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用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的军容之盛(《赤壁赋》)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离骚》)

3论语》中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仿、表意一致的句子是                  ”。(《论语》)

 

(1)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不要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军容之盛”“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仿”,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舳舻”“艰”的写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积雨辋川庄怍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蓄。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①罢,海鸥②何事更相疑?

[注]①《庄子·杂篇》记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②《列子·皇帝篇》记载,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

1.本诗颔联描写景物运用了多种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本诗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少贫贱,好学。值乱,不能安业,每动止,画地书空,寓所 习,卒以通博闻。武德初,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上疏有所论奏,仁轨见其稿,为窜定数言。瑰 惊异,赤牒补息州参军。转陈仓尉,部人折冲都尉鲁宁者,豪纵犯法,县莫敢屈。仁轨约不再犯,而宁暴横自如,仁轨榜杀之。州以闻,太宗日:?尉而杀吾折冲,可乎??召诘让。仁轨对日: ?宁辱臣,臣故杀之。?帝以为刚正,更擢成阳丞。

贞观十四年,校猎同州。时秋敛未讫,仁轨谏日:?今兹澍泽沾足,百谷炽茂,收才十二。 常日赘调,已有所妨。又供猎事,缮桥治道,役虽简省,犹不损数万一少延一旬,使场圃毕劳, 陛下六飞徐驱,公私交泰。?玺书褒纳。拜新安令。累迁给事中,为李义府所恶,出为青州 刺史。

成亨五年,为鸡林道大总管,东伐新罗。 永隆二年,加太子少傅。数乞骸骨,听解左仆射。武后临朝,复拜左仆射。上疏辞疾,因陈 吕后、禄、产祸败事以规后,后遣武承嗣赍玺书慰勉。改丈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 十五。诏百官赴哭,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

仁轨虽贵显,不自矜踞,接旧故如布衣时。尝为御史袁异式所劾,慢辱之,胁使引决。及拜大司宪,异式尚在台,不自安,因醉以情自解。仁轨持觞日:?所不与公者,有如此觞。?后既 执政,荐为司元大夫。然宦由州县至宰辅,善致声誉,得吏下欢心。

(节选自《新唐书·刘仁轨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 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B.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 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C.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 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D.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 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

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

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仁轨自幼好学,才华出众。每当空闲之时,他用手指在空中和地上写写画画,终成饱 学之士。后来以其才华受到任瑰的青睐,被任命为息州参军。

B.刘仁轨不畏强暴,刚毅正直。在任陈仓县尉时,警告凶暴蛮横的折冲都尉鲁宁,鲁宁没 收敛,就用刑杖将其打死。唐太宗得知此事后当即表示认可。

C.刘仁轨体恤百姓,直言劝谏。秋收还没结束,太宗想要到同州打猎,刘仁轨认为这时即 使节省征用劳役,也会对秋收造成妨害,建议秋收后再出行。

D.刘仁轨谦恭待人,不计前嫌。他虽位极人臣,但接待亲朋故旧仍如从前。对于曾经得罪 自己的下级袁异式表示不计私仇,后来还推荐他任司元大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疏辞疾,因陈吕后、禄、产祸败事以规后,后遣武承嗣赍玺书慰勉。

(2)尝为御史袁异式所劾,慢辱之,胁使引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完成题。

哲学通常被认为是智者心灵和思想的舞蹈。杨绛先生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她要讨论的两大主题是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

先生强调人生贯穿灵与肉的斗争,而人生的价值大致取决于灵对肉的支配。这里的“灵”,并不是灵魂。先生说:“我最初认为灵魂当然在灵的一面。仔细思考后惊讶地发现,灵魂原来在肉的一面。”她说的灵魂,指不同于动物生命的人的生命,一个看不见的灵魂附在一个看得见的肉体上,就形成了一条人命,且自称为“我”。这个意义上的灵魂,相当于每一个人内在的“自我意识”,它是人的个体生命的核心。在灵与肉的斗争中,表面上是肉在与灵斗,实质上是附于肉体的灵魂在与灵斗。所以,先生说:“灵魂虽然带着一个‘灵’字,其实并不灵,只是一条人命罢了。”我们不妨把“灵”字去掉,名之为“魂”,也许更确切。肉与魂结合为“我”,是斗争的一方。那么,作为斗争另一方的“灵”是什么呢?先生造了一个复合概念,叫“灵性良心”。其中,“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遵守上述道德标准为人行事的道德心。她认为,“灵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作为肉与魂的对立面,这个“灵性良心”当然既不在肉体中,也不在灵魂中,它究竟居于何处,又从何方而来?对此先生没有明说。

先生对天地生人的目的有一番有趣的讨论。她的结论是:这个目的决不是人所创造的文明,而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本身。天地生人,着重的是人身上的“灵”,目的当然就是要让这个“灵”获胜了。天地生人的目的又决定了人生的目的。惟有人能够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使自己趋于完善。不妨说,人生的使命就是用“灵”引导“魂”,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灵魂”。用这个标准衡量,先生对人类的进步有所质疑:几千年过去了,世道人心进步了吗?现代书籍浩如烟海,文化普及,各专业的研究务求精密,皆远胜于古人,但是对真理的认识突破了多少呢?如此等等。

她曾说过,人需要锻炼,而受锻炼的是灵魂,肉体不过是中介,锻炼的成绩只留在灵魂上;灵魂接受或不接受锻炼,就有不同程度的成绩或罪孽;人死之后,肉体没有了,但灵魂仍在,锻炼或不锻炼的结果也就仍在。她的结论是:“所以,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信仰的实质在于不管是否确信灵魂不灭,都按照灵魂不灭的信念做人处世,好好滋养精神。孔子说“祭神如神在”,一个人若能事事都怀着“如神在”的敬畏之心,就可以说是有信仰的了。先生指出:“许多来自社会各界的精英人士都重物质而怀疑看不见、摸不着的‘形而上’的精神境界。下一代的年轻人,是更加偏离‘形而上’境界,也更偏重金钱和物质享受的。这显然是代表这一时代的社会风尚。”凡是对我们时代的状况有深刻忧虑和思考的人都知道,先生的这番话多么切中时弊。

1.下列对第二段中杨绛先生所说的“灵”与“灵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灵”是一个复合概念,是人本性中固有的,既不在肉体中,也不在灵魂中,也没人知道它从何方来,但是它决定了人生的价值。

B.“灵”就是“灵性良心”:“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遵守上述道德标准为人行事的道德心。

C.“灵魂”并不在“灵”的一面,而是在“肉”的一面,它是指不同于动物生命的人的生命,相当于每一个人内在的“自我意识”。

D.“灵魂”是人个体生命的核心,是看不见的,附着在看得见的肉体上,形成一条人命,去掉“灵”字,称其为“魂”,也许更确切。

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天地生人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类去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是为了使堪称万物之灵的人更加完美,使人的灵获胜。

B.人生中灵与肉的斗争,并不是灵魂与肉体的搏斗,而是人内在的自我意识与肉的斗争,其实质是灵与附于肉体的灵魂在斗。

C.人生的目的,是由天地生人的目的决定的,用“灵”来引导“魂”,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使自己趋于完善。

D.所谓的有信仰,就是对任何事情都怀着有“如神在”敬畏之心,不管是否确信灵魂不灭,都按照灵魂不灭的信念做人处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历史经历几千年,现代社会科技发达,远胜于古人,文明是大大发展了,但在人之为万物之灵的“灵”的方面却无多大进步。

B.杨绛认为人需要锻炼,要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人的身体素质,磨砺人的灵魂,锻炼的结果是让人的灵魂得到洗礼与升华。

C.杨绛先生认为,只有有信仰的人,才相信灵魂不灭,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人生才会有价值。

D.杨先生的思考与言论,针对的是让人忧虑的社会风尚:许多人重物质,怀疑“形而上”的精神境界,追求金钱,贪图享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台湾爱乐乐团到大陆某市演出,场地两侧不断打出“演出中请勿摄影录音”字幕。演出中,不少观众被精彩表演所感染而猛拍猛录。在场地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发现谁违规,就用镭射光笔直接照谁,被照观众有的自觉理亏,有的恼羞成怒,现场秩序时好时坏。演出后,爱乐乐团官方微博发出帖子,表明不欢迎那些不尊重艺术的观众。

对以上这件事,你是怎么看?请你以网友的身份,对爱乐乐团、观众或工作人员的表现加以评论,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对联“鸟在笼中,欲张飞无奈关羽;蜂在花上,既采蜜何必蜇人”中下联与上联对仗不工整,请用《红楼梦》中的人物姓名修改下联,使之对仗工整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