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以“不为昨天束缚”为题,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

请以“不为昨天束缚”为题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记叙文的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不为昨天束缚 昨天,是被鲜花埋没,被掌声击昏。如今已如飘飘乎,羽化而豋仙。 不被昨天束缚是真正勇者的行为,敢于直面昨天的痛苦和彷徨,去与不幸的生活斗争.苏轼几番被贬,昔日仕途的不得意没有使他逐渐消沉下去,他选择解开昨日的束缚,在风雨中大声的吟着“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使他被贬之地的百姓见到这样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反观柳永,虽说也是一代大词人,可几次的科举失败击垮了他,故作洒脱的说自己“自是白衣卿相”.可当皇帝因此而划去他的名字,他便彻底的把自己耽于酒色之中,在烟花巷陌孤独的死去 昨天不是今天,也不是明天.昨天的失败不意味着未来的失败,昨天的成功也不代表今天的成功.居里夫人之所以把奖牌都随手丢给她的孩子玩耍,就是希望自己不要被过去的成功蒙蔽双眼. 因为想要表现好,在高中能一个好成绩,我拼命地学,赞扬声也如炮弹般向我发射过来。因为初中英语好,到了高中更是努力地学,几乎每次英语听写都一百分,我更洋气了。鲜花与糖衣炮弹,仿佛已经将我蜜在甜罐子里了。 期中考试后,我领到成绩单,与周围的同学比对,自我感觉不错,心中很高兴。 开家长会时,爸爸得知年级第一比我高将近一百分,没有说话,只是攥着那一细条的成绩单,死盯着那第一名的各科成绩看。 我那时还不知道爸爸会有那么大的反应。直到隔天放假回家,我们俩进行了一次谈话。 那还是我第一次看见爸爸哭,他背过身去,胖胖的身体一颤一颤,像一只找不到妈妈的小企鹅,在冰天雪地里瑟瑟发抖。 那一日,我才知道爸爸对我的期望有多高。他觉得他没有把我教育好,遇一点值得高兴的事,就得意忘形。他跟我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些课文里的东西,我自认为只要把它背熟了,考试能用到就行了。但,其实并不这样。 我就像一棵正在向上生长的小树苗,因营养不良而弯曲时,农民伯伯又会想办法使我健康成长。 也正是农民伯伯这般不问收获,但问耕耘,一心一意地种植这棵小树。小树更要懂得深深扎根,汲取更多养分,茁壮成长。 如果因为昨天所遇到的喜事而高兴,快乐,那今天就会因为昨天的自大而后悔。别让昨天的枷锁束缚了小树枝干的成长。 只有这样,才能长出茂盛的参天大树,不受束缚地生长。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是“不被昨天束缚”,审题的时候注意抓住“昨天”“束缚”等词语。“过去”既可以指过去的某件事、某个思想、某个成就等,也可以扩大到集体的大的方面。如社会的发展进步,不能被过去的传统束缚,要有发展的长远的目光等。“束缚”顾名思义,约束限制。昨天的不一定是不好的,也可能是精华的一面,我们要正确认识昨天,不能被它束缚。不被昨天束缚是真正勇者的行为,敢于直面昨天的痛苦和彷徨,去与不幸的生活斗争;昨天不是今天,也不是明天,昨天的失败不意味着未来的失败,昨天的成功也不代表今天的成功;忘不掉昨天,它就是束缚你的阴影;向往着明天,你才能清晰描绘它;别畏惧孤独,它能帮你划清内心的清浊,是你无法拒绝的命运历程;别躲避困苦,莫让冷世的尘埃,冰封你的笑容,迟滞你的步履。走得越久,时光越老,人心越淡。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命题作文的题目,题目很简单。特点是“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生活”。具体到本题而言,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对于不被昨天束缚的现象,考生没有陌生感,熟悉并且有亲身体验,材料内容和考生的生活没有隔阂感,在阅读上也不存在障碍。不被昨天束缚是真正勇者的行为,敢于直面昨天的痛苦和彷徨,去与不幸的生活斗争;昨天不是今天,也不是明天,昨天的失败不意味着未来的失败,昨天的成功也不代表今天的成功;忘不掉昨天,它就是束缚你的阴影;向往着明天,你才能清晰描绘它。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在行文中注意结构的清晰,观点的明确,没有牵强的痕迹。注意记叙文文体的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          。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          ,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            。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在心尖上雕刻的张爱玲

张爱玲作品里面有对女性命远的精妙体察,对世道人心的一语洞穿,加之与生俱采的骨子里的傲与冷,使读者仿佛五脏六腑变换了一个全新格式,如她的《倾城之恋》《红致瑰与白玫瑰》《金锁记》《沉香屑》,但它们似乎有些过于华丽,带有她年轻时代的色彩和底调。

长篇小说《十八春》才是她最好的作品。作品中的顾曼贞,永远穿着暗蓝旗袍,因为她姐姐曼璐蜕变为二流交际花的缘故,她这样的穿着多少有些自卫的意味。然而在沈世均眼里,她却是“纤细而坚强的,笼统的好”。世均回南京的家,曼贞在上海,他在南京的雨夜里想起她,“故乡就变成异乡了”。于是他忍不住一大早下了火车就来厂里,恰在门口遇见她。他急道:“曼贞,我有话对你说。”曼贞看他着急的样子,上下打量他,一连串猜测在她脑里闪过——他订婚了,他家里出了事,他辞职……他却道:“我有好些好些话要对你说。”

张爱玲的笔仿佛是有神灵指使的。事情越是千钧一发,她却越是漫不经意。这种千百年来世间男女所痴心的一桩事,若放在俗家笔下,不知要制造多少哆嗦、琐屑而无聊的语言幻像呢,并且还往往纠结于外围,深入不到内里。而她三言两语,全都着了精要,一下子呈现了事情的真相,直抵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仿佛是在人心尖上雕刻,如此的精妙、确切与传神。这样的工作,真非天才而不能。

《十八春》最要紧的好处还是作品的内在本身,它写出了人的命运由鲜亮变为黯淡之必然之无可奈何的宿命感,整部作品显得练达而老成。美的形式在技术上是可以复制的,它如叶片的暗影。叶子连结了枝蔓,枝蔓连结了枝条,枝条连结了枝干,许多根线条形成一个走势,颇着某一种逻辑秩序,终结于根脉核心。这核心才是真正令人触目惊心的,它必是赤裸的,也是坦率的,藏不住任何的秘密。它是关于一个人心目中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更有对人生世态的观念。它所展现的点滴零碎,都来自这里。如果作家对世界的理解是混乱的,由这个根脉核心抽条出的枝蔓花叶,也必定是繁复混乱、没有秩序的。

张爱玲偏偏让美好而干净的生命轨迹,经历灾难与泥沼。曼贞被姐姐囚禁而被姐夫玷污,生了孩子,却不得不为了孩子再回到灾难与泥沼里——在姐姐死后居然选择嫁给了姐夫。我觉得她对世界的理解是悲观的,也有超现实的成分。她有着伤痛。也有着对世道人心的彻底失望。她为了保存着她的傲慢和尊严,只能选择孤独。以前很多人一提起张爱玲,就仿佛进入了戏剧情景,表情和腔调也立即被附魂了上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风雅。

而对于她,人们似乎只觉其雅,而不觉其痛。一个孩子的天目,必定是因为痛苦才被打开的,这使她看见了世人所不察觉的隐性世界。张爱玲固然有着贵族血统,生活优裕,曾经快乐地在她母亲家的狼皮褥子上滚来滚去,听着客人们演话剧,唱英文歌。岂知后来的生活急转直下,母亲离开,只剩下她和弟弟跟着父亲生话。他们的生活是可以想见的。有钱也不行,不是钱的事。他们的裤腿永远短了一大截。冬天的鞋子进了水,脚肿胀得像一个面包。只是因为她对继母项了嘴,她父亲的耳光便打过来。她只记得地的脸偏向左一边,又偏向右一边。他父亲甚至囚禁她半年,病了也不给医看。没心没肺的孩子或许慢慢把这忘了,偏偏她有的只是灵性,她是靠着灵性生长的,就只有把这苦痛储存了。那些整块吞咽的痛苦慢慢结了痂,内里的变化却永远地渗透到她的生活里。

那时候她心中的母亲,其实是一个虚幻的存在。母亲,除了是血脉之源,更是安全、温暖、爱之所在。但这些过早地离她远去了。我仿佛看见了她在繁花似锦的表层底下,求助而又无助地,爱又恨着她的生之源。这世间最艰难的悖论,她过早地面对了,也因此生发出对世界的悲剧感。她对心中那个叫做母亲的存在,只是心向往之,而永远地求之不得了。

(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可以复制,但其内在本身却是由作者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世态的观念决定的,《十八春》所展现的内容支离破碎,这也与张爱玲对世界的理解有关。

B.作者从张爱玲早期的人生经历与其作品的关系这一角度,以张爱玲一系列作品为例,揭示了她所经历的生活变故对其性情和作品的影响。

C.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性格情怀,往往有着作者现实人生的影子,张爱玲成长经历中的无助、苦痛,也自然会反映在她的一些作品中。

D.张爱玲的生活经历了由早期的“雅”到后来的“痛”的急转直下的人生变故,这世间最艰难的悖论使她过早地吞咽了人生的痛苦,也因此形成了她对世界的悲剧感。

E.“仿佛是在人心尖上雕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强调张爱玲的作品文笔细腻、精妙、传神,能抓住精要,呈现真相,直抵人的内心深处,是一般文学家难以达到的。

2.为什么《十八春》是张爱玲最好的作品?请简要分析。

3.对于张爱玲,作者为什么说“人们似乎只觉其雅,而不觉其痛”,请简要分析。

4.文中阐述了张爱玲人生早期经历的痛苦和她事业上的成功之间联系,有读者认为痛苦往往能助人成功。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由此而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2)《卫风·氓》中描写女主人公热恋中见到心上人时高兴心理的诗句是“                   

(3)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运用比喻表达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题。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