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陈寅恪是怪才。他在海外留学20年,潜心读书,对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陈寅恪是怪才。他在海外留学20年,潜心读书,对学位淡然处之,连大学文凭也没有拿到。1925年回国,梁启超了解陈寅恪,知道陈寅恪有才,向清华国学院推荐陈寅恪。清华校长曹云祥曾问梁启超:“先生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既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校长又问:“有没有著作?”梁又答:“没有著作。”曹校长为难起来:“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那怎么行呢?”梁说:“我也算是著作等身了,却没有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最终曹校长同意聘用陈寅恪。后来,陈寅恪被称为清华四大国学大师之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生命的价值 人生在世只是短短的一段时间,死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当我们站在生命的尽头,回首过去的时候,我们该怎样评价我们的一生呢?是人,活着就要活出生命的价值,活出生活的质量。这样的人生是超越生死的人生。 人固有一死,或轻与泰山,或重于鸿毛。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活了多久,而在于你做了什么。太史公司马迁是一位智慧的长者更是一位懂得生命价值的人。当他因为“李陵之祸”遭受屈辱和不幸的时候,他选择了活下来。在那个名声高于一切的封建年代,司马迁的选择是如此的艰难。生,无颜面对世人;死,愧对逝去的祖先。司马迁从孔子、吕不韦身上看到生命的价值,他活了下来。用他的一生写成了一部《史记》,一部成一家之言的巨着。司马迁的一生是光辉的,有价值的。不在于他活了多久,而是他给世界留下了他的智慧。 丛飞让整个中国感动。他只活了30多年但他做出的贡献却是无限的。作为一名歌手,歌唱是他的事业但是让所有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读书更是他一生的追求。他到处义演先后为孩子们捐款300多万元。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在他病危的时候,他也毅然把社会各界拿给他治病的几万块拿给了山区的孩子。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把自己的角膜捐给了需要光明的人。丛飞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给我们留下的回忆却是永恒的。在他捐助的孩子心中,丛飞爸爸是他们永远的亲人,在我们心中丛飞是永远的亲人。他生命的价值已经超越了生死的界限。 马加爵本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大学生,可是他却做出了让全社会痛心的事情。他为了报复,一时的快感,成了世人所唾弃的人。他的生命是没有价值的,他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生命对于他来说只是活在这个世界上。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给世界留下丑恶,这样的生还有意义吗? 人活着就是要做点什么,给世界留下一份美丽。岳飞留下了“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忠心,文天祥留下了“留取丹心在汉青”的志向,于谦发出了“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呐喊。他们的人生都是有意义的。生与死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人活着,就要好好的生活,活出人生的价值。人生在世,不必去计较得失。而是要努力活出生命的价值,记住生活的灿烂。那么你的人生就已经超越了生死的界限。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时,可根据材料内容及关键信息构思立意。读后可知,材料讲述了陈寅恪虽然没有大学文凭却有才华的故事。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梁启超的识人才,伯乐相马。陈寅恪的机遇;从陈寅恪的角度看:可谈怪才对“文凭”的态度,也可谈文凭与才能的关系。从梁启超的角度看,可谈知音或伯乐的重要。从曹云祥的角度看,可谈任用人才的胆识。若有其他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你对所报道的事件有什么看法?请拟写一段评论。要求:观点明确,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80字。

今年,南京某所学校尝试对该校169名新生采取“量身定制”的分配宿舍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综合测评,让学习发展规划一致、生活作息习惯相近的学生同住一间宿舍。这一举措让95后的新生们觉得挺新鲜,同时也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        。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         ,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         。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查看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可以预约的雪

林清玄

东部的朋友来约我,到阳明山往金山的阳金公路看秋天的菅芒花。说是在他生命的印象中,春天东部山谷的野百合与秋季阳金公路的菅芒花,是台湾最美丽的风景。

如今,东部山谷的野百合,因为山地的开发与环境的破坏,已经不可再得,只剩下北台湾的菅芒花是惟一可以预约的美景。

他说:“就像住在北国的人预约雪景一样,秋天的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雪呀!”

我答应了朋友的邀约,想到两年前我们也曾经在凉风初起的秋天,与一些朋友到阳明山看菅芒花。

经过了两年,菅芒花有如预约,又与我们来人间会面。可是同看菅芒花的人,因为因缘的变迁离散,早就面目全非了。

一个朋友远离乡土,去到下雪的国度安居。

一个朋友患了幻听,经常在耳边听到幼年的驼铃。

一个朋友竟被稀有的百步蛇咬到,在鬼门关来回走了三趟。

约我看菅芒花的朋友结束了二十年的婚姻,重过单身汉无拘无束的生活。

我呢!最慈爱的妈妈病故,经历了离婚再婚,又在45岁有了第二个孩子。

才短短的两年,如果我们转头一看,回顾四周,两年是足以让所有的人都天旋地转的时间了,即使过着最平凡安稳生活的人,也不可能两年里都没有因缘的离散呀!即使是最无感冷漠的心,也不可能在两年里没有哭笑和波涛呀!

在我们的生命里,到底变是正常的,或者不变是正常的?

那围绕在窗前的溪水,是每一个刹那都在变化的,即使看起来不动的青山,也是随着季节在流变的。我们在心灵深处明知道生命不可能不变,可是在生活中又习惯于安逸不变,这就造成了人生的困局。

我们谁不是在少年时代就渴望这样的人生:爱情圆满,维持恒久;事业成功,平步青云;父母康健,天伦永在;妻贤子孝,家庭和乐;兄弟朋友,义薄云天……这是对于生命“常”的向往。但是在岁月的拖磨里,我们逐渐看见隐藏在“常”的面具中,那闪烁不定的“变”的眼睛。我们仿佛纵身于大浪,虽然紧紧抱住生命的浮木,却一点也没有能力抵挡巨浪,只是随风波浮沉。也才逐渐了解到因缘的不可思议,生命的大部分都是不可预约的。

我们可以预约明年秋天山上的菅芒花开,但我们怎能预约菅芒花开时,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变化呢?

我们也许可以预约得更远,例如来生的会面,但我们如何确知,在三生石上的,真是前世相约的精魂呢?

在我们的生命旅途,都曾有过开同学会的经验,也曾有过与十年、二十年不见的朋友不期而遇的经验。当我们在两相凝望之时常会大为震惊,因为变化之大往往超过我们的预期。我每次在开同学会或与旧友重逢之后,心总会陷入一种可畏惧的茫然,我畏惧于生之流变巨大,也茫然于人之渺小无奈。

思绪随着茫然跌落,想着:如果能回到三十年前多好,生命没有考验,情爱没有风波,生活没有苦难,婚姻没有折磨,只有欢笑、狂歌、顾盼、舞踊。

可是我也随之转念,真能回到三十年前,又走过三十年,不也是一样的变化,一样的苦难吗?除非我们让时空停格、岁月定影,然而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深深去认识生命里的“常”与“变”,并因而生起悯恕之心,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对生命的变化有宽容之心。进而对自身因缘的变化不悔不忧,对别人因素的变化无怨无尤。这才是我们人生的课题吧!

(21)当然,因缘的“常”不见得是好的,因缘的“变”也不全是坏的,春日温暖的风使野百合绽放,秋天萧飒的风使菅芒花展颜,同是时空流变中美丽的定影、动人的停格,只看站在山头的人能不能全心投入、懂不懂得欣赏了。

(22)在岁月,我们走过了许多春夏秋冬;在人生,我们走过了许多冷暖炎凉。我总相信,在更深更广处,我们一定要维持着美好的心、欣赏的心,就像是春天想到百合、秋天想到芒花,永远保持着预约的希望。

(23)尚未看到菅芒花的此时,想到车子在米色苍茫的山径蜿蜒而上,菅芒花与从前的记忆美丽相迭,我的心也随着山路而蜿蜒了。

1.《可以预约的雪》内容不是写雪,为什么以“可以预约的雪”为题?

2.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3.谈谈结尾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结合全文,谈谈作者面对生活的“常”和“变”是怎样的态度?

5.选出对本文的欣赏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A本文先写友人邀我看花,花如约而至,人却变迁离散;继而引发我对人生中常与变关系的思考;最后阐明我面对常与变的认识。

B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层层深入展开写作,由生活小事,引发关于 “变”和“常” 的人生课题深层思考,最后阐释精到的人生哲理。

C.“菅芒花与从前的记忆美丽相叠,我的心也随着山路而蜿蜒了”这句话,一方面,是指我心里开始向往菅芒花美丽的景致,另一方面,是指作者对可能产生的变化开始担忧。

D本文提出要有一颗善于发现、体味变化中的美丽的欣赏之心,要永远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始终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

E文题中的“可以预约”与人生的“不可预约”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人生的变化无常,更能凸显文章的主题内容。

 

查看答案

依据情境填写名句

(1)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陶渊明也曾写到:“          ,临清流而赋诗。”

(2)庞大的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思考。西汉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尖锐地指出其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以“                      ”,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4)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的诗句很多,请任意写出一句:“               ”。

(5)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风格沉郁,感情浓烈,其中颔联为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今人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

荆卿里  清•袁枚

水边歌罢酒千行,生戴我头入虎狼。

力尽自堪酬太子,魂归何忍见田光?

英雄祖饯当年泪,过客衣冠此日霜。

匕首无灵公莫笑,乱山终古刺咸阳。

荆轲山其二

清•尹礼

豪气无论剑不疏,

祗缘生劫一筹迂。

图穷即断秦王首,

千载应传好丈夫。

1.袁诗尾联“刺”字用得非常精彩,请简要赏析。

2.两首诗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两首诗对荆轲刺秦失败原因的认识,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