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李自良,兖州泗水人。初,禄山之乱,自良从兖郓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李自良,兖州泗水人。初,禄山之乱,自良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以战功累授右卫率。后从袁傪讨袁晁陈庄贼,积功至试殿中监,隶浙江东道节度使薛兼训。兼训移镇太原,自良从行,授河东军节度押衙。兼训卒,鲍防代,又事防为牙将。会回鹘入寇,防令大将焦伯瑜、杜荣国将兵击之。自良谓防曰:“回鹘远来求战,未可与争锋。但于归路筑二垒,以兵守之,坚壁不动,虏求战不得,师老自旋。俟其返昪,即乘之,纵不甚捷,虏必狼狈矣。二垒厄其归路,策之上也。”防不从,促伯瑜等逆战,遇虏于百井。伯瑜等大败而还,由是稍知名。

马燧代防为帅,署奏自良代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仍为军候。自良勤恪有谋,燧深委信之。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及讨李怀光于河中,自良专河东军都将,前后战绩居多。燧之立功名,由自良协辅之力也。

贞元三年,从燧入朝,罢燧兵权,德宗欲以自良代燧。自良恳辞事燧久,不欲代为军帅,物议多之,乃授右龙武大将军。德宗以河东密迩胡戎,难于择帅,翌日,自良谢,上谓之曰:“卿于马燧存军中事分,诚为得礼,然北门之寄,无易于卿。”即日拜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在镇九年,以简俭守职,军民胥悦。虽出身戎伍,动必循法,略不以暴戾加人。十一年五月,卒于军,年六十三,上甚嗟惜之,废朝一日,赠左仆射,赙布帛米粟有差。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甚捷,虏必狼狈矣     纵:即使

B.二垒其归路,           厄:切断

C.由是知名               稍:稍微

D.物议                多:赞美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

B.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

C.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

D.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自良屡立战功,深得上司信任。先后担任过右卫率、试殿中监。后来,鲍防接替薛兼训的职务,镇守太原,李子良又侍鲍防做了牙将。

B.李自良在军事方面很有谋略。回鹘入侵,李子良主张坚守不战,等到敌军疲惫撤军时,出兵袭击,阻断他们的退路,进而战胜回鹘。鲍防没采纳,最终吃了败仗。

C.李自良不但有勇有谋,而且很重情义。马燧被解除兵权,皇上让他接替马燧,他却因跟随马燧多年为由,婉言推辞。即便如此,皇上仍委以重职。

D.李自良厉行节俭,恪尽职守。一举一动都遵循法规,从不对人施加暴虐,深得军民赞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于归路筑二垒,以兵守之,坚壁不动,虏求战不得,师老自旋。

(2)卿于马燧存军中事分,诚为得礼,然北门之寄,无易于卿。

 

1.C 2.B 3.D 4. (1)只需在他们回去的路上修筑二座堡垒,派兵驻守,营垒不动,回鹘军求战不得,军队疲惫必然自行撤退。(“但”“壁”“老”“旋”,各1分,语意1分。) (2)卿为马燧保持军中名分,确实符合礼节;但作为北方门户的保障,没人能够替代得了你。(“诚”“寄”“易”各1分,语意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稍:逐渐。词义是不断变化的,其中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解题时尤其不能以现在的意义去解释,掌握一词多义,学习过程中需多记忆,多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注意重点实词的翻译,如(1)中“但”“壁”“老”“旋”,(2)句中“诚”“寄”“易”。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李自良,兖州泅水人。起初,安禄山叛乱,李自良跟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因战功多次加授直到右卫率。后来跟随袁傪讨伐袁晁陈庄等叛贼,屡建军功做到试殿中监,隶属浙江东道节度使薛兼训。薛兼训改任去镇守太原,李自良随行,授任河东军节度押衙。薛兼训死后,鲍防接替他,李自良又侍奉鲍防做了牙将。当时正赶上回鹘入侵,鲍防命令大将焦伯瑜、杜荣国率兵迎击。李自良对鲍防说:“回鹘远道而来寻求交战,我们不能与它争高下。只需在他们回去的路上修筑二座堡垒,派兵驻守,坚守不动,回鹘军求战不得.军队疲惫必然自行撤退。等它撤军,我们再出兵袭击,即使不会大胜,虏兵也一定会狼狈不堪。目前设置二处堡垒切断他们的归路,这是上策。”鲍防不听,催促焦伯瑜等人迎战,在百井与回鹘军队遭遇,焦伯瑜等人大败而回,李自良却因此逐渐出名。 马燧取代鲍防任节帅,上奏朝廷任用李自良为代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兼任军愤,李自良勤勉谨慎有谋略,马燧非常信任他.建中年间,田悦反叛,马燧与李抱真出兵束征,李自良经常作为河东大将,冲锋陷阵,打败田悦。在前去河中讨伐李怀光时,李自良专任河东军都将,前后所立战功最多。马燧建立功名,都是由於李自良辅助的结果。 贞元三年,李自良随从马燧入朝,朝廷解除了马燧的兵权,德宗想用李自良代薛马燧,李自良用侍奉马燧已久的理由诚恳推辞。不愿接持他做军帅,受到舆论的赞美,於是任为右龙武大将军。德宗因为河东接近胡戎挑选合适的人任节帅很困难,第二天,李自良前来谢恩,皇上对他说:“卿为马燧保持军中名分,确实符合礼节;但作为北方门户的保障,没人能够替代得了你.”当天任命他为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太原尹、北部留守、河东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在镇所九年,因为简约勤俭恪守职责,军民悦服。李自良虽然是军人出身,行动都遵循法规,一般不对人施加暴虐。十一年五月,死在军中,时年六十三岁,皇上感到非常痛惜,为他停止朝会一天,追赠为左仆射,赐给丧葬布帛米粟不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

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满分5 manfen5.com的嘲笑。斥满分5 manfen5.com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其实这正反映了它由于生活环境的狭小所带来的局限,因为它无能力到广阔天地中去遨游,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这讲的是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

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之外发生的事情,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而生命长的灵龟和大椿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至于人类,看上去似乎比动、植物自由得多,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更多,除了名、利、富、贵之外,还有伦理道德、感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而且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他生物。从受限制这个角度来审视人生,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所以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逍遥游”也就成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

节选于《智通庄子——游心于物之初》

1.下面关于庄子及其《逍遥游》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庄子把《逍遥游》放在《庄子》开卷第一篇,客观上显示了《逍遥游》在整部《庄子》中的突出地位。

B.从《逍遥游》的内容我们可以获知,“逍遥”指的是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几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

C.《逍遥游》中的大鹏鸟看似很逍遥,斥满分5 manfen5.com看似随心所欲,但它们同样都没有得到真正的逍遥自由。

D.“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它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而是继承于《诗经》,但庄子的“逍遥”与《诗经》的“逍遥”内涵相差很大。

B.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庄子哲学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他的哲学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

C.宇宙中的万物都是不能真正逍遥的,因此他们的存在和表现都是“有所待”的,都是不自由的。

D.人虽然被称为万物之灵,但他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深受外界条件限制的,都是不自由的,因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逍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逍遥”是一种不受外界所困的境界,那么只要我们不为功名、红尘所累就可以达到真正的“逍遥”。

B.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追求“逍遥”,这也是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所有思想的特质。

C.从庄子的《逍遥游》我们可以知道,人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那我们就得回归自然的怀抱,与自然融为一体。

D.因为庄子真正理解了“逍遥”于人生的意义,所以才在妻子死后放声高歌,才在高官厚禄面前自愿躬耕于田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中,“颜值”“创客”“主要看气质”榜上有名,若能“颜值爆表”“有创新理念、能自主创业”“气质上佳”兼而有之,当然是人间极品,但芸芸众生往往不可兼得。

如果三者之中必须要舍弃其中两个的话,你会怎样取舍?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成长于克勤克俭、崇俭抑奢的家风环境,自会多一份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主动;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也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相反,    ,或是急功近利,或是没规没矩,或是爱慕虚荣,很难想象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人会严以用权、实以谋事、动遵法度。可以说,        ,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事业成就。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地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

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