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因推出“零口供”而一举成名的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因推出“零口供”而一举成名的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人民检察院,最近重新定义“零口供”,并在有关文件中删去了“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允许其保持沉默”的字样。而正是这一表述,曾被认为是把沉默权引入了中国司法界,并引起很大争议。

去年8月,顺城区人民检察院在全国率先推出《主诉检察官零口供规则》,规定: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允许其做无罪、罪轻的辩解,允许其保持沉默,在排除有罪供诉的前提下按照是否有犯罪事实发生、危害后果如何以及犯罪事实发生的经过等要素,运用全案证据进行论述,得出嫌疑人犯罪的结论。该院当时把“零口供”定义为:当侦查机关将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呈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检察机关视其供述为“零”,办案人员通过全案的其他证据进行推论,以证明其有罪。而在最新一稿的《主诉检察官零口供规则》里,“零口供”被定义为:认定犯罪事实可不依赖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而独立存在,使有罪供述对犯罪事实的影响为零。在删去“允许其保持沉默”的地方,取而代之的是“在鼓励其如实陈述的同时,不强迫其做不利于本人的陈述”。

所谓“沉默权”最早源于英国。在17世纪英国的利而伯案中,利而伯以“自己不能控诉自己”为由,对司法人员的讯问保持沉默,他的做法得到英国最高立法机构的认可,沉默权制度开始显露雏形。1898年,英国在其《刑事证据法》中明确规定被告人的沉默权是英国刑事法律的重要原则之一。任何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以及告知沉默权的规则,作为刑事法制的重要内容,二战后不仅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确立,而且其精神也被联合国的重要文献所确认。第21届联大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第14条规定:“任何人不被强迫作不利于自己的证言或强迫承认犯罪。”世界刑法学协会第15届《关于刑事诉讼中的人权问题的决议》第17条规定:“被告人有权保持沉默。”

1.下列解说与原来的或新定义的“零口供”的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主诉检察官不采信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允许其作无罪或罪轻的辩解。

B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将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视为零。

C办案人员运用全案其它证据对犯罪嫌疑人作证明其无罪的推论。

D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对认定犯罪事实的影响为零。

2.下列对“零口供”与“沉默权”之间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零口供”与“沉默权”概念相同,都指犯罪嫌疑人的不利于自己的口供被视为零。

B.“零口供”与“沉默权”概念不同,它们在司法程序中使用的主体和范围不同。

C.“零口供”与“沉默权”概念相同,都指任何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有权保持沉默。

D.“零口供”与“沉默权”概念不同,它们在司法程序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不同。

 

1.C 2.B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中的定义是“当侦查机关将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呈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检察机关视其供述为‘零’,办案人员通过全案的其他证据进行推论,以证明其有罪。”不是推论,应是“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B项应是“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不是“推论”,选项“偷换概念”。 2. 试题分析:首先“零口供”与“沉默权”概念不同,C只是强调一方面。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C项混淆概念的范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国庆早上10点左右,浙江台州临海消防大队接到报警,称浙江甬台温高速温州方向、燕居岭隧道附近发生车祸,一辆厢式小货车与前车追尾,驾驶员被卡驾驶室内。然而,由于事故导致道路拥堵,救援应急通道停满了私家车,导致前来救援的消防车和救护车无法通行。等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小货车驾驶员已经遇难。

“如果应急通道没有被堵,如果救援人员能够早一点到达,这个人可能还有救。”现场人员不无惋惜地说。

  □□□□□□□□□□□□□□□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                                                            

①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

②我们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③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

④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

⑤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

⑥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

A②①④⑥⑤③

B②①⑤③④⑥

C④⑥②①③⑤

D④⑥③⑤②①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假如我们想得到自由,并拯救我们为之长期奋斗的珍贵权利的话,我们必须战斗!我们的惟一出路只有诉诸于武力,求助于战争之神。

B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确立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保到“十三五”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C针对媒体报道的内地游客在香港被袭击伤亡事件,国家旅游局高度关注,希望有关方面尽快查明真相,切实维护内地游客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D屠呦呦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发现青蒿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她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改进提取方法,提取了青蒿素,为促进人类健康作出了贡献。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至从前神话、童话中的一些幻想故事,现在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B文名不论大小要靠诚实的劳动、艰苦的创作才能获得。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励志,更思进取。

C掐丝一个二尺半高的花瓶,就要花四五十个工。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工夫,刺绣、缂丝、象牙雕刻,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

D融资融券是把双刃剑,涨时助涨,跌时助跌。你必须时时警惕,因为这把双刃剑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悬在你的头上。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雷雨》这部精典话剧在首都人民剧院演出竟然遭遇了“笑场”,部分青年观众悲喜观念颠倒,道德评判观念颠倒,哄笑替代了沉思,浮躁替代了震撼。

B皇权可以藐视,宁可被贬;荣誉可以淡漠,纵然遭来诅咒。那冷漠的背后是火一样的热情,拒绝的背后是磬石般的执著。

C抗战阅兵,展示我军强大装备,彰显我国国际影响力,毋庸置疑,这必将让13亿中国人对国家的未来更有信心,而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劳民伤财,哗众取宠。

D天津8·12大爆炸让我们警醒:强化安全防犯意识,普及相关知识,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决不让沉痛的悲剧再次重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