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书云...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仆自谪过以来,益少志虑。平居,望外遭齿舌不少,独欠为人师耳。

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后,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仆才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吾子前所欲见吾文,既悉以陈之,非以耀明于子,聊欲以观子气色,诚好恶如何也。今书来,言者皆大过。吾子诚非佞誉诬谀之徒,直见爱甚故然耳!

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釆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凡吾所陈,皆自谓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远乎。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于道不远矣。

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未尝敢以昏气出之,惧其昧没而杂也;未尝敢以矜气作之,惧其偃蹇而骄也。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激而发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

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参之《孟》,《苟》以畅其支,参之《庄》,《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幽,参之太史公以著其洁。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

凡若此者,果是耶,非耶。有取乎抑其无取乎吾子幸观焉,择焉,有馀以告焉。苟亟来以广是道,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又何以师云尔哉? 取其实而去其名,则幸矣。宗元复白。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云欲相师         辱:承蒙

B.仆道不,业甚浅近   笃:深厚

C.人之在好为人师     患:担忧

D.未尝敢以气作之     矜:自大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因”字,与“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的“因”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击沛公于坐

C.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相如持璧却立

3.下列有关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柳宗元认为,韩愈作《师说》抗颜为师,收召后学,勇气可佳,但也因此招来众人嘲笑辱骂。

B.柳宗元认为韦中立求师之信,言过其实,但认为韦中立言出有因,并非阿谀奉承之徒。

C.就具体文章而言,柳宗元认为写文章在文以载道的基础上要尽量追求文采,而他本人则从小务求文采,年长追求载道。

D.柳宗元以自己的亲自体验告诫韦中立,写文章要用心为之,力求严谨、深奥、明朗、畅达,并要众采各家之长,触类旁通。

4.柳宗元婉拒韦中立求师,并提出“取其实而去其名”,原因何在?

5.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1)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2)苟亟来以广是道,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

 

1.C 2.D 3.C 4. (1)当时社会以做老师为耻,凡为师之人皆受责难,柳宗元认为可去师之名取其实,以免诟病。 (2)柳宗元认为自己才能不济,难以做韦中立老师,主张共同学习,共同研究为文之道。 5. (1)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更何况敢做您的老师呢? (2)如果我们经常往来交谈,以扩充发挥作文之道,即使您不因我的帮助有什么收获,我却因为您的帮助而有所收获。 【解析】 试题分析: 1.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比如本题的C两项,可以借助语法知识和句子所在的大语境辨析正误。 2.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解答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必须依靠如下几点:积累该虚词的义项、依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依据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因”的用法如下:1.于是,就。例:①虎因喜,计之曰。②因取刃杀之。③因屏人曰。④因拔刀斫前奏案。⑤因左手把秦王之袖。⑥因谗之曰。2.依照,根据。例:①罔不因势象形。(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②变法者因时而化。(因:这里有随着的意思。)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④因其固然。3.依靠,凭借。例: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②吏因以巧法。③我欲因之梦吴越。④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⑤伺者因此觉知。⑥因河为池。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⑧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4.趁着,趁此。例: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不如因善遇之。③因击沛公于坐。④因入京师。5.通过,经由。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6.因为。例: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②后因伐木,始见此山。③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④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7.缘由,机缘。例:于今无会因。8.沿袭。例:因遗策。9.继续。例: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3.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就可以找到选项对应的内容,在文章的倒数第四段,经过辨析即可发现问题所在。 4.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解答文言文的概括题,首先应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意;然后仔细审题,寻找答题区间,比如本题,就可以到文中找到有关“婉拒韦中立求师”“提出‘取其实而去其名’”这些内容,然后进行概括。最后组织答案的时候,可以采取如下方法。一是摘录法,就是选摘原文词句来作答的一种方法。要点:解题时应抓住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语句,文中有的关键句如观点句或抒情议论句如果吻合题意,可以直接摘录;如只出现关键词,那还需要去改写。如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的,文中的重要句子就必须翻译。二是句意(层意)提取法:就是需要概括的内容在文章或文段中并无明显的中心句,读者要通过阅读文章,自己去感受、体会、把握和提炼大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方法。 5.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二十一日,宗元启: 承蒙您来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从各方面审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写点文章,但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没有想到您从京城来到偏远的永州,竟幸运地被您取法。我自估量本来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东西,即使有可取的,也不敢做别人的老师。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更何况敢做您的老师呢?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狂妄的名号。我自从被贬官以来,更加意志薄弱,很少思虑。平时意外地遭受不少是非口舌,唯独还没有喜欢充当别人老师的罪名罢了。 您的品行敦厚,文辞高深,凡是您作的文章,都气魄宏大,有古人的风貌;即使我敢做您的老师,对您又有什么帮助呢?假如因为我比您年长,学道、写文章的时间比您早,您确实愿同我往来,交谈彼此所学的东西,那么,我当然愿意向您毫无保留地陈述自己全部的心得。您自己随便加以选择,吸取哪些,扬弃哪些,就可以了。如果要我判定是非来教您,我的才能不够,而且又顾忌前面所说的那些情况,我不敢做您的老师是肯定的。您以前想要看看我的文章,我已经全部陈列给您了,这并不是以此向您炫耀自己,只是姑且想要看看,从您的神情态度上反映出我的文章的确是好是坏。现在您的来信,说的话都对我过奖了。您的确不是那种巧言谄媚假意奉承的人,只不过是特别喜欢我的文章,所以才这样说罢了。 当初我年轻又不懂事,写文章时把文辞漂亮当作工巧。到了年纪大一些,才知道文章是用来阐明道的,因此不再轻率地讲究形式的美观、追求辞采的华美、炫耀声韵的铿锵、把这些当做自己的才能了。凡是我所呈给您看的文章,都自认为接近于道,但不晓得果真离道近呢,还是远呢?您喜爱道而又赞许我的文章,也许它离道不远了。 所以,我每当写文章的时候,从来不敢漫不经心地随便写作,恐怕文章浮滑而不深刻;从来不敢偷懒取巧地写作,恐怕文章松散而不严谨;从来不翦用糊涂不清的态度去写作,恐怕文章晦涩而又杂乱;从来不敢用骄傲的心理去写作,恐怕文章盛气凌人而又狂妄。加以抑制是希望文章含蓄,进行发挥是希望文章明快;加以疏导是希望文气流畅,进行精简是希望文辞凝炼;剔除污浊是希望语言清雅不俗,凝聚保存文气是希望风格庄重不浮。这就是我用文章来辅佐道的方法。 学习写作以《尚书》为本原,以求文章质朴无华,以《诗经》为本原,以求文章具有永恒的情理,以《三礼》为本原,以求文章内容合理,以《春秋》为本原,以求文章是非明确、褒贬分明,以《易经》为本原,以求文章能够反映出事物的发展变化:这就是我吸取“道”的源泉的办法。参考《谷梁传》,以加强文章的气势,参考《孟子》《荀子》,以使文章条理通达,参考《庄子》《老子》,以使文章汪洋恣肆,参考《国语》,以使文章增强情趣,参考《离骚》,以使文章能够情思幽微,参考《史记》,以使文章显得语言简洁。这就是我用来广泛学习,使它们融会贯通,并运用来写文章的办法。 凡是上面所说的这些,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有可取的地方呢,还是没有可取的地方呢?希望您看看,进行选择,有空就来信告诉我。如果我们经常往来交谈,以扩充发挥作文之道,即使您不因我的帮助有什么收获,我却因为您的帮助而有所收获,又何必以老师来称呼这种关系呢?采取老师的实质,去掉老师的名,那就万幸了。宗元再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金秋的九月在这里分外张扬,湖水一片蔚蓝,碧波荡漾,____。我不禁想到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微微徐来的湖风把我的心情洗涤得分外干净。

①四周的群山倒影在湖里

②小鱼欢快地嬉戏

③湖边的稻田里一片金黄

④蓝蓝的天空和湖面青一色的干净

⑤水葫芦蓝盈盈的小花流淌着淡淡的清香

⑥三三两两的野鸭在欢快地戏水

A.②⑥⑤③①④

B.⑤③①④②⑥

C.②⑥①④⑤③

D.⑤③②⑥①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恢复年味的关键在于理解百姓日常生活的变化,尊重百姓的情感诉求,鼓励百姓的文化创造并为此提供最大程度的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B.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网络创业累计创造就业岗位将近1000多万个,成为创业就业新的增长点。

C.针对节日期间食品市场供需两旺的特点,工商管理局围绕粮油、肉类、酒类、调味品、保健品、农副产品等热销品集中精力进行检查。

D.教育部有关人士表示,中小学开设书法课旨在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书写水平和审美能力。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大家不期然而然同时“名士化”,始而研究古文诗词,       讨究经籍;大家还以“性灵”相尚,友谊的结合无形之中得一种旁面的训育。(瞿秋白《饿乡纪程》)

②中甸草原的藏族农奴,背诵着贺龙总指挥给喇嘛寺的亲笔       。(袁鹰《悲欢·深深的怀念》)

③自体魄与气度两方面说来,我爸爸生来就不缺少一个将军的风仪。硕大、结实、豪放、爽直,一个将军所       的种种本色,爸爸无不兼备。(沈从文《从文自传·我的家庭》)

④《人类文明史图鉴》就人与自然、城市、家庭、战争等方面进行了       的介绍,涵盖了世界各大文明,并十分重视历史的分析。

A.继而  提词  必须  具体而微

B.继而  题词  必需  细致入微

C.既而  题词  必需  具体而微

D.既而  提词  必须  细致入微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宁可数着自己手中的几个干无花果傻笑,也不愿意妄想拥有孔雀之门而被骆驼醍瞎眼。是说应该安贫乐道,还是说聊胜于无,一鸟在手,胜与百鸟在林?

B.尽管所有的那些很优秀的总统候选人都信誓旦旦地要让纽约这个首善之都变得更乾净,但事实上纽约和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并没有两样。

C.但渔父是以此来表现他无是非、无原则、明哲保身的生活态度,这就有问题了,当然也就同屈原那种坚持真理、九死未悔的精神格格不入。

D.尽管在英国上议院门口发表了慷慨激昂神采飞扬的演讲,拜伦勋爵还是没能让路德教成员逃过死刑的审判。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的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自我尔(往)               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

小人所(遮蔽)              忍尤而(推让)诟

B.士其行(不专一,有二心)   可怜(可爱)体无比

何乃太区区(形容微不足道)    何时可(拾取、采取)

C.隰则有(通“畔”,边岸)   (突然、忽然)死以流亡

芳菲菲其弥(章,通“彰”)    (回顾,回头看)望旧乡

D.靡使归(问)               岂余心之可(惩罚)

便可白公姥(公公和婆婆,此偏指婆婆)少无适俗(本性、气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