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小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地

②三边:泛指边疆。危旌:高挂的旗帜。

1.在开篇两联中作者触景生情,其中哪一字起到了诗眼的作用?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为何产生这种感受。

2.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指出作者表达诗歌情感的方式并分析其作用。

 

1.第一问:“惊”,“惊”的意思是震惊,震撼。第二问:军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迭,号令庄重严肃令人震撼;严冬初晓、积雪万里,半空中猎猎飘扬高悬的旗帜,肃穆的自然景象令人震撼。 2.第一问: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第二问:作者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终军请缨的典故。第三问:揭示主题。诗人虽则早年并不如班超,可是见此边营士气,却也雄心勃勃,要学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为国立下奇功。水到渠成地顺应“客心惊”,结束全诗。(意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理解能力。“燕台一去”实际上是“一到燕台”的倒装。诗人初到边塞重镇,极目四望,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扑面而来,不禁激情满怀,豪气勃发。一个“惊”字,既传达出远道而来的诗人的特有感受,而且领起下文的景物描写:汉家大将营中,笳鼓声声,响彻天宇;积雪连绵,寒光万里;朦胧的曙色中,旗幡高扬,猎猎翻飞;烽火燃处,紧与胡地相连,塞上苦寒之景,反而显得异常壮伟;海畔云山,拥护着大唐的边疆重镇蓟城,稳如磐石,岿然如山——肃穆的景象,庄重的气派,严整的军容,险峻的地形,稳固的营盘……正是诗人心惊的原因。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注:含手法语法现象以词类活用为主。修辞手法则以拟人,比喻,通感等为主。当然还可能出现化动为静等表达技巧。 )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 试题分析:本题既考查诗歌的情感,有考查诗歌表现情感的手法。结尾两句:用典。借用班超投笔从戎和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的两个典故,抒发作者从军之志。诗人虽然早年没有象东汉时定远侯班超那样投笔从戎,但见到三边如此险壮,顿时豪气勃发,要学西汉时的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缚番王来朝,立一番雄伟的功业。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二是作者、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奔也!”遂奔狄。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倏、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反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返其国返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飧,寘璧焉。公子受飧返璧。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君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节选自人教社普通高中《语文读本第—册》)

【注】①廧咎如:狄族的别种,姓隗。②蚕妾:采桑叶养蚕的妾。③骈胁:腋下肋骨连在一起。④寘璧焉:把璧玉藏在晚餐里。“寘”同“置”。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蒲城人欲战,重耳不  (允许)

B.野人与之            (土地)

C.公子怒,欲        (马鞭)

D.,以戈逐子犯        (酒醒)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返/其国返/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B.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返其国/返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C.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返其国/返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D.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返/其国返/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内动乱,重耳逃到蒲城,晋国人攻打蒲城,重耳积极应战,失败后逃到狄。后来又流亡到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等国。在流亡过程中,他受到不同的礼遇。

B.重耳逃到狄,狄人把俘获的两个女子交给重耳,重耳娶其中一个为妻,并生下两个儿子。娶妻叫季隗,是叔隗的妹妹。离开时要求季隗等他二十五年,季隗答应了。

C.姜氏是重耳在齐娶的妻子,但重耳似乎乐不思蜀了。子犯等在桑树下密谋却被采桑女发现,是姜氏杀了采桑女,保住了秘密。姜氏是一个目光远大的女性。

D.僖负羁之妻和叔詹见在政治上有远见,僖负羁听从了妻子的建议给重耳送去了饭食和宝璧,而郑文公没有听叔詹的建议最终留下了祸患。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2)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

新时代的国风与家风

戴兆国

冯友兰在《贞元六书》中曾论及中国的国风。他在谈论抗战的未来时,指出中国面对日本的侵略,保持着“退而不溃”的态势。在局部上中国面临着失败,但是却永未被敌人所破。无论是军队还是人民都是如此。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这样的组织力,源于中国人的道德力。这种道德力构成了中国的国风。因为中国的国风蕴含着强大的道德力,所以中国注定立于不败之地。

具体而言,中国的国风既有儒家墨家的严肃,又有道家的超脱。儒家和墨家的严肃表现在,对家国和各种民间组织的信心。中国人走到哪里都能够以中国人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不被外邦人所欺凌,这是儒家和墨家的积极精神。道家的超脱又能够让中国人在许多事情上放得下来,满不在乎。积极的严肃的精神是负责任的担当,超脱则是能够放下的担当。这样的国风几千年延续下来,形成强大的民族心理和坚韧的民族性格,使得中国人能够面对任何艰难困厄,而不至于消沉。这样的国风促使中国人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也迎来了新中国的建立,更迎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面对激烈竞争的时代,中国人在传统国风的感召下,勇于改革创新,创造出一个令全世界都为之动容的新的时代。当然,维系优良的传统国风,我们还需要建设优良的家风。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中,国风的形成必然依赖于家风的建设。

家庭是社会的最为基本的细胞。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任何时代的家庭都需要一种普遍的家庭道德。传统中国人所提倡的孝老爱亲的家庭道德就是这一类。孝亲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道德要求,是维系家庭和谐的纽带。在孝亲之外,家庭成员还要将孝亲的美德扩大到家庭所在的民族和国家,这就是忠。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忠于同时代人的美好事业,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道德。古人虽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但是,只要每一个人在家庭中尽到孝亲、在社会上尽到忠诚的职责,两者就可以得到统一。因为这是家风最为基本的要求。一个孝老爱亲的人多半是有利于社会的人,一个忠诚于民族和国家事业的人多半是大孝于家庭之人。家风的最为普遍的道德要求是形成优良国风的基础。

时代变迁带来了家庭结构的改变,家风自然也就会发生变化。新时代的家风自然要脱去传统社会封建家长制度下的压迫和苛责。随着现代中国大家族制度的解体,三从四德之类的传统家风就不再适应时代,而要代之以民主、平等、和谐的家风。传统家庭依靠家长的权威加以管理,现代家庭则依赖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彼此平等交流,共同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中的长辈和晚辈、平辈之间需要保持平等对话的关系,在家庭具体事务上要具体协商。目前中国家庭中最为重要的是对老年人的关心和对孩子的教育。不要让老人空巢,不要让孩子留守,这是当前家庭最为重要的职责,也是好的家风的最为突出的标志。可能有人会说,外出打工、工作繁忙、工作特殊等等都会导致一些无法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困难。但是,我们应该深知,一个总是不完满的家庭,往往就是有缺陷的家庭,就是家风有问题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没有好的家风,就会失去对家庭道德的遵守,就可能给家庭成员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也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古人说,家和万事兴。当家庭出现了问题,当家风不纯正,一个人的事业也是不完美的。我们与其追求一种破碎的“成功”事业,做一个不完整的“成功”人士,还不如坚守一份家庭的温暖,为社会贡献一个安宁的港湾。当一个个家在平静中度过岁月,作为大家的国也就会稳定如初。

家风影响国风,国风也影响甚至决定家风。家风是从社会各个方面和角度吹出的人情之风。当人人走出家庭,带着家的温暖,装着家的期盼,怀着家的未来,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才智,一个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民族国家就一定能够建成。国风中的道德力能够影响家风,家风中的道德力也能够影响国风。当国家政风清明、学风向上、文风大振,民风一定纯美,家风也就会纯正。光明清正的国风,纯美和谐的家风,应该是我们盼望的时代之风。

(取材于《中国文化报》)

1.关于中国的“国风”,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国风蕴含着强大的道德力,所以抗战时中国军民能够保持组织力,中国注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B.中国的国风既有儒家墨家的严肃,又有道家的超脱,二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国民勇于负责任的担当精神。

C.中国人能够面对任何艰难困厄而不至于消沉,与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国风形成的强大民族心理和坚韧民族性格密切相关。

D.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中国人创造出一个令全世界都为之动容的新的时代,这与传统国风的感召密不可分。

2.对新时代的“家风”建设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时代的家风建设需要对传统的家庭道德加以继承,中国人所提倡的孝老爱亲就是一种最重要的家庭道德。

B.新时代的家风要脱去封建家长制度下的压迫和苛责,要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彼此平等交流来建设。

C.目前好的家风最为突出的标志是对老年人的关心和对孩子的教育,不让老人空巢,不让孩子留守。

D.没有好的家风,就会失去对家庭道德的遵守,不仅可能影响家庭成员的发展,也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国风的形成依赖于家风的建设,国风中的道德力也能够影响家风,后者正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B.一个人在家中尽孝,在社会上尽忠,这是家风最为基本的要求,而这一要求恰恰是形成优良国风的基础。

C.外出打工、工作繁忙、工作特殊等使一些家庭无法照顾老人和孩子,从而导致家庭有缺陷,家风有问题。

D.作者认为,如果能坚守一份家庭的温暖,为社会贡献一个安宁的港湾,就可以算得上“完整”的成功人士。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不小心摔碎一把小茶壶。这把小茶壶跟随她多年,是她的一件心爱之物。所以,壶碎令她心痛。但是,新凤霞马上安慰自己:“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得马上赔自个儿一把壶!”于是,新凤霞不再责怪自己,扔掉碎壶,迅速上街,买了一把更加漂亮的小茶壶赔给自个儿。新凤霞把新壶摆在原处,禁不住露出舒心的微笑。这件小事体现出的是一种“与自己讲和”的智慧。

巴金说:“那些总是与自己的现实处境讲和的人,他的灵魂也不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下面是“服装品牌状况示意图”,请根据图标情况,归纳结论,不多于20字

满分5 manfen5.com

 

结论:                                                                              

 

查看答案

日前,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守则》把过去的70条规范浓缩为9大准则,没了“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和“增强法律意识”等内容,却增加了“会自护懂求救”“控制上网时间”“践行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生活”“控制上网时间”“保持阳光心态”等内容。这些变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门解读。请你针对这些变化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2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