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冰吼 刘心武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话未...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冰吼

刘心武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话未必能解释一些梦的出现。比如昨日我的的确确毫无所思的一幕,午夜便活灵活现于我的梦中。惊醒后残梦余韵不散,令我在自楼窗泻入的月光中倚枕玩味良久。

(2)我的梦境总非工笔画一流,有时听妻讲起她的梦境,不仅人物眉发宛然,背景上的一花一叶也纤毫毕现,总是非常的羡慕;我的梦境一概是大写意,而且似泼墨般既淋漓酣畅又跳荡迷蒙。

(3)昨夜的梦境是在一个湖畔。黑乎乎的树影,灰蒙蒙的冰面,不消说是一种严冬的景象,然而却看见我自己只穿着背心裤衩,足踏夹指塑料拖鞋,十分写意地在湖畔踽踽独行;有比树影更其墨黑的一些等高线条,在湖畔显现,使我意会到那正是湖岸边的铁栅,啊,不消说,那正是我非常熟悉的地方——北京城西边的什刹海,一大片不为许多外地人和旅游者知晓注重的水域。

(4)什刹海的景致,倒也有不少的文章介绍过,我自己写的长篇小说《钟鼓楼》,里面也写到什刹海,且追溯到半个多世纪前的景观。一般介绍什刹海,总以夏日的风光为重点。的确,夏日环湖的垂柳或白杨一派翠绿,湖波粼粼。前海东侧总有大片的莲叶荷花,站在前海和后海相接的水域最狭处的名曰“银锭”的小桥上,朝西望去,在一片渐次开阔深远的湖面尽头,可以看到黛色的西山剪影,前人曾将此录入所谓“燕京十六景”之一,称“银锭观山”。前海当中有一小岛,本来只有一丛垂柳,一片芳草,甚有野趣,现在上面设了个游乐场,我亦认为是一大败笔——但不管怎么说,什刹海毕竟是北京城里难得的一处富于天然情趣的景观。又岂止是夏日有着艳丽的荷色,春日的柳笼绿烟,秋日的枫叶曳红,以及晨光中的水雾空蒙,夕照中的波漾碎金,兼以附近胡同民居的古朴景象,放飞鸽群发出的哨音,遛鸟的老人们悠然的步态……总能引出哪怕是偶一涉足者的悠悠情思,尤其会感到在波诡云谲的世态翻覆中,古老的北京城和世代的北京人总仿佛在令人惊异地维系着某种恒久的东西。

(5)然而上述的种种什刹海景观都未曾显现在我昨夜的梦中,梦中只有黑白灰三色的朦胧冬景,既亲切又陌生,既朴实又神秘。我只见我近乎赤膊地缓步前行,不知从何而至,亦不知将欲何往。忽然,有一种绝对真实的声音,訇然响起,迷蒙的景色顿时抖动起来,而梦中的我顿时有一种大欢欣,通体产生出一种迸裂融化的极度快感。而转瞬之间,黑色化为了浓绿,灰色化为了翠绿,白色化为了嫩绿,墨色的栅栏化为了黛绿,在一片爽入灵魂深处的悸动中,梦中的我却又一身飘飘然的奶白绸衫,脚是赤足,踏跳在茸茸的绿草之中,身轻如电视中常见的慢镜头,悠然前行,亦不知为何如此,更不知欲飞何处。

(6)梦醒之后,那訇然的音韵仍萦绕于耳。对了,我恍然,那正是我熟悉的一种声音,非老什刹海畔的居民不能知的。

(7)我在北京什刹海畔居住过十多年,一度我的居室后窗便朝着后海湖面。冬夜——不是那种北风怒嚎的冬夜,而是宁静到仿佛连空气都不再流动的最寂寞最冷清的冬夜,有时就突然从居室后窗传送进来一种短暂而惊心的訇响。头一冬乍听见时曾疑惑地自问:难道这城里边竟有饿狼?嗥声如此凄厉?西直门外动物园的大象的吼声也许如此,但纵有西风传送,那样遥远的距离,又是大象正该在象房中酣睡的时刻,何来吼声。

(8)有一回同一位忘年交的老者,冬夜里在银锭桥北头烟袋斜街的小酒馆里消磨到深夜,相互搀扶着,酩酊地在阒无一人的湖畔往住处走。忽然,一种熟悉然而更其清晰也更其沉重的音响忽然从湖上传来。老者遂对我说:“听见了吗?这是冰吼,这声音是很难听到的——在一般的江湖河海,因为冰冻的部分膨胀时,总能朝尚未冻住的水域延伸,又因为周遭并不拢音,因而都没有这种声音,唯独我们什刹海,全湖都冻住了,进一步干冷,冰面不由得猛地膨胀,又胀不出去,因而发出这样一种苦闷而欲求解脱的吼声,偏这后海一带又极为拢音,所以听来这样惊心动魄!”

(9)梦醒后,我久久地回味着那真实而动人的冰吼。我不信占梦术,亦不倾心于弗洛依德的《梦的解析》,我不认为此梦与白日所思有关,不觉得其中蕴含着多少复杂而深刻的意味,我只是更由衷地判定自己尽管祖籍四川,且落生在成都,但定居北京四十余年的结果,是我已成为了一个地道的北京市民;而且尽管我迁离什刹海畔已有十多年之久,我的灵魂中却已渗入了什刹海的风土人情,乃至那鲜为人知的独特的冰吼。今年的冬夜,要不要寻一个风定人静的时刻,再在酒后到什刹海畔漫步,聆听一回别有韵味的冰吼呢?

1.下列对这篇散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对什刹海的冰吼的记叙,既有梦境的描写,又有现实的回忆,虚实相生,突出了主题。

B.第三段中写到梦中的“我”在湖畔踽踽独行,引出了下文“我”对什刹海的回忆和对梦中什刹海冰吼的描写。

C.第四段中描写什刹海景观的部分,详略分明,且用了视听结合、比拟和排比等手法,有生动鲜明的画面美。

D.“现在上面设了个游乐场,我亦认为是一大败笔”,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破坏了大自然优美的风光的不满。

E.第八段以老人对什刹海冰吼形成的原因的叙述,既通过对比写出了什刹海冰吼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暗写了冰吼是作者苦闷青春的记忆。

2.请简要分析第四段在文中的作用。

3.文中有几次写到什刹海的冰吼?请分点概括。

4.第五段写梦中的“我”为什么是悠然前行,飘然欲飞的呢?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

 

1.CD 2. (1)写了什刹海四季风光的天然情趣和风土人情的恒久魅力。 (2)本文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什刹海的深厚情谊和深深怀念,这部分和下面对冰吼的描写,相互辉映,突出主题。 (3)结构:过渡,承上写到的梦境中的水域,又引出下文对梦中的什刹海的冰吼的记叙。 3. (1)在梦中在湖畔听到的訇然响声; (2)冬夜,从居室的后窗传来的短暂而惊心的訇响; (3)冬夜,同一位老者在湖畔听到的惊心动魄的吼声。 4. (1)以动作描写,写出了作者在梦中听到冰吼的欢欣和畅快; (2)以梦境写现实,表达了作者在这精神的故园中,得到了灵魂的大自由和大快活,表达了作者对什刹海冰吼的深厚的情意。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对这篇散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可从表现手法、内容、文章主题等角度分析选项是否符合原文。C项,“且用了视听结合、比拟和排比等手法”表述错误,由原文可知,无比拟;D项,“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破坏了大自然优美的风光的不满”表述牵强,作者只是认为这破坏了什刹海的野趣。所以选CD。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警示】在现代文阅读命题中,尤其是在散文类阅读题中,多项选择题的设置往往有一些陷阱,分析时,一定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基础上,从内容、主题、表现手法等角度来仔细分析选项是否正确。看似合理的前因后果,实际上是断章取义,只有通读全文,才能看出其破绽。还有的在情节、叙述角度等方面设置一些令考生容易判断失误的题目,解答此类题,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判断。例如,本题选项C就属于添枝加叶的错误;选项D属于曲解文意的错误。 2.此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题,可结合着第四段的具体内容,从内容、结构、主题等方面分析作答。例如,在内容上,可抓住什刹海四季风光的天然情趣和风土人情的恒久魅力来概括;在主题上,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从作者对什刹海的深厚情谊和深深怀念角度概括作答;在结构上,第四段既有对上文的承接,也起到了引出下文的对梦中的什刹海的冰吼的记叙的作用。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回答语段作用分析题一般从以下三个角度切入:(1)内容角度。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联系。(2)结构角度。这是重点。既要考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开头段,则要考虑:①点明题目;②开门见山;③总领全文;④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⑤交代思路等作用。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在文章中间,则其句子作用有:①过渡,②照应(呼应),③转折(换)——全文内容或思路的转折,④总结。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在文章结尾,则其句子作用有: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呼应开头、收束全文、引人深思等。例如本题,由于是第四段,因此在结构上,要考虑承上启下的作用。然后再从内容、主题等方面分析概括即可。 3.此题考查归纳概括内容的能力。此题比较简单,只要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到文中与什刹海的冰吼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语段提示概括出来即可。例如,第5段,“忽然,有一种绝对真实的声音,訇然响起,迷蒙的景色顿时抖动起来,而梦中的我顿时有一种大欢欣,通体产生出一种迸裂融化的极度快感。”可概括为“在梦中在湖畔听到的訇然响声”,以此类推,再结合着第7段“有时就突然从居室后窗传送进来一种短暂而惊心的訇响”,第8段“忽然,一种熟悉然而更其清晰也更其沉重的音响忽然从湖上传来”概括出来即可。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一般不需要答题者擅自发挥,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在原文中寻找语句答题的方法首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有效区间,再通过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最后结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用文章中现成的词语或句子作答意思是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综合连缀文章中的词或句理解问题。例如本题中第5段,就可直接提取作为答案。 4.此题考查理解作品主题和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结合着第5段具体内容及关键词,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探究作答。答题时,可联系第5段中“而梦中的我顿时有一种大欢欣”“梦中的我却又一身飘飘然的奶白绸衫,脚是赤足,踏跳在茸茸的绿草之中,身轻如电视中常见的慢镜头,悠然前行,亦不知为何如此,更不知欲飞何处”这两处语句,从运用的表现手法、表达效果、作品主题、作者的创作意图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创作意图又称创作意向,指作家在对社会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某种意念或动机。它是策励作家进入创作过程的内在力量,也是引发创作冲动、创作灵感、艺术构思的主观因素。创作意图受作家生活经验、立场观点、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等多种条件的支配和制约。创作意图是内隐的,但是有外在表征予以表现。它可以指向主题,可以指向人物,也可以指向情节材料安排,还可以指向题目安排等。例如本题作者写梦中的“我”为什么是悠然前行,飘然欲飞,其实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什刹海冰吼的深厚的情意和自己精神和灵魂的解放的欢快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策扶老以流憩,              

2)渔舟唱晚,               

3)心非木石岂无感,         

4           ,两朝开济老臣心。

5)岩扉松径长寂寥,           

6        ,使我不得开心颜。

7)戎马关山北,               

8)卧龙跃马终黄土,          

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0         ,飞羽觞而醉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占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③?

【注】①皇甫侍御,即皇甫曾。时贬为舒州司马。②刘长卿,时因得罪观察使贬为睦州司马。③白云:代指刘长卿居处。

1.首联与颈联是景物描写,两联分别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2.尾联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王霸字符伯,颍川颍阳人也。汉兵起,光武过颍阳,遂从击破王寻、王邑于昆阳,及光武为大司马,以霸为功曹令史,从度河北。 宾客从霸者数十人,稍稍引去。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及王郎起,光武在蓟,郎移檄购光武。光武即南驰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既至信都,发兵攻拔邯郸。霸追斩王郎,得其玺绶。封王乡侯。

从平河北,常与臧宫、傅俊共营,霸独善抚士卒,死者脱衣以敛之,伤者躬亲以养之。光武即位,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

四年秋,帝幸谯,使霸与捕虏将军马武东讨周建于垂惠。苏茂将五校兵四千余人救建,武恃霸之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武军奔过霸营,大呼求救。霸曰:“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乃闭营坚壁。军吏皆争之。霸曰:“茂兵精锐,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虏与吾相恃,两军不一,此败道也。今闭营固守,示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捕虏无救,其战自倍。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茂、建果悉出攻武。合战良久,霸军中壮士路润等数十人断发请战。霸知士心锐,乃开营后,出精骑袭其背。茂、建前后受敌,惊乱败走,霸、武各归营。贼复聚众挑战,霸坚卧不出,方飨士作倡乐。茂雨射营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军吏皆曰:“茂前日已破;今易击也。”霸曰:“不然。苏茂客兵远来,粮食不足,故数挑战,以侥一切之胜。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茂、建既不得战,乃引还营。

十三年,增邑户,更封向侯。三十年,定封淮陵侯。永平二年,以病免,后数月卒。

(《后汉书·王霸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郎移檄光武    购:悬赏捉拿

B发兵攻邯郸    拔:攻取

C乃闭营坚      壁:驻扎

D士作倡乐    飨:犒劳

2.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表明王霸“善抚士卒”和“有谋略”的一组是(  

A①死者脱衣以敛之        ②追斩王郎,得其玺绶

B①伤者躬亲以养之        ②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

C①客兵远来,粮食不足    ②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

D①方飨士作倡乐          ②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霸跟从光武渡过黄河之后,当初跟他一起投靠光武的几十个宾客,都渐渐离去了。只有他矢志不移,因此光武对王霸感慨道:“真是疾风知劲草!”

B王霸与马武一起讨伐周建。马武没有倾力应战,被苏茂、周建打败,马武的军队奔跑到王霸的营垒,大声呼救,王霸没有立即出兵救援。

C王霸手下将士争相要求出战,甚至几十名壮士断发请战,此时王霸认为贼兵精锐,人数众多,而马武又过于依赖王霸,出兵容易失败,王霸没有出兵。

D王霸对光武帝一片忠心,对将士们抚爱有加;他作战勇猛,机智沉稳;一生战功显赫,屡受封赏。

4.翻译下面句子。

1)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

2)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

3)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人类诞生以后,在和自然界进行艰苦顽强的斗争中,不断地改造着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了人类本身及其群体组织,实现人从猿人到智人的转变,从原始群到氏族部落公社的转变。人类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从非洲、亚洲热带或亚热带的诞生地,逐渐向外扩展。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遍及亚、非、欧、美、澳各大洲。在原始时期,高山峻岭、汪洋大海、广袤的沙漠等使世界各地区彼此隔绝。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产生了有种族差异的人类地域集团。

人类原始时代的文化之一“种族”,又称“人种”,是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发色、发型、眼色、血型等)的人群。现代人类学家一般认为人种的形成与地理因素密切相关,人种的这些特征是在一定的地域内,长期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逐渐缓慢形成的。由于分类标准不同,人类学家对于人种分类有不同的看法,各自按照自己的划分标准进行分类,以致人种可分作三种、四种、五种乃至三十种之多。归纳起来,目前的人种分类标准主要有三种,其一是根据外貌、体质来分类。其二是以血型频率为标准。其三是根据地理因素、体质因素、历史沿革因素等。根据195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人种的声明,现在大多数人类学家把全世界的人类分为三大种族,即蒙古利亚人种或黄色人种,欧罗巴人种或白色人种,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或黑色人种。

蒙古利亚人种大约形成在中亚和东亚干燥的半荒漠和草原地区,现在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中亚、北亚和美洲。蒙古利亚人种皮肤棕色或淡棕色,黑色直型发,鼻宽度中等,有内眦眼褶,颌突中等。分布在亚洲的一部分蒙古利亚人南迁,与澳大利亚人种混杂,形成波利尼西亚种族。在亚洲北部与欧罗巴人混杂,产生了乌拉尔种族和南西北利亚种族。

欧罗巴人种大约形成在南欧、北非和西南亚地区,现在主要分布于欧洲、北非、西亚、北印度和北美等地。欧罗巴人种皮肤呈白色或浅白色,也有的肤色为棕色;波型发,发色金黄或黑褐;窄头型,鼻窄而高;眼内眦褶不发达;颌部突出不明显。欧罗巴人种在向邻近地区扩展过程中与黑种人混杂,形成了一些过渡性类型,如东非的埃塞俄比亚人和南印度人等。

尼格罗人种大约起源于非洲东北部,澳大利亚人种最早可能出现在南亚地区。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现在主要分布于非洲的中部、东部和南部,大洋洲以及印度南部、斯里兰卡、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某些地区。至于美洲的黑人则是16—19世纪被殖民者掠卖到美洲的黑人后裔。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皮肤呈深棕色,也有的略呈黄色。多卷曲发型,但澳大利亚人体毛和胡须浓稠,波发型,窄头型,宽鼻型,上颌向前突出明显。

人类各主要人种在形态上和血型频率上虽有一定的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说明全世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具有共同的祖先。各人种在体质和智力方面没有优劣之分。不同人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互相交往和混杂,产生了许多混合型人种。现今世界上已没有真正的纯种。

(节选自解光云主编《世界文化史·人类原始时代的文化——种族》)

1.下列对所论“种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的遗传特征的人群,就是种族,它属于人类原始时代的文化,又称“人种”。

B目前的人种分类主要根据外貌、体质,根据血型频率,还根据地理、体质、历史沿革因素等标准。

C根据外貌、体质,大多数人类学家把全世界的人类分为三大种族,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D人类各个种族在形态上和血型频率上虽然存在着一定区别,但全世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活动范围,从非洲、亚洲热带或亚热带的诞生地向外扩展,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人类产生了有差异的种族。

B大约形成在中亚和东亚干燥的半荒漠和草原地区的蒙古利亚人种,其特征是皮肤棕色或淡棕色,黑色直型发,鼻宽度中等。

C欧罗巴人种现在主要分布于欧洲、北非、西亚、北印度和北美等地,人种特征有皮肤呈白色、浅白色,也有棕色,波型发,头型窄,鼻窄而高。

D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现在主要分布于非洲的东部、南部和中部等地区,人种皮肤呈深棕色或略呈黄色,卷曲发型或波发型,鼻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遍及亚、非、欧、美、澳各大洲,可见人类的扩展是有一定速度的。

B人类学家对于人种分类各自按照自己的划分标准进行分类,这说明对人种分类各有不同的看法。

C欧罗巴人种扩展过程中与黑种人混杂形成了埃塞俄比亚人和南印度人类型,这表明人种在向邻近地区扩展时必定会产生过渡性人种。

D尼格罗人种大约起源于非洲东北部,澳大利亚人种最早可能出现在南亚地区,可以说非洲和亚洲较早时候也是人种起源地。

 

查看答案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事实上,人在冷漠无情地对待动物的同时,对自身的伤害也是同样惨烈的。____,所以也就被忽略了。____,____,____,这一切都类似于残害动物的一场场复制。原来人性的丧失,____。人对动物施暴的过程也是双手沾上鲜血、耳廓听到嘶喊的过程,____,罪孽感一方面折磨着我们,另一方面又在诱惑着我们。

①人与人之间骇人听闻的酷刑

②但它的结果一定会以其他方式复制和散布开来

③这种惨烈由于没有直接感到剧痛 

④就是在这种残害动物的尝试中逐渐完成的

⑤比如战争或种族迫害 

⑥这种颜色、这种声音一旦渗入心底就会驻留不去 

A⑥③②⑤①④  B⑥②⑤①③④

C③①④②⑤⑥  D③②⑤①④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