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以螃蟹为例说明学习不能浮躁的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以螃蟹为例说明学习不能浮躁的句子是“                ,用心躁也”

(2)李商隐在《锦瑟》中借用庄周和望帝的典故,表达自己迷惘又失落的内心的两句是“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两句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1)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3)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小题

晚登江楼有怀

李嘉祐

独坐南楼佳兴新,青山绿水共为邻。

爽气遥分隔浦岫,斜光偏照渡江人。

心闲鸥鸟时相近,事简鱼竿私自亲。

只忆帝京不可到,秋琴一弄欲沾巾。

【注】李嘉祐,天宝年间进士,授秘书正字。以罪谪鄱阳,贬为江阴令

1.诗歌前两联写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你怎样理解诗中的“心闲”与“欲沾巾”?请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吴喜,吴兴临安人也。本名喜公,明帝减为喜。出身为领军府白衣吏。少知书,领军将军沈演之使写起居注,所写既毕,暗诵略皆上口。演之尝作让表,未奏失本,喜经一见即写,无所漏脱。演之甚知之。因此涉猎《史》、《汉》,颇见古今。演之门生朱重人入为主书,荐喜为主书吏,进为主图令史。文帝尝求图书,喜开卷倒进之,帝怒遣出。会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征蛮。启文帝请喜自随,为孝武所知。稍迁至河东太守殿中御史

明帝即位,四方反叛,喜请得精兵三百致死于东。帝大悦,即假建武将军,简羽林勇士配之。议者以喜刀笔吏,不尝为将,不可遣。中书舍人巢尚之日:“喜随沈庆之累经军旅,性既勇决,又习战阵,若能任之,必有成绩。”喜乃东讨

喜在孝武世既见驱使,性宽厚,所至人并怀之。及东讨,百姓闻吴河东来,便望风降散,故喜所至克捷。迁步兵校尉,封竞陵县侯

东土平定,又率所领南讨,迁寻阳太守。泰始四年,改封东兴县侯,除右军将军淮阳太守,兼太子左卫率。五年,转骁骑将军,太守、兼率如故。其年,大破魏军于荆亭。六年,又率军向豫州拒魏军,加都督豫州诸军事。明年还建邺

初,喜东征,白明帝得寻阳王子房及诸贼帅,即于东枭斩。东土既平,喜见南贼方炽,虑后翻覆受祸,乃生送子房还都。凡诸大主帅顾琛、王昙生之徒皆被全活。上以喜新立大功,不问而心衔之。及平荆州,恣意剽虏,赃私万计。又尝对客言汉高、魏武本为何人。上闻之益不悦。后寿寂之死,喜内惧,因乞中散大夫。上尤疑之。及上有疾,为身后之虑,疑其将来不能事幼主,乃赐死。上召入内殿,与言谑,酬接甚款,赐以名馔并金银御器。敕将命者勿使食器宿喜家。上素多忌讳,不欲令食器停凶祸之室故也。及喜死,发诏赙①赠,子徽人袭(选自《南史·吴喜传》

注释:①赙(fù),送财物助人办丧事

1.下列句子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启文帝请喜自随,为孝武所知  启:禀告

B帝大悦,即假建武将军        假:假借

C喜随沈庆之累经军旅          累:多次

D不问而心衔之                衔:怀恨

2.吴喜文武双全,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吴喜“博闻强志”和“性既勇决”的一组是( 

A涉猎《史》《汉》,颇见古今     及平荆州,恣意剽虏,赃私万计

B议者以喜刀笔吏,不尝为将       又尝对客言汉高魏武本为何人

C喜经一见即写,无所漏脱         四方反叛,喜请得精兵三百致死于东

D出身为领军府白衣吏             又率军向豫州拒魏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喜初为领军将军沈演之属下,深受其赏识,后来被沈演之的门生朱重人举荐为主书吏,继而又做了主图令史

B吴喜孝武帝时已经被任用,性情宽厚,所到之处人们都感念他。到了东征的时候,百姓听说他来了,便都望风归降或散去

C东方平定以后,吴喜又率领军队南征,升为寻阳太守。以后职务不断升迁,泰始六年,在荆亭大败魏军,加任都督州诸军事

D吴喜东征之前,曾禀明皇帝要在当地杀掉叛贼,但平定东方后,虑及可能的后患,并未杀掉子房等人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帝尝求图书,喜开卷倒进之,帝怒遣出

(2)及上有疾,为身后之虑,疑其将来不能事幼主,乃赐死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

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

选自2010年11月2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认为它涉及到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多种要素凑合在一起是“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和”的状态

C.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协调,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D.儒家讲“拿得起”,道家说“想得开”,佛家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2.“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这一说法依据的是   

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不能仅靠一种学说

B.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心态

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趣旨,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

B.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入则作了必要的补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世上没有一个伟大的业绩是由事事都求稳操胜券的犹豫不决者创造的。(【英国】艾略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中国孝道文化

胡申生

孝道文化对于子女的教育、成才,对于家庭成员互尊互爱、和睦,对于优良门风的确立、传承,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它在经典著作及其流转中有哪些体现呢?

比如,中国儒家经典之一的《孝经》。其作者经学者专家长期反复考证,基本确立为孔子的嫡孙孔伋所撰。孔伋虽然受教于曾参,但他的孝道思想的形成,不能说不受到祖父孔子、父亲孔鲤的直接耳提面命的教育与影响。又如,隋唐五代是中国古代家训文化的成熟时期。其标志就是出现了由颜之推撰写的中国第一部专门的、成本的、完整的家训著作《颜氏家训》。它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到了宋元明清,家训文化进入繁荣时期,先后出现了北宋司马光的《家范》等。这些专门的、成本的家训,内容涉及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总体而言,孝道都在这些家训著作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教子》中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颜氏家训·勉学》中有言:“孝为百行之首,犹须学以修饰之,况余事乎!”司马光在《家范》中则说:“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姑(指婆婆)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

在以上这些关于“孝道”的论述中,有一点很值得重视,那就是,他们都认为孝道是父母和子女双方的事情,而不是做子女的单方面地行孝。中国“孝道”大都强调了父子间双向的良性互动,盖因有此双向互动,父慈才能子孝,子孝而父益慈。这里面讲究父母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强调父母长辈在孝道文化中必须以身作则,按父母的角色规范在家庭生活中为子女树立榜样,如前文中的“父母威严而有慈”所示,这句话将“威严”与“有慈”并立。换言之,其所讲的父母对孩子的威严和慈爱从来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一体的。这样的孝道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是值得提倡的。

无可否认,在中国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无论是在统治阶层还是在民间,都出现过提倡孝道过头、使孝道文化呈现出其消极一面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一定时期对中国孝道文化进行批判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正如对孝道文化的倡导有时会过头一样,我们对孝道文化的几次猛烈批判也早已被历史证明是过头了。过头到现在我们要“挽狂澜于既倒”,重建孝道文化在今日几乎已成相当艰难之事。如今,在父母膝下尽孝几成渴盼而不可及之事,以至于“常回家看看”到了要入法的地步。而用法律来约束本应归于伦理道德范畴的孝道究竟是否合适,是值得讨论的。

历史已一次又一次证明,在中国,孝道文化是检验和测量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试金石,孝悌也是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基础。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家庭和社会对孝道文化的提倡就不该须臾离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至今我们还在要不要继承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还在衡量中国古代的孝道文化里,究竟是积极因素多一点,还是消极因素多一点。辩证地看待和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固然是不应被忽略的必要步骤,但如果凡此种种讨论最后只是得出一个类似“国人议论未定,孝道仍在滑坡”这样的结论,就颇令人担忧了。在提倡和践行孝道文化这个问题上,我们千万不要再出现反复和折腾了。

1.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思路。

2.结合文章的第④段,谈谈你对“孝道”的理解

3.今日重建孝道文化面临的困境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