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汪国真:触摸生命的极致 他不是诗人,不是书法家,不...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题。

汪国真触摸生命的极致

他不是诗人,不是书法家,不是画家,不是作曲家,他是汪国真——一个触摸生命极致的勇者。“一代人的文化偶像”汪国真走了,享年59岁,青春成为诗人最后一个注脚! 汪国真,一代人记忆深处的名字,曾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他的名字曾与诗歌 紧密相连,让我们忆及那个传抄诗歌的年代特别的“时尚”。

在大学期间,汪国真便开始发表诗歌作品。很少有哪个诗人像汪国真一样,在诗集出版之前就拥有了那么多的读者。到90年代,汪国真出了五六十种诗文集,研究赏析其 诗歌作品的书多达十几种,随之“汪国真热”席卷全国。1990年,汪国真的诗集大卖,有 人把这一年称为出版界的“汪国真年”。甚至有人把当时的热潮称为“风暴”。

1985年开始进行诗歌的创作,至今坚持笔耕不辍二十余年,汪国真被誉为“中国诗歌最后一个辉煌的诗人”。曾有评论说:有青春的年代,就有汪国真的诗行。

积极、靖扬的诗歌主题,让汪国真在年轻人群体中形成巨大影口向,也让其作品带有 启蒙意义,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诗刊》编辑、诗人彭敏说:“汪国真是一代人的文化 偶像,他的诗歌成为无数文学青年的启蒙读物,他把诗歌的影响力扩大到整个社会,其诗歌的社会启蒙意义超过了文学价值本身。”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汪国真的诗,在一代人心中留下烙印,并继续发挥着社会影响。正如网友的悼词: “人生最艰难的时期,您的诗为我释怀。如今,夕阳涂满小路,荆棘已化杜鹃,您的背影 消失在地平线,您的温暖真诚继续伴我们风雨兼程。”

细心人会发现,现在的许多报刊的一些栏目刊头的书写笔风一致,似乎一人所为。 不错,这都是汪国真留的“墨迹”。汪国真书法作品乍看笔画舒展,章法潇洒,疏密有致, 细赏稳健刚劲,豪迈磅礴,又不失典雅之美。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石宪章先生曾称汪国 真是“书法界一颗璀璨的新星”。

汪国真什么时候开始涉足书法界?让人颇为不解。其实,汪国真从诗家到书法家, 追根溯源全是因为签名“惹的祸”。1991年11月,汪国真应邀为北京大学演讲,学生们 都拿着本子请他签名。汪国真的字写得有些“对不起观众”,他也不好推托。果不其然, 一位拿到签名的女生失望地问他:“老师,你的诗写得好,字却怎么没诗好呢?”一句问话,问得汪国真满面通红。回到家,他决定从此练书法。

让汪国真意想不到的是,他在北京琉璃厂一家字画店里看到自己的两页信待沽,他 上前问值多少钱。店主说少于千元不卖。汪国真问真值这么多钱吗?店主说,世上有 两种字最值钱,名人写的字S卩名人字和书法家写的字即字名人,而汪国真的字兼二者而 有之,能不值钱吗?而今,汪国真的书法已高达每平尺万元。在《中国百年书画走红名 家》上,竟也赫然列着汪国真的大名。

当书法小有所成,他又开始学绘画。这两年,汪国真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在保利、瀚 海等拍卖会上,成交价从数万到20多万元不等。最近的一次成交是1月24日的保利拍 卖会,他的一幅书法作品卖到了 1265万元。进入新世纪以来,汪国真又开始音乐的研 究与创作,对自己的音乐作品,汪国真这么评价再过10年,有可能,我的音乐作品的影 响力会超过诗歌。”这样的一生,何止“诗人”二字所能概括。

汪国真的身体最早发出预警是在1999年前后。人生的最后阶段,他完全在扮演一个空中飞人。编辑刘志宏是他这种生活的见证者。每次给汪国真寄送图书样稿时,刘志宏都得先打电话弄清楚汪国真在什么地方,以便他能及时看稿。

刘志宏曾问汪国真,你各方面都已经很成功了,为什么还要这么拼。汪国真告诉 他:“不管多大岁数,也得努力啊。”这让他感受很深。

汪国真生前好友、著名作家张宝瑞用“他要掀起人生的第二个高峰”来形容汪国真当时的状态——到处开办工作室、主持电视节目、作品越来越得到认同,“好像有一个收 藏家一年要收藏他200幅作品”。汪国真还是不愿错过任何机会,“他就想重新来个‘汪国真热’”。

汪国真的葬礼上,有副挽联来自书画家吴欢有人说汪国真不算好诗人,但好诗人 不如汪国真。”

人生是一场漫长、没有终点的旅行,沿途的风景或许是悲凉的,或许是温暖的,或许 是成功的、亦或是失败的。正如汪国真所说“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 实”,将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可能,才算不虚此生。褪去这些璀璨的光环,汪国真留给 我们的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影响一代人的又何止是他的诗歌。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他不是诗人,不是书法家,不是画家,不是作曲家,他是汪国真”,意在强调汪国真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

B汪国真的诗歌充满正能量,在年轻人群体中形成巨大影n向,也让其作品带有启蒙 意义,从而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C 一句问话,问得汪国真满面通红”,这里的神态描写凸显了汪国真的羞愧心理,也 表现了他作为名人觉得有失颜面的虚荣心。

D“再过10年,有可能,我的音乐作品的影响力会超过诗歌”,由此可见,汪国真一直 希望成为一名音乐家。

E“不管多大岁数,也得努力啊”,反映了汪国真为了让自己每个人生阶段都获得璀 璨光环而采取的人生态度。

2.本文说汪国真是一个触摸生命极致的勇者,你认为“触摸生命极致”包含哪些内涵? 请分条概述。

3.作为一篇人物传记,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4.汪国真说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中央电视台也有句广告词人生如一场旅行,不必在乎最终的目的地,而在乎沿途的风景。”请结合本文内容和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1.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D.E不给分。 2.①坚持笔耕不綴二十余年,诗集文集众多,影响巨大,“汪国真热”席卷全国;②“字没诗好”成为汪国真刻苦练习书法的契机,并在绘画、音乐等方面都有所成就;③汪国真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辗转各地,为了工作, 完全在扮演一个空中飞人,要掀起人生的第二个高峰。 3.①选材真实可信,大量引用身边人的评价和汪国真自己的话,增加了传记的真实性和可读性;②正侧相结合,作者的正面叙述直接突出汪国真在诗歌、书法、绘画方面的成就,再引用别人的话,从侧面描写,使人 物形象更加丰满突出;③重视细节,比如,要求签名的女生的问话,编辑送样稿的细节很真实而饱满地再现 了汪国真的生活和性格。 4.这两句话说的都是要注重人生的过程;但各有不同侧重点,前者“风雨跋涉”比喻人生过程中的悲哀、失败等,强调的是迎难而上的努力和付出给人生带来的意义,正如汪国真不管多大年纪都不停止的努力给他带来的生命的充实,以及对别人的精神启迪,这是一种执着所带来的强大的正能量,(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和挑战,我们要像汪国真一样执着与顽强,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后者告诫我们不要过分追求目标,别让目标束缚了身心,强调生命过程的舒展自在与心态的 通达,对于汲汲于自我的获得与成功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智慧的启迪。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将选项分别带入文本进行比较分析作答。C项,也表现了他作为名人觉得有失颜面的虚荣”不符合文章主旨。D项,“汪国真一直希望成为一名音乐家”理解错误,这里主要是凸显汪国真的自信的性格。E项,“为了让自己每个人生阶段都获得璀璨光环”理解不正确。所以选AB。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警示】多项选择题在传记类文本阅读中算是比较难的一道题,命题人常常会从多个角度来设置一些令考生迷惑性的或隐性的陷阱,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人物精神、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结构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材料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例如本题几个选项就是从多个角度设置迷惑信息,例如选项C“有失颜面的虚荣”很显然不符合文章主旨;D项,把汪国真的自信性格误解成了做一名音乐家。 2. 试题分析:此题实际上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从文本中找到能体现汪国真“触摸生命极致”的相关语段,然后根据语段内容的提示提炼性的概括作答。例如,第3段,“1985年开始进行诗歌的创作,至今坚持笔耕不辍二十余年,汪国真被誉为“中国诗歌最后一个辉煌的诗人”。”可提炼出关键句作为答案;以此类推,再从汪国真刻苦练习书法、汪国真“他要掀起人生的第二个高峰”等方面概括作答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解答此类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例如本题从文本中找到能体现出汪国真的“触摸生命极致”的语段后,很容易提炼出能表现这一内涵的语句作为答案。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传记写作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常见的写作手法类型,结合着文本中具体内容分析概括。例如本文在塑造传主汪国真的人物形象时,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还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来刻画汪国真的形象。文本还引用了汪国真自己的话语及身边人的评价,给人真实可信之感。答题时,要结合着文本具体内容分析概括。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有表达方式方面的技巧,有表现手法方面的技巧,有材料安排方面的技巧,有布局谋篇方面的技巧,也有修辞运用方面的技巧,每一种技巧都有其常规作用。对常见的技巧必须要熟悉它的常规性作用。例如,类比的作用: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象征的作用: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衬托的作用:突出事物特征,强化思想感情。回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次要回答这种表现手法在文句中表现了什么内容,最后回答这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好处或效果,并结合语境加以说明。例如本题就可从塑造汪国真的描写方法及引用等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有关汪国真的名言的意蕴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可抓住这句话的关键词“风雨跋涉”“丰富充实”,结合着文本中这句话所在语段的具体语境,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分析这句话蕴含的丰富含意。读后可知,显然“风雨跋涉”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比喻人生中经历的悲哀、失败等,而“丰富充实”则是指人生经历了这些悲哀、失败之后带来的人生价值与精神追求等方面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的理解,要从这句话对我们人生的启示与感悟等方面来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解答此类探究语句蕴含的丰富含意的探究题,应抓住关键词,结合着语句所在语段的具体语境,根据对传记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传主的人物形象和人物精神及传记主旨,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进行探究作答。对于传主精神对人生的启示与感悟,要联系社会现实,从自身实际来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能自圆其说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题。

纤痕

廖静仁

儿时的事情,是最难忘却的。就说那一道道纤痕罢,至今,仍然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

我的家,坐落在资水中游北岸,傍江极近。一条窄窄的纤道,就在门前的阶沿下,随江水向两端蜿蜒。

我们常在纤道上捡石子玩,把那石子一颗一颗扔进江水里面。尤其姐姐是玩得极认真的,她每扔一颗,都总要骄傲地咋呼一声:“扔掉一颗绊脚石!”那神情,像很值得炫耀。

是的,我们还拾那些纤夫们遗弃的,被石子磨得破烂不堪了的草鞋。那草鞋大多是纤夫们从益阳买来的。当时,我还不太稔事,更不懂得纤夫们的艰辛,总以为是那益阳人编织出的草鞋质量不高。而姐姐却说:“纤夫们的脚板那么重,能不烂吗?”我们把那些拾到的草鞋,用一根长长的绳子串起,一路拖着玩。倘是我们哪一回拾得多了,就学着爸爸他们拉纤的样,一步一杭育地两手爬着地走。每当我们弓着腰拖草鞋时,妈妈看了,就会摇着头轻轻地叹息。她叹息什么呢?我想姐姐是一定知道的,可她没有说。

当然,我们玩得最严肃的,还是用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纤痕。

那是我们屋下侧约五百米远的纤道拐弯处。那儿的纤道,被隆起的巨崖挤得只能容下一只脚板。湍急的资水,由于崖石的夹挤,显得更加势不可挡。闻名整个资水两岸的“崩洪滩”,就在这个地方。倘是重载船逆水上滩,须得等伴船才行。长长的资水,像 这样的大滩有好几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帆船都总是三五结绊而行。要是有船从下 游来,老远老远我们就能听到纤夫]那如歌的号子声。

我姐姐的耳朵最灵,每次都比我们先听见。“快去哟!快去哟!”她那极好听的声音 一响起,我和邻家的伢儿们,都会一阵风跑往崩洪滩。纤夫们正紧绷着脸,喘动着嘴角, 那被太阳烤晒得黑而发着乌光的胳膊以及背脊,仿佛变了形一般,显得嶙峋。一双双铁 铮铮的肢掌,紧扣着路面。像要把那路面扣进去似的。他们的腰板起初弓着,而后又拼 命地向前伸直。由于抓爬那能够牵引向前的什么东西,手指甲裂开了,指头溢出了鲜血。看到这情景,我们都呆住了。姐姐在发怒,朝我们吼着还发么子鬼呆呵,没良心 的东西!”话音未落,她已进入了纤夫们的行列。我才省悟,继而,便毫不犹豫地把母亲 就准备好的,用粗白布一层粘着一层,针线儿扎得密而又密的纤搭肩,迅速地背在肩 膀上。那纤搭肩的尾首处扣着一个麻竹结,拉纤的时候,只要把那麻竹结往纤绳上一反,便锁得紧紧的了。拉呀!拉呀!只有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地感到了生活的严峻。

拉过了这一程,便到了我们屋脚下。纤夫们胡乱地用衣袖或是衣襟擦把汗,就朝我们家里走去。姐姐早已将凉茶准备好了,一海碗一海碗地给他们盛着。妈妈则在灶房里忙着煮饭、炒菜。就在纤夫们吃饭的这段时间,我们这些伢儿便围到了崩洪滩的纤痕旁看“稀奇”,有些伢儿总爱拣石块砸那纤痕玩,被我姐姐知道了,便赶了来谁要你们 砸的?真不懂事!一年一度,大人们要从这纤痕中分辨出过了多少趟上水船呢!”那时,姐姐已是大姑娘了,她说的话,我们都当是大实话。因此,纤痕在我们的感觉里,渐渐地神圣起来。要是硬心痒不过,也只是用手去小心翼翼地抚摸抚摸。

那年春初,姐姐嫁给了常和我爸爸他们一道拉纤的那位年轻壮实的纤夫。记得就在我姐出嫁的前一天,我看见她在崩洪滩隆起巨石的拐弯处,坐了很久很久。一双被江风刮得皱巴的手,拿着一条薄薄的绸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一道又一道纤痕。

很长时间没有回家,大学毕业那年,我乘车直抵最近的资水江畔。下车后,便匆匆地寻涛声赶去。许多年沉在书海中,竟没想到这变化会如此地大。满江里大大小小的船只,都已经改了旧时容颜:船上没有了桅杆,不见了帆篷,全是一色由马达带动螺旋桨的机器船。我那拉纤的姐夫不会失业了么?我遐想着,不知不觉地踏上了一条沿江的小路。要不是被一阵伢儿的哄闹声惊醒,我还真不知会“梦”游到哪里去了呢。

“那是我爸爸和爷爷他们雕出来的!”

“羞!羞!是我爸爸和外公他们雕出来的!不信?不信去问我妈妈。”于是,伢儿们便一哄而散了。

原来,我已走在了一处和崩洪滩相似的江峡中,刚才那群伢儿,就是争论的这滩头拐弯处的纤痕。他们不知这纤痕是被纤绳勒出来的,竟以为是父辈们雕凿出来的!

的确,这不正是力与美的雕塑?

这记录着资水江畔一代又一代纤夫艰辛生活的纤痕哟!我身不由己地蹲下,小心翼翼地用手把它抚摸,抚摸……

1.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A纤痕记录了资水江畔一代代纤夫的艰辛生活和坚韧品质,所以作者将“纤痕”比作 “力与美的雕塑”,表现了纤痕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B本文用插叙的方式,以回忆儿时拉纤为题材,从一道道纤痕中体悟生活的艰辛、社会的变化,同时亦展示儿时懵懂的快乐。

C文章写“伢儿们”以为“纤痕”是长辈们雕凿出来的,表达了作者对伢儿们不懂拉纤生活的遗憾,同时,在结构上呼应前文的“伢儿,体现时代的变化。

D文章描写了纤夫拉纤的细节,通过对纤夫的动作、外貌等描写,突出了纤夫们劳动 的艰辛以及坚韧的品格,表现了作者对纤夫的同情和赞美。

E“我”和小伙伴们拖着草鞋,模仿拉纤,是大人们拉纤的场景在他们心目中的投影。

2.文章标题是“纤痕”,但着力刻画了“姐姐”这个人物,这样构思有什么妙处?

3.文章三次提到抚摸纤痕这一动作,请概括说明其不同的含意及重复出现的作用。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想象,运用两种以上描写方法,给文章补一个结尾。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           ”两句表达了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观点。

(2 )杜甫在《登高》中高度概括自己晚年悲凉处境的两句是“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通过描写邹忌的身高和容貌来表现邹忌美男子特征的两句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

酬李穆见寄

刘长卿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宾至 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曰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1.两诗都是写待客之作,两诗中诗人和客人的关系如何?请根据诗意简要分析。

2.两首诗在表达技巧上各有怎样不同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蔡邕字伯喃,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操音律

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 ,向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而归。闲居玩古,不交当世。

建宁三年,辟司徒桥玄府,玄甚敬待之。召拜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邕以经籍

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等奏求正 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

中平六年,灵帝崩,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称疾不就。卓大怒,詈曰:“我力能族人,蔡邕遂偃蹇者,不旋踵矣。”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每集谟,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

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僖!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僮仆告主人曰:“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太尉驰往谓允曰: “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曰:“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太尉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

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选自《后汉书·蔡邕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党高其义:“乡”是古代地方行政单位,所辖范围历代不同;“党”是古代地方组织单位,古代五百家为党,合而称乡党,指乡里、家乡,文中是指乡族朋友。

B.搢绅诸儒莫不流涕:“搢”有“插”之意,“绅”是指古代仕宦者围于腰际的大带。“搢绅”意即把上朝用的笏插到“绅”中,代指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

C.我力能族人:“族人”是由两个单音节词“族”和“人”组成,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族

人”,“族”的用法和“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中的“族”是相同的。

D.正定六经文字:“六经”是指《诗经》《礼记》《尚书》《周易》《春秋》《孝经》六部儒家经典,《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也是指的这六部经书。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白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B.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白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C.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白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D.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白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常侍徐璜等听说蔡邕善于弹琴,于是奏明皇帝,由陈留太守督促蔡邕进京,但进京途中,蔡邕走到偃师就假称生病,回家了。

B.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居请他赴宴,他走到门口却离去了,是因为他从弹琴者的琴声中听出了杀意,这正是他妙操音律的表现。

C.蔡邕被司徒桥玄请人自己的幕府,在东观研究修撰史书,蔡邕认为经书离圣人的境界很远,文字又有很多错误,因此请求修正。

D.王允将汉武帝不杀司马迁类比自己不杀蔡邕,意在强调如果留下蔡邕,白己将会像汉武帝受到司马迁毁谤一样受到蔡邕毁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

2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没有约束的科技是危险的

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很强大的自主性,如果任其无约束地发展,它的潜在成果既有可能造福人类,也有可能摧毁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秩序。如何让科学的发展始终朝向善的道路,就是今天人类亟须解决的问题,科技伦理的兴起也正是基于这个时代背景出现的,从中不难发现科技伦理出现的被动性。在经历一系列惨痛教训后,人们终于认识到不加约束的科学是非常危险的,任何国家或个人都无法承担其可怕的后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伦理的水平直接标度了科技发展的成熟度。

科技伦理的出现是科学建制化带来的必然结果,这是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科技伦理的目标很明确,即通过有效的规范,保证研究的所有环节都处于伦理的规训空间内,使研究的整个链条都指向追求善的目的。为了清晰展示科技伦理的作用空间与复杂性,我们可以简单勾勒出科技伦理发生作用的空间结构:政策环境、研究主体、手段、研究对象与研究结果,在这个研究链条的每个环节内都存在伦理缝隙,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伦理学中诸多理论流派的分歧,大多与对伦理行为的空间结构侧重点的选择有关。关注行为主体动机的学者,侧重于强调道义论,即行动者的动机是否是善的;后果论者倾向于根据行为结果来判断行为是否是善的;注重过程的流派倾向于釆取功利主义模式,认为一个行为如果能取得综合收益最大化,那就是善的。从中不难看出,提炼出具有普遍实践操作性的伦理规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对科技伦理而言,如何使这个研究链条的运转既满足研究的目的,又不违反伦理的要求,实在是很复杂的事情。在这条研究链条上存在诸多值得探讨与约束的地方,否则,科学就会从人类的福祉变成人类的噩梦。科技成果引发的恶不仅仅包括那些基于前沿知识而来的新奇危险,还包括更多的基于普通知识的平庸的罪恶。

由于近代科学是西方的产品,在其发展过程中,西方人提出了 一些相应的伦理规范,而对于中国人来讲,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舶来品,我们没有与此相对应的传统与经验,因而在科技伦理上存在先天的不足。

由于西方具有悠久的宗教传统,即便科技领域是一个全新的未知领域,并无相应规 范,其工作还是会受到宗教伦理的约束。而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是基于农业社会建构 出来的,仅仅解决了人伦与社会秩序问题,而建制化的科技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因此,根本不可能从儒家伦理中分化出符合科技发展的现代科技伦理观念,就此而论,其可资借用的理论资源并不多。同时,我们的文化也缺少对于至善的一种普遍的形而上思考,故而,在面对社会结构整体变迁之时,我们原有的伦理规范大多处于失灵状态。再加上中国的社会变迁大多处于低水平重复状态,故而很难涌现出新的生产方式与制度安排, 这就导致很难出现伦理规范的革命性变迁,致使我们的伦理规范总体上处于退化阶段,甚至在一些领域我们根本就没有比较成型的伦理规范。在社会分工进程加快的现实的倒逼之下,伦理空白之处随处可见,伦理领域是一片亟待开拓的处女地。

另外,我国的教育体制中也缺少这方面的系统训练,从而导致我国科技人员对于科 技伦理的认识与知识储备严重不足。这就意味着,随着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投入 的增加与从业人员的大幅增长,以及功利主义评价模式的形成,完全可能导致一部分科研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没有约束地从事后果高度不确定的研究。没有规则的市场是混乱的,没有伦理约束的科技则是危险的。

所有的优秀与卓越都是规训的结果,因此,践行负责任的研究,恰恰是中国科技界 应该展现给世界的一种风格与品相。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科学的发展已具备很强的自主性之后需要一定的约朿,科技伦理为此而被动地出现,它的目的是更好地规范科学的发展。

B仅仅解决了人伦与社会秩序问题的儒家伦理不适应工业化时代的科技伦理要求, 因此,我们急需构建科技伦理规范。

C政策环境、研究主体、手段、研究对象与研究结果,是科技伦理链条的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内都存在伦理缝隙。

D近代工业社会出现了科学的建制化,社会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要求建制化的科学科技伦理的规

2.关于中国为什么要推进科技伦理研究,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没有自己的科学,科学是舶来品,没有与此相对应的传统与经验,在科技伦理的不,此要强科技伦理

B在社会分工进程加快的现实的倒逼之下,推进科技伦理研究将引发新的生产方式与制度安排,从而引发伦理规范的革命性变迁。

C从儒家伦理中不可能分化出符合科技发展的现代科技伦理观念,因为儒家伦理是基于农业社会建构出来的,而建制化的科技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

D我国的教育体制中缺少科技伦理的系统训练,导致一部分科研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没有约朿地从事后果高度不确定的研究。

3.根据全文内容,以下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技成果引发的恶不仅仅包括那些基于前沿知识而来的新奇危险,还包括更多的基于普通知识的平庸的罪恶,因此规范后者更为重要。

B近代科学是西方的产品,在其发展过程中,西方人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伦理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的科技发展比中国的科技发展成熟度更高。

C学者们往往对伦理行为的空间结构侧重点有不同的选择,选择不同的侧重点有不同的伦理倾向,因而较难提炼出具有普遍实践操作性的伦理规范。

D人们在经历一系列惨痛教后,终于认识到不加约朿的科学是非常危险的,用伦理 约朿科学应该是中国科技界展现给世界的风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