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肖复兴认为,如今少数网络作品的走红,依然...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肖复兴认为,如今少数网络作品的走红,依然掩盖不了整体网络文学创作水准和思想含量不高,因此,我们要辨证地看待网络作品的火热现象。

B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带来的食品和矿泉水、方便面、袋装牛肉等填肚子,后来因水土不服,许多队员出现拉肚子、感冒等症状。

C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D在经济危机背景下,美国财长的表态很难不被外界当作窥探奥巴马政府政策的窗口,尤其是在对华政策上,奥巴马除与中国领导人通电话外,并没有更多信息透露给外界。

 

D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项成分残缺,应在“含量不高”后加上“的现状”或“的现实”;B项“食品和矿泉水、方便面、袋装牛肉等”不能并列;C项“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语序不当,应为“切实保障并不断改善民生”。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拿到一个病句的时候,大家要记得,先看一下主谓宾,有没有缺失。如果有缺失,看一下是不是可以从别的连贯的句子里找到相应的主宾,如果可以找到,一般情况下,这个句子在主谓宾方面就不会出现错误;再次通读整个句子,然后看一下,是不是在表达同一个意思,例如,是不是都做支持的语气或者是否定的语气。如果是出现了句子的矛盾的话,是指同一个句子里,则这个句子就是病句,你需要做改正了;当然了,接下来,就是要看整个句子的前后句意的关系了。看是不是都在表达同一个支持度或者是同一个否定度。如果是出现了前后肯定否定不一致的情况下,那么,就是这个句子的错误,或者是出现了否否为肯,或者是否否否为否的情况的话,更要仔细判断了;看句子的结构,这个看句子的结构,实际上是让你直接把句子的主谓宾抓出来,然后写成一个简单的句子,然后把那些修饰语加到里面,看有哪些是不需要的,是重复的。这样,就能找到一些本不该出现在句子里的重复的词语,可以删除掉;当然,记得,在修改句子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了,还有一个就是标点符号的使用。有些句子会是长句,可能会出现,好几个标点符号,你要看一下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是不是对句子的意思有所帮助还是起到了什么并列或者是递进的关系,这样,更好判断其意思了。本题较为简单,只要是通读全句,如根据语感、分析句子成分等,尤其是选项B,常考到类似题目,但只要认真分析列举的内容,则不难做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黑洞”是宇宙空间中存在的一种质量极大的天体,产生的引力场如此强大,________任何物体包括光线都无法逃逸。

(2)国家发改委决定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包括与企业________的受理商标注册费、机动车抵押登记费等都相应下调。

(3)美国“棱镜门”事件泄密者斯诺登选择俄罗斯避难最安全,因为在莫斯科美国的情报机构________,无法动他一根汗毛。

A以至     息息相关     鞭长莫及

B以致     休戚相关     望尘莫及

C以至     休戚相关     望尘莫及

D以致     息息相关     鞭长莫及

 

查看答案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正确的一项是(   

A.子(xiē)   贼(máo)    当(gōu)    心(mèi)

B.沙(dī)    (qiàn)   暖(zhà)    堂(cí)

C.脑(suǐ)   括(náng)   (shuò)   那(chà)

D.吝(sè)    (hèng)   进(bié)    于(chán)

 

查看答案

作文。

夏日的午后,妈妈带着姐妹俩来到公园游玩,看到了一棵树上开着两种不同颜色的花,煞是好看。

姐姐说:“这是一棵好美丽的桃树啊,多火红的花,我喜欢它的艳丽。”

“不对,这是一棵石榴树。你看这树根,分明是石榴。那桃枝是嫁接上去的。我喜欢这洁白的石榴花。”妹妹说。

“是这边的桃花美!”

“是这边的石榴更美!”

姐妹俩争论了起来。

妈妈说:“孩子,你们看,一树开两花的奇观,不也是一样的精彩吗?”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一样的精彩”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         ,檐牙高啄;            ,钩心斗角。

2.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

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4.        ,凭轩涕泗流。

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6.至人无己,            ,圣人无名。

7.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②          ,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8.         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           

9.         ,皆为惠连。吾人咏歌,           

10.潦水尽而寒潭清,           

1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12.天姥连天向天横,           

13.         ,烟涛微茫信难求。

14.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15.         ,江月年年只相似。            ,但见长江送流水。

16.白云一片去悠悠 ____________。谁家今夜扁舟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不带走一片云彩

——送别曾华鹏先生

吴周文

1去年的冬天特别的冷,仿佛沐浴于漫天飞雪,又仿佛身陷冰河。就在立春的前几天,我的老师、扬州大学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曾华鹏教授,永远地留在了那个冬天,他正如那首诗所吟诵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蜡炬成灰,曾老师的确走得悄无声息。

3最初得知老师身陷沉疴,是在去年国庆长假期间。我请几位毕业生吃便饭,一位博士表示不能赴约,在电话里吞吞吐吐,无奈之下才说,正在陪曾老师在医院做检查,老师交代不可声张。后来,曾老师悄悄地住进了医院,谢绝同事、朋友、学生去探望。月余之后,我去看望老师,他笑谈生死:活了八十多,不折腾了,实行“三不”政策——不开刀,不化疗,不放疗。就这样,他对自己的病情采取了最低调的维持。

4老师一辈子低调。虽然当过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担任过扬州市两届政协副主席、多届的扬州大学文学系主任,虽然头上还有“突出贡献专家”、多个学术团体的副会长、理事之类的头衔,可他从没把这些“云彩”当成可以炫耀的事,却悄悄地把它们扔到“爪哇国”里去。他人淡如菊,智者自清,过着穷教师最简单的生活。直到晚年,他一家人还住在校园一角那个黑暗、潮湿、破旧,总面积不到100平米的宅子里,这与他的名望和地位相去甚远。然而,他乐意,安贫,将名利抛在身后,无怨无悔。在每年的研究生见面会上,他都要对门生约法三章,其中第一条就是不准给导师送礼,要求师生自律自廉,让文学院的这个教育平台真正成为抱朴守真的净土。

5在教书育人与学术研究上,曾老师倾注了一生的心血。老师是该专业同辈学者中的人杰与权威。我初到扬州师院读书,在图书馆里读到了《人民文学》杂志上他与范伯群教授合作的《郁达夫论》。上世纪50年代后期社会思想普遍僵化,这部现代文学研究史上的第一篇作家论得以在那个时候诞生,体现了作者思想的解放以及研究的开拓性与先锋性。之后,曾师又与范师合作了一些有分量的论文发表在《文学评论》上。曾师与范伯群教授被称为现代文学研究界的双子星座,而为同辈和后辈学者所敬仰。

6曾老师把自己永远定格为一名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是他终极的使命。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最想见最牵挂的,还是他的学生。弥留之际,毕飞宇和吴义勤来了,他各牵着他俩的一只手。毕飞宇如此描述:“他认出了我们……先生大约也知道自己说不清楚,很急,满脸涨得通红,他的手开始晃动……先生的手就那么晃啊晃,一直晃到我们离开。”先生将一生的智慧、知识和仁爱,润物无声地奉献给弟子,他将此视为生命中最大的荣耀。

7告别仪式上见到了老师的遗像,那大概是在病榻上与学生谈笑时拍下的,清癯的微笑是那么的真诚,又流露出平时难得一见的满足。老师的一生总是低调、俯首做人,只有在面对他的学生之时,才会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孩童一般将笑意绽放在脸上。此刻,老师应该欣慰地走了——就在会场的左边,由学科掌门人徐德明教授领头,依次站着老师教授过的、大多已经成为栋梁之才的50多位研究生,更多的本科毕业生散立在会场中间的大队伍里。他们来自北京、上海、安徽、江西、江苏数省市,哀泪盈眶,泣不成声。我深深地被感动了,老师一生坚守做人做学问的原则,是学生们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8我跟随老师从事现代文学教学与研究近50年之久,是受诲于老师道德文章最多者。所以,在众人行告别礼拜之后,我第一个以 “老”学生的身份跪地磕头。我心里默念:清廉才能养仁,两袖清风方可厚德载物。曾老师,您把什么都抛下了,但您的君子人师之风范,将会永远延绵在弟子们的心里。

9老师,您可以带着满足的微笑,一路走好。

(选自《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

1.谈谈你对文中“蜡炬成灰,曾老师的确走得悄无声息”这句话的理解。

2.试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表现手法。

3.综观全文,概括作者笔下曾老师的特点。

4.文章结尾部分作者说“老师,您可以带着满足的微笑,一路走好”,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满足”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