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无价之宝 曾宪涛 老严是个古董迷,最有研究的是中国古...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

无价之宝

曾宪涛

老严是个古董迷,最有研究的是中国古钱币。

那天,老严去一个古城办事。坐完了火车坐汽车,下车后老严又累又饿,就在路边一个馄饨摊旁坐下来。馄饨两块钱一碗。吃罢馄饨,就在老严把硬币丢到摊主的钱盒子里时,竟发现那里面有一枚古钱。老严拿起古钱细细一看,大吃一惊。他研究过这种古币,存世寥寥无几,堪称无价。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老严对摊主大嫂道:“这钱是哪来的?”大嫂是个爽快人,说:“什么哪来的?吃馄饨的客人丢下的呗。老严奇怪了:“客人丢的,他没回来找?”大嫂乐了:“不是丢的,是那人在这吃馄饨,兜里没钱了,就要拿这个东西换馄饨吃,还说啥这东西价值连城,狗屁!我看他精神有点不正常,就对他说要吃就吃,没钱就不给,谁要你的价值连城,没想他吃完馄饨,丢下钱就走了。”

有这等奇事?老严把那古钱看了又看,虽然拿不准真伪,但总感觉是个宝贝,就问馄饨大嫂:“这东西能卖给我吗?”

“卖啥卖,你喜欢就拿去,俺本来也没想要他的。”老严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古城的民风竟然还这么淳朴。他收好古钱,还想给大嫂一点报酬,可大嫂理也不理他,忙自己的去了。

回来后老严上网一查,古钱存世仅两枚,一枚为国家保藏,一枚流落民间。老严不敢相信这失落民间的宝贝会落入自己手中,可他又心存侥幸,查阅了大量资料,拿着古钱对照来对照去,最后竟认定是真品。

老严那个激动,当晚就把几个藏友请到家里,没想藏友还没看古钱就一致摇头:“不可能!”老严不甘心,拿出古钱叫他们鉴别,一个藏友瞄上一眼道:“老严,我看你是迷了,这肯定是赝品。”其他几个藏友也附和说:“赝品赝品。”

老严很憋气,他决定找名家鉴别古钱。老严遍访了本地的古玩钱币行家,非但没得到认同,反倒给古玩圈增添了笑谈,都说老严疯了。老严被激怒了,决定找国内的名家来鉴定古钱。

老严带上宝贝进京了,他通过关系拜访了一位圈内大家,当然,还送上一份厚礼。大家是不会何人都见,轻易为你做鉴定的,因为一旦看走了眼,就会威信扫地。然而这位大家叫老严失望了,不过到底是大家,一点没讥笑老严,只是含蓄委婉地告诉他,这东西就是个赝品。

老严回到住处,翻来覆去一夜,天亮也没睡着,他实在不甘心。老严又备了份厚礼,经人引荐访了另一位大家。这位大家倒很爽快,收下礼物就对他说:“东西绝对是假的,你想怎么可能……”老严手捧宝贝就僵在那里,他像是被判了无药可救的病人一样。大家又摇摇头:“来找我的人多了,全拿着赝品当真品,比你还执著。”

回来后老严把古钱看了又看,越看越不死心,他几乎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把能找的专家都找了,可还是没人给他一丝希望。老严终于心灰意冷,决定回家了。

老严剩下的钱只够买一张回去的车票。买了票,离上车还有一段时间,老严便在车站广场溜达。已过了晚饭时间,老严还没吃东西,一阵眩晕盗汗,饿得有些受不了了,可身上已无分文,只有那枚古钱。

老严站在一个水饺摊前,卖水饺的老大妈问他吃水饺吗,他舔舔嘴唇,很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没钱。老大妈很吃惊:“你被偷了?”老严苦笑说:“没有没有。”便对大妈说了自己的遭遇,老大妈乐了:“还有你这样的人吗?给你吃碗水饺吧,不收你的钱,这么远的路不吃东西咋行。”

老严连声感谢,吃完水饺,他拿出那枚古钱:“这东西给你吧,它真是无价之宝。”老大妈撇撇嘴:“那你就自己留着吧,俺不稀罕这东西。”老严真不想再带古钱回去受人讥笑,趁大妈没在意,丢在她的钱盒子里。

回来后,谁问起古钱老严都不搭理,一天到晚像丢了魂似的。

这天,老严在古玩市场遇到一位异乡人,那人对古钱币鉴赏的一番高论深深吸引了他。老严非要拉他去家里坐坐,说是要给他见识一枚世所罕见的古钱。异乡人见他盛情难却,便跟老严去了。

来到老严家,老严拿出古钱的照片,并说了自己在京城的遭遇。那异乡人看了一会儿照片,然后从包里拿出一份海外版的古玩报纸,只见头版一个醒目标题:一枚价值连城的古币在海外现身。报纸还配发了那枚古钱的照片,跟老严照片中的一模一样。

报道说这枚古钱是一位海外收藏家偶然在京城一个水饺摊上发现的,那卖水饺的老大妈没要他一分钱。收藏家本来不敢相信这是真品,但最后还是忍不住花重金用最先进的科学手段做了鉴定,终于令这枚失落民间的稀世珍品重见天日。

老严看完报道不由捶胸顿足,仰面长叹。那异乡人微微一笑道:“你也不必后悔难过,见过这枚古钱的人多了,可是谁敢承认它,只因它价值太高,可惜了……”最后,异乡人又说了一句话:“其实,我也曾经得到过它,最后丢给一个卖馄饨的大嫂了。”

(节选自《社会大千》)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京城第二位大家“爽快地”收下礼物后没做研究,就根据经验断言老严的古钱是赝品,这些行为表明这位京城大家毫无诚意,欠缺职业素养,徒有虚名。

B.在对待古钱真伪的问题上,古城大嫂、京城老大妈的淡然与老严的执着焦灼形成对比,这就形象地刻画出古城大嫂与京城老大妈她们淳朴善良、开朗豁达的性格。

C.老严遇古城卖馄饨的大嫂“捡漏”得古钱,后困窘时遇京城卖饺子的老大妈决意弃古钱,所得所失与异乡人得失古钱的经历惊人一致,巧合的手法使故事情节曲折离奇。

D.小说先交代老严的身份与特长,然后交代他得古钱后研究的结果,处处暗示他对古钱的研究水平较高,为后来的结果作铺垫,故事结局就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了。

E.小说采用第三人称,以旁观者的视角讲述一枚价值连城的古钱由湮没民间到彰显于世的故事,具有客观性,因而小说直接展示了老严的人物形象以及社会生活的本质。

2.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语段的表达特点。

3.请简要分析异乡人在文中的作用。

4.“无价之宝”到底是指什么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

 

1.A D 2.(1)这是一段以描述为主的文字,交代了老严与藏友之间对古钱的看法的矛盾,(2)运用对比手法(对照或反衬),以老严的行为与藏友的神态语言对比来突出老严对自己观点的坚信和藏友毫无根据的怀疑。(3)语言和神态细节描写形象生动,表现了藏友们不重研究、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性格,富有幽默讽刺的效果。 3.(1)作为次要人物,异乡人收藏知识渊博,然而因信念不坚定而与无价之宝失之交臂,以此衬托主要人物老严的形象。(2)异乡人的出现揭开了古钱的真伪,揭示事件的真相,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到高潮(3)以他的经历与老严的经历相印证,表明事情的普遍性,突出文章的主题。(三点写齐给四分) 4.“无价之宝”是指:(1)古币,古钱历经被冷落到价值连城的过程,证明其的确是无价之宝。(2)对认定的看法的坚信与执着,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品质。老严、异乡人这类人都经历了由坚信到怀疑到绝望的认识阶段,在众人的怀疑与所谓权威的决断下放弃了自我的判断,最终与无价之宝失之交臂,证明了准确的判断下坚信自我的重要。(3)对人生得失的坦然与豁达。老严与异乡人均为一枚古钱的真伪而改变自己对事物和社会的观念,影响自己的现实生活,启迪人们应该正确对待人生的得与失。(4)真诚、热情、善良的古朴民风。大嫂、老大妈不受外在的影响,过着适合自己的自由生活,在自食其力的生活和帮助他人的行为之中感受到生活的充实与快乐。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本的内容和技巧。题干要求选出“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可在整体感知小说内容的基础上,从小说的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等三个角度分析,B项,“老严的执着焦灼”与“古城大嫂”和“京城老大妈”的性格没有构成对比关系。C项,老严与异乡人丢失古钱的方式一样,至于得到的方式是否一致,在文中没有交代。E项,小说的主题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得以间接揭示,所以社会生活本质也是从多个方面得以揭示,“直接”一词过于绝对。老严的人物形象既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不是单纯地直接展示。 【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的故事梗概,比如有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主要情节是什么,写了谁干什么事,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方式,是正面还是侧面,选项中如有涉及这些方面,就应该到文中找一找,看是否有这种描写方式,以及对这些描写方式的分析是否有问题;有无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又什么作用。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语段的表达特点”这是考查表达技巧。阅读语段后,可以判断表达方式上是描写,讲述的是老严与藏友之间对古钱的看法的矛盾,而且老严的“激动”与几个藏友请到家里,没想藏友还没看古钱就一致摇头“不可能!”,老严不甘心与一个藏友瞄上一眼道:“老严,我看你是迷了,这肯定是赝品。”其他几个藏友也附和说:“赝品赝品”形成对比,从语言和神态刻画了老严坚信自己的观点,而藏友轻率、毫无根据的怀疑,“其他几个藏友也附和”表现了藏友们不重研究、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性格,富有幽默讽刺的效果。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表达技巧的内容很广泛,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安排、语言技巧等。一、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悬念、照应、突转、伏笔、铺垫、渲染等。三、修辞手法: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设问、反问、对偶、借代、夸张、排比、反复等。四、结构安排: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首句点题、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详略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总领(统摄)全文、领起下文(引出下文)、总结上文、承上启下、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升华主题等。五、语言技巧1.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传神等。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幽默、典雅、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口语化等)。3.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偶、借代、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反复等)。修辞手法一般针对欣赏具体语句的技巧。4.句式选用:长句、短句;整句、散句;排比句、设问句、反问句。如本题从表达方式来看是描述,且有细节描写,主要是人物的语言和神态,同时运用了对比衬托的表现手法,老严和藏友。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请简要分析异乡人在文中的作用”这是一道人物作用题。首先判断出“异乡人”不是小说的主人公,即为次要人物,然后根据次要人物的作用来分析其作用,可以从内容、结构、主旨方面考虑,内容上:“其实,我也曾经得到过它,最后丢给一个卖馄饨的大嫂了。”异乡人收藏知识渊博,然而因信念不坚定而与无价之宝失之交臂,以此衬托主要人物老严的形象;结构上:“然后从包里拿出一份海外版的古玩报纸,只见头版一个醒目标题:一枚价值连城的古币在海外现身。报纸还配发了那枚古钱的照片,跟老严照片中的一模一样”揭开了古钱的真伪,揭示事件的真相,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到高潮;主旨上:“你也不必后悔难过,见过这枚古钱的人多了,可是谁敢承认它,只因它价值太高,可惜了……”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类题型的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主要就情节结构方面的作用来谈,内容上的作用主要就人物塑造、主题表达两方面的作用来谈。答题时,要围绕该人物形象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主题表达这三个方面的作用考虑,要注意分条分点表述,分析时要做到立足文本、点面结合、有理有据,力求答题的条理性、规范性。当然,这三个方面的作用不一定在每个题目里都面面俱到,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和题干显性隐性要求作适当调整或取舍。如本题首先判断“异乡人”为次要人物,然后按照答题格式答题即可。 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无价之宝”到底是指什么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这是考查标题的含意。“无价之宝”表面含意就是指文中的古币,被冷落到价值连城的过程,证明其的确是无价之宝。然后再看与古币有关的人物、事件,确定其深层意思,老严曾经拥有这“无价之宝”,但他没有经得起他人的质疑,没有坚持自己的判断,“老严真不想再带古钱回去受人讥笑”,因此他失去的不仅是古币,还有对自己正确判断的坚持这种精神,也是“无价之宝”,异乡人也是如此;老严失去了无价的古币后,“回来后,谁问起古钱老严都不搭理,一天到晚像丢了魂似的”,说明他不开心,这种生活态度也是不可取的,生活中的得失,应该坦然、豁达的对待。与他相对应的是文中“大嫂”“老大妈”们,“卖啥卖,你喜欢就拿去,俺本来也没想要他的。”“老大妈撇撇嘴:‘那你就自己留着吧,俺不稀罕这东西。’”可以看出她们善良、淳朴,乐于助人,做事不用金钱去衡量,在当今社会这不也是一种“无价之宝”吗? 【考点定位】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思路点拨】小说标题的含意(双重或多重)表面意思(一般指的是其字典义或常用义)。深层意思(即语境义,必须找到相关的关键句,所谓关键句,指的就是文章中“能概括本段文字的句子”“能透漏作者情感的句子”或“能体现本文主题的句子”等)。指代意思、引申意思、隐喻意思、象征意思。(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常常是本文要揭示的中心。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等,往往是抽象的精神品质之类,常常是文章要揭示的中心。)标题含义答题思路1.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2.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如本题“无价之宝”就具有多重含意,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答题时联系物象、人物、情节和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表达只要努力就不用后悔之意的句子是              

(2)《赤壁赋》中感叹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的两句是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4)《归园田居》中陶渊明把自己比喻成鸟鱼委婉表达要回归田园的句子是               

(5)《离骚》中屈原表示宁死也不愿做出小人丑态的句子是                 

(6)《氓》中主人公斥责男子爱情无定准一变再变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

2.这首诗抒发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石奋传

万石君,名奋,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高祖曰:“若能从我乎?” 曰:“愿尽力。”於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及孝景即位。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於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

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长子建为朗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於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美人是古代皇帝妻妾中级别较高的一类,在其上位的仅有皇后、夫人、良人、八子。高祖初遇万石君,爱其恭敬,为能让其为自己效力,召其姊为美人,算是对他的一种恩宠。

B.汉朝郡守俸禄为两千石,故称郡守或相当于这一官职的官员称为二千石。石奋和他的四个儿子都官至二千石,故称石奋为万石君。

C.路马,古代指为君主驾车的马,因君主之车名路车,故称。轼,低头双手扶式表示敬意。万石君“见路马必轼”,表现了他的谨慎守礼。

D.万石君的次子石庆曾为齐相,这是汉朝中央派到封国的行政长官。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B.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C.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D.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万石君出身低微,当时家中亲人也只有失明的母亲和姐姐了。但是因为性格的恭敬谨严无人能比,虽无才能却被高祖信任并官至太仆。

B.虽归老家居,万石君始终尊重朝廷的威严。回朝参加朝会,经过皇宫的门楼,他一定下车快走,看见皇帝的车驾,一定俯身表示敬意。

C.万石君在教育子孙方面注重身教,面对子孙的过失,很少疾言厉色,而是以自己无声的不满或者委婉的批评来引导他们反省改正。

D.石建在自己所写得奏章时发现,把“马”字儿错了,连同以前的错字共四个,再写错一个,就会受到皇上的谴责,甚至被判死刑,心中恐惧。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子孙遵教,亦如之。

(2)建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

(3)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查看答案

把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田野上,成熟的稻子已收割

②往昔有着青春绚丽,如今倒像进入禅境

③田野裸裎自己的胸膛,没有稻穗摇曳,更无从听群蛙齐鸣

④在冬季,泥土正吸收着新的养分

⑤这时农人正忙着堆肥,成车成车的堆肥正肥沃着贫瘠的土地

⑥当明春来临,牛犁翻松了新土,那土地就再洋溢无限的生机

⑦冬季真是属于沉思而非凋零的季节

A⑦③②①⑤④⑥   

B⑦①③②⑤④⑥

C②①③④⑤⑥⑦   

D②⑦③①⑤④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点横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山川相(盘绕)               (退出来)与小姑别

B(他)会永无缘               (所以)知一死生为虚诞

C其下平旷,有泉(旁边)出     君既若见(记取)

D破荆州,(顺江而下)江陵     亦将有感于斯文(这些诗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