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劝 学 荀子 君子日: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荀子

君子日: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             已:停止

B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C輮以为轮,其曲     中:符合

D非能水也,而江河     绝:断绝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尝终日思矣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B輮使之           河东凶亦

C风雨兴             斯天下之民至

D蚓无爪牙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私见张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在学习上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把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向他人学习结合起来,这也是文章论述的中心。

B终日而思之所以不如须臾之所学的收获大,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利用外在的人或物。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作者以设喻引出论断,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D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

4.翻译下列句子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D 2.B 3.A 4. 【解析】 试题分析: 1.D项“绝”应是“横渡”的意思,应结合具体语境考虑文言实词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B项两个都是代词,意思为“这样”。A项前一个是连词,表修饰关系;后一个是连词,表递进关系;C项前一个是兼词,相当于“于之”;后一个是句末助词,意思为“了”;D项前一个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后一个是动词,意思为“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3】文章论述的中心是“学不可以己”,而不是“把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向他人学习结合起来”。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4】文言翻译应当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还要字字落实,尤其要抓住一些关键字。关键字(1)“高”高处,“疾”这里指声音宏大,“彰”清楚;(2)“爪牙之利”定语后置句、“上、下”都是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一”数词做动词,专一。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

动物游戏之谜

周立明

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

生物世界有一条普遍规律,就是尽可能节省能量。那么,动物为什么要消耗大量能量来进行这种没有明确目的游戏呢?对此,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

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则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例如河马喜欢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的游戏,渡鸦喜欢玩从雪坡上滑梯的游戏等。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

不久前,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生理学家汉斯·特贝、哈佛大学神会生物学家斯塔·阿特曼等提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假说——“学习说。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特贝在卡纳里群岛上研究黑猩猩发现,如果给黑猩猩一根棍子,他们就会用棍子去做出各种游戏行为:会用棍子互相赶来赶去,像人们赶鸭子似的;也会用棍子去取挂着的食物。经历过这种游戏的黑猩猩,在今后生活中容易学会使用棍子。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游戏成为幼小动物和成年动物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美国爱达荷大学的约翰·贝叶和加拿大动物学家保尔·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贝叶注意到,西伯利亚羱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它们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好像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赖特发现,哈得逊湾的北极熊在冬季要花很大力气去捕捉海豹、鱼类;到了夏季,北极熊转移到陆上生活,不必为猎食整天奔波。吃饱喝足,就进行各种游戏,如摔跤、奔跑等。夏季游戏好像体育运动,使北极熊在食物丰富的季节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这对冬季捕食大有好处。因此,这两们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

这几种假设说,哪一种更有道理?研究者们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目前这些假说都难以圆满解释的问题是,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狡猾、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人们对它们的估计。游戏行为有点儿像体育运动,有点儿像演戏,既无目的,又无结果,即兴发生,没有一定模式,没有不变的规则,令人捉摸不透。因而要解开动物游戏的所有秘密,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1.对动物游戏之迷的破解总结有误的一项是(  

A游戏是动物能把自身的天赋技能和复杂的环境巧妙结合。动物在学习中也得到了心愉悦。

B动物通过游戏锻炼自己的身体和熟悉未来生活应掌握的技能,以适应生存。

C动物游戏实施动物在竞争生活中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调节和补偿。

D动物游戏行为是复杂的,动物游戏之谜的谜底有待深入研究。

2.下面列举的动物行为不能对应证明动物游戏之谜的假说的一项是(  

A演习说:黑猩猩掌中汲水。

B自娱说:北极渡鸦在雪坡上飞上滑下。

C学习说:猩猩用棍子赶鸭子;动物捉迷藏和追逐。

D锻炼说:羱羊在斜坡上奔跑,在悬崖上跳跃。

3.对本文的思维结构形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四个方面叙述了动物游戏的四个假说,采用了并列式思维结构。

B本文从四个方面诸层次深入分析动物游戏的目的,为层进式思维结构。

C本文用先提出命题,然后阐述各种假说,再结论的总分总式思维结构。

D本文先结论,再举例论证,有理论阐释,也有实例支持,行文思维严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梦里走了很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

也有人说:“强劲的想象产生真实。”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要求论述文文体;③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语句中的空缺部分。

(1)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                           

(2)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皇览揆余初度兮,                     

(4)羽扇纶巾,谈笑间、                     

(5)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

1.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2.简析孔子和墨子上述主张的差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沧浪静吟

(宋)苏舜钦①

独绕虚亭步石矼②,静中情味世无双。

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

二子③逢时犹死饿,三闾遭逐便沉江。

我今饱食高眠外,唯恨澄醪④不满缸。

【注】①苏舜钦(1008-1048),北宋著名诗人。屡次上书朝廷,议论时政得失。庆历四年(1044),因“稍侵权贵”,被捕入狱,革职为民。退居苏州,筑沧浪亭,自号沧浪翁。有《苏学士文集》。此诗写于苏州沧浪亭闲居时期。②矼gāng:石桥。③二子:指伯夷和叔齐。④澄醪láo:清醇美酒。

1.本诗颔联寓情于景,林中的蝉儿穿过了空疏的门户,野生的藤萝长进了破旧的窗里,在静谧甚至破败的景象中蕴含着作者                  的心境。

2.本诗题为“沧浪静吟”,请分析全诗是如何围绕一个“静”字展开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