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然后回答问题。 客舍喜崔补阙司空拾遗访宿 卢纶 步月访诸邻,蓬...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然后回答问题。

客舍喜崔补阙司空拾遗访宿

卢纶

步月访诸邻,蓬居宿近臣②。

乌裘③先醉客,清镜早朝人。

坏壁烟垂网,香街火照尘④。

悲荣俱是分,吾亦乐吾贫。

【注】

①崔补阙:崔峒。司空拾遗:司空曙。这两人是作者的好朋友,先于作者入仕。作者卢

纶,曾三次应举,三次落第。蓬居:茅蓬,作者自指其室。

②近臣:皇帝所亲近的臣子,指两位到访的朋友。

③乌裘:指落魄失意。

④香街:上朝时经过的街道。火照尘:上早朝时家仆举火引路。

1.请赏析“乌裘先醉客”中“先”的妙处。

2.简要赏析颈联运用的表达技巧。

3.本诗表现了诗人内心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1.“先”字说明诗人在到访的友人面前最先喝醉,诗人借酒消愁,“先醉”充分体现出诗人内心无法言说的苦闷。 2. ①对比反衬。前句写诗人住处的简陋破败,挂满了蛛网,烟气升腾,一片破败的景象。后句想象两位到访的贵客上朝路上的繁华荣耀。 ②虚实结合。“坏壁烟垂网”是实写自己的住处,“香街火照尘”是虚写友人清晨上朝路上的情景。(“借景抒情”如解析到位亦可得2分) 3. ①对好友深夜的来访感到喜悦。 ②对自己仕途失意、贫穷潦倒的苦闷。 ③对好友列位朝臣的羡慕。 ④即使过得贫穷潦倒也要生活得快乐的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每点1分) (“对一切荣辱悲欢都是命中注定的人生宿命的无奈”也可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先”字说明诗人在到访的友人面前最先喝醉,解释)诗人借酒消愁,“先醉”充分体现出诗人内心无法言说的苦闷。(表达情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2.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此题“坏壁烟垂网,香街火照尘”前后景象完全不同,显然是用“衬托”。而后面的诗句根据注解是作者的想象,所以又是”虚实结合”.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1.确定诗歌类型。通过读题目、作者和诗歌的题材,看出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明确这诗词写的是什么,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2.抓关键句,体味情感。从律诗的一般规律来看,艺术中心在中间两联,思想中心在首尾两联。(注重绝句的三四句,律诗的首尾联)3.抓意象和重点词语,弄清诗句含义,特别是“诗眼”的含义,深悟情感。4.品艺术特色和抒情方式。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收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运用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表达出来的,可从“抓意象与重点词语”入手。此题主要抓住表达情感的语句“悲荣俱是分,吾亦乐吾贫”和注解的说明。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晋崤之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

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遂发命,遽兴姜戎。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

(选自《左传》,有删节)

【注】

①公元前628年,晋文公重耳去世,但还未安葬,晋襄公继位,晋文公曾在外流亡十九年,后得秦穆公的帮助,才回国即君位。

②文赢:秦穆公的女儿,晋文公夫人。

1.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焉(辞退)

B敝城邑(丰厚、富裕)

C彼实吾二君。(离间)

D孟明(废去)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于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来刻画人物,突出人物个性。蹇叔的三段话直接谏诤秦穆公,但语气大有区别,使蹇叔的形象更为真实可亲、丰满完美。

B以蹇叔论战为中心,以秦军东进为经,以秦、晋、郑主要人物的活动为纬,把众多人物、纷杂事件有条理地编织在一起,以印证蹇叔对战争的判断和分析的预见性。

C皇武子辞客一段话,旁敲侧击,在表示抱歉的客气的话语中则婉转而又严厉地揭露了秦国的阴谋,其实是下达了逐客令,外交辞令巧妙得体。

D郑国内部团结一致、上下齐心,采取果断措施,作好准备,使秦的野心未能得逞。晋国在“崤之战”中虽获胜利,但其内部矛盾重重,君臣不齐心。

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2)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4.郑商人弦高具有怎样的思想品质特点?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请选出对这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选项         

我一向认为 ,生命存在的真假无从辨明,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之间,允许自我“留白”;让每个人在相互瞪视之外,也可以孤独的躲进一个任何他者所无法侵入的世界。那也是我们可以安全地生活一辈子的理由。假如每个人都是“窥梦人”,企图窥探他人梦境、窥伺他人内心私密,让“八卦”入主生活,我不知道谁能放心地过完这一生。

A.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B.每个生命的个体都需要有自我“留白”的空间。

C.生命存在的真假,无从辨明也无须辨明。

D.充分保护个人隐私,拒绝“八卦”主导生活。

 

查看答案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欣闻先生即将来沪讲学,不胜期待,敬候台驾光临。

B.近年研究宋词,完成拙作一本,恳请舍兄不吝赐教。

C.此次若非您鼎力相助,定难顺利完工,叨光不少,深表感谢。

D.事关民生,姑妄提出一点刍议,敬请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茶具有红、绿、青、黄、白、黑六大类两千多种,外形千姿百态,香气各具特点,滋味风格迥异,效能各不相同。            ,它是茶叶品质的显性表现。      ,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反映。              

①所谓外形是指干茶的芽叶比例,有无锋苗以及老嫩、松紧、整碎、净杂、光润、鲜暗等程度

②条索紧、嫩度好、锋苗多、色泽润、是好茶;反之则劣

③所谓内质,是指香气的高低、纯杂、长短,滋味的浓淡、强弱、鲜酽、苦涩,叶底的嫩度、色泽、净匀度,汤色的鲜活、明亮程度 

④不管差别多大,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相同的,都离不开看外形、评内质

⑤香气高、滋味醇、叶底匀、汤色清,是好茶;反之则劣

A.③①⑤②④     B.④③①⑤②

C.①③②⑤④     D.④①③②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谭木匠”的舵手谭传华正是凭借着这种果决的勇气烧掉了价值30万元的有质量问题的梳子,转而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使企业的大船在商海中破浪前行。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工作之余,大家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