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战国末期,秦王占据关中,...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战国末期,秦王占据关中,依靠精兵良将和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        ,席卷天下,在时间内便实了灭亡六国的宏图业。

②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筑家梁思成就       地提出完整保留老北京城的规划方案,可惜经历大拆大建运动的北京城如今已失去了古城的韵味.

这个建筑设计事务所设在世纪广场的顶层,在这里,工们可以       到整个南京城的风景,视格外开阔。

A.居高临下     高屋建瓴     高瞻远瞩

B.高屋建瓴     高瞻远瞩     居高临下

C高瞻远瞩     高屋建瓴     居高临下

D.居高临下     高瞻远瞩     高屋建瓴

 

B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中考核成语的运用。高屋建板,形容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气势.此句偏重于强调秦国气势之不可阻挡.故选高屋建板;高暗远瞩,比喻眼光远大,有预见性,此句强调梁思成的先见之明;居高临下.① 指处于有利的地势或形势,② 摆出高高在上的架势.可以修饰”看”等动词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这类题目考查的是常用的词语,以成语为主。对成语本身含义、使用范围、情感色彩尤为重视。成语应用需要结合语境,不能一味强记。归纳解答成语题的几个注意点,褒贬失当、望文生义、对象误用、轻重不当、谦敬错位、修饰失当等,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突出易导致误用的因素。如“高屋建瓴 高瞻远瞩 ”,应结合记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材料一:

我六岁那年投入荣蝶仙先生门下学京戏。拜师后的头一天,就从练基本功撕腿开始练撕腿的同时,还要练下腰、压腰全是一清早戴着星星就得起来练,不论三伏三九全是一样。当我练得稍稍有些功底时,先生又给我加了功,教给我练习一些校大的功夫了。将近一年的光景,一般的腿功差不多全练习到了,先生又给我绑起跷来陈习。练完站功后也不许摘下来休息要整天绑着跷给先生家里做事,像扫地、扫院子、打水等体力劳动,并不能因为绑着跷就减少了这些活.

荣先生的脾气很厉害,你干活稍微慢一些,就会挨他的打。荣先生对我练功非常严,他总怕我绑着跷的时候偷懒弯腿,所以用两头都尖了的竹筷子扎在我的膝上,一弯腿筷子尖扎你一下,这一来我只好老老实实地绷直了腿。这虽等于受酷刑一样,可日子长了,功夫也出来了。

唱青衣(正旦)戏要学习青衣的身段,每日要单练习走脚步。走步法的时候,手要着肚子,用脚后跟压着脚尖的走法来练习,先生说练熟了自然有姿势了,将来上台演出,才能表现出青衣的稳重大方,才能使人感到美现呢!

当时我感觉一个小姐的角色总是捂着出来进去的怎么能算是美呢?这种怀提是后来经过长时间的舞台实践,才产生的。为了要表现旦角的端庄,所以先生就叫学生捂着肚子走路,实际上这又如何能表现出端庄的姿态来呢?我得这个道理以后,有意识地向生活中寻找这种身段的根源,但这个问题一时没有得到解决没有解决的事,我心里总是放不下,随时留意揣摩着。有一次我在前门大街见抬桥子的,脚步走得极了,这一来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我就追上去,注意看着抬桥子人的步伐,一直跟了几里地,看见人家走得又平又又准,脚步丝毫不乱,好极了卿先生告诉我,练这种平的碎步可不容易了,要拿一碗水顶在头上,练到走起步来水不洒才成功。我听到这种练法之后,就照这样开始去练习,最初总练不好,反使腰腿酸痛得厉害,我并不灰心,还是不断地练习,慢慢地找着点门道了。同时我还发了一个走起来又美又又灵活的窍门。从此,我上台再不捂着肚子死板板地走了。后来我在新排的《 梨花记》 里第一次用上去,走起路来又端庄、又严肃、又大方、又流丽,很受现众称赞。(摘编自程砚秋《我的学艺经过》)

材料二:

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学戏很苦!边学边唱边挨打,荣家的生活琐事也都要做,当听差使唤,无异于童仆仙脾气又坏,稍有不欢举鞭就打,常常无端他出气程砚秋每天要劈柴生火,洗衣做饭,学戏的时间很少。这样,也难免挨打

在大名士罗公的赏识、帮助下,未满八年的程砚秋提前出师并追随罗瘿公读书习字,钻研音韵。所以后来的程砚秋不但精通经史,一手字也写得不错。特别是对京剧的行腔咬字,深工夫,文人雅士熏陶所致,也是艺人当中少有的。

一九一九年,罗瘿公安排程砚秋拜梅兰芳为师,为他添置行头编排新戏,又特意为他介绍了一位武师教武术。罗瘿公又介绍他师从王瑶卿。据说王初并不怎么重程砚秋,后来终被他的刻苦和钻研精神所感动,依据他的别样禀赋,为他设计出的喝法,独创一格。

一九二二年春节,在罗瘿公的精心安排下,十八岁的程砚秋以一出改编的京剧《 龙马姻缘 动了京城程砚秋又请荣仙任戏班社社长。师徒间的合作,颇能示出程砚秋的胸怀

的戏曲研究家齐先生说:“如果听梅兰芳的戏等于吃鸦片,那么听程砚秋就等于打吗啡。因为吃片尚有戒除的可能;而一旦打上吗啡,则很难了,后唯有以身相殉”这话近于,可还真无法否认。

程砚秋的嗓子外显柔和,内敛锋芒,加上标新立异的唱法,唱起来真有鬼斧神工之妙。最封人寻味的是《玉堂春》一剧,他柳眉入鬓,凤眼传神。行腔乍疾乍徐,一股细音,唯其独有。高出则如天外游云,低唱则似花下鸣泉,听来惊心动魄。化装也别致,身着红色罪衣罪裙,脸似鹅蛋,眼皮上一层黛绿涂得停匀,妩媚中带出憔悴和满腔哀怨的神情。程砚秋身材高大,现众初见,都暗自吃惊:“这么大块头的一个旦呀!”但等演过了一阵,被他的各种身段表演所吸引,你便不会觉得他是个庞然大物,而是个美妙妇人。简淡蕴藉,洒脱雅致。程砚秋就有那么大的魅力。

麟囊》是集程派艺术之大成的剧目,为设计安排唱腔,花去了砚秋整一年的时间,真可谓禅精竭虑。他每编出一段都要就正于王瑶卿。一般来说,京剧唱词都是很规整的七字句或十字句,但程砚秋要求剧作者写长短句,比如这样两句喝词:“在轿中只觉得天昏地暗,耳边厢,风声断,雨声喧,雷声乱,乐声阑珊,人声呐喊,都道是大雨倾天。”“轿中人,必定有一腔幽怨,她泪自弹,声续断,似杜鹤,啼别院,巴峡哀猿,动人心弦,好不惨然。”这种句式,在传统京剧里是根本没有的.而程砚秋据此创造出抑扬错落、疾徐有致的新腔,并把唱腔和身段触合在一起,使程式化表演装满了真实的人间情感和惊人程砚秋不具备梅兰芳响遏行云的金嗓子,但他硬是创出了一种大异于梅兰芳,却又能与之相杭衡的以新奇声腔为特的表演风格。

1924年罗瘿公患病住院诊疗,程砚秋每日亲侍饮食,从无间断。罗瘿公遗嘱写道:“程君砚秋,义心至性,胆淹古人,慨然任吾身后事极周备。”罗瘿公归去之际,程砚秋是第一个赶到的!他见恩师遗嘱,捧之大恸,几至昏厥。回到家中,为设灵堂,除朝夕哭奠,唯伏案抄写经书。罗瘿公丧事所用祭奠、棺木、墓地之程砚秋一手经办,务极完美出殡那天程砚秋身服重孝,抚棺痛哭人家了一笔帐,罗瘿公自病至死,金过万元而程本人绝口不提一个钱字。这事儿,在士大夫身上都很难做到,一个艺人做到了。难怪康有为赞程砚秋为“义伶”。

(摘编自章和《细雨连芳草,都被他带将春去了程砚秋往事》)

1.下列对两则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材料一记述程砚秋自己少年时一段学戏的经历和自己对戏剧角色一些表演动作的思考和改进,语言质朴平实,感情表达比较节制

B “当时我感觉一个小姐的角色总是捂着肚子出来进去的怎么能算是呢?”表明程砚秋学青衣戏时就已怀疑这种表演不能表现美

C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叙述程砚秋跟随荣仙学戏时,都突出了老师教戏时的简单粗暴,程砚秋在学戏、干苦力活时挨打是家常便饭

D .《梨花记》、《玉堂春》和《锁麟囊》都是程砚秋表演的京戏剧目,材料中写它们,旨在介绍程派艺术的一些独特的艺术成就。

E .材料二充满感情地记述程砚秋演艺事业的经历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功,宇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程砚秋京剧表演艺术造诣的极力推祟。

2.材料二中引用戏曲研究家齐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在程砚秋京戏表演生涯中,哪些内容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回答

4.作为“四大名旦”之一,除了有创新,程砚秋的成功还能给读者带来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年三十的私房菜

付春从城里回家时,爹和妈正在院子里剔玉米棒子。他们都没有发现身后的儿子付春。付春一声不吭地跨进院门,拎着大包小包进了自己的屋,放下行李,就一头栽倒在床上。爹和妈同时停止了手上的动作。时间静止了两分钟后,付春透过掉了半块的玻璃窗听见爹说,春,回来了?妈马上站起身来,责怪爹说,他爹,春都进屋了,还问?快去抱柴禾,我给儿子做吃的去。付春拉起被角,捂在脸上,眼泪无声地流下。

付春在城里一家五星级酒店当厨师。付春的厨艺好,在这家酒店一干就是五年,五年间付春很少回乡下,五年的城市生活让他下意识里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城里人,他甚至发誓要在这家酒店干一辈子。然而,没想到这家酒店自从去年易主后,因经营不善,一天比一天不景气,上个月彻底宣告破产。

失业这个月,付春把城里所有的饭店、酒店都找遍了,没有一个地方能容纳他。一些有名气的饭店、酒店,都有自己稳定的厨师团队,就算人家缺人手,他进去也只能是个打杂的。太小的饭店,薪水太低,高不成,低不就,就把付春挤回乡下的家了。付春感觉自己一下子从繁花似锦的春天走进了寒风凌厉的冬天。付春想着想着睡着了。

春,快起来吃饭了。妈站在窗外,小心翼翼地喊付春,生怕声音大了,把儿子吓不见了似的,儿子已经有很久没回家了。

饭桌上的菜,都是付春打小就爱吃的菜:干椒炒青菜、韭菜炒鸡蛋、火腿末炝嫩玉米。汤是酸菜土豆汤,酸菜是妈自己腌的乡下常见的老酸菜。旁边是一锅刚焖好的玉米饭。这些上不了台面的饭菜,也只有在家里才能吃到,虽说都是些在付春看来上不了台面的菜,但味道却是出奇的好。

付春很快就风卷残云般,把桌子上的饭菜一扫而光。爹和妈几乎一筷子未动,看着狼吞虎咽的付春,笑得嘴都合不拢。付春看着爹妈,抹着嘴回味着刚才的饭菜香味儿,突然脑子里像打开了一道尘封已久的门,付春兴奋地一连说了好几声“我怎么没想到呢?”爹和妈被付春整糊涂了,还没回过神来,付春已经拎着大包小包跑出院门了,爹和妈赶紧跟到院门外,说,春,你这刚回来,又要去哪儿啊?回城里。付春头也不回地说。

付春有足够信心让自己成为城里人,他不再怕失业,这一切都源于妈做的饭菜。付春在吃了妈做的菜后,突然想到了时下城里流行的私房菜,他想,现在城里人吃饭店都吃腻了,我何不当一名专做私房菜的厨师呢?

很快,付春的私房菜就在城里闯出了名气,很多有钱人、领导都请付春到家里专门为他们做私房菜。尤其是每年的春节,付春更是分身无术。

付春不断创新他的私房菜,几年后名声越来越大,钱也挣下不少,还在城里买了房子,拥有了城市户口。爹和妈不愿和他来城里,一直住在乡下的小土院,付春已经有好几个春节没回家陪父母过年了。每次爹妈打电话来,要他回家过年,付春都推托了。

今年年三十那天,有个搞建筑的大老板,给了付春很多钱,说是特意请付春去为他父母做一顿年夜饭。这位老板的爹妈一直住在乡下,老板有心想接爹妈去城里过年,也享享福,可是爹妈不来城里,老板只好回乡下陪父母过年。老板和爹妈说回去过年,两位老人又忙里忙外辛苦做饭菜,因此老板骗父母不回家过年,请付春去做私房菜的目的是想让父母过个不用操劳的年。

付春满口答应了,天快擦黑时,和老板一起赶到了老板乡下的父母家。没想到,他们推开门,首先映入眼前的竟然是一大桌子已经做好的饭菜,碗筷已摆好,就好像专等老板一到就开席似的。老板惊讶得合不拢嘴,不停地问两老怎么知道他要回来?

老板的爹说,每年不管你回不回家过年,你妈都会把饭菜做好,万一你回家了,也好吃上一口热乎饭。老板的妈接着说,这些都是你打小就爱吃的饭菜,在外面哪能吃到呢?老板两眼含着泪,一把抱住了两位老人。

一直站在门口的付春看着这一家子,缓缓地掏出钱包,把钱悄悄地放在门边的桌上,轻轻地合上门,头也不回地离去了。绚丽的烟花爆竹在付春身后、头上此起彼伏地响着、盛开着。付春仿佛闻到了妈做的干椒炒青菜、韭菜炒鸡蛋、火腿末炝嫩玉米,还有酸菜土豆汤的味道。

(选自《四川文学》,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付春回到家中不跟在院子里剥玉米棒子的爹妈打招呼,而爹妈觉知儿子回来了,又是打招呼,又是去做吃的,小说在对比中表达思想感情,启发读者思考。

B付春在城里的酒店当厨师,因为酒店破产,自己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无奈之下回到家里,他感到无颜面对爹妈,所以一声不吭的钻进屋里,独自流泪。

C付春的妈为了启发和激励付春,又做了些在付春看来上不了台面但味道却是出奇的好的菜,使付春在困境中找到了出路,说明妈是个了解儿子智慧的人。

D付春的妈和建筑老板的妈都为儿子做好吃的饭菜,两相映衬,蕴含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感慨,也反衬儿子亲情淡漠,表达作者对处理事业和亲情关系的反思

E小说以第三人称角度叙事,围绕付春这一核心人物,主要写了他失业回家,他返城创业成功,他陪建筑老板回家做年三十私房菜三个片段,生活气息浓郁

2.小说两处写到付春妈妈做的干椒炒青菜、韭菜炒鸡蛋、火腿末炝嫩玉米,和酸菜土豆汤,写作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在刻画付春这一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为什么要写建筑老板带付春回家为父母做私房菜?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庄子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自然界的一些生命极其短寿,错过了很多美好事物。

(2)李白在《蜀道难》中,不仅描写了蜀道奇异的自然景色,也通过“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对剑阁防御的担忧。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秋》中说,自己想要飞往月宫,但“_________,________”,透露出了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 (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注】①远望时复为:倒装句,即“时复为远望”。② xiè):捆绑,束缚。

1.诗的前六句是怎样塑造青松这一形象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这首诗题为“饮酒”,但很显然,诗人意不在酒,请具体分析诗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志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曙,字晦叔,河南人。中进士第,知定海县。还,为群牧判官,考集古今马政,为《群牧故事》六卷,上之。迁太常丞坐举进士失实,降监卢州茶税,再迁尚书工部员外郎、龙图阁待制。为河北转运使,坐部吏受赇,降知寿州。以枢密直学士知益州。有卒夜告其军将乱斩之。仁宗为皇太子,与李迪同选兼宾客,复坐贡举失实,黜官。复为给事中兼群牧使。其妻,寇准女也。准罢相且贬,曙亦降知汝州。起知襄州,又知潞州。州有杀人者,狱已具,曙独疑之。既而提点刑狱杜衍至,事果辨。召为御史中丞。玉清宫灾,系守卫者御史狱。曙恐朝廷议修复,上言:"辽东高庙及高园便殿灾董仲舒以为高庙不当居陵旁故灾魏崇华殿灾高堂隆以榭宫室为戒宜罢之勿治文帝不听明年复灾。今所建宫非应经义,灾变之来若有警者。愿除其地,罢诸祷祠,以应天变。"仁宗感悟,遂减守卫者罪。已而诏以不复缮修谕天下。又请三品以上立家庙,复唐旧制。以尚书工部侍郎参知政事。以疾请罢,改户部侍郎。再知河南府,迁吏部。召为枢密使,逾月,首发疽,卒。曙方严简重,居官深自抑损。初,钱惟演留守西京,欧阳修、尹洙为官属。修等颇游宴,曙后至,尝厉色戒修等曰:“诸君纵酒过度,独不知寇莱公晚年之祸邪!”修起对曰:“以修闻之,莱公正坐老而不知止尔!”曙默然,终不怒。及为枢密使,首荐修等。子益恭,字达夫,为卫尉寺丞。性恬淡,数解官就养。曙参知政事,治第西京,益恭劝曙引年谢事,曙不果去。终父丧,遂以尚书司门员外郎致仕。

清宫:宋真宗时耗巨资修建的大型建筑,宋仁宗时被雷电击中焚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辽东高庙及高园便殿灾/董仲舒以为高庙不当/居陵旁故灾/魏崇华殿灾/高堂隆以台榭宫室为戒/宜罢之勿治/文帝不听/明年/复灾/

B昔辽东高庙及高园便殿灾/董仲舒以为高庙不当居陵旁/故灾/魏崇华殿灾/高堂隆以台榭宫室为戒宜罢之勿治文帝不听明年复灾

C昔辽东高庙及高园便殿灾董仲舒以为高庙不当居陵旁故灾魏崇华殿灾高堂隆以台榭宫室为戒宜罢之勿治文帝不听明年复灾

D昔辽东高庙及高园便殿灾董仲舒以为高庙不当居陵旁故灾魏崇华殿灾高堂隆以台榭宫室为戒宜罢之勿治文帝不听明年复灾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龙图阁,北宋收藏太宗御书、典籍、图画、宝瑞,宗室名册、谱牒等文物的地点

B家庙汉民族儒教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古时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

C户部,“六部“之一,主管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工程营造及一切财政事宜。

D西京,历史上多个朝代实行两京制,西安曾长期被称作西京,但北宋的西京指洛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曙虽然很有才干,但初期仕途坎坷。他是进士出身,任职初就表现出色,总结过古往今来官用马匹的管理制度,但也因个人失误屡次遭到降职或罢免。

B王曙为政严明果断,善于辩奸断狱,他在益州做官时,能迅速判断出有人报告军队作乱不实,任职潞州时,也能在已经判罪定论的案件中找出疑点。

C王曙避免劳民伤财,委婉上奏进言,玉清宫焚毁后,他援引古例,认为这场灾害,就是上天对下界的警示,他建议不应重建玉清宫,以此回应上天的警示。

D王曙为人严肃正派,荐才不计前嫌,他曾严厉教导过欧阳修等人,担心他们耽于享乐而惹祸,却遭到欧杨修的顶撞,但他掌权后,还是首先推荐了这些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仁宗感悟,遂减守卫者罪。已而诏以不复缮修谕天下。

②曙参知政事,治第西京,益恭劝曙引年谢事,曙不果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