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1.下面的加横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奋发,鼓起翅膀

B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环绕,盘旋

C起而飞,抢榆枋        疾,迅速

D彭祖乃今以久          特别

2.下面各句加横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徙于南冥也        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B有鱼,其广数千里    是以后世无传

C生物之以息吹也      仰头向鸣,夜夜达五更

D垂天之云          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3.下面各句中不包含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C.蟪蛄不知春秋

D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4.宋荣子为什么要嗤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人?( 

A他们不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

B他们不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C他们有才智,有善行,有德行,有能力,但是自鸣得意,和斥鴳一样所见甚小。

D他们不值得夸耀而自我夸耀。

5.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1.D 2.C 3.B 4.C 5. (1)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抑止的吗?(“虽”“惩”各1分,句意1分) (2)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因此更加努力,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不因此更加沮丧,认定自己和外物的区别,辨清光荣和耻辱的界限,如此罢了。(“劝”“非”“已“各1分,句意1分) (3)敬重自己的长辈,推己及人也尊重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家的孩子,推己及人也爱护别人的孩子。(第一个“老”“幼”各1分,句意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本题考查虚词。C项,两句中“相”,意义相同,互相。A项,第一句“之”,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第二句“之”,动词,到。B项,第一句中“焉”,兼词,在那里;第二句中“焉”,语气助词。D项,第一句中“若”,好像;第二句中“若”,表假设,如果。文言虚词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平时要记忆经典的例句。虚词的用法常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在句中的位置,位置不同其用法往往不同;二与前后词的词性有关,比如“以”,以后面是名词,以是介词,以后面是动词或句子,以是连词;三与固定短语有关。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实际上也是考查实词。A项,“海运”:古义,海动;今义,海洋运输。C项,“春秋”:古,一年;今,春天与秋天。D项,“果然”:古义,很饱的样子;今义,副词,表事实与所料相符。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宋荣子为什么要嗤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人?”,是因为这些人才智能够胜任一官之职,善行能联合一乡,品德可使一位君主满意,能力能使全国人信任的人的局限性,因此选择C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本题翻译的三个句子,需要注意的是实词的理解,考生必须把语句放在上下文语境中进行理解,以提高正确率,还要注意语句通顺,考虑句式的特点,有的还要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有的语气要体现出来,翻译出来的句子要简明通顺。注意得分点:(1) “虽”译为“即使”;“惩”译为“改变”。(2) “劝”译为“劝勉、鼓励”;“非”译为“认为不对”;“已”译为“罢了”。(3)“老”形容词用作动词,“尊重”;“幼”形容词用作动词,“爱护”。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小题

根的艺术,是一种奇巧结合、天人合一的独特造型艺术。它用具有自然美的各种根材形态,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美的形象,使人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根艺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有其鲜明独到的审美特征。

根艺是单纯与丰富的对立统一。根艺与绘画一样,是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发现和创造是它们的主要特征。所谓发现和创造,就是表现形体。对造型艺术,鉴赏者又都是通过视觉对存在于空间的艺术形体进行鉴赏的,这是它们的共同审美特征。中国画的造型是在平面上进行的,它是画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技巧,通过笔、墨、纸以及墨法、空白等在平面的画幅上创造的一种美感;而根艺大都又是立体形式的,它的形体具有实际的长度、宽度、高度,给人一种自然与人工共同创造之美。所以根艺和绘画虽然同属于造型艺术,但绘画是以两度空间反映现实,而根艺大都又是以三度空间反映现实,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具有空间立体感的根艺,一方面比绘画更为具体生动,另一方面又不能像绘画那样直接而细腻地描绘表现对象的活动环境,也不能像绘画那样广阔、自由地再现人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过程。因此,根艺美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就有必要对现实的根材进行更集中、更典型的提炼,把丰富的思想内容寓于根的自然形态之中,以达到单纯与丰富的统一。

所以,鉴赏一件优秀的根艺作品,也应该是通过概括单纯的艺术形象,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去感受和领悟根艺美术家所要表达的自然根的丰富思想内容及独特的艺术形象。由于根艺是一种具有立体感的艺术,因此观看者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去进行鉴赏,从中获得的是不尽相同的审美感受,这同样也表现了根艺单纯与丰富对立统一的审美特征。

根艺是静态与动态的对立统一。作为一种立体的造型艺术,根艺只能表现行为的一个片刻,为了获得生动具体的审美效果,它总是以静态的造型表现出它的过去和未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根艺的动态美。动态使根艺形象表现出精神,表现出生命,“马空冀北”根艺美术作品的创作,就是这方面的实例。这是根艺美术以静态的造型来表现运动,是静态和动态的对立统一。

根材是根艺审美的主要部分。在绘画和雕塑艺术的鉴赏中,所使用的物质材料具有审美的价值。根艺所使用的物质材料比雕塑所使用的材料更有审美价值,因为每一件根艺作品的表现力依赖于根材本身的自然美的形态。由于根材是根艺美术作品审美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根艺美术家在创作时,应十分重视把选择什么样的根材和整个艺术形象的塑造结合起来考虑。

1.下列各项中关于“根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艺是单纯与丰富对立统一的造型艺术,用有自然美的根材形态来创造多彩的形象。

B.根艺通过塑造静态的形象来反映生活,观赏者通过视觉对塑造的艺术形体进行鉴赏。

C.根艺是一种立体的造型艺术,它除了可以表现行为的某一个片刻外,还可以表现行为的过程。

D.作为造型艺术,根艺以静态的造型表现出动态行为的瞬间,具有动态美。

2.本文认为根艺是天人合一的艺术,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A.根艺的动态美表现出精神,表现出生命,“马空冀北”根艺美术作品的创作就是实例。

B.创作根艺,对根材进行集中、典型的提炼,把丰富的思想内容寓于根的自然形态中。

C.根艺的单纯是指外在形体,丰富是指艺术家、欣赏者再造的艺术形象。

D.根艺的形体具有实际的长度、宽度、高度,给人一种自然与人工共同创造之美。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根艺具有空间立体感,比绘画更具体生动,但不像绘画那样广阔、自由地再现人物。

B.欣赏根艺可从不同侧面、角度、距离进行,所以根艺本身表现出含意的丰富性。

C.中国画造型是在平面上进行的,根艺大都是立体形式的,两者反映现实的角度不同。

D.根艺作品的审美价值取决于根材自身的价值和根艺美术家的艺术水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D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不全包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小知不及大知

B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此小大之辩也

C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芳菲菲其弥章

D为长者折枝                       渠会永无缘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蒙人(今安徽亳州蒙城东北)。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老庄”。

B它有什么理由在台儿沟站脚呢,台儿沟有人要出远门吗,山外有人来台儿沟探亲访友吗,还是这里有石油储存,有金矿埋藏?

C我呢,是相信进步的人——虽然并不像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道:“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

D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市属医院的26名医师联合签名倡议,弘扬白求恩精神,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拒收药品回扣和红包,建立新型的和谐的医患关系。

B.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带上天的服装就有好几套,可让多人多天穿着和更换的需要。

C.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D.正如远缘杂交可培育出品质更为优秀的后代一样,表现上隔行如隔山的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交流,往往撞击出天才的思想火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