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古文阅读 李朴,字先之,虔之兴国人。登绍圣元年进士第,调临江军司法参军,移西京国...

古文阅读 

李朴,字先之,虔之兴国人。登绍圣元年进士第,调临江军司法参军,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独器许之。移虔州教授。以尝言隆祐太后不当废处瑶华宫事,有诏推鞫。忌者欲挤之死,使人危言动之,朴泰然无惧色。旋追官勒停,会赦,注汀州司户。

徽宗即位,翰林承旨范纯礼自言待罪四十六日,不闻玉音,谓朴曰:“某事岂便于国乎?某事岂便于民乎?”朴曰:“承旨知而不言,无父风也。”纯礼泣下

右司谏陈瓘荐朴,有旨召对,朴首言:“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屡变,始出一二大臣所学不同,后乃更执圆方,互相排击,失今不治,必至不可胜救。”又言:“今士大夫之学不求诸己,而惟王氏之听,败坏心术,莫大于此。愿诏勿以王氏为拘,则英材辈出矣。”蔡京恶朴鲠直,他执政三拟官,皆持之不下,复以为虔州教授。又嗾言者论朴为元祐学术,不当领师儒,罢为肇庆府四会令。

有奸民言邑东地产金宝,立额买扑,破田畴,发墟墓,厚赂乃已,朴至,请罢之。改承事郎,知临江军清江县、广东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钦宗在东宫闻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岁凡五迁至国子祭酒,以疾不能至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赠宝文阁待制官其子孙二人

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中书侍郎冯熙载欲邂逅见朴,朴笑曰:“不能见蔡京,焉能邂逅冯熙载邪?”居官所至有声。在广南,止其帅孙竢以文具勤王,不若发常赋助边。破漕使郑良引真腊取安南之计,以息边患,人称其智。朴尝自志其墓曰:“以天为心,以道为体,以时为用,其可已矣。”盖叙其平生云。有《章贡集》二十卷行于世。

[注释]

推鞫:审问,审讯。

立额买扑:缴纳额定的赋税,租赁土地。

1.对下列句子中下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颐独器           许:赞许。

B追官勒停             旋:不久。

C蔡京 朴鲠直          恶:恶劣。

D蔡京将强 之          致:招引。

2.下列对文中画线加粗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赠宝文阁待制/官其子孙二人/

B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赠宝文阁待制官/其子孙二人/

C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赠宝文阁待制/官其子孙二人/

D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赠宝文阁待制官/其子孙二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朴鲠直刚正,敢于直言。因进言应当将隆祐太后废置于瑶华宫这件事,而遭受审讯。

B李朴指陈时弊,认为不可败坏心术。他指出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多变,如不矫正,后患无穷。

C李朴不畏权贵,拒绝高官。蔡京想招引李朴,答应让他担任帝王侍从,李朴却坚决拒绝,蔡京没有加害李朴。

D李朴官位不高,但名扬天下。他先后担任过临江军司法参军、西京国子监教授、虔州教授、肇庆府四会县令、承事郎等职,就职之处都留下了好名声。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朴曰:“承旨知而不言,无父风也。”纯礼泣下。

(2)钦宗在东宫闻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岁凡五迁至国子祭酒,以疾不能至。

 

1.C 2.A 3.A 4. ⑴李朴说:“承旨您知道却不直言,失去了父辈的风范了。”范纯礼黯然落泪。(5分。“而”“风”“泣”各1分,句意通顺2分。) ⑵钦宗在东宫时就听闻了李朴其人,等到他即位,任命(李朴)为著作郞, 半年之中升迁五次,担任国子祭酒,(李朴)因为身体患病未能就职。(5分。“除”“凡”“以”各1分,句意通顺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C中恶:厌恶。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这里可根据实词断句法。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如果是叙述性的文章,就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与谁对话,讲的什么话。如是说理性文章,则要弄明白谈了哪些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同现代汉语语法一样,古文中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断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李朴,字先之,是虔州兴国人。绍圣元年应试考中进士,调任临江军司法参军,后改任西京国子监教授,(伊川先生)程颐唯独器重赞许他。改任虔州教授。因为曾经进言隆祐太后不应当被废置于瑶华宫这件事,皇上下诏审问(他)。嫉妒他的人想排挤他,置他于死地,就指使人用恶言恶语来威吓他,李朴泰然自若,毫无惧色。不久(李朴)就被追回官衔,勒令停职。后逢朝廷大赦,任职汀州司户。 徽宗即位,翰林承旨范纯礼自己提出,(自己)待罪46日,不可欣赏清越优雅之音,对李朴说:“有些事情难道有利于国家吗?有些事情难道有利于百姓吗?”李朴说:“承旨您知道却不直言,失去了父辈的风范了。”范纯礼黯然落泪。 右司谏陈瓘举荐李朴,朝廷有旨召对,李朴首先回答:“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多次变化,开始一两个大臣所学不同,接下来竟然方圆相争,互相排击,这些错误现在不矫正,一定会不可救药。”接着又说:现在,士大夫的学习不是为了自己的探求,而是只遵从王氏的理论,这使思想和学术毁坏,没有什么(危害)比这个更严重。惟望下诏(鼓励士大夫之学)不以王氏之学为局限,这就可以英才辈出了。”蔡京厌恶李朴鲠直,他执政时多次拟定官职,都不能将李朴拿下,又让李朴担任虔州教授。又指使论者评说李朴为元袩学术,不可以担任教职,(李朴)被贬为肇庆府四会县令。 有奸民说邑东之地产金子,缴纳额定的赋税,租赁土地,挖掘田畴,捣毁坟墓,(人们)给予丰厚的财物,才得以停止。李朴到任,请求停止。后改任承事郎,担任临江军清江知县、广东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钦宗在东宫时就听闻了李朴其人,等到他即位,任命(李朴)为著作郞,半年之中升迁五次,担任国子祭酒,(李朴)因为身体患病未能就职。高宗即位,任命(李朴)为秘书监,(李朴)疾趋应召,未到职就去世了,享年65岁。封爵为宝文阁待制,并授予其子孙二人官职。 李朴本身只是小官,天下却高扬其名声。蔡京想强力招引他,答应让他担任帝王侍从,李朴却坚决拒绝,不与其见面,蔡京满脸愤怒,但是终究没有加害李朴。中书侍郎冯熙载也想幸会李朴,李朴笑着说:“我不见蔡京,怎能幸会冯熙载呢?”(李朴)所任官职之地都赢得了好的声誉。在广南,(李朴)阻止他的帅使孙竢用条文(文书)为王事尽力,不如拿出固定的赋税来资助边防。(李朴)破解漕使郑良引进真腊改取安南的诡计,来停息边患,世人赞其机智。李朴曾经为自己撰写墓志铭:“以天为心,以道为体,以时为用,其可已矣。”大概就是他一生的概括了。(李朴)有《章贡集》二十卷流行于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0字,让菊成了他专属的文化符号,唐人已将菊称为“陶菊”或“陶家菊”。因了陶渊明,菊也就有了高洁、清雅、坚贞、淡泊等象征意义。不过,陶渊明之采菊,不单是喜欢菊花的美丽,在这背后,存在一个深远而丰富的文化传统。

菊是中国的特产。不过,古人最先关注的,不是菊的审美特点,而是菊有什么用。对此,屈原已经给出了答案,他在《离骚》中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见,菊是可吃的。事实上,这也正是菊在六朝以前最主要的功用。

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全书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上品有药120种,其中草类71种,菊花即属此列,位居菖蒲之后、人参之前,排名第二。“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自此,菊花作为一味中药,长久地存在于医家典籍之中,如《金匮要略》治疗中风的方剂中,就有菊花。

两汉时期,菊花是求仙好道之人食用的药物之一。唐代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中,《药香草部》专列菊,其中记道:“《神仙传》曰康风子,服甘菊花、柏实散得仙。”到了明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段文字变成:“神仙传言康风子、朱孺子皆以服菊花成仙。”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还记录了一种“刘生丹法”:“用白菊花汁莲汁樗汁,和丹蒸之,服一年,寿五百岁。”效力的确惊人,惜乎缺乏实证。

六朝文人,普遍认为菊花能够养生延寿,多有诗文吟咏。魏文帝曹丕曾将菊花作为礼物送给太傅钟繇,并作一书,其中提到:“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食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希望钟繇食用菊花延长寿命。除了养生成仙,六朝文人还赋予菊其他文化意义。钟繇之子钟会的观点最具代表,他认为菊有五美:“黄华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君子德”和“象劲直”,使其具有了高蹈的道德价值。此外,所谓“黄华高悬”“纯黄不杂”“冒霜吐颖”,同样大有审美意味。

陶渊明未能免俗,或者说,他不能超越这一文化传统。现存陶诗125首,几乎篇篇有酒,提到菊花的却只有5处,除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尚有《问来使》:“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向使者打听家里所种菊花的长势。《饮酒二十首》之七:“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九日闲居》:“酒能祛百虑,菊能制颓龄。”这两处皆写菊花酒,着重其养生功用。还有《和郭主簿二首》:“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褒扬松菊之高洁坚贞。显然,菊的这些特点和意义,在陶渊明之前即已具备。其高逸贞洁的喻意,因为陶渊明,得到了极大彰显。

(摘编自李修建《陶渊明与中国菊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菊是中国的特产,而在六朝以前它的功用只是用来吃的,这在《离骚》中就可以找到例证。

B包括李时珍《本草纲目》在内的历代编著中,有不少服用菊花得以成仙、延寿的记载,只是这些记述缺乏实证。

C除了普遍认为菊花能够养生延寿外,六朝文人在诗文的吟咏中,还赋予了菊以高蹈的道德价值和审美意味等文化意义。

D陶渊明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菊的喜爱,以及菊的养生功用等特点,在他之前的历代诗文中已经具备。但菊其高逸贞洁的喻意,却由陶渊明赋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菊成了他专属的文化符号,唐人已将菊称为“陶菊”或“陶家菊”,可见其影响之大。

B“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中的这句证明菊在六朝以前最主要的功用就是食用。

C菊花的药用价值早就被古人所认识,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上品,而后它长久存在于医学典籍中。

D比较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中对同一事件的记载,可以发现李时珍略去了柏实散,强调菊花的功效。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对菊最早的关注,是它可以吃、有药用以及养生等实际功用,而后才在诗文中把它作为审美的意象加以表现。

B古人把菊作为一味中药长久地记录在医家典籍中,反映了古人在行医实践中对菊的药用价值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C魏文帝将菊花作为礼物送给太傅钟繇,希望钟繇食用菊花延长寿命,说明对菊养生延寿功能的认识在宫廷也存在。

D钟会写出了菊的五美,并赋予菊以道德价值,体现菊的审美意味,这使他的文章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写菊作品中的佳作。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按写作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很多大学都有校训,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下面是三所大学的校训: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哈佛大学 :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柏拉图为友更与真理为友

麻省理工学院 :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

你认为什么样的校训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有关研究调查机构共同实施了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课题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四国高中生学习生活意识各不相同。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综合图表内容,以“中国高中生的幸福指数”为陈述对象,得出结论。

(2)请从人的综合素质发展的角度给中国高中生提出一点建议。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式现代派小说”包括王蒙等的意识流小说、宗璞等的荒诞小说和刘索拉等的“观念”意义上的现代派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成为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中最普遍的时间形式,并对中国新时期小说时间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①在这些小说中,事件与人物性格的展开均无固定的时空顺序及因果逻辑

②而王蒙等进行的小说变革,则从结构技巧、思维变换和展现风格等视角,改变了以往的小说形式

③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意识流”小说

④文本结构是按照人物的心理及“意识”流程演绎故事的跌宕起伏和人物的悲欢离合一

⑤从传统意义上说,中国小说长于通过描写外部现实世界,即描摹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关系来表现人物性格及其命运

A.⑤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⑤

C.⑤②①④③

D.②⑤①④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12年3月23日16时30分左右,一名男子突然闯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医生办公室,将三名医务人员和一名实习学生砍伤,然后逃跑。

B.紫禁城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C.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将推出七期特别节目,目的就是为了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增强他们自救自护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D.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梁振英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将于2012年7月1日就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