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太湖石是中国古代四大奇石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太湖石是中国古代四大奇石之一。米芾评价太湖石,说其具有“瘦、皱、漏、透”的特征。“瘦”指太湖石石皮枯槁,瘦骨嶙峋。“皱”是指石皮多褶,曲折生动。“漏”指太湖石的孔洞上下左右前后彼此贯通,形成灵动、虚实之美。“透”是指太湖石体态玲珑,澄明通透。这四个字表现出了太湖石的“骨气”“变化”“灵动”“神韵”之美。

其实,这四个字还可用于评价其他方面,比如艺术之美,比如做人之道。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领悟自然神韵 自然是春的轻盈,夏的灵动,秋的沉稳,冬的凝练。感悟自然,领略神韵,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更睿智、更积极。(用“更睿智、更积极”可以很好地说明“领略自然神韵的意义,具体落实到下文的事例)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是陶潜对于自然的感悟。顺应自然的变化,归向生命的尽头,快乐地听从天命,还有什么犹疑呢?很显然陶潜明晓什么是自然,并懂得顺应自然。于是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于是他欣然辞官归田。他明白在那样黑暗的社会,自己的理想是实现不了的。陶潜从自然中领略到了要顺应变化,不要逆天而行。于是,后世看到的是一个淡然的陶潜,是一个睿智的五柳先生。(通过详细的论据分析揭示了陶潜领略自然神韵的意义所在,也扣住了开头的“睿智”人生,联系紧密)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引用内容提前,和第二小节形式上保持一致,营造文章的结构之美)从中不难看出,李白认识到自然的无穷和人生的短暂,于是他领悟到的人生真谛是应该奋发进取,要“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于是,后世看到的是一个表面潇洒放狂,内心却火一般热的李白,是一个可以不顾年已六十毅然从军报国的李白。(通过补充的分析来说明李白领略自然神韵后的积极主动,扣住了开头的“积极”人生,上下联系密切) 陶潜与李白从自然中领略到了两种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神韵,他们的人生一出一入,却都为后世赞赏、膜拜。(从“出世”与“入世”两个方面来谈,更加具体细致,写出了论据的典型意义所在)那么我们又究竟该如何去领略呢?(用问句来引出“怎么办”) 我们应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的未来。(添加分论点来说明“怎么办”,提纲挈领)现代社会对自然的破坏使得自然一次次发出怒吼。人类突然发现大自然好像是在惩罚着人类——无尽的掠夺最终导致了大自然的反抗。 人类不能再这样发展。(添加分论点来紧扣上文)看,一片片森林迅速地消失,一条条河流被污染,生物的多样性在减少,地球的自净能力在减弱……夕阳如画的九寨沟如今已不堪重负,巍巍泰山之上到处是白色垃圾,昔日美丽的天池也一再遭到破坏污染……(通过集中整齐的例举,写出画面感,写出震撼力) 领略自然不应该只是参观拍照,不应该是以欣赏的借口去破坏自然,更不应该是以开发的名义去人工化自然。(用“不应该只是……不应该是……更不应该是……”的句式结合一些现实使得论点的含义更加丰富,层次也更深)我们需要的是用心去感受自然的美丽,去领略自然的神韵。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是九寨沟、泰山和天池?(扣住上文的举例,联系紧密,反问有力)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些自然的遗迹上面平添人为制造的痕迹?我想,如果真的是要去亲近自然,哪怕房前屋后的池塘树木也能让用心的人感悟到自然吧?我想如果真的是要走近自然,那么远远地欣赏也是可以领悟到自然的真正神韵吧?就像人生,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不必非要去尝试才会知道最后的恶果吧?(一系列反问、追问造成不可辩驳的气势,论证有力,很好地说明了不该怎么做)对自然的领悟,应该是我们人生的一种修行与克制,而不应该是没有任何敬畏之心、肆无忌惮地掠夺与占有!(从正面去说明“怎么做”,概括有力) 用心去领略自然,应该用心灵去感受和欣赏,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理解、去发现。(进一步从“人生”的高度去深化文章的主旨,首尾呼应,提升题旨)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选好写作的角度,然后组织材料行文,首先明确““骨气”“变化”“灵动”“神韵”四者之中的一个,然后再选是“艺术之美”还是“做人之道”。 【考点定位】 【名师点睛】作文指导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话题、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嬗变。自2006年开始,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试卷中出现至2012年其相对咸熟,并在全国推广。新材料作文给定材料不给定话题或题目,也不限文体。相较于话题作文那样放得过宽,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限制过多、文体单一等有很大优势,但其作文不确定的角度也为套作和宿构提供了空间。因此在新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这类作文在英美等国的作文考试中比较常见。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近年在继承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增加如2015课标卷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来考查学生真正的作文能力。 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 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 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1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新课标2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展示自己的价值判断。 面对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要转变观念,再不是那种抓住一个词就立意,准备几个例子就作文的时候了,必须按照指定的任务去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法往往具有暗示性,比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2卷作文“你认为谁更有风采”中的“更”写法必须是比较、对比,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 二、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目的 “传统型”与“任务驱动型”议论文写作的主要矫正点对照表 顺序 比较点 主要矫正点 矫正方向 1 说理 要求 空泛议论 (从材料理出话题或观点后,脱离材料纯议话题) 就事论事、议不离事 (就事论事,呈现思维的深化——紧扣事件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即完成任务) 2 说理 范围 面面俱到(广泛议论) (论的“点”多,但没有一点说深议透) 专论一点 (集中精力论透一点) 3 说理 态度 简单粗糙,轻易否定 (简单论证、粗糙表态、封闭的自圆其说) 文明交流 (入情入理不偏激、深入的理由阐述、开放的文明交流) 重在培养以下两方面的说理: 说理方向:紧扣任务驱动对象,不停留在简单粗糙的表态,分析事件背后人性善恶的根源,挖掘潜藏于事的因果得失,寻找改良社会的良药。 说理原则:倾诉自己,聆听他人;深入分析,表达善意;不在压倒,重在厘清。 “阐释型”(标题与话题)作文是考生根据给定的相对固定的主题范围,确定写作的中心,调动已有的知识资源和背景材料(素材库),论证主题,形成“材料—— 阐释—— 话题”的闭合体系,具有“封闭性”的弊端;“材料型”作文虽突破了束缚和限制,但立意角度过多过泛便于套作和宿构。 解决办法——有意在多角度材料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 效果——避免了“阐释型作文”的“封闭性”与“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性”,增强了“防套性”,同时增加了对考生思考、辨析与选择能力的思辨考查。 因此, “任务驱动型作文”应运而生。 三、应对策略 “任务驱动型作文”?——识别特点: 材料面上——明确增加了任务指令——“双给”: “给写作材料”——提供一个争议性大,具有对立性、真实性、现场感和层级发展的叙事体事件。 “给驱动任务”——①材料后面的写作要求,一般带“谁”、“怎么”等疑问词,它往往指向“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是作文的范围,不能离开此要求,离开则属离题。②明确给定写作内容及写作角度。 (三) “任务驱动” 内涵解读: 1.体式驱动(对文体、格式的规定。如2015年全国卷要求写成书信体的任务指令) 2.内容驱动(以小见大,问题的对立性,内容的指向性,情感的导向性,论说的思辨性,策略的操作性。如15年甲卷的“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乙卷中的“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思考、权衡与选择”就是一个任务指令。材料往往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权衡”作出自己的“选择”,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或方案。) 3.对象驱动(细节上“个案分析”原则决定论述说理要有指向性,一是避免“空泛议论”,即架空分析,从材料理出一个话题或观点后,脱离材料纯议话题;二是避免面面俱到,即“广泛议论”。论的点多,但没有一点说清理透,原因:缺少对象意识,解决办法:“专论一点”。 ) 4.思维驱动(“思辨性”与“探究性”:在真实情境下引发真实交流,往往以小见大,即从琐碎中烛照社会问题,由简单粗糙的认知到认知的深化。由问题的强争议性、复杂性决定应对单个事件的立场或态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通过具体分析,引导考生关注和思考不同人物的精神境界。符合高考作文对于考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考察要求,高考作文不仅考察写作水平,同时考察考生的人文精神、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更增强了对“思考、权衡、选择”等“思辨”能力的考查,呼应“探究性”——对思维能力的考查有了更高的期待。) 小结:明确并完成写作任务——“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第一要务! 任务驱动内涵: 1.体式驱动(写成议论文) 2.内容驱动(写作内容的规定: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3.对象驱动 (1)“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这一任务驱动决定了不能离开事件,必须是“就事论事”,或“融理于事”—— 不能“空泛”议论,即不能架空所给材料过度泛化说理; (2)“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一任务驱动决定了论述说理目标的指向性,要有说理的对象意识,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广泛”议论) 4.思维驱动——争议的焦点(核心事件)讨论。 围绕核心事件或争议焦点,明确并完成写作任务——“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第一要务 概念厘定与概念区分——深入论证的法宝之二 二、作文指导 首先,抓住三则材料的特点,为回答“更好的时光”做好准备。 三个人物的特点:老王的特点是学无止境,为国家做点贡献:小刘的特点是与团体共同奋战,争取佳绩;大李的特点是置身自然,享受阅读。 其次,分析“要求”: 要求有二: 1.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的时光更美好? 一是三个人有自己认为的美好时光,二是谁的生命时光更美好。 特别注意“更”字:“更”是副词,有“更加”的意思,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 结合本题说,应该是三个人物的生命都美好,你认为很好,谁更美好呢?这就要求你作文必须对三个人物进行比较,表明了必须用“比较的写法”作文。在比较中说明你的理由。 2.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A.材料的内容即三个采访对象:、老王、小刘、大李,写出他们各自生命时光美好的原因理由。他们各有特色,价值个性十足,你认为的时光美好? 材料的含意即他们都有特点和生活气息,分别是进取奉献、合作激情拼搏型,恬淡精神享受型,请你选出一位时光更美好的,说出你的理由。理由即他们各自美好时光的原因和价值,以及对他们的生命人生观、价值观、意义作用的评判。 B.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思考的含义是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 权衡的含义是比较、衡量、考虑。 选择的含义是挑选。写作任务就是思考、权衡、选择。优中选优。 这三个词的排列顺序是有讲究的。要权衡,就要先思考;要选择,就要先权衡。思考、权衡是选择的前提,选择是结果、结论。 要选择首先需做出多方权衡,然后对利弊作出判断,再作出选择。选择-权衡-判断-选择,恰好绕成一个圆。有选择就有权衡。 选择不可能既是此又是彼,只能不是此就是彼。 权衡是选择的前奏。权衡更多的是思考。 选择:主要考虑的是哪一个时光更美好。定下自己心仪的一位对象。 权衡:主要是比较。在和另两位比较中显示自己所选对象时光更美好的具体原因理由。 无论是权衡,还是最后的选择都要注意最优化原则。 应该说选择谁的时光更美好,都是可以的。问题是要自圆其说,说出理由,说出道理,让人信服。更需学生在比较中找出不同抓住关键信息,进行思辨说理。 落实到写作之中,解答那种时光“更美好”、给出自己的最终选择当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显然是,在写作中“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所以,试题命制一方面统一要求所有考生都能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对“更美好”的标准有更多“思考”,另一方面又在诸多核心问题上给予广大考生以很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比如,生命时光更美好的标准,是人物生命形式更令人心向往之呢,还是更有利于大家学习模仿?比如,选择的依据,是“时光美好”的独到理解——当下中国更需要、更稀缺?是所选人物的特长与特殊魅力?还是考生个人的趣味和偏好?抑或是这几方面的综合?又比如,“体现”“思考、权衡与选择”,是否一定要写成论述性质的文章?比较和权衡的过程是否一定要呈现于作文的表面?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个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漫画的寓意。

满分5 manfen5.com

 

标题                                             

寓意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前人有诗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不仅是国家不幸,1    ,才能写出血泪交迸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画屋高楼,2    ,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柳宗元在政治上失败,生活也坎坷困顿,但为他的政敌所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把他抛向了生活的底层,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一流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但在精神领域,3    ,特别是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他都拥有黄金铸就的一章。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职责的转变与业务量的增加使得对消防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兵从一个地方青年到成为一个合格的消防战斗员,通过训练和实战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体能的训练,心理素质的提高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课程。后期实战也会让新人真正深入到各种突发灾害中,让其心理素质和胆量在训练和实战中得到提升。

A如此繁重的任务需要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

B.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

C.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使人必需拥有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

D.没有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是无法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的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A.中国遵循合作共赢的理念,就全球治理机制和合作模式提出了具体可行、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好点子,并付诸于实践。

B.纪录片《牡丹》将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和洛阳电视台联合摄制完成,日前双方的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展开,相信不久我们就可以欣赏到一场有关牡丹的视觉盛宴。

C.绿色印刷是指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印刷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印刷品废弃后易于回收并循环利用,可自然降解,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D.来自中俄两军以及我国地方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紧紧围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战场”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推出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空白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些名将之后写自己的父亲时,很少       ,他们很坦诚地讲述父亲的过失。

②对于群众反映的食品的安全问题,相关部门不应回避,如果有关人员        ,将失去解决问题的良机。

③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城市出租车司机上缴给出租车公司的承包费用很不透明,利益相关方对此      

A.讳疾忌医  为尊者讳  讳莫如深

B.为尊者讳  讳疾忌医  讳莫如深

C.讳莫如深  为尊者讳  讳疾忌医

D.讳疾忌医  讳莫如深 尊者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