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表现壁之险绝、水之湍急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表现壁之险绝、水之湍急咆哮的两句诗是                        ”。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侧面描写的方法烘托琵琶女的演奏技艺高超和外貌之美的句子是“                                 ”。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                                         

 

(1)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2)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不要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壁之险绝、水之湍急咆哮”“演奏技艺高超和外貌之美”“ 躬耕南阳时心态”,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喧豗”“砯”“妒”“壑”的写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

送杨子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1.李白“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请赏析这两联诗句,比较其所运用的手法、所描写的对象、所创造的情境的异同。

2.本诗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司,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江都司,充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

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通番。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改守台、金、严三郡。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浙东平,继光进秩三等。闽、广贼流入江西。总督胡宗宪继光援。击破之上坊巢,贼奔建宁。继光还浙江。

明年,倭大举犯福建。是时宁德已屡陷。闽中连告急,宗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急追之,夜四鼓抵贼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平明入城,兴化人始知,牛酒劳不绝。继光乃旋师。抵福清,遇倭自东营澳登陆,击斩二百人。而刘显亦屡破贼。闽宿寇几尽。于是继光至福州,勒石平远台。

初,兴化告急,时帝已命俞大猷为福建总兵官,继光之。及城陷,刘显军少,城下不敢击。大猷亦不欲攻,需大军合以困之。四十二年四月,继光将浙兵至。于是巡抚谭纶令将中军,显左,大猷右,合攻贼于平海。继光先登,左右军继之,斩级二千二百,还被掠者三千人。纶上功,继光首,显、大猷次之。帝为告谢郊庙,大行叙赉。继光先以横屿功,进署都督佥事,及是进都督同知,世荫千户,遂代大猷为总兵官。

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闽宿寇几尽           宿:旧有的

B城下不敢击         壁:壁垒

C.胡宗宪继光援       檄:写信

D.继光之             副:担任副职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敬”是戚继光的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所以也称字为表字。

B.“勒石”是碑刻术语。指将法书钩摹本背面加朱复印到石面上的工序。唐代碑刻上常有专款记载勒石者。

C.“郊庙”是指帝王、诸侯在郊外祭祀。古代祭祀讲求置办三牲祭礼,“三牲”包括猪、牛、马。

D.“三十六年”、“四十年”属于年号纪年法。中国古代的纪年法包括干支纪年、年号纪年、生肖纪年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戚继光刚来浙江,发现卫所军不能作战,于是招募了义乌、金华的老百姓当兵,并且加紧训练,终于成就了“戚家军”的威名。

B.戚继光足智多谋,在攻打兴化的战斗中,命令士兵每人拿着一束稻草,填塞壕沟进攻,最后大破倭寇,收复了失地。

C.戚继光与名将俞大猷、刘显合作,在平海之战中,大败倭寇,斩首两千两百,戚继光在战役中立下头功。

D.戚继光不仅实战经验丰富,而且善于总结用兵方法,他所编写的《纪效新书》和《练兵纪实》被后世将领所遵守使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

(2)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秦汉吏治之反腐

秦朝时期,朝廷对官吏的约束是极其严格的,《为吏之道》以及制定的反腐败专项法律法规等,突出规定了对官吏经管物资财产的法律监督,以杜绝官吏贪污问题。若挪用公款,则以盗窃论罪。若通一钱者,则黥为城旦,即行贿受贿达到一个铜钱,就要受到脸上刺字并服苦役的刑罚。《秦简·法律答问》中还规定:令曰勿为而为之,是谓“犯令”;令曰为之,弗为,是谓“废令”。即法律不允许做却做了或法律要求做而不做的,均属违法犯罪行为,该受惩罚。这成了后代历朝的反腐立法的榜样。

秦朝的国家政权机关设三大部门。行政机构的首长是丞相,军事机构的首长是太尉,监察机构的首长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成为制约其他两公的有力工具,负责统率监察官员对所有政府机关及其官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纠举弹劾,百官畏之为“风霜之吏”。监察机构的一般官员为御史,一部分在朝廷内负责日常的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政府,实施对地方的监察,因而又称监御史、监察使。常驻地方的监御史地位也相当高,他们常与郡守、郡尉一起,并称“守、尉、监”。

为了防止任用官吏上的徇私舞弊行为,秦朝还规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即被推荐和任命的官吏犯罪,推荐和任命者须连坐,也即“保任连坐”罪。这一做法,历代封建王朝均有沿用。

汉代进一步完善了对官吏的考核,逐渐形成了以《上计律》《考功课吏法》为核心的考绩制度,希望通过强化官吏的考核来建设一支清正廉洁务实的官吏队伍。汉律规定“吏坐受赇枉法,皆弃市”,且子孙三世“皆禁锢不得为吏”。西汉武帝颁布的《刺史六条问事》正式把“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

现在大家比较熟知的官员回避制度,就是初创于汉代。当时实行“三互法”,其内容规定: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婚姻之家不得相互监临,有血缘关系或婚姻亲属关系的人,不得在同一部门或地区为官,后历代沿用并不断发展。同时,职务连坐始于商鞅变法时期,到了汉武帝时归纳为“见故知纵之法”,即对国家官吏实行连坐,上对下、下对上均承担连坐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如果对自己的上级或下级官吏的违法乱政行为知而不举则坐以同罪。

汉朝的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汉武帝时,把全国分成了13个监察部,每部各监若干郡国,中央设13名刺史为监察官,各负责一部的监察事务,很好地发挥了监察御史的作用,强化了监察工作。我国最早的举报箱,是西汉赵广汉发明的。汉宣帝时,赵广汉出任颍川太守,令手下人制成可入不可出的器具来“受吏民投书”,其后,这一制度得到了推广运用。

(选自《历数中国古代反腐败措施》,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朝对官吏的约束极其严格,专门制定了反腐败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重视对官吏贪腐行为的处罚,到了十分苛刻严厉的程度。

B.秦朝的三大国家政权机关中包含监察机构,掌管监察机构的御史大夫的地位与掌管行政的丞相、掌管军事的太尉的地位并列,这都体现了秦朝对监察工作的高度重视。

C.秦朝设置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监察体系。常驻地方郡一级政府的御史又称监御史或监察史,地位仅次于郡守、郡尉。

D.秦朝的“保任连坐”规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 ,即官员犯罪,其保举者和任用者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罪责。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以《上计律》《考功课吏法》为核心的考绩制度,体现了汉代统治阶层希望通过强化官吏考核来达到促进官员守法、建设清正廉洁务实的官吏队伍的目的。

B.汉武帝完善了汉代监察制度,他对全国进行分部监察,颁布了《刺史六条问世》,建立了举报箱制度。

C.“三互法”是汉代官员回避制度。“三户法”从地域、婚姻、血缘等关系上,规定了官员任职时应当回避的因素,以防患未然。

D.汉代对受贿这种枉法行为的处罚十分严厉,除了对犯罪官员要“弃市”,还要取消其子孙三代的为官资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被李克强总理怒批的一些官员“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不作为行为,在秦朝属于犯罪行为,是会受到惩罚的。

B.秦朝的监察官员被百官称为“风霜之吏”,可见他们对政府机关及其官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纠察弹劾,确实起到了震慑作用。

C.秦朝的“保任连坐”与汉朝的“见故知纵之法”在立法目的上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为了防止官员任用上的腐败行为,后者是为了避免上下级官员之间相互推卸责任。

D.秦汉时期的许多反腐败措施具有开创性,既对当时的反腐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后世的反腐败提供了借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家广东的旅行社组织去泰山的三日游,在旅途中,坐前排的游客每天要向后移动五排,这样每位旅客在前、中、后的位置上都各坐上了一天。由于游客来自世界各地,导游每次介绍各地景点时,都用英语、粤语、普通话各介绍一次,但他一会儿先讲英语,一会儿先讲广东话,一会儿先讲普通话。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仿造下面的示例,任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蕴含一定哲理,句式与例句相近。

(1)蜘蛛: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

(2)虾: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

(3)天平:谁给得多一点,就偏向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