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两只鸡 周绍国 快过年了,我问老婆今年打算去谁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两只鸡

周绍国

快过年了,我问老婆今年打算去谁家过年。老婆说:“这新装修好的家多舒服,就在城里过,谁家也不去。”我说:“要是老人们催我们回去怎么办?”老婆说:“就说你要加班,孩子要补课。我妈已打过电话,我就这么说了。”我说:“好,我家要是催我们回去过年,我也这么说。”

确实也不好回乡下过年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正在把城乡变成银色世界。老婆说:“特别是你老家,到处都是沟沟汊汊,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再一下雪,烂泥跟胶似的,脚都挪不动,能把人困死,简直就不是人待的地方。”

我说:“你老家也好不到哪儿去,大山窝子,除了山还是山,地无三尺平,打瓶酱油都得累出一身臭汗。”老婆说:“打住,我怎么一提到你家,你就马上扯我家呢?”我说:“本来就是,如果有一家条件好的,我们都会回去过年!”

我和老婆正在相互控诉老家的闭塞落后呢,岳母却顶着一身雪推开我们的家门。老婆吃惊地说:“妈,这大的雪天,你咋来了呢。”

岳母说:“养了两只大公鸡,准备你们过年回家吃的,你说忙,回不了了,就给你们送来了。”我说:“妈,我们年轻轻的,还劳你想着,叫我们怎么过意得去。”岳母说:“你们过年不回家,我们心里不落忍。”望着岳母翻山越岭走几十里山路送来的鸡,我和老婆心里挺愧疚。

要说岳母送来的两只大公鸡,真是两只好鸡,虎虎生威,进了门就把我们家当家了,一点也不生分,每到一个时辰就二重唱,叫声高亢嘹亮,整栋楼就跟一个鸡笼子似的。于是,不时有人来敲门抗议。我说:“要不杀了?”老婆说:“你看这两只鸡长得多招人喜欢,妈喂它们,一定下了不少工夫,像妈的孩子似的,你忍心这么快杀了。”我知道,这并非老婆不杀生,而是对亲情的一种留恋。我说:“那就放楼下储藏间。”老婆就恋恋不舍地将两只鸡放到了储藏间。

第二天天一亮,我就去储藏间给两只鸡喂食。储藏间的门却大敞着,两只鸡没了踪影,显然被人偷了。我跑上楼对老婆一说,老婆疯了似的满小区找,大有不找到不罢休的架势,最后老婆是被我硬拉回家的。老婆呆坐在沙发上,心疼地说:“哪怕来楼上偷其它东西也好,干嘛非偷鸡,叫我们咋对得起妈呢。”是啊,这两只鸡不仅来之不易,而且还带着岳母一片心意,已不是两只普通的鸡,却在我们手上被偷了。家中笼罩着一片痛惜的气氛。

这时我爹打电话来,叫着我的小名说:“七斤,你们多会动身回家过年,有什么笨重东西需要我先捎走的没有?”自从去年我按揭买房,爹为了帮我们还房贷,就从乡下老家进城来收废品,由于小区不让乱堆乱放,爹就在城郊租一间小屋住,离我们不太远,时常过来问寒问暖或买一些吃食送过来。爹现在要回家备年货。我按照预先商量好的话回答说:“爹,我得加班,孩子要补课,不回家过年了,也没什么东西要捎的。”爹一听,不高兴了,说:“真是白养你了,连顿团圆饭都不回家陪我们吃,这个年还过个什么劲。”我想对爹说几句安慰话,爹却说要赶车,把电话挂了。       

爹打过电话有一个多小时,我估计早坐车走了,没想到爹却气喘吁吁地来敲门。我说:“爹,你不是说要赶车吗?”爹说:“你不想着我们,我还想着你们呢。车站前有个小毛孩卖鸡,我见是两只地道的草鸡,就买了送来,给你们过年尝鲜。”老婆见爹送鸡来,强装笑脸过来与爹打招呼,看见爹上身外衣扣子全没了,说:“爹,你衣服咋啦?”爹说:“买鸡时有个人仗着腰粗想顶事,我没让,相互推搡了几把,没事。”爹说完放下两只鸡,就急匆匆地走了。       

爹是将鸡装在尼龙袋里提来的,我打开尼龙袋,想让鸡活动活动透透气,却发现两只鸡很眼熟,再看拴鸡的绳子是我的鞋带,正是被人偷走的两只大公鸡。老婆喜出望外,抱着两只失而复得的鸡亲个不停。我则大声说:“我们回家!”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对大雪的描写,一方面刻画了乡村环境的恶劣,另一方面为下文岳母送鸡,我们感受的亲情的伟大埋下伏笔。

B.为替儿子还房贷主动到城里收废品,还“时常过来问寒问暖或买一些吃食送过来”,说明“我爹”勇于为儿子分忧。

C.生气地说:“真是白养你了”与送鸡时又说“你不想着我们,我还想着你们呢”,说明“我爹”说话时口是心非。

D.文章塑造岳母和“我爹”主要人物形象,其作用是衬托夫妻的形象,另外突出文章的主题——感受亲情的伟大。

E.小说采用第一人物和第二人称交替的叙述手法,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故事更具真实感,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2.请分析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两只鸡”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加以分析。

4.春节回家团圆是中国的传统。有人认为社会进步了,春节在哪过都一样,没有必要固守传统;也有人认为无论社会怎样进步,春节回家团圆都是不能丢掉的传统。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A.B(答出一项给3分) 2.①描写妻子丢鸡后焦急的心情。②从侧面表现岳母疼爱女儿。③承接上文岳母送鸡的情节,为下文父亲买鸡埋下伏笔。 3.①小说主要围绕“两只鸡”来,“两只鸡”贯穿全文,是本篇小说的行文线索。②小说以“两只鸡”为标题,不仅制造了悬念,吸引读者去阅读:这是什么样的两只鸡,围绕这两只鸡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③有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小说中的两只鸡代表的亲情,能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 4.示例一:春节回家团圆有必要坚守。①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尊重它,就是尊重自己。②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让人们能体验到天伦之乐,获得心灵的慰藉。③从文中两家老人听说孩子不回家过年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是渴望孩子回家过年的,回家过年,体现了对老人的关爱。 示例二:春节回家团圆没必要坚守。①这种做法费钱、费力,又造成春运的紧张,是不可取的。②春节回家团圆有人情消费压力、路途遥远等客观烦恼,造成了过节不快乐的后果。③现代生活已经把我们的生活空间极大地拓展,生活方式也应该更加多元化,春节没必要回家过。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本的内容和技巧。C.当得知儿子一家不能回家过年时,生气地说:“真是白养你了”;送鸡时又说“你不想着我们,我还想着你们呢”,说明“我爹”性格直爽;D.岳母和“我爹”为次要人物。E.小说主要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 【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的故事梗概,比如有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主要情节是什么,写了谁干什么事,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方式,是正面还是侧面,选项中如有误涉及这些方面,就应该到文中找一找,看是否有这种描写方式,以及对这些描写方式的分析是否有问题;有无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又什么作用。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此题的选项C就是人物性格分析不当,选项D主人公区分不准,E项艺术手法分析错误。因为是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的人可能会读出不同的的内容,因此在命制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析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这是分析语段作用的题目,答题时注意语段的内容,然后从对人物的塑造和文章的结构上分析,内容是描写妻子丢鸡后焦急的心情,人物塑造上的作用时从侧面表现岳母疼爱女儿,结构上的作用是承接上文岳母送鸡的情节,为下文父亲买鸡埋下伏笔。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分析文章的情节作用的题目首先要答出语段的内容,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主要从塑造什么样的人物性格,表达什么样的主题的角度分析,结构上主要从和上下文的关系以及伏笔、照应等角度进行分析,此题主要是从对人物塑造和上下文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的。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两只鸡’在文中有何作用”,这是考查小说中物象的作用。注意分析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内容只要是标题,结构主要是线索以及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此题主要是线索,推进情节的发展,凸显人物性格和文章的主旨。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物象(或次要的形象)在文中的作用的题目。次要的当然是为主要的形象服务,因此要答出对突出主要的人物的作用,对彰显文章的主旨的作用,然后从结构的方面分析,小说中往往借助次要形象推进情节的发展和串联文章的内容,也就是推进情节的发展,是组织文章内容的线索。 4. 试题分析:题干中说“春节回家团圆是中国的传统。有人认为社会进步了,春节在哪过都一样,没有必要固守传统;也有人认为无论社会怎样进步,春节回家团圆都是不能丢掉的传统。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探究的是春节回家过年的问题,答题时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先亮出观点,然后联系文章和现实进行论述。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探究文章的主旨,联系实际谈自己看法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论述,再结合现实进一步的拓展,让自己的观点具有普遍的意义。考生答题时注意不要见到题干中要求“联系现实”就抛弃“联系文章”,提出的观点一定要从文章的文意中得出,或相同,或相反,不要抛离原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的观点是相同的。

(2)《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旷达、洒脱之情的句子是:                         

(4)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

过陈琳①墓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②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①陈琳,建安七子,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 灭宦官,不被采纳;后为袁绍效力;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曹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②铜雀,指铜雀台,远在邺都,曹操所建。

1.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物?有什么作用?

2.前人曾评价这首诗说:“此诗吊陈琳,都用自己陈说,盖己之才与遇,有与琳相似者。”诗中哪些词句是描写自己的?二人有何相似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察之?”坦曰:“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其不道,以归于人。”黄裳惊其言,自是遇加厚。

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为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复问坦,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及尊职。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诸将闻而惭,遽出就坦谢。复卒,乃以复丧归东都,为寿安令。河南赋限已穷,县人诉机织未就,坦府中请申十日,不听。坦谕县人弟①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由是知名。

累迁刑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赤县尉为台所审,京兆尹密救,帝遣中人就释之。坦白中丞请中覆,中人走以闻,帝曰:“吾固宜先命有司。”遂下诏,乃释。数月迁中丞。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帝谕坦曰:“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原,不可失信。”坦曰:“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帝曰:“朕既受之,奈何?”坦曰:“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帝纳之。                                                                                                                             

《后汉书·卢坦传》

注:①弟:只,只管。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察之                             盍:通“盖”,大概

B.不若其不道                       恣:放纵

C.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及尊职     乃:才

D.坦府中请申十日,不听             诣:到,到……去

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

B.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

C.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

D.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 /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监军薛盈珍干预政事,卢坦据理拒绝。大将向李复请求让一位擅长吹笛子的人担任重要官职,并问卢坦怎么办,卢坦说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大将听到他的话后很惭愧。

B.赤县县尉被官署审查,皇帝派宦官去释放县尉,卢坦提出审察核实手续,皇帝后来下诏令,才释放这个县令。

C.皇帝认为官员进献家财就应宽恕他们,不能失信,卢坦劝谏皇帝不能因小信用而忽视大信用。

D.卢坦任河南县尉,当时的河南尹杜黄裳让他调查某家因儿子与恶人交往而破产的事,卢坦认为当官应廉洁,积聚大量钱财的官一定是搜刮下民而得到钱财,这样的家破产,钱财归于百姓,倒是好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

(2)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

 

查看答案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B.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通常有意义上的联系。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韩愈为韩退之,苏轼为苏子瞻。

C.号又称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者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D.古人的称谓有时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的“师”字与“吾从而之”中的“师”字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A.于其身也,则耻焉。           

B.而耻学于

C.孔子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D.吾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