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世上没有一个伟大的业绩是由事事都求稳操胜券的犹豫不决者创造的。(【英国】艾略特)

 

从此,我不在优柔寡断 成功之花需要勤奋雨露的不断辛勤浇灌,胜利之实只愿踏实奋进之人去品尝甘甜;但这一切的滥觞,都取决于行动的奠基。在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伟大的业绩是由事事都求稳操胜券的犹豫不决者创造的,若你想赢的他人的艳羡敬佩,不仅需要不懈进取,更需要的是一种战胜犹豫,付出实际行动的大胆尝试。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行动,才能勇敢的实践去追求真理。倘若你连迈出至关重要的第一步都缺乏决心,那么之后的长路漫漫,你将只能望而生畏。 那是一个初夏的雨季,雨后的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味道,泥土混合着鲜花的芬芳,给人以一丝清爽舒畅。我沿着平常熟悉的路,打算照例赶去兴趣班。可是突然而来的电话铃,把我原来盘算好的标准计划落了空——在电话中,同学焦急万分的告诉我,她的文具袋落在了我的书包里,现在的她无法完成老师布置好的作业,难过的问我该怎么办。原本活泼开朗的同学用如此急迫的语气对我说话,仿佛带了哭腔的声音使我于心不忍,我只能轻声安慰她,硬着头皮许诺一定尽快送去她的文具袋。“啪”的挂了电话,更改了路线,茫然的走在同学家的路上。送去同学遗忘的东西本是人之常情,可我却心下一跳——平时,我早己习惯了过着两点一线的路程,突然走着陌生的街道着实令我手足无措,我的心里小心的盘算着兴趣班开始的时间,侥幸的想着时间充裕,更况且同学家的路也略知一二,不值得如此心神不宁。思考片刻,我便不作停留,加快了脚步。 沿途的一草一木我都无心欣赏,而沿途的街道也都更以前来同学家的一样乏味无趣,突然,脑中蹦出来一个奇怪的念头:“为什么不换一条路尝试一下?”对啊,这么单调的路程,我为何不找些生活情趣,找到一条不知名的小路,抛去一些零零碎碎的烦恼,就这么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来到一个让我耳目一新的地方。它会是七个小矮人居住的精致小房子吗?亦或是堆满糖果的神奇糖果屋?我的思想兜兜转转,仿佛一条小路曲径通幽,带我走进了新的世界。但转念一想,不仅哑然失笑,我早就不是幼稚的三岁孩童了。我笨拙的为自己的胆怯编造着理由,我何尝不想挑战一个新的方式,可长久以来的循规蹈矩还是让我压抑下了心下翻涌的冲动,继续脚步不停,最后终于顺利的来到同学家.... 同学在感激的朝我挥挥手,放下了重担的我一身惬意,悠悠渡歩出了小区,正心情大好,准备哼着歌表达悠闲之情时,猛然一瞥,发现催我上课的铃声已经响了一遍又一遍,表不偏不倚的指向了整点。我一个激灵,心里大叫了一声:“坏了。”暗骂自己的蠢笨,怎能疏忽了时间?我一个箭步冲了出去,飞快的狂奔起来,却一怔,离我家的路至少要走30分钟,待我回家重新走到兴趣班,离下课也未有多远了。怎么办?怎么办?我在原地转着圈,像热锅上的蚂蚁。哎?不如我从同学家沿着路口走,从理论上来说,同学家和兴趣班大致是在一条水平线上,若现在出发,那还来得及。但万一修路呢,万一沿途有风险呢,万一、...好多个万一如沉重的大山把我压得喘不过气,这个岔路口令我犹豫难决,我躲着脚,倏地,刚才那个死了的思想又霍的复活了:“为什么不换新路?为什么还要犹豫。”我到底在畏惧什么,一味的逃避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堕死于腹中的计划。我不想再固守顽硬,不懂变通下去了,此刻: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按我心去行动。我放弃了万一,放弃了犹豫,放弃了踌躇,大步的按照我期望理想的路走去。我的心雀跃着,我的脚步感觉更加轻盈有力,全身上下从未有过这种轻松愉悦,路边的风景不是千篇一律的,参天古树为整个城市笼罩着一篇生机,城市的天空在大雨的洗刷后显得格外湛蓝美丽,路边高楼林立,参差的渗透出一种建筑的美感,这样的新奇感是前所未有的,一切的一切都如此不可思议。我睁大双眼,尽情的享受着这一片风光正好,当我如愿以偿的来到了兴趣班,一种成功的喜悦蔓延在我的胸膛,我感到无比自豪和不可思议。 在人生路长,不经意见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岔路口,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人生就这麽一次未知的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旅行的心情。不会因为你的停留而美丽的风景终止,走过的路已经成为你背后的风景。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享受每一刻的感觉,欣赏每一刻的风景,这就是无悔的人生。 从此,我不会再优柔寡断 三思而后行 孔子说过:三思而后行。然而,过去的我,总喜欢积极表现自己。常常是,还没来得及“思”就……。 记得有一次,我们到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上课,由外校的老师执教的,同时还邀请了许多领导、老师和学生家长一起听课。 进了电教室,就看见里面已经人头攒动。看到我们,家长们似乎很高兴,听:“瞧!那是我家儿子!”不由得,我的腰也挺得更直了。 我的虚荣心一下子膨胀了起来,心里暗暗地想:我一定要好好表现,在爸爸妈妈面前露一手。于是,我就悄悄地“侦察”了一下后面的情况。眼尖,妈妈正微笑地看着我呢! “哈哈!妈妈,儿子一定不会给你丢脸的。看我的……”我在心里暗暗地下着决心。 上课了,课堂上,我的表现特别积极。只要老师提出问题,我总是第一个举手,而且是举得高高的,惟恐大家看不到我举手。只要老师叫到我的名字,我是“嗖” 的一下站起来,生怕谁抢了我的风头。 起初,我总能准确无误地回答出老师的问题。我想,全体师生和家长,肯定都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瞧!花小迪正羡慕地望着我呢!” 课仍在上着,老师又提出问题,我不加思索、毫不犹豫地把手举了起来。老师见我十分积极,为了鼓励我,就再次让我回答问题。这时,我的心中如同溅起的浪花,美滋滋的。待我站起来后,才发现我竟然没听到老师提的什么问题,更不知道说什么了。课堂上异常安静,全场的焦点都集中在我一个人身上。我真想从地缝里钻进去,幸好老师很快叫我坐下,我就象泄了气的气球,坐在座位上。下面老师讲的什么,我再也没有兴趣了。 下课后,妈妈轻轻地走到我旁边安慰我说:“儿子,不要紧,以后上课认真思考就行了!”还一再告诫我:“三思而后行啊!你忘啦!凡事都要经过大脑思考,如果光顾着出风头,结果是要出大丑的呦!” 我的脸一红,“妈妈!我错了!” 这件事使我难忘,也让我知道,不仅是学习,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不思而先行”了。 从生活中,我汲取了深刻的教训,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多观察,多分析,多考虑后果。不然就会造成不好的后果,甚至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我喜欢出发 汪国真在他的《我喜欢出发》中说:“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有未来。” 诚如汪老所说,我们身处在这样一个“五色乱目”的时代,太多的事情牵绊住了我们的双脚,使我们欲言又止欲进又退。我们不断地犹豫,不断地错失良机,却又不断地欺骗自己,说什么“三思而后行”。是的,你的顾虑都是对的,但你没有看到的是在你犹豫不决时,成功人士早已果断先行一步,用风雨兼程换回耀眼成功。本质上来说,人与人并没有差别,也许偶有智力之差,但那无关大雅,然而有的人扬名立万,有的人却卑如蝼蚁,探求根源,无他,在于敢做与不敢做。 我们总喜欢谈论乔布斯、比尔盖茨的成功,总是惊羡马云、李彦宏的辉煌,然而我们却选择性地忘记了他们成功的前提,那就是看准时机果断出击。在智能手机的设想还未能为人人所接受时,乔布斯果断出击,毫不迟疑地摘下这颗新世纪的明珠,而犹豫了的诺基亚却因此无缘智能手机市场,最终沦为附庸。无独有偶,当国内电商业前景一片茫然时,马云以敏锐的思维当机立断,开启了中国电商业大门,而紧随其后的京东虽也有所作为,但终究因一时之差而逊色不少。 人类社会的众多实例无一不在警示我们要果断出发,勇敢地踏上征途。正如英国学者艾略特所说:“世上没有一个伟大的业绩时由事事都求稳操胜券的犹豫不决者创造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太多的犹豫只会动摇意志,禁锢前进的步伐。只有当成功建立在果断之上,果断伴随着成功,历史才会勾勒出无数成功者的伟岸身躯。 我喜欢出发,出发是我的宿命。即使出发不一定成功,即使一路风雨兼程,但只要尝试了、付出了,便永无悔恨。“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想好了就去做永远好过踌躇不前,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前方是什么。 喜欢出发的人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喜欢出发的人永远不会成功。让我们携手共进,踏上征途,与果断相伴一生,去创造出属于我们的时代,我们的辉煌! 【解析】 试题分析:两则材料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可以从思与行、理性与盲从来立意。“思”并非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行”也并非武断盲从。可根据立意写议论文或者记叙文,写议论文可从正反对比论证。因为理性,哥白尼发明了“日心说”,实现了天文学中的根本变革;因为理性,韩愈发起古文运动,给文学注进新的血液;因为理性,丁肇中发现J粒子家族,使物理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因为盲从,东施效颦终成笑话;因为盲从,燕国燕国寿陵人邯郸爬行;因为盲从,刘丽娟追星导致家破人亡。理性不盲从,才能使我们走对正确的道路,才能使我们又更多的收获,才能使社会获得更大的进步。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中国孝道文化

胡申生

孝道文化对于子女的教育、成才,对于家庭成员互尊互爱、和睦,对于优良门风的确立、传承,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它在经典著作及其流转中有哪些体现呢?

比如,中国儒家经典之一的《孝经》。其作者经学者专家长期反复考证,基本确立为孔子的嫡孙孔伋所撰。孔伋虽然受教于曾参,但他的孝道思想的形成,不能说不受到祖父孔子、父亲孔鲤的直接耳提面命的教育与影响。又如,隋唐五代是中国古代家训文化的成熟时期。其标志就是出现了由颜之推撰写的中国第一部专门的、成本的、完整的家训著作《颜氏家训》。它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到了宋元明清,家训文化进入繁荣时期,先后出现了北宋司马光的《家范》等。这些专门的、成本的家训,内容涉及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总体而言,孝道都在这些家训著作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教子》中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颜氏家训·勉学》中有言:“孝为百行之首,犹须学以修饰之,况余事乎!”司马光在《家范》中则说:“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姑(指婆婆)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

在以上这些关于“孝道”的论述中,有一点很值得重视,那就是,他们都认为孝道是父母和子女双方的事情,而不是做子女的单方面地行孝。中国“孝道”大都强调了父子间双向的良性互动,盖因有此双向互动,父慈才能子孝,子孝而父益慈。这里面讲究父母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强调父母长辈在孝道文化中必须以身作则,按父母的角色规范在家庭生活中为子女树立榜样,如前文中的“父母威严而有慈”所示,这句话将“威严”与“有慈”并立。换言之,其所讲的父母对孩子的威严和慈爱从来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一体的。这样的孝道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是值得提倡的。

无可否认,在中国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无论是在统治阶层还是在民间,都出现过提倡孝道过头、使孝道文化呈现出其消极一面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一定时期对中国孝道文化进行批判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正如对孝道文化的倡导有时会过头一样,我们对孝道文化的几次猛烈批判也早已被历史证明是过头了。过头到现在我们要“挽狂澜于既倒”,重建孝道文化在今日几乎已成相当艰难之事。如今,在父母膝下尽孝几成渴盼而不可及之事,以至于“常回家看看”到了要入法的地步。而用法律来约束本应归于伦理道德范畴的孝道究竟是否合适,是值得讨论的。

历史已一次又一次证明,在中国,孝道文化是检验和测量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试金石,孝悌也是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基础。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家庭和社会对孝道文化的提倡就不该须臾离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至今我们还在要不要继承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还在衡量中国古代的孝道文化里,究竟是积极因素多一点,还是消极因素多一点。辩证地看待和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固然是不应被忽略的必要步骤,但如果凡此种种讨论最后只是得出一个类似“国人议论未定,孝道仍在滑坡”这样的结论,就颇令人担忧了。在提倡和践行孝道文化这个问题上,我们千万不要再出现反复和折腾了。

1.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思路。

2.结合文章的第④段,谈谈你对“孝道”的理解

3.今日重建孝道文化面临的困境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各题。

化险为夷

【法】艾琳 · 哈迪

圣诞节前夕,天空乌云密布,最后一批顾客正在匆忙赶回家去。南二街上的旧钟表店内灯火通明,满头银发的店主雷正在调整壁炉钟内的乐钟。

晚八点整,瑞士工匠制造的杜鹃和跳舞人从时钟的小木屋中跳出来,好像对其它几十座时钟示意,不能让“点”无声无息地过去。顿时,所有的钟声都敲打起来,如同“大合奏”。

雷对这一切都无动于衷,他自幼双耳失聪,这时正弯着腰在工作台前干活。一直到他感到威斯敏斯特大钟的钟声传来振动,他才抬头仰望着这些时钟。这些座钟分别镶在栎木、红木和樱桃木制的钟框中,钟上的罗马数字和云形指针闪耀着已逝岁月的尊严。

雷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他童年时在加利福尼亚,一位老钟表匠先给雷一些简单的机械装置的钟去练习修理,然后逐步让他修理铁路用钟、手表、标准钟和装有乐钟的大钟。他和也是双耳失聪的爱妻黑兹尔日积月累地收集修理旧钟所需要的旧零件,又把这些“宠物”从过分拥挤的居室搬到闹市的店铺中去。

他们两人工作得非常协调,他修理机械部分,她擦洗钟框,有时还得修整钟框的表面。雷干完了活,朝后室走去,这时他颈后部突然感到从前门袭来一阵冷风。他转过身去接待最后一位顾客。当他看到两个男人时,长期培养起来的敏感告诉他来者不是顾客。那两个人身着派克上装和牛仔裤。一个30多岁,一个近50岁。年轻人留在店门旁,年长的两眼露着凶光朝柜台走来。雷一边慢腾腾地把记事本和铅笔推到柜台台面的另一端,一边尽力不露声色,抑制着愈来愈强烈的不安情绪。

雷朝那张绷紧着的脸微笑了一下,然后用手指指自己的耳朵,摇摇头。那人仔细观察记事本,那张绷紧着的脸露出一丝吃惊的神情,然后转过身去对他的同伙咕哝了几句。雷乘机仔细打量那人,特别注意到那人插在上装右口袋中的手,那只手在不安地颤抖着,暴露来者的不良企图。他怒火中烧,但内心的“要镇静”把怒火压下去了。他在记事本上写道:“我能帮助你吗?”这时那人第一次正视雷,并微笑了,微笑中充满着嘲讽。这时,雷也明白那人为什么把他的同伙留在门口,而且看上去这两个人像铤而走险。

钟嘀嗒地响着。雷又写了句:“你是来当钟表的吗?”于是他指指放满挂表和怀表的“当”柜。雷不是典当商,但是,每当他看到一些人把他们心爱的东西放在他面前要求典当时那种可怜的模样,就于心不忍收下了。而当货主来取还时,这些东西总是原封不动还在雷那里,并且货主只需付给雷收货时付的价钱,不付利息。这时年长的稍许放松了些,把手从口袋里抽出来,仔细看了一下自己手腕上的表,就写道:“这块表你能给我多少钱?”

雷发现在他面前的那双灰眼睛流露出窘迫的神情。那块表很普通,不过此时却拥有巨大的力量——这是讨价还价的工具,摆脱困境的出路。雷明白穷途末路把这两个人带到了他的店中,于是他问道:“你需要多少钱?”记事本上写的答复是:“值多少就给多少。”

雷把手伸进钱箱,拿出一张50美元的钞票塞在那人的手中。两人紧紧地握了一下手,互换了同情和感激。两人都明白这块表不值50美元。那人在转身离去前写道:“一旦我有了钱,我会马上来赎。祝圣诞节快乐!”

这段插曲持续了半个小时,在时钟的一片赞许中落幕了。目睹整个过程的时钟热情地敲打起来,甚至连雷都认为他能够听见钟声,美妙的钟声充满着希望。在南二街小钟表店里站着的三个人都感受到永恒的祝贺——“愿世界永久和平,祝人们幸福。”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

1.店主雷是如何化险为夷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分析。

2.简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1)那人仔细观察记事本那张绷紧着的脸露出一丝吃惊的神情。

(2)两人紧紧地握了一下手,互换了同情和感激。

3.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雷这一人物形象特点。

4.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时钟”和“钟声”?有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潮水连海平,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3)                    ,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4)                    ,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5)                    ,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

(6)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7)                    ,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8)为山九仞,                    。(《尚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晚泊湘江

宋之问

五岭恓惶客,三湘憔悴颜。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

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唯余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晚泊盱眙

喻坦之

广苇夹深流,萧萧到海秋。宿船横月浦,惊鸟绕霜洲。

云湿淮南树,笳清泗水楼。徒悬乡国思,羁迹尚东游。

1.前一首诗中“逐”字极具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2.第二首诗描写了哪些秋景?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3.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神道碑

【宋】韩维

公姓曾氏,讳巩,字子固。其先鲁人,后世迁豫章,因家江南。其四世祖延铎,始为建昌军南丰人。

公生而警敏,自幼读书为文,卓然有大过人者。嘉祐二年登进士第,调太平州司法参军。岁余,召编校史馆书籍,历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又为英宗实录院检讨官。

出通判越州,属岁饥,公兴积藏,通有无。老稚怡怡,不出里闾,鼓腹而嬉。擢知齐州,齐俗悍强,群行剽劫,光火冢,吏不敢正视。公属民为伍,谨几察,且捕且诱。盗发辄得,市无攫金,室无冗坏,犬不夜吠。

徙知襄州,州有大狱,久不决,公一,知其冤,尽释去,一郡其神明。又徙洪州,岁大疫,公储药物饮食,在授病者,民以不夭死。师出安南道江西者,且万人,公阴计逆具。师至如归,既而市里有不知者。

召判太常寺,未至,改知明州,有诏完州城,公程工赋,裁省费十六,民不知役而城具。数月,徙亳州。元丰三年,知沧州,道由京师,召对,神宗察公贤,留勾当三班院。数对便殿,其言皆安危大计,天子嘉纳之。

四年手诏中书门下曰:“曾巩史学见称士类,宜典五朝史事。”遂以为史馆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公入谢曰:“此大事,非臣敢独当。”上谕:“以此特用卿之渐耳,毋重辞。”五年,擢拜中书舍人,赐三品服。九月,以母丧罢。六年,卒于江宁府。敕在所给其丧事。

公刚毅直方,外谨严而内和裕。与人交,不苟合。朋友有不善,必尽言其过,有善必推扬其长。奖诱后进,汲汲惟恐不逮。其为政,严而不扰,必去民疾苦而与所欲者。未尝按劾官吏,所莅至于今思之。天子且欲大用,而公不幸死矣。

1.对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行剽劫,光火            发:发现

B公一,知其冤                阅:审查

C一郡其神明                  多:称赞

D而市里有不知者            去:离开

2.下列“所”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授病者

B言皆安危大计

C非臣敢独当

D有善必推扬其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出通判越州,属岁饥,公兴积藏,通有无

(2)师出安南道江西者,且万人,公阴计逆具

4.结合全文,请分析天子欣赏和重用曾巩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