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目。 中国与西方的古建筑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着不同的...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与西方的古建筑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着不同的情感,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中国的建筑是儒家文化的反映,西方建筑充满着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中国人对建筑的态度是以新为贵,西方人则对古老建筑充满尊崇与敬意。中国人为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的和庇,“仰视天文,俯察地理”,建筑讲究背靠大山、面对平川,体现了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西方人则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

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的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的关系。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

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上平面铺开,体现一种“集体”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的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追求个性化,形成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庄严的建筑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更多的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中国的建筑着眼于信息,西方的建筑着眼于实物体。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不靠计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靠经验。西方建筑美的构形其实就是几何形体,甚至于像园林绿化、花草树木之类,经过人工剪修、刻意雕饰,也都是呈献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以其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美”,同中国园林那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

当中国古老的建筑物随时间的流逝而被毁坏或“烟销云散”时,西方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的建筑依然完好地保存着,用实体形象演绎着自己的文化。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的比较可看出中西方在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上的不同。

(取材于《品阅中西建筑艺术之美》)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宗教神秘主义的结构是解释西方人对于古老建筑充满尊崇和敬意的唯一依据。

B.西方人狂热崇拜神灵为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提供了优良的精神文化基础。

C.如果说中国的古代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的古代建筑则占领着高空。

D.西方园林绿化的自然物都呈献出整齐而有序的几何图案,既超脱又自然。

2.下列有关“集体美”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型中国古代建筑是众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因此具有一种“集体美”。

B.大型中国古代建筑是在地面平面铺开,空间格局具有封闭的群体的特征。

C.北京明清宫殿规模巨大的建筑群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集体意识”。

D.西方古代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不是“集体美”而是“个性美。”

3.根据文意简要回答:西方古代建筑比中国古代建筑坚固耐久的原因有哪些?

 

1.C 2.A 3.①西方人以古老建筑为贵,中国以新建筑为贵。②西方人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③西方人选用石材,中国选用木材。(每点1分,共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这是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原文没有体现宗教神秘主义情绪和古老建筑之间具有必然联系。 B西方建筑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D原文“超脱自然”是说超越了自然,是一种人工美。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有关‘集体美’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关键词“集体美”。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此题可从文章中找到对“集体美”的论述语段,然后根据文意,来判断选项论述是否正确。答题区间在第四段。本文的“集体美”是指建筑物格局的群体性,不是说A“集体力量产生了美”。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A项曲解文意。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文意简要回答:西方古代建筑比中国古代建筑坚固耐久的原因有哪些?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应审题,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文中的答题区域,考生所找的事件应能体现“西方古代建筑比中国古代建筑坚固耐久的原因”。此题难度不大,答题区间在文章第一二节中。提取关键词“中国人对建筑的态度是以新为贵,西方人则对古老建筑充满尊崇与敬意。”“西方人则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总结答案。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比如本题就可以依据“中国人对建筑的态度是以新为贵,西方人则对古老建筑充满尊崇与敬意。”“西方人则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总结答案。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瞄准目标。目标语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句。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座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共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奉为儒家经典,称之《诗经。《诗经义”风、雅、颂、兴”  

B《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通过叙写爱斯梅拉达不顾舆论讥笑,给在烈日下口渴难忍的西莫多送水喝的过程,表现了这位美丽纯洁的少女的善良;通过多重对比,衬这种善良人性的难能可贵。

C中国现代剧作家曹禺1933年发表处女作《雷雨继而创作了《日出》《北京人》《原野作品。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又创作出《明朗的天《蔡文姬《胆剑篇

D.《长亭送别选自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写崔莺莺张珙分的的情景。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和郑光祖《倩女离魂称之为元杂剧四大爱情剧

 

查看答案

选出不同于其他几项句式的一项是(   

A嗟乎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昔者先王以为东道主

C恐年岁之不吾与                    D然后不王者,未之有也

 

查看答案

下列加横线词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具以表   ②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③填然 ④吾妻死之年所植也 ⑤执此以  ⑥则修文德以  二世 踞而遨     ⑨是以区区不能废

A.①⑥②④⑧/③⑤⑦⑨

B.①⑨/②④⑥③⑤⑦/⑧

C.②③⑤⑦/④⑥⑧/⑨

D.①⑥②④⑧/③⑤⑦/⑨

 

查看答案

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以:①猥微贱,当侍东宫    ②能足音辨人

而:①谋动干戈于邦内      母立于兹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字也相同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而”字不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字相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字也不同

 

查看答案

选出横线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百亩之田,勿其时              行年四岁,母志

B总角之,言笑晏晏             客越疱而

C将焉用彼                  今由与求也夫子  

D不思,亦已焉哉              ,庭中通南北为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