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前有一个农夫种了五亩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前有一个农夫种了五亩地,这一年恰逢干旱,农夫只得一担一担地从河里挑水来灌溉。一个工匠看见农夫这样辛苦,便告诉他,愿意帮他做一个水车,比用桶挑要轻松多了,而且灌溉农田很有效。

农夫说:“我不觉得水车比我的桶更好用,再说,等你做好水车,我的禾苗也许早就干死了。”

工匠说:“你挑的那点儿水,怎么能满足禾苗的需要呢?你的地恐怕很快就要光秃秃了吧。”

农夫不再言语,继续一担一担地挑着水;工匠摇摇头,走开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但丁曾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千百年来一直被自信者视为护身符。 然而,这句话真的是绝对正确的吗?事实上并不然,如果你所走的是一条歪路、邪路,又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么,你只会材料中的农夫,“农夫不再言语,继续一担一担地挑着水”对于大面积的干旱,农夫的努力只能是杯水车薪。 金庸名著《射雕英雄传》中的杨康,虽然与郭靖为结义兄弟,但是他却投在了完颜洪烈的门下,还被完颜洪烈收为义子。郭靖数次劝告他,他虽然有一时的悔改之心,但他仍然在错误的路上愈行愈远,最后终于死于非命。 当然,故事终究还是个故事,但其中蕴含的道理,确实值得我们深思。现在的绝大多数贪官污吏,不都是因为被一时的利益以及快感所吸引,最终走上了罪恶的不归路的么? 因此,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同时也要适当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就像达•芬奇所说的:“应当耐心的听取他人的意见,同时也要考虑他说的是否有理。”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开始时曾当过商人,结果赔光了本钱,后来他又去做书商,结果又大败而归。后来他听取了他的一个朋友的意见去当作家,结果凭着《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炮走红,成了世界闻名的大作家。假若当时马克•吐温没有听取朋友的意见,而是仍然一意孤行,那么世界文学宝库上可能就会少了许多灿灿生辉的作品。 古语说得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唐太宗没有听取魏征的谏言,对自己进行批评,怎么可能出现“贞观之治”的繁盛景象;如果达芬奇没有听取他老师批评,怎么可能成为世界著名画家……所以,我们也要注意相信别人,这样才能使自己永立不败之地。 所以,我们可以稍稍改一下但丁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来纠正我们的错误!” 漫漫的人生路,岔路纵横,选择了不同的路自然也就成就了不同的人生.在许许多多的选择面前,我们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他人,更要有选择的听取别人好的意见,才能走好人生每一步. 做一个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把自己当“人物”了,不要总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总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架子。 【解析】 试题分析:审题立意方面:一、由“我不觉得水车比我的桶更好用”“ 农夫不再言语,继续一担一担地挑着水”可以立意: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对待新的观念、新事物,不能固步自封,要勇于尝试。用新的办法解决问题,也许更好。一些人对待新的观念,新的事物,犹如遇洪水猛兽,避之惟恐不及。日新月异的变化令他们措手不及,故步自封,必将为时代所淘汰。二、根据“愿意帮他做一个水车,比用桶挑要轻松多了,而且灌溉农田很有效”可以立意为:用更好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你挑的那点儿水,怎么能满足禾苗的需要呢?你的地恐怕很快就要光秃秃了吧”可以立意为: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能固执己见。 补充素材: (一)听取建议的素材1.扁鹊来拜见蔡桓公,在他身边站了一会,他发现蔡桓公有一点小病,于是多次请求给他医治。可是蔡桓公一直不听扁鹊的话,最后导致病情恶化,病发身亡。 2.《南辕北辙》中的人,要是他听取路人正确的意见,就能早点到达楚国; 3.亡羊补牢:战国时楚襄王荒淫无度,执迷不悟,将劝谏的大臣庄辛赶出楚国。五个月后秦国趁机征伐,很快占领楚都郢。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鼓励楚襄王励精图治、继而重整旗鼓。庄辛给楚襄王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楚国都城虽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来,改正过错,秦国是灭不了楚国的。楚襄王听了,便遵照庄辛的话去做,果真度过了危机,振兴了楚国。 (二)善于变革的素材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是战国时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他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革的中心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其服上褶下絝,有貂、蝉为饰的武冠,金钩为饰的具带,足上穿靴,便是骑射。可是“胡服骑射”的命令还没有下达,就遭到许多皇亲国戚的反对。为此,他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习骑马,练射箭,亲自训练士兵,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而能西退胡人,北灭中山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杜甫《春日忆李白》诗,回答问题。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①庚开府:即庚信,南北朝著名诗人。②鲍参军:即鲍照,南北朝著名诗人。③渭北,指作者所在的长安一带。④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

1.诗的开头两联,对李白的诗进行热烈赞美,李白“诗无敌”的表现,一是其诗   ,二是其诗  

2.从题目看,全诗意在忆人,却以赞诗发端,以“论文”作结,不着一字而其意自现,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其巧妙构思。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填出下面名篇名句的上下句。

(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在雨的哀曲里,                    ,消散了,甚至她的                    。(戴望舒《雨巷》)

(3)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4)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5)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6)今者项庄拔剑舞,                    司马迁《史记》

 

查看答案

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                                   ”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2)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是                                                   

(4)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5)《诗经•卫风•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功进左副都御史,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

B.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

C.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

D.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

新天子当使知稼艰难

即非守,亦言无不尽

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A.①⑤⑥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D.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4.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日“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多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者百馀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令日固决死,愿为君快战,必三胜之,为君溃围,斩将,旗,令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日:“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会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令四面骑驰下,山东为三处。    期:约定

B.骑能者百馀人耳                属:跟上

C.为诸君馈围,斩将,旗,        夺取

D.项王身亦十余创。              遭受

2.下列加横线的字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行千里,其谁不知

B.平明,汉军觉之                        项王驰,复斩汉一都尉

C.汉军皆披靡,斩汉一将                  山东豪俊并起而亡族秦矣

D.今独巨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故不积跬步,以至千里

3.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A.“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其中的“能”字换为“敢”字,这句话的意思没有变化。

B.本文中,项羽主演的“东城快战”,表现了项羽是自负豪爽、勇猛无敌的人。

C.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惊而起,起而饮,饮而歌,歌而泣。有人认为“项羽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心疼的只有女人和宝马”,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D.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2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