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下题。 有月光 谷禾 有月光的晚上,我可以忘却生活的烦恼,...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题。

有月光

谷禾

有月光的晚上,我可以忘却生活的烦恼,去到村头的树林里或小河边,去到庄稼地头或某个无人的地方,在如雨的虫鸣和蛙噪里在青草气息披拂的风中,安静地坐下来,回忆从前,反思现在,也想一下亲爱的诗歌。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想,把身体完全放松了,躺在松松软软的青草上,闭上眼睛,聆听月光脉脉的流淌,在心里感慨,多少青春韶华都在这流淌的月光里老去了,多少壮志雄心都在这流淌的月光里成了飘忽的传说

现在,月光又溢满天空了,澄碧的蔚蓝似乎在隐隐发出银子的光亮,如果披着衣裳出去走走,你会遇见一个高个子男人,他仿佛迷失在了月光的声音里,一边凝望着沉睡的小村和远处的田野,目光似乎也被月光溢满了。你知道这就是我了。你继续走下去,也许会遇到更多的人,但不管相遇谁,一定都是被这样的晚上所诱的。

案上的台灯突然熄灭了,我存身的书房陷入了短暂的黑暗,与月光有关的回忆被暂时中断。我下意识地去拉窗帘,刚打开一条缝隙,交织的寒凉就落满了我的面颊。我没有避开,而是把目光继续投向了远天,去寻找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偶尔飘过的那一轮灰白。我知道,自从携家拖口在这座城市定居下来,我已经和真正的月亮,和有月光的晚上越来越生分了。    

我成了被月光遗忘的人。禾苗上飘摇的月光,草尖上涨潮的月光,露珠里闪烁的月光,池塘里静影沉璧的月光,牛羊眼睛里默默反刍的月光,小河淌水亮汪汪的月光,树叶剪影哗啦啦的月光,白菜顶着雪的月光,照着我沿着母亲的唤声回家的月光,我走她也走的月光,床前照影的月光,地上凝霜的月光,还有月光里睡熟的村庄和醒着的田野,月光牵动着蛙鼓虫鸣和枝枝叶叶,被月光引诱出门的人,似乎都成了古老的回忆。

还记得第一次出远门。5岁的我按母亲的嘱咐,穿过三个村庄和一条哗哗流淌的小河,去到3公里以外的另一个村子,给生病的弟弟抓药。我一个人上路,到那个村子,打听着找到医生,递上药方,抓了药就急忙往家赶,但赶到河边渡口,天还是擦黑了。渡口就在曾外婆家的村子旁,因为经常去那里住,那些在对岸干完农活回村的舅舅和阿姨们差不多都认识我,要带我去曾外婆家,但问清我一定要赶在晚饭前把药送回家后,就不再强留,而是把我拎到肩上,背过了河去。

过了河,我矮小的身影瞬间就融进了一望无际的庄稼地。在一片接一片的玉米林、大豆田、棉花丛和隆起的坟包间疾速穿行,路上已经稀有人影,风吹着庄稼叶子以及庄稼叶子摩擦我的衣服发出的沙沙声,仿佛蚕儿在咀嚼桑叶。偶尔,癞蛤蟆从脚下穿过,瞬间就隐入了田埂另一边的草丛。一只鸟儿倏地飞起来,在我的目送下,一直飞向蓝幽幽的夜空深处,飞向银盘似的月亮里去了。因为有月光带着我回家,因为衣服上、鞋子上、脸和手上都沾上了星星点点的月光碎片,我不但没有感到丝毫的害怕,而且到家后很久,心里还被巨大的兴奋和快乐充满着

如今奔忙在这个城市里,欣赏月光已经成了巨大的奢侈。这里有灯红酒绿,有忙不完的工作,有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电视节目,有印刷体的天下大事,却唯独没有月光引诱我出门或带我回家,没有星星点点的月光碎片黏上我疲倦的眉头。  

……屋子里什么时候已经被柔和的灯光重新充满了。我舒了一口气,去拉严窗帘的瞬间,耳畔恍惚传来鸟儿在月光中惊起的声音——那是在如墨的田野上,又圆又大的月亮突然跃上了树梢,正在巢中沉睡的鸟儿仿佛受了惊吓,慌乱中扇动披着月光的翅膀飞了起来,接着,许多鸟儿也纷纷飞了起来……你知道这定是我的错觉了,或者是某块废弃的砖石突然被汽车咆哮的声浪席卷着从最高的楼顶跌落下来。

1.理解第一段加点词语“飘忽的传说”的内涵。

2.文章写我第一次出远门有何用意?

3.赏析第六段画波浪线语句。

4.文章多次写到“月光”,有什么艺术效果?

5.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

 

1.“飘忽的传说”是说自己的壮志没有实现,雄心已经被消磨,就像看远古传说般地看待曾经的壮志雄心,飘忽迷离。 2. (1)插入回忆,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书写月光下的恬静与诗意。 (2)更能凸显“我成了被月光遗忘的人”,衬托现在在城市“欣赏月光已经成了巨大的奢侈”失落苦闷之情。 (3)增加情感体验的真实性,更富感染力。 3.运用拟人和通感的手法,“碎片”一词就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形象可感;借助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光对五岁的“我”的关怀,表达了“我”在月光陪伴下的兴奋和快乐之情。 4. (1)呼应题目,点明题旨。 (2)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篇。 (3)极具诗意的典型意象,与都市的喧嚣形成对比。 (4)象征乡村的恬美与诗意,表达了亲近自然的美好愿望。 5. ①主旨:表达了亲近自然、追求诗意的美好愿望,及对都市远离自然的无奈和叹惋。 ②感悟:现在奔忙在喧嚣的城市,水泥高楼、灯红酒绿和繁忙工作遮掩了月光,让人徒生欣赏月光是“巨大的奢侈”之感,生活也远离了诗意。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灵魂栖诗意 【解析】 试题分析: 1.注意结合文段的内容分析,此段说的是“雄心壮志”,由此得到“飘忽的传说”是说自己的壮志没有实现,雄心已经被消磨。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分析文中的词语的含义,注意结合上下文找到词语在文中的具体的含义,尤其是涉及到文章的主旨的词语的含义的题目注意从词语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角度分析,表层注意字面的意思,深层注意和主旨相关的意思。此题注意结合文段的内容,分析和“雄心壮志”相关的含义。 2.注意首先答出语段的内容“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书写月光下的恬静与诗意”,然后分析作用,主要是“失落苦闷之情”。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注意首先答出语段的内容“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书写月光下的恬静与诗意”,然后分析作用,主要是“失落苦闷之情”。 3.注意明确拟人和通感的手法,然后具体解释:“碎片”一词就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形象可感;再分析效果:借助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光对五岁的“我”的关怀,表达了“我”在月光陪伴下的兴奋和快乐之情。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散文中的赏析句子的题目注意是修辞手法和效果,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答题时先辨析修辞,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此题主要是拟人、通感的手法,注意结合文章解释并分析效果。 4.注意从结构上分析呼应题目,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篇的作用和内容上的“与都市的喧嚣形成对比”“象征乡村的恬美与诗意”“表达了亲近自然的美好愿望”“点明题旨”的作用。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小说和散文中经常见到分析某个细节或某种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作用的题目。回答这类题目首先在文中找到这些语句,然后结合文章的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析时小说主要从反应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是文章的线索。散文主要分析结构上的照应、线索,内容上的强调情感和文章的主旨。此题注意从结构上分析呼应题目,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篇的作用和内容上的“与都市的喧嚣形成对比”“象征乡村的恬美与诗意”“表达了亲近自然的美好愿望”“点明题旨”的作用。 5.首先明确主旨“表达了亲近自然、追求诗意的美好愿望,及对都市远离自然的无奈和叹惋”,然后然感悟。感悟要结合文章和现实。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概括文章的主旨的题目,注意联系文章的内容,散文的特征是形散而神聚,首先要对相对散乱的形式进行整理,最后到一点,这样就要对文章进行简单的段落划分,看文章都描述了哪些事情或精致,分析写这些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找到文章的神,文章的神一般集中在开头、结尾和中间行文中表情达意的句子中,找到这些就找到神。此题主要写“月光”,她“象征乡村的恬美与诗意”写作目的是“与都市的喧嚣形成对比”“表达了亲近自然的美好愿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渺沧海之一粟

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C.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D.游于是乎始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于其身也,耻师焉    位卑足羞

B.悠悠与颢气俱        游于是

C.其身也              渔樵江渚之上

D.欲人无惑也难矣      师道不复,可知矣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绝:隔绝

B.好古文,六艺经皆通习之          传: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

C.纵一苇之所                      如:往

D.故为之文以                      志: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