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荀攸字公达,彧从子也。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荀攸字公达,彧从子也。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

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

建安三年,从征张绣。攸言于太祖曰:“绣与刘表相恃为强,然绣以游军仰食于表,表不能供也,势必离。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其势必相救。”太祖不从遂进军之穰与战绣急表果救之军不利太祖谓攸曰不用君言至是乃设奇兵复战大破之

七年,从讨袁谭、尚于黎阳。明年,太祖方征刘表,谭、尚争冀州。谭遣辛毗乞降请救,太祖将许之,以问群下。攸曰:“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十万,绍以宽厚得众,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今兄弟遘恶,此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也。及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时不可失也。”

太祖曰:“善。”乃许谭和亲,遂还击破尚。其后谭叛,从斩谭于南皮。冀州平,太祖表封攸陵树亭侯。后转中军师。魏国初建,摄尚书令。

攸深密有智防,自从太祖征伐,常谋谟帷幄,时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太祖每称曰:“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文帝在东宫,太祖谓曰:“荀公达,人之师表也,汝当尽礼敬之。”

攸曾病,文帝问病,独拜床下,其见尊异如此。攸与钟繇善,繇言:“我每有所行,反复思惟,自谓无以易;以咨公达,辄复过人意。”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会薨,故世不得尽闻也。

攸从征孙权,道薨。太祖言则流涕。

(节选自《魏书·荀彧攸贾诩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不从/遂进军之/穰与战/绣急/表果救之/军不利/太祖谓攸曰/不用君言至是/乃设奇兵/复战大破之/

B.太祖不从/遂进军之/穰与战/绣急/表果救之/军不利太祖/谓攸曰/不用君言至是/乃设奇兵复战/大破之/

C.太祖不从/遂进军之穰/与战/绣急/表果救之/军不利/太祖谓攸曰/不用君言至是/乃设奇兵复战/大破之/

D.太祖不从/遂进军之穰/与战/绣急/表果救之/军不利太祖/谓攸曰/不用君言至是/乃设奇兵/复战大破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守墓是古时人们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重师长,在其死后看护其坟墓的行为,这期间,会在坟墓旁搭建守护人所住的屋舍,称之为“庐冢”。

B.庙号、谥号都是已过世君主的专用指称,文中“太祖”即为庙号,“文帝”为谥号,谥号通常带有对其生平行为的评判性质。

C.古代表示授予官职的词汇很多又略有区别,文中“拜”为授给官职,“转”为转任官职,“摄”为暂时担任某个职务。

D.古人对不同身份之人的去世表述各异,天子死一般曰“崩”,诸侯、王死就曰“薨”,后来,品阶比较高的官员死也可以称“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攸少时即有敏锐的洞察力,祖父去世,旧属请求为其看守坟墓,荀攸发现此人有问题并及时提醒了自己的叔父。

B.太祖攻打张绣,荀攸建议缓兵诱敌,他认为张绣如果不能得到刘表的粮草供应,一定会背离刘表。但是太祖起初并未听从他的建议。

C.太祖和文帝都非常尊敬荀攸。荀攸生病时,文帝亲自前往慰问,而提及荀攸去世的消息,太祖也伤心流泪

D.荀攸深谋远虑,缜密机智,在军中谋划制定了很多计策,当时,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但曹操常称赞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

(2)我每有所行,反复思惟,自谓无以易;以咨公达,辄复过人意。

 

1.C 2.B 3.D 4. (1)(公达)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他的智慧别人可以赶得上,他的愚拙别人却赶不上,即使是颜子、宁武也无法超过他。 (2)我每次有所行动,都反复思考,自以为没有什么可改变的了;但用它询问公达,(他的答复)总又超出我的意料。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太祖不从遂进军之穰与战绣急表果救之军不利太祖谓攸曰不用君言至是乃设奇兵复战大破之”,这段话断句的标志有:人名词,比如“太祖”“张绣”“刘表”,动词“从”“战”“急”,代词“之”,动词“曰”后停顿,借助这些内容即可断开。联系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太祖不听,于是进军,到了穰县,与张绣交战。张绣告急,刘表果然来救。太祖军作战不利。于是太祖对荀攸说:“都是不听您的建议造成的啊!”于是设置奇兵再次交战,大败张绣”。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如本题借助人名词,比如“太祖”“张绣”“刘表”,动词“从”“战”“急”,代词“之”,动词“曰”后停顿,借助这些内容即可断开。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B项谥号不是皇帝去世后的独有指称,大臣或者学者名流也可以有谥号。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为东亚(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此外,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邻近国家亦有使用,但不是每个东亚古代国家都用谥号。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迟至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曾文正(曾国藩)、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后期,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平时需要注意积累。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 项根据文本第六节内容“攸深密有智防,自从太祖征伐,常谋谟帷幄,时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可知,不是不理解,而是不知道。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如本题D项根据文本第六节内容“攸深密有智防,自从太祖征伐,常谋谟帷幄,时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可知,不是不理解,而是不知道。 4. 试题分析:主要重点词语的翻译:(1)补充主语“公达”,伐——夸耀,智——智慧,及——赶上,虽——即使。(2)固定人名保留“公达”,行——行动,思惟——思考,易——改变,过——超过。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如“公达”;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伐”“及”“易”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参考译文】 荀攸传,荀攸字公达,荀彧的侄子。荀攸的祖父荀昙,曾任广陵太守。荀攸年少时死了父亲。荀昙死后,荀昙的故友张权请求为荀昙看守墓地。 这年荀攸十三岁,怀疑张权,对叔父荀衢说:“这人脸色不正,恐怕有私心!”荀衢醒悟了,于是追查审问,张权果然是杀人在逃犯。从此对荀攸另眼相待。何进掌权,征召国内知名人士荀攸等二十多人。荀攸到来,被授官黄门侍郎。 建安三年,荀攸随太祖征讨张绣。荀攸对太祖说:“张绣与刘表互相依靠,力量强大,但张绣是流动部队,食物要靠刘表供给,刘表无力供给他时,双方势必背离。我们不如暂停进军等待一下,这样可以引诱他使他前来;如果逼迫他们,这种形势下刘表必会救援张绣。”太祖不听,于是进军,到了穰县,与张绣交战。张绣告急,刘表果然来救。太祖军作战不利。于是太祖对荀攸说:“都是不听您的建议造成的啊!”于是设置奇兵再次交战,大败张绣。 建安七年,荀攸随太祖到黎阳讨伐袁谭、袁尚。第二年,太祖正在征讨刘表时,袁谭、袁尚又争夺冀州。袁谭派辛毗来降并请求救援,太祖想答应,用这件事询问部下。荀攸说:“袁氏占据四个州的地盘,有甲兵十万,袁绍凭宽厚得到众心,假使他的两个儿子和睦相处,保守他们的既成功业,那么天下的灾难就不会停息,现在袁氏兄弟交恶,结果不会是双方都得到保全。二袁如果合作,力量就会强大,那时就不易谋取了。趁他们内讧谋取他们,天下就平定了,这个机会不能失啊!” 太祖说:“好。”于是答应与袁谭结亲,随即派兵击败袁尚。这以后袁谭背叛,荀攸又随从太祖在南皮斩杀袁谭。冀州平定,太祖上奏为荀攸请封为陵树亭侯。之后,转任中军师。魏国才建立的时候,成为尚书令。 荀攸多谋深算,心思缜密,明智而能保守机密,自从随太祖四处征战,常常运筹帷幄,当时很少有人知道他说了些什么。太祖每每称赞他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他的智慧别人可以赶得上,他的愚拙别人却赶不上,即使是颜子、宁武也无法超过他。”文帝在东宫做太子时,太祖对他说:“荀公达,是人之表率,你应尽到礼节尊敬他。” 荀攸曾经生病,太子前去慰问,独自在床下礼拜,他就是这样被特别尊敬。荀攸与钟繇友善,钟繇说:“我每次有所行动,都反复思考,自以为没有什么可改变的了;但用它询问公达,总又超出我的意料。”公达前后共筹划奇策十二条,只有钟繇知道。 钟繇把它们撰编成册,未完成,就去世了,所以世间不全知它们的内容。荀攸随从太祖征讨孙权,在途中去世。太祖说起他来就流泪。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

中国知识分子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上,曾扮演着新时代催生者的重要角色。然而,曾几何时,面目全非,斯人憔悴!于今,中国知识分子是失落了!这一大变迁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简单的因素形成的。这一大变迁是与时代的变迁息息相关而为时代的变迁之一环。从知识分子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举几种重要的原因: 第一,与传承脱节。第二,与社会及家庭脱节。第三,与经济来源脱节。第四,与现实统治建构及行动人物脱节。有这么多的脱节,于是知识分子纷纷变成脱节人。

中国近几十年的巨大变动带有浓厚的群众运动之色彩。群众性的运动之发展趋向,通常经由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宣传。第二个阶段是组织。第三个阶段是新的权力形态可能出现。在组织阶段,常有一种潜在的行动人物。这种人物常常隐身在组织中,职卑位低,不为人所注意。到了第三个阶段,如果有新的权力形态出现,那末这种潜在的行动人物可能脱颖而出,成为实际的行动人物。所谓实际的行动人物,意指行政官、司法官、计划家,以及做最后决定的人,等等。在群众性的运动之初期,除了狂热分子以外,是观念之士的黄金时代。所谓“观念之士”即是“搞观念的人”。例如,好谈主义学说的人,爱演说的人,擅长写文章著书立说的人。这一类的人物我们送他们一块招牌,叫做“观念人物”。

行动人物和观念人物不仅在基本的想法上不同,而且在性格形成方面也不同。他们是一个运动中的两种异质要素。行动人物的基本兴趣是成功。至于怎样成功的,使用什么手段成功的,是否由于因缘时会,是否由于巧取豪夺,他们认为这些是空洞的问题,而对于空洞的问题他们向来不感兴趣。

正如霍弗尔所说的,真正的行动人物并非要改造世界,他只要占有世界。他的内在冲动是要掌握和控制,并令既得权力能够行使。为了保持权力,他们可以用自己创造的方法,可以用外来的方法,可以用古旧的方法,甚至也可以用敌人的方法。这么一来,彼等于不知不觉之间,变成了为权力而权力。

观念人物在一个动荡时代常削弱流行的信仰,批评既存制度的权威,为新的信仰之普及而开路。真正的观念人物视追求真理为重要的事。照他们看来,上述行动人物的真理观简直荒谬到不能忍受。他们常视理想为第一。人身常置于理想之下,一切为理想,一切努力向理想集中。一般而论,观念人物渴望受到尊重。中国的观念人物,受传统影响,渴望出人头地。当他们得不到这些满足时,不是离异了自己,便是远避了现实。

中国近几十年来,实际的行动人物和观念人物之间的悲欢离合有发人深省之处。真正的观念人物和行动人物有内在心性上的不调和。当势利抬头时,真理一定远避。就某一特定的情况而言,真正的观念人物是对付不了行动人物的。

(摘自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

1.下列对“中国知识分子是失落了”这一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虽然失落了,但他们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对新时代的产生贡献不小。

B.中国知识分子的失落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失落是一种历史变化的必然。

C.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堪忧,他们的失落既与时代变迁密切相关,又成为时代变迁的一个组成部分。

D.知识分子成为“脱节人”是他们失落的具体表现,“脱节”主要体现在历史传承、现实社会等四个方面。

2.下列理解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群众运动发展后,潜在的行动人物就会变为实际的行动人物,并可能在新的权力形态中获取地位。

B.观念人物通常是思想家、演说家,行动人物可能是计划家、实干家。在群众运动中,二者缺一不可。

C.中国的观念人物都渴望受到别人的认可与景仰,如果不能实现这种愿望,他们可能选择消极遁世。

D.当行动人物得势之时,观念人物只能避其锋芒,在特定情况下,观念人物无法与行动人物相抗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动人物与观念人物在群众运动中崭露头角的活跃阶段不一样,观念人物的活跃阶段常在行动人物之前。

B.行动人物与观念人物为达成目标而使用的手段不同,观念人物有所为有所不为,行动人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C.行动人物与观念人物对待真理的态度有明显区别,观念人物视真理为第一要务,行动人物则无视真理的存在。

D.行动人物与观念人物对既存制度的破坏力有差别,观念人物会为了真理埋葬旧权威,行动人物却可能被同化。

 

查看答案

请以“不为昨天束缚”为题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记叙文的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查看答案

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          。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          ,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            。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在心尖上雕刻的张爱玲

张爱玲作品里面有对女性命远的精妙体察,对世道人心的一语洞穿,加之与生俱采的骨子里的傲与冷,使读者仿佛五脏六腑变换了一个全新格式,如她的《倾城之恋》《红致瑰与白玫瑰》《金锁记》《沉香屑》,但它们似乎有些过于华丽,带有她年轻时代的色彩和底调。

长篇小说《十八春》才是她最好的作品。作品中的顾曼贞,永远穿着暗蓝旗袍,因为她姐姐曼璐蜕变为二流交际花的缘故,她这样的穿着多少有些自卫的意味。然而在沈世均眼里,她却是“纤细而坚强的,笼统的好”。世均回南京的家,曼贞在上海,他在南京的雨夜里想起她,“故乡就变成异乡了”。于是他忍不住一大早下了火车就来厂里,恰在门口遇见她。他急道:“曼贞,我有话对你说。”曼贞看他着急的样子,上下打量他,一连串猜测在她脑里闪过——他订婚了,他家里出了事,他辞职……他却道:“我有好些好些话要对你说。”

张爱玲的笔仿佛是有神灵指使的。事情越是千钧一发,她却越是漫不经意。这种千百年来世间男女所痴心的一桩事,若放在俗家笔下,不知要制造多少哆嗦、琐屑而无聊的语言幻像呢,并且还往往纠结于外围,深入不到内里。而她三言两语,全都着了精要,一下子呈现了事情的真相,直抵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仿佛是在人心尖上雕刻,如此的精妙、确切与传神。这样的工作,真非天才而不能。

《十八春》最要紧的好处还是作品的内在本身,它写出了人的命运由鲜亮变为黯淡之必然之无可奈何的宿命感,整部作品显得练达而老成。美的形式在技术上是可以复制的,它如叶片的暗影。叶子连结了枝蔓,枝蔓连结了枝条,枝条连结了枝干,许多根线条形成一个走势,颇着某一种逻辑秩序,终结于根脉核心。这核心才是真正令人触目惊心的,它必是赤裸的,也是坦率的,藏不住任何的秘密。它是关于一个人心目中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更有对人生世态的观念。它所展现的点滴零碎,都来自这里。如果作家对世界的理解是混乱的,由这个根脉核心抽条出的枝蔓花叶,也必定是繁复混乱、没有秩序的。

张爱玲偏偏让美好而干净的生命轨迹,经历灾难与泥沼。曼贞被姐姐囚禁而被姐夫玷污,生了孩子,却不得不为了孩子再回到灾难与泥沼里——在姐姐死后居然选择嫁给了姐夫。我觉得她对世界的理解是悲观的,也有超现实的成分。她有着伤痛。也有着对世道人心的彻底失望。她为了保存着她的傲慢和尊严,只能选择孤独。以前很多人一提起张爱玲,就仿佛进入了戏剧情景,表情和腔调也立即被附魂了上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风雅。

而对于她,人们似乎只觉其雅,而不觉其痛。一个孩子的天目,必定是因为痛苦才被打开的,这使她看见了世人所不察觉的隐性世界。张爱玲固然有着贵族血统,生活优裕,曾经快乐地在她母亲家的狼皮褥子上滚来滚去,听着客人们演话剧,唱英文歌。岂知后来的生活急转直下,母亲离开,只剩下她和弟弟跟着父亲生话。他们的生活是可以想见的。有钱也不行,不是钱的事。他们的裤腿永远短了一大截。冬天的鞋子进了水,脚肿胀得像一个面包。只是因为她对继母项了嘴,她父亲的耳光便打过来。她只记得地的脸偏向左一边,又偏向右一边。他父亲甚至囚禁她半年,病了也不给医看。没心没肺的孩子或许慢慢把这忘了,偏偏她有的只是灵性,她是靠着灵性生长的,就只有把这苦痛储存了。那些整块吞咽的痛苦慢慢结了痂,内里的变化却永远地渗透到她的生活里。

那时候她心中的母亲,其实是一个虚幻的存在。母亲,除了是血脉之源,更是安全、温暖、爱之所在。但这些过早地离她远去了。我仿佛看见了她在繁花似锦的表层底下,求助而又无助地,爱又恨着她的生之源。这世间最艰难的悖论,她过早地面对了,也因此生发出对世界的悲剧感。她对心中那个叫做母亲的存在,只是心向往之,而永远地求之不得了。

(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可以复制,但其内在本身却是由作者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世态的观念决定的,《十八春》所展现的内容支离破碎,这也与张爱玲对世界的理解有关。

B.作者从张爱玲早期的人生经历与其作品的关系这一角度,以张爱玲一系列作品为例,揭示了她所经历的生活变故对其性情和作品的影响。

C.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性格情怀,往往有着作者现实人生的影子,张爱玲成长经历中的无助、苦痛,也自然会反映在她的一些作品中。

D.张爱玲的生活经历了由早期的“雅”到后来的“痛”的急转直下的人生变故,这世间最艰难的悖论使她过早地吞咽了人生的痛苦,也因此形成了她对世界的悲剧感。

E.“仿佛是在人心尖上雕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强调张爱玲的作品文笔细腻、精妙、传神,能抓住精要,呈现真相,直抵人的内心深处,是一般文学家难以达到的。

2.为什么《十八春》是张爱玲最好的作品?请简要分析。

3.对于张爱玲,作者为什么说“人们似乎只觉其雅,而不觉其痛”,请简要分析。

4.文中阐述了张爱玲人生早期经历的痛苦和她事业上的成功之间联系,有读者认为痛苦往往能助人成功。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