。

王三胜心中不平,但是不敢发作;他得激动老师:“姓孙的一个老头儿,门外等着老师呢;把我的枪,枪,打掉了两次!”他知道“枪”字在老师心中有多大分量。

客人进来,沙子龙在外间屋等着呢。彼此拱手坐下,他叫三胜去泡茶。三胜希望两个老人立刻交了手,可是不能不沏茶去。孙老者没话讲,用深藏着的眼睛打量沙子龙。

龙很客气:“要是三胜得罪了你,不用理他,年纪还轻。”

“教徒弟不易!”孙老者说。

“我没收过徒弟。走吧,这个水不开!茶馆去喝,喝饿了就吃。”沙予龙从桌子上拿起缎子褡裢,一头装着鼻烟壶,一头装着点钱,挂在腰带上。

“我来为领教领教枪法。”

“五虎断魂枪?”沙子龙笑了:“早忘干净了!早忘干净了!告诉你,在我这儿住几天,咱们各处逛逛,临走,多少送点盘缠。”

“教给我那趟枪!”孙老者抱了抱拳。

沙子龙下了台阶,也抱着拳:“孙老者,说真的吧;那条枪和那套枪都跟我入棺材,一齐入棺材!”

孙老者的胡子嘴动了半天,没说出什么来。到屋里抄起蓝布大衫:“打搅了,再会!”

沙子龙把客人送到小门,然后回到屋中,对着墙角立着的大枪点了点头。

王三胜和小顺们都不敢再到土地庙去卖艺,大家谁也不再为沙子龙吹腾。“神枪沙子龙”慢慢似乎被人们忘了。

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中说“他的世界被狂风吹走”,“他的世界”指的是沙子龙当年走镖事业的辉煌。而“狂风”指的是西方世界武力和文化的影响。

B.断魂枪不仅是一种武艺,更是沙子龙英雄人生的折射。面对时代大变局,他只有伤感和无奈,心中充满了英雄末世的落寞与悲哀。

C.沙子龙的大徒弟王三胜对过去的辉煌有着无限留恋、眷念,依然固守着江湖本性,保有对于武学的迷恋和热情,也希望师父不要退出江湖。

D.孙老者性格豪爽,他偌大年纪,武艺仍然十分高强。为了传承“五虎断魂枪”,他专程赶来领教断魂枪法,显示了很强的进取心。

E本文语言简洁短促,富有力度,还大量运用北方口语,与沙子龙、王三胜、孙老者等市井人物的身份相契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2.文章开篇就交代沙子龙的镖局改成了客栈,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 结合文本简析小说是如何表现“神枪沙子龙”风采的?

4.沙子龙始终不传“断魂枪”,请依据文本,简要分析沙子龙不传“断魂枪”的原因,并谈谈你对他不传“断魂枪”的看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既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4)                   ,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5)李商隐在《锦瑟》中地表达自己在回忆中惆怅苦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6)《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抒发自己久客悲秋,孤苦多病的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诗的首句“风吹柳花满店香”为全诗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环境,请简要分析“香”字有哪些蕴藉之意。

2.古人评论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请简要分析全诗是如何把各种感情写得饱满酣畅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①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奏曰:“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陛下持久不决,何也?”仁宗曰:“卿欲谁立?”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帝喜曰:“徐当议之。”请裁抑内侍,减节冗费,条责诸路监司,御史府得自举属官,减一岁休暇日,事皆施行。

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而宋祁代方平,拯又论之;祁罢,而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欧阳修言:“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罚已重矣,又贪其富,不亦甚乎!”拯因家居避命,久之乃出。其在三司,凡诸管库供上物,旧皆科率外郡,积以困民。拯特为置场和市,民得无扰。吏负钱帛多缧②系,间辄逃去,并械.其妻子者,类皆释之。迁给事中,为三司使。数日,拜枢密副使。顷之,迁礼部侍郎,辞不受,寻以疾卒,年六十四。赠礼部尚书,谥孝肃。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①鬻:(yù)卖。②缧(léi):捆绑犯人的绳索。③茔:(yíng)墓地。

1.文中加线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

B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

C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

D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

2.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第归,杀而鬻之           第:接着。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遗:馈赠。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造:到,往。

D.并械其妻子者,类皆释之   械:拘系。

3.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包拯巧用妙计智破盗割牛舌案,让牛主人不动声色回去杀了牛卖掉,等着自动送上门的告发者,这么做连盗贼都吃惊佩服。

B朝中官员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河道致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

C欧阳修认为采取如《左传》中所说那样“牵牛踩了别人的地就把别人的牛抢夺过来”的重罚正是包拯执法严明的体现。

D官吏负欠公家钱帛的多被拘禁,其间擅自逃离的,就会把他们的妻儿抓起来,包拯却把这些人都给放了。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在三司,凡诸管库供上物,旧皆科率外郡,积以困民。

(2)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3)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