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翻译下面句子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均之二策,宁许...

翻译下面句子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入和意外变故。 (2)比较这两个计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来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解析】 试题分析:文言文翻译,首先关注得分点,这是考试拿分的关键。(1)采分点:①所以:……的原因;②判断句:……者,……也;③出入:偏义复词“入”;④非常:古今异义词;(2)采分点:①均:比较;②之:这;③负:使……承担;④曲:理亏。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这些往往是得分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选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客有吹洞箫者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加横线字的词类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且庸人尚

A单于其节            B济而设版焉

C且夫天下非小弱      D其传而莫能名者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B蚓无爪牙之利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D以致天下之士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拜送书于庭

B畔主背亲

C一时收禽

D申之以孝悌之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唐宋诗

尊唐抑或宗宋的争论,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范型、文学价值的观念之争。其实,唐诗与宋诗之间有着不可忽略的因袭痕迹,它们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两个连续的点。宋人在努力开辟自己的诗风时,没有可能完全绕开前代诗歌的形式与技巧而另立规则。唐诗的浸入是潜移默化、无可避免的。即便是宋诗最具特色的创新之处依旧能从唐诗中寻出蛛丝马迹来。譬如,诗歌题材、语言的通俗化趋向实际是从杜甫开始的,中唐韩愈、白居易、孟郊、贾岛及晚唐皮日休、罗隐等人又有所发展,宋代诗人则沿其流而扬其波,进一步描写更加平凡、琐细的日常生活,采用更多的俗字俚语,从而形成一种显著的特色。诗歌的议论化也是从杜甫、韩愈开始的,到晚唐杜牧、李商隐的诗中已屡见不鲜,入宋以后“以议论为诗”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诗坛风尚。“以文为诗”则始自韩愈。在对唐诗典范的承传创变中,杜甫、韩愈对宋诗的启迪作用尤其重要。宋人曾说:“工于诗者,必取杜甫。”宋人正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代诗风的,宋诗是唐诗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宋人的可贵之处即在于他们的高度自信与创新精神,挑战极盛,力创与唐诗并峙的另一座高峰。

宋代诗人的惨淡经营使宋诗于唐诗美学境界之外另辟新境。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都是生新的,如梅尧臣之平淡、王安石之精悍、苏轼之畅达、黄庭坚之瘦硬、陈师道之朴拙、杨万里之活泼,都可看做是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一般认为宋代诗坛的主要风格有两种,即平淡流畅与拗峭瘦硬。苏轼和黄庭坚是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他们的诗学理想殊途而同归,无论是崇陶还是尊杜,一致指向的都是对平淡美的讲求,这实际是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宋人还常花费机智与心思在诗中融入自己的知识学问,把诗写得十分精致深奥,把意思琢磨得十分含蓄深邃,令人读其诗如嚼橄榄,慢慢咀嚼其中深意。由此,唐诗的丰腴变成了宋诗的瘦劲,唐诗的蕴藉变成了宋诗的深刻,唐诗的通脱变成了宋诗的曲折。在宋代诗风的背后,映射着宋人深刻的思致、复杂的心境与细腻的感觉,和唐人大不一样。大抵唐人的诗重在情韵,而宋诗更费功力,显得精深老成,这才是唐宋诗内在本质上的差异。

宋诗在题材内容、艺术表现、审美风格上的突破,奠定了宋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典范地位。宋诗的长处,不在情韵而在思理,“筋骨思理”是宋代诗人对生活的深沉思考在诗歌中的集中表现。宋诗经过理性节制的情感内蕴,温和内敛,没有唐诗的热烈奔放;平淡瘦劲的艺术风格,也没有唐诗的色泽丰美。但它同样是古典诗歌美学的一大范式,对后代诗歌影响深远。金代苏学大盛,有“金源一代一坡仙”的说法。元、明、清的诗坛上尊唐与宗宋一直交错出现,甚至在一个人的诗集中存在着学唐体、效宋调的并存迹象。特别是到了清代,宋诗开始受到重视。清中叶,尊唐宗宋者各有其人,晚清“同光体”盛行一时,有学者以为它是宋诗中兴的标志。宋诗对后世的影响几乎可与唐诗相颉颃,宋以后的诗歌大抵未能超出唐宋诗的风格范围。

注:颉颃:xié háng,原指鸟上下翻飞,泛指不相上下,互相抗衡,引申为不相上下。

1.下列对唐宋诗有关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尊唐或者宗宋的争论实质上是二者在艺术范型、文学价值上的争论。

B宋诗与唐诗的关系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宋诗是唐诗的延续当然也有拓展。

C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都是生新的是对唐诗风格的陌生化的结果。

D唐宋诗是双峰并峙的没有高低之分不过宋诗对后世的影响比较大。

2.下列关于唐诗对宋诗影响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宋诗的发展不能绕开唐诗的形式和技巧唐诗对宋诗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B宋诗的所谓创新是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在所有的宋诗中能找到唐诗的特征。

C宋诗的以议论为诗来源于唐诗比如杜甫、韩愈的诗中就有很多议论。

D宋诗沿袭了唐诗的流畅等诗风把唐诗的含蓄、深刻发展到了极致。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宋代诗人的诗歌多表现平凡、琐细的日常生活一般使用俗字俚语在语言的通俗化上更进一步。

B宋诗的风格有两种其中拗峭瘦硬的风格虽没有了唐诗的色泽丰美但仍是古诗美学的范式之一。

C唐宋诗的内在本质上的区别大抵在于唐诗重在情韵而宋诗重于功力体现了宋人深刻的思致、复杂的心境等。

D宋以后尊唐和宗宋交错出现到了清朝宋诗开始被重视同光体被有些学者看做宋诗中兴的标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