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年,英国牛津大学发现,有着350年历史的学校大...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年,英国牛津大学发现,有着350年历史的学校大礼堂的横梁已经风干朽化,必须得更换。这二十根横梁由巨大的橡木制成,可到哪里去找长得一般粗壮的橡树,来保持这所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大礼堂的原有风貌?学校园艺师向校方报告,当年的设计师已经预想到这种情况,所以早在校内一块土地上安排种植了大片橡树林。在一代代园艺师的守护下,现在,每棵橡树的尺寸都超过了横梁所需。大礼堂的横梁问题,可以圆满解决了。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时刻准备着 常听人家抱怨:考试到一半唯一的笔杆子没水了,只能挠着腮帮子充傻子了。 也有人感叹:升学要考英语口语了,包上书面表达我张嘴就又是一门外语了。 还有人痛哭流涕:考上好大学一星期受不了了,乱七八糟的宿舍里“连狗狗都要往外跑了”。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可如果连这将士和沙土都没有,那就算是岳王在世大禹复生也都自身难保了。因此凡事我们都有理由做好相当的准备,才不至于等到火烧眉毛、事到临头的时候只顾得空悲切穷着急了。就如同上边说的三人,不是考试工具没带够,就是平时一点儿不好好练习口语,要么就是生活自理能力未在日常中培养起来。于是,不得不这样说:我们要时刻准备着。 时刻准备着,不让成功的机会跑掉。你的每一手准备就如同一根细线,无数根细线能编成一张巨大的密网,助你满载而归。遥想当年赤壁烽烟,周瑜智诱蒋干盗书,孔明神机草船借箭,庞士元巧授连环计,黄公覆苦肉诈来降;真可谓万事具备,只等那一夜的东风了。正是基于孙刘联军为胜算做了极其充分的准备,才有了那点燃在冬日里的一把火,烧红了江北半边天,为后来的鼎足三分展开了原始的画卷。 时刻准备着,可以防范于未然。即使洪水似乎并不会到来,但也应该筑起坚实的堤岸。仍然举一个三国时的例子,诸葛亮曾在定军山埋伏下一支奇兵以防曹军来偷袭,果然,在他死后的公元263年曹魏大将邓艾巧渡天险,正着落于此地。然而此时人困马乏不堪一击的邓艾军队并没有碰上当年的伏兵,原因是后主刘禅觉得在此置军毫无意义,便把孔明留下的这支足以歼灭来敌的精锐之师早早地调离了。正是由于刘禅的不以为然,成全了邓艾的惊天之举,也从此葬送了蜀汉的大好河山。 以史为鉴,以人为训,我们更应该时刻准备着。不说其他,讲几句俏皮话就是:不要等到雨点儿打在脑门子上才发觉真的得带伞了,新车子上路给追尾了才后悔没有买保险了,眼瞅着卷纸找不着北了才想起老师交代的话有多美了,酒席里谈生意给全毁了才恨自己没早修炼一下这张臭嘴了。如今的社会里我们面对着莫测的明天,以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我们可真没有理由不时刻准备着,为了自己,也为了周围的人。 时刻准备着,是一种智慧;时刻准备着的人,不一定说他就是胜利者,但他一定是离成功站得最近的人!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作文题中材料意思显豁。立意可以从设计师、园艺师等角度出发,抓住“设计师” “当年的设计师已经预想到这种情况,所以早在校内一块土地上安排种植了大片橡树林。”说明设计师对事物的发展有长远的眼光或对事情早有准备。从“园艺师”的角度,“在一代代园艺师的守护下,现在,每棵橡树的尺寸都超过了横梁所需”“一代代的守护”说明坚持的力量。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语句重点思考。针对题中材料内容特点,可采用“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句,或分析其中的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从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来,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如此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四、由物及人法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五、分析关系法 六、明确褒贬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七、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 八、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学生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九、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十、寻互补法当然,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此外,这些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学生在具体的审题立意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本篇材料作文就是运用四由物及人法以及第七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

①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②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③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④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像上文所说的,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⑤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分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⑥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见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

(节选自《谈美·谈文学》)

1.阅读全文,提取整合文段信息,完成下列填空。

本文第①段从孔子的名言谈起,指出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第②③④段列举               ,第⑤段提出                ,从第⑥段起,作者就文艺欣赏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的论断。

2. 精神上的残废”“精神上的中毒”“精神上的短视”具体指什么?请简要概括。

①精神上的残废:                                                    

②精神上的中毒:                                                    

③精神上的短视:                                                    

3.第⑥段说“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为什么不能欣赏呢?

4.文中多处引用名言名句,请举一个例子说说它的具体作用。

5.你怎样看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南浦》一诗,完成下列小题

南浦

王安石(宋)

南浦东冈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1.鸭绿”“鹅黄”分别指什么?请具体说明。

2.第二句“物华撩我有新诗”中哪个词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世家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耶?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注释:①非与:难道不是吗?  ②一以贯这之:意思是做人坚守一个根本的原则。  ③率:行走。   ④稼:种庄稼。穑:收庄稼。   ⑤宰:家臣,总管。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1.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救陈于城父               军:驻扎 

B.则陈、大夫危矣           用事:当权

C.君子亦有                   穷:困厄  

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         病:痛苦

2.下列各组加横线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孔子用于楚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其身也,耻师焉

B.于是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今君亡赵走燕

C.赐,而志不远矣                         某所,母立于兹

D.不我信也                           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

3.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类的一项是   

A.予一以贯之               

B.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C.吾何为于此               

D.人之不我行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国、蔡国的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把孔子围困在野外。

B.孔子一行被困在陈国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就连被孔子称为最勇敢的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惊而不变,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的节操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C.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示质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颜回对孔子的回答,做到审时知事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并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

5.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

(2)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开琼筵以坐花,         

(3)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4)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5)子曰:“         。一日克己复礼,                  ,而由人乎哉?”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既有条件,读书万万不能狭窄。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若读书面窄,思路就不广。但是,切切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你若喜欢上了一本书,不妨多读:                 。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A.第一遍可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二遍囫囵吞枣,这叫享受;第三遍可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

B.第一遍可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

C.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

D.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第三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