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 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正日。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节选自《战国策》

1.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人 尝君         属:嘱托

B.食之,门下之客      比:接近

C.命,以责赐诸民      矫:假托

D.狗马外厩            实:充满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 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B.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C.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D.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谖聪明自信。他通过巧妙的方式向孟尝君提出要求,其他门客以为他贪心不足而嫌恶他,他却有“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的自信。

B.冯谖藏才不露。他三次弹铗而歌,再三提出生活方面的要求,反映他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不平凡的气概。

C.冯谖有胆有识。在薛地他以出人意料的处理办法为孟尝君收揽民心,并果断地回齐复命,为“能”字注入了具体内容。

D.孟尝君宽容大度。对于冯谖得寸进尺的要求始终容忍,使得冯谖在长期委屈隐忍之后,忠心耿耿,图谋报答。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2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1.B 2.C 3.B 4. (1)手下的人因为孟尝君看不起他,拿粗劣的食物给他吃。(关键词:“以”“贱”“以草具”) (2)这就是我用来为您买义的方式啊。(关键词: “乃”“ 所以” 及主语省略) 【解析】 试题解析: 1.B项 “食之,比门下之客”中的“比” 正确意思应该是“比:比照,与……相当”。回到文中,找到句子所在的语境: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食”解释为“给……食物”结合后文“门下之客”可以推测,“比” 正确意思应该是“与……相当”。句子翻译为“给他和门客同等的食物”。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比如本题就采取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食”解释为“给……食物”结合后文“门下之客”可以推测,“比” 正确意思应该是“与……相当”。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比如本题中由注释可知“鬻”是卖的意思,后文“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可以推测,包拯让牛主人,杀牛卖,引盗贼现身,所以“第”应该是“只管”。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解答此题,可以先整体阅读文段,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注意虚词“因”“ 之”、主语“臣”“ 民”细细断开句子。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本题就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注意虚词“因”“ 之”、主语“臣”“ 民”。断句常用的方法是,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项中,“怀才不遇的愤懑”表述有误。冯谖初为门客,以异乎寻常的行动试探了孟尝君对“士人”的态度。原文倒数第二节“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可以看出。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是曲解文意的错误。 4.“以” 因为、“贱” 看不起、“以草具” 拿粗劣的食物给他吃;(2)“乃” 就是、“ 所以” 用来……的方式。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参考译文】 齐国有位名叫冯谖的人,生活贫困,养活不了自己,他让人转告孟尝君,说愿意到孟尝君门下作食客。孟尝君问:“冯谖有何爱好?”回答说:“没有什么爱好。”又问:“他有何才干?”回答说:“没什么才能。”孟尝君笑了笑,说道:“好吧。”就收留了冯谖。那些手下的人因为孟尝君看不起冯谖,所以只给粗茶谈饭他吃。 过了没多久,冯谖靠着柱子,用手指弹着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没有鱼吃啊!”手下的人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就照一般食客那样给他吃吧。”又过了没多久,冯谖又靠着柱子,弹着剑唱道:“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出门连车也没有!”左右的人都笑他,又把这话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照别的门客那样给他备车吧。”于是冯谖坐着车子,举起宝剑去拜访他的朋友,并且说道:“孟尝君把我当客人一样哩!”后来又过了些时,冯谖又弹起他的剑唱道:“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在这儿无法养家。”左右的人都很讨厌他,认为这人贪心不足。孟尝君知道后就问:“冯先生有亲属吗?”回答说:“有位老母。”孟尝君就派人供给冯谩母亲的吃用,不使她感到缺乏。这样,冯谖就不再唱了。 后来,孟尝君拿出记事的本子来询问他的门客:“谁熟习会计的事?”冯谖在本上署了自己的名,并签上一个“能”字。孟尝君见了名字感到很惊奇,问:“这是谁呀?”左右的人说:“就是唱那‘长铗归来’的人。”孟尝君笑道:“这位客人果真有才能,我亏待了他,还没见过面呢!”他立即派人请冯谖来相见,当面赔礼道:“我被琐事搞得精疲力竭,被忧虑搅得心烦意乱;加之我懦弱无能,整天埋在国家大事之中,以致怠慢了您,而您却并不见怪,倒愿意往薛地去为我收债,是吗?”冯谖回答道:“愿意去。”于是套好车马,整治行装,载上契约票据动身了。辞行的时候冯谖问:“债收完了,买什么回来?”孟尝君说:“您就看我家里缺什么吧。” 冯谖赶着车到薛,派官吏把该还债务的百姓找来核验契据。核验完毕后,他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债款赏赐给欠债人,并当场把债券烧掉。百姓都高呼“万岁”。 冯谖赶着车,马不停蹄,直奔齐都,清晨就求见孟尝君。冯谖回得如此迅速,孟尝君感到很奇怪,立即穿好衣、戴好帽,去见他,问道:“债都收完了吗?怎么回得这么快?”冯谖说:“都收了。”“买什么回来了?”孟尝君问。冯谖回答道:“您曾说‘看我家缺什么’,我私下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外面马房多的是猎狗、骏马,后庭多的是美女,您家里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所以我用债款为您买了‘仁义’。”孟尝君道:“买仁义是怎么回事?”冯谖道:“现在您不过有块小小的薛地,如果不抚爱百姓,视民如子,而用商贾之道向人民图利,这怎行呢?因此我擅自假造您的命令,把债款赏赐给百姓,顺便烧掉了契据,以至百姓欢呼‘万岁’,这就是我用来为您买义的方式啊。”孟尝君听后很不快地说:“嗯,先生,算了吧。” 过了一年,齐闵王对孟尝君说:“我可不敢把先王的臣子当作我的臣子。”孟尝君只好到他的领地薛去。还差百里未到,薛地的人民扶老携幼,都在路旁迎接孟尝君到来。孟尝君见此情景,回头看着冯谖道:“您为我买的‘义’,今天才见到作用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旅次朔方①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②,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①朔方:古都名,自西汉始建,至唐代,辖区多变,治所不一。桑干河以北,属朔方地区。咸阳是刘皂的故乡。②桑乾水:即桑干河,源出西北部管涔山,向东北流入河北官厅水库。相传,在每年桑椹成熟时干涸,故有此名。

1.请简要分析本诗塑造的诗人的形象。

2.请简要赏析首句中“霜”字的好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 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B.士大夫之                族:类

C.君子不齿                 齿:提及

D.今其智乃反不能         及:比得上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闻道也亦先吾/浩浩如冯虚御风

B.师道不传也久矣/不知东方既白

C.犹且从师问焉/则施施

D.其身也,则耻师焉/游是乎始

3.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耻学于师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而今安在哉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下列各句加横线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相师

A.望西山,始指

B.上食埃土,饮黄泉

C.下江陵,顺流而

D.孤舟之嫠妇

5.把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①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③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④牢骚太甚防肠断,                  。(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⑥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⑦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⑧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荀子《劝学》)

⑨意有所极,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⑩引觞满酌,                  ,不知日之入。(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查看答案

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一句,写出相应的句子。

记忆没有重量,它既可以压得人匍匐在地,又可以鼓舞人在理想的空间飞翔。

记忆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赤壁赋》选自《苏轼文集》,是苏东坡谪居黄州期间所作。“赋”是一种文体, “主客问答”是赋常用的一种形式。《赤壁赋》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同时又吸取散文的笔调与手法,以文为赋,骈散结合,极具特色。

B.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谥号“文” ,又称韩文公。他与欧阳修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C.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

D.词,又称长短句。词有词牌,又称词调,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和格律。题目反映的是词的内容。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