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毕业那年老师站在讲台上,只问...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毕业那年老师站在讲台上,只问了三个问题:

其一。“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大家哄堂大笑:“珠穆朗玛峰!”老师追问:“第二高峰呢?”同学们面面相觑,无人应声。老师在黑板上写:“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

其二。有人要烧壶开水,等生好火发现柴不够,他该怎么办?有的说赶快去找,有的说去借去买。老师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

其三。古有一人,想学立身的本领。经过反复比较,决心去学屠龙之技。他拜名师,日夜苦练,终有所成。他会怎么样呢?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最后老师说:“这人一定会潦倒一生,因为世上根本就没有龙。”

请阅读材料,选取角度,联系实际,写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①文体不限,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记 住 第 二 金牌背后,有辛勤的汗水;银牌背后,同样有坚毅的眼神……——题记 正像我们只记住了第一的高峰,却忘记了它身后的第二;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只关注鲜花和掌声簇拥的第一名,却往往忽略了与胜利失之交臂的第二。 然而,我们真的应该忘记第二吗? 或许第二付出的艰辛不逊于第一,或许第二尝过的泪水不少于第一。 古语云:不以成败论英雄。 就让我们记住第二,为第二喝彩! 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而他的身躯却永远那样高大,坚毅。夕阳西下,落日低垂,夕阳照映着他手中宝剑的寒光。滔滔乌江,如同他翻涌的思绪。“天而亡我,我渡何为?!”从博浪沙到巨鹿,从泾阳到垓下,他追忆着自己的人生旅程。“藉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而西,今无一人而还,纵彼不言,藉独不愧于心乎?”面对战败,他将责任揽于自身,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英雄属谁?霸王举剑,留给历史一个屹立的背影。 或许在楚汉争霸中,他只做了第二;但面对失利,他拥有的是胆气和坚定。于是,他被人们记住,民间依旧流传着他的故事,流传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绝唱。 或许很多人还记得那样一对冰上的精灵。张丹,张昊,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他们留给世界永久的赞叹。在都灵的赛场上,两只翻飞的蝴蝶,在冰上尽情舒展着翅膀。“抛四周跳”,一个惊艳世人的高难度动作,扯起了所有人的眼光——无奈动作失利!但当观众为之惋惜,以为张丹受伤放弃比赛之时,这对精灵再次站到了场地中央,继续他们的表演。最终,他们只获得了一枚银牌,但全场长达数分钟的如潮的掌声,昭示了在世人心中,他们已是真正的王者!这对第二,永远为我们所铭记。 渺远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让许多姓名留于史册; 激烈的体育赛场上,我们不以成败论输赢,让许多瞬间记于心中; 漫长的人生旅途里,我们既要看到光彩夺目的第一,也不要忘记第二,因为许多第二也是胜利者。 所以,铭记第二,尊敬第二,求教于第二。 当然,我们最终要做的,是超越第二。 【解析】 试题分析:参考立意:做人要争先、处事要灵活、做事要学以致用。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从材料看此材料探究的问题是第一和第二的关系,可从以下角度立意:从“第一”的角度:勇当第一(做人要敢于超越自己,人生需要不断进取);争做王(强)者; 做最好的自己; 敢为人先 ;不要总是盯着“第一” ;没有永远的第一 。从“第二”的角度:不要忽视配角 ;甘当幕后英雄;甘居人下 。从“第一”和“第二”的角度: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崇敬“第一”,尊重“第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整个文段来看,下面划线的三个句子在语言表达上都有问题,请予修改。要求语意连贯,衔接自然,语句通顺,不改变原意。修改后的句子每句都不得超过15个字。

我的朋友老王,人称“戏痴”,自号“梨园客”。由于用“客”来称呼,可见不是戏曲界的专业人士。但是,凡说起他,②他在戏曲界人人都知道。他特别爱听戏、爱唱戏,后来还成了有名的票友。他退休后又热衷于戏曲资料的收藏;买剧本,集唱片,淘剧照等,忙的不亦乐乎。③还有700余份戏单是他搜集的,而且都是上个世纪的。

 

查看答案

读下面的中国钓鱼岛图片,联系现实写一段话,表达“主权在我”的主题。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                      

(2)                    ,哀民生之多艰。

(3)屈心而抑志兮,                 

(4)                           ,固前圣之所厚。

(5)                    ,耳著明月珰。

(6)蒲苇纫如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小两题。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上阕“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两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试作赏析。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表达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非常:意外的变故

B.距关,毋诸侯          内:接纳

C.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造册

D.不如因善之            遇:相逢,会面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私见张良,具告                ②具沛公言报项王

B.①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②度我至军中,公

C.①良曰:“长臣。”                ②樊哙覆其盾

D.①沛公默                          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3.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项伯“重义气,少谋略”的一项是(  )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②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③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⑤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A.②③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⑤⑥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伯的本意是为自己的私情而欲救张良,但他智短虑浅,头脑简单,在“信义”面前,他不明是非,被张良蒙骗,被刘邦拉拢。

B.刘邦与项羽的为人处世相反,在这段文字中,刘邦的“四问”非常高明,清楚地表现了他处变不惊、善于用人的性格特点。

C.从项伯夜驰至沛公军,张良引他与刘邦相见一事可以看出,张良是这场宴会中刘邦阵营的总导演,是一个善于谋略的大智者。

D.节选的这段文字,虽然没有对项羽进行重点描写,但从“项王许诺”一句中可以看出,项羽缺少思考,疏于分辨是非真假。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2)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