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拟古(其七) 陶渊明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拟古(其七)

陶渊明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1.诗的开头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2.最后四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析。

 

1.开头两写出了春天黄昏的美景:天空晴朗,春风和煦,暖意袭人。为后面佳人的出场和感叹烘托了氛围,做了铺垫。 2.作者通过佳人之口,表达了对美景易逝、盛年难再的感慨。前两句借“云间月”、“叶中华”两种自然景物,形象地表明世间美好的事物不会永驻;后两句直抒胸臆,用“岂无”“当如何”等词语,表现诗人对岁月不待、人生易老的无限感慨。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干问的是“诗的开头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这是考查景物及作用。考生应抓住诗歌中的景物,再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述。景与情是相关联的写景的目的是抒情,本诗开头两句“日暮天无云”,即目生情,出语清新自然,“春风扇微和”,“扇”的拟人,“微”字的体贴,都富于情意。这是“日暮”。“清夜”的景色又将如何呢?天色、暖意当亦如之,日暮的景色很美,天空万里无云,显得何等澄澈;春风把微微的暖意一阵一阵地送来,叫人感到多么舒适。面对如此景色,自然使人为之心旷神怡,而春风又似乎对人特别有情,殷勤地传布着“微和”,显得人情物态极为融洽,为后面佳人的出场和感叹烘托了氛围,做了铺垫。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题干问的是“最后四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是考查情感。分析情感要结合作者、诗歌标题、注解及诗中的语句来理解分析。“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竟”者歌终也,“持此”犹得此、对此之意。大凡人们面对美好的事物,常常是爱之又惟恐失之,如此春夜,真叫人喜不自胜,但转念一想,它又能存在几时?佳人还会想到:自己的芳华又能保持多久?芳颜清歌又能否得到世人的赏识?这就是“持此感人多”的种种复杂意绪,“此”即良辰美景之谓也。下面四句或谓即佳人歌唱之辞,而理解为歌竟时的自言自语(即叹息之词)似更贴切。状“月”前用“皎皎”,又以云来烘托;状“华(花)”用“灼灼”形容,又衬以绿叶。这是多么美好,真是花月交辉啊。春夜越美,春夜在她的印象中越好,就越能反跌出她的惶恐、她的失意、她的焦虑。“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话语似不甚峻切,内在的情感份量是不轻的。曹植“南国有佳人”后幅是:“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作者代佳人说出心中的苦悲,这里是以佳人之口自传心曲,益显意深情婉。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1.下面的加横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奋发,鼓起翅膀

B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环绕,盘旋

C起而飞,抢榆枋        疾,迅速

D彭祖乃今以久          特别

2.下面各句加横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徙于南冥也        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B有鱼,其广数千里    是以后世无传

C生物之以息吹也      仰头向鸣,夜夜达五更

D垂天之云          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3.下面各句中不包含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C.蟪蛄不知春秋

D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4.宋荣子为什么要嗤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人?( 

A他们不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

B他们不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C他们有才智,有善行,有德行,有能力,但是自鸣得意,和斥鴳一样所见甚小。

D他们不值得夸耀而自我夸耀。

5.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小题

根的艺术,是一种奇巧结合、天人合一的独特造型艺术。它用具有自然美的各种根材形态,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美的形象,使人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根艺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有其鲜明独到的审美特征。

根艺是单纯与丰富的对立统一。根艺与绘画一样,是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发现和创造是它们的主要特征。所谓发现和创造,就是表现形体。对造型艺术,鉴赏者又都是通过视觉对存在于空间的艺术形体进行鉴赏的,这是它们的共同审美特征。中国画的造型是在平面上进行的,它是画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技巧,通过笔、墨、纸以及墨法、空白等在平面的画幅上创造的一种美感;而根艺大都又是立体形式的,它的形体具有实际的长度、宽度、高度,给人一种自然与人工共同创造之美。所以根艺和绘画虽然同属于造型艺术,但绘画是以两度空间反映现实,而根艺大都又是以三度空间反映现实,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具有空间立体感的根艺,一方面比绘画更为具体生动,另一方面又不能像绘画那样直接而细腻地描绘表现对象的活动环境,也不能像绘画那样广阔、自由地再现人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过程。因此,根艺美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就有必要对现实的根材进行更集中、更典型的提炼,把丰富的思想内容寓于根的自然形态之中,以达到单纯与丰富的统一。

所以,鉴赏一件优秀的根艺作品,也应该是通过概括单纯的艺术形象,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去感受和领悟根艺美术家所要表达的自然根的丰富思想内容及独特的艺术形象。由于根艺是一种具有立体感的艺术,因此观看者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去进行鉴赏,从中获得的是不尽相同的审美感受,这同样也表现了根艺单纯与丰富对立统一的审美特征。

根艺是静态与动态的对立统一。作为一种立体的造型艺术,根艺只能表现行为的一个片刻,为了获得生动具体的审美效果,它总是以静态的造型表现出它的过去和未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根艺的动态美。动态使根艺形象表现出精神,表现出生命,“马空冀北”根艺美术作品的创作,就是这方面的实例。这是根艺美术以静态的造型来表现运动,是静态和动态的对立统一。

根材是根艺审美的主要部分。在绘画和雕塑艺术的鉴赏中,所使用的物质材料具有审美的价值。根艺所使用的物质材料比雕塑所使用的材料更有审美价值,因为每一件根艺作品的表现力依赖于根材本身的自然美的形态。由于根材是根艺美术作品审美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根艺美术家在创作时,应十分重视把选择什么样的根材和整个艺术形象的塑造结合起来考虑。

1.下列各项中关于“根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艺是单纯与丰富对立统一的造型艺术,用有自然美的根材形态来创造多彩的形象。

B.根艺通过塑造静态的形象来反映生活,观赏者通过视觉对塑造的艺术形体进行鉴赏。

C.根艺是一种立体的造型艺术,它除了可以表现行为的某一个片刻外,还可以表现行为的过程。

D.作为造型艺术,根艺以静态的造型表现出动态行为的瞬间,具有动态美。

2.本文认为根艺是天人合一的艺术,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A.根艺的动态美表现出精神,表现出生命,“马空冀北”根艺美术作品的创作就是实例。

B.创作根艺,对根材进行集中、典型的提炼,把丰富的思想内容寓于根的自然形态中。

C.根艺的单纯是指外在形体,丰富是指艺术家、欣赏者再造的艺术形象。

D.根艺的形体具有实际的长度、宽度、高度,给人一种自然与人工共同创造之美。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根艺具有空间立体感,比绘画更具体生动,但不像绘画那样广阔、自由地再现人物。

B.欣赏根艺可从不同侧面、角度、距离进行,所以根艺本身表现出含意的丰富性。

C.中国画造型是在平面上进行的,根艺大都是立体形式的,两者反映现实的角度不同。

D.根艺作品的审美价值取决于根材自身的价值和根艺美术家的艺术水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D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不全包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小知不及大知

B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此小大之辩也

C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芳菲菲其弥章

D为长者折枝                       渠会永无缘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蒙人(今安徽亳州蒙城东北)。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老庄”。

B它有什么理由在台儿沟站脚呢,台儿沟有人要出远门吗,山外有人来台儿沟探亲访友吗,还是这里有石油储存,有金矿埋藏?

C我呢,是相信进步的人——虽然并不像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道:“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

D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