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长安春望 卢纶①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②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长安春望

卢纶①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②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①卢纶,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唐诗解》:“此长安遭吐蕃之乱,代宗幸陕,纶时在京而作。”②千门:代指京城。

1.本诗和杜甫《春望》在写景上有什么不同?请从景色特点和表现手法方面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概括分析。

 

1.①景色不同。卢诗描绘的是京城内的春意、壮观与衰飒,而杜诗突出的是国都经历战乱后的残破、荒凉。②手法不同。卢诗运用拟人手法,以“闲”写出春草的自由、舒展,反衬诗人内心思乡的愁苦;杜诗运用对比和移情于物的手法,突出山河破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感时恨别的感情。 2.①遭遇世难,对国事的忧虑。诗中描绘了京城迷人的草色和参差的宫阙笼罩在夕阳余晖下的苍茫景象,寄寓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②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忧愤。诗人为一介儒生,希望能够一展抱负,但屡逢动乱,才华不得施展。③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伤。第四句、第八句写到春天又至,年华又老,自己已经衰鬓斑斑,抒发了时光流逝的感慨。④客居异乡、念亲思归的孤寂与惆怅。诗人梦中回到家乡,却不知道在现实中什么时候能回去,不觉中恨他人能归去,而自己只能在京都客居。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诗和杜甫《春望》在写景上有什么不同?请从景色特点和表现手法方面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写景的技巧。应先找出两首诗歌中所写的景物,先看景物的特点上有何不同,再看写景的技巧上有何不同。“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东风”句,侧重写望中所见。卢纶是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县人),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是说东风从家乡吹来,自然引出思乡之情。“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写出了景象的破败。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从运用修辞的角度考虑:比喻 对比 夸张 比拟 借代 双关 反问 设问互文等。从运用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衬托 对比 渲染 烘托 引用典故 象征 铺陈白描。从景物的动静的角度来写:动静景结合 以动写静 以静写动。从观察的角度立足点 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 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 高低结合。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诸觉结合):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从分析景物的全景与特写景来考虑: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点面结合)。从分析景物的色彩搭配的角度来考虑:突出景物的色彩,注重色彩的多样与谐调。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这是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首联是登高而望,在景语之中,流露出复杂感情。颔联正面抒发思乡望归之情。“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这两句为全诗的警句,是春望时所产生的联想。出句是恨自己不能回去,家乡只能在梦中出现,对句是妒他人得归,恨自己难返,语中有不尽羡慕之意。写“梦”,是感到时代动乱,浮生短促,或者想在梦中召回一些因战乱丧失的美好事物,这种心情相当悲哀、细微。颈联又转入写景,仍然景中含情。“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这句说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渺不可见,远不可及。“宫阙”句又接至眼前近景,只见长安的宫殿,错落有致,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这一联表面上写景很壮观,其实隐含着一种衰飒之意。尾联收束到感时伤乱和思家盼归的主题。“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大意是说:自己以一儒生遭遇世难,独自客居长安,又有谁来怜悯我呢。“衰鬓”,并非指衰老,而是表现一种衰颓感伤的神态。沈德潜说“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确实如此。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诗歌具体诗句分析。作诗歌题,一是要注意结合诗歌分析,二是要明确答题思路,三是要注意诗歌注释的提示作用。比如本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概括分析”,首先应到诗歌中找一找,看有无情感词;再把所写的意象圈下来,最后结合注释分析情感。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王邦瑞,字惟贤,宜阳人。早有器识。为诸生,山东盗起,上剿寇十四策于知府。正德十二年成进士。改庶吉士。与王府有连,出为广德知州。

嘉靖初,祖去。补滁州。屡迁南京吏部郎中,出为陕西提学佥事。坐岁贡不中式五名以上,贬滨州知州。再迁固原兵备副使。泾、邠巨盗李孟春,流劫河东、西,剿平之。以祖母忧去。服除,复提学陕西,转参政。母忧解职。起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寇乘冰入犯,设伏败之。改南京大理卿。未上,召为兵部右侍郎。改吏部,进左。

俺答犯都城,命邦瑞总督九门。邦瑞屯禁军外,以巡捕军营东、西长安街,大启郭门,纳四郊避寇者。兵部尚书丁汝夔下狱,命邦瑞摄其事,兼督团营。寇退,请治诸将功罪,且浚九门濠堑,皆报可。邦瑞见营制久弛,极陈其弊。遂罢十二团营,悉归三大营,以咸宁侯仇鸾统之。邦瑞亦改兵部左侍郎,专督营务。复条上兴革六事,中言宦官典兵,古今大患,请尽撤之,帝报从之。

仇鸾构邦瑞于帝,帝眷渐移。会鸾奏革蓟州①总兵官李凤鸣、大同总兵官徐珏任,而荐京营副将成勋代凤鸣,密云副将徐仁代珏。旨从中下。邦瑞言:“朝廷易置将帅,必采之公卿,断自宸衷,所以慎防杜渐,示臣下不敢专也。且京营大将与列镇将不相统摄,何缘京营,乃黜陟各镇。今曲徇鸾请,臣恐九边将帅悉奔走托附,非国之福也。”帝不悦,下旨谯让。鸾又欲节制边将,罢筑蓟镇边垣。邦瑞皆以为不可。鸾大憾,益肆谗构。会邦瑞复陈安攘②大计,遂严旨落职,以冠带③办事。居数日,大计自陈。竟除名,以赵锦代。

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既至,疏便宜数事,悉允行。逾年卒。赠太子少保,谥襄毅,遣行人护丧归葬。

邦瑞严毅有识量。历官四十年,以廉节著。子正国,南京刑部侍郎。

(节选自《明史·王邦瑞传》,有改动)

【注】①蓟州:蓟州镇,即下文“蓟镇”,今名蓟县,在天津市最北部,为明九边重镇之一。②安攘:排除祸患,使天下安定。③冠带:戴帽束带,泛指官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

B.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

C.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

D.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生”是明清时期对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的统称。

B“忧”指居丧。一般来说,古代官员的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亲去世,官员必须辞官,办完丧事后再出来为官。

C“侍郎”是古代官名。隋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副长官。明代,左侍郎的职位要比右侍郎的高。

D.“郭”是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古时,内城叫城,外城叫郭,皆用作防御工事,后来城郭泛指城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邦瑞有气量和才识,做诸生时,山东一带盗匪蜂起,他就向知府上呈平定盗匪的十四条建议。

B.王邦瑞谙熟军务,他总督九门时,因丁汝夔下狱,被任命为兵部尚书,他提出的合理建议,皇帝都同意了。

C.王邦瑞善剿盗寇。他曾经剿平了泾、邠大盗李孟春,还设伏击败了乘河水结冰进犯宁夏的敌寇。

D.王邦瑞仕途坎坷。由于仇鸾的诬陷,皇帝对他的信任渐渐转移。导致其最终被免官;仇鸾被杀十年后,皇帝才让他官复原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复条上兴革六事,中言宦官典兵,古今大患,请尽撤之,帝报从之。

(2)朝廷易置将帅,必采之公卿,断自宸衷,所以慎防杜渐,示臣下不敢专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中国文化的内涵

季羡林

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文化,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特征的东西。”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

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如地狱、轮回等。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事实上,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证明。他自己还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的伦理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摘编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1.关于佛教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中国文化一样,佛教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这些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都属于知的方面。

B.原始佛教文化中,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等是与知密切联系的行,这些行完全不带有伦理的色彩。

C.佛教文化不是中国的本土文化,传到中国以后,它“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完全是对立的,因此它不会对中国人的行产生影响。

D.早期佛教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这是在中国浓厚纲纪色彩的文化的要求下,不得不歪曲原意以求生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可以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后者包含在前者之中。

B.文化也可以分为广义的、狭义的、深义的三个层次,深义的文化存在于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不同领域中,是经过概括、抽象、提炼等方法得出的共同的东西。

C.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正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

D.中国文化的特质就在于它知行背后的伦理色彩,即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周一良先生的论述,是为了借用“深义的文化”这个概念,点明本文观察中国文化的视角。

B.作者认为中国哲学和外国哲学有很多不同之处,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是这二者最主要的差别。

C.文章引用陈寅恪先生对儒、佛、道与中国思想史关系的论述,为中国文化知、行两个范畴的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

D.深义的文化是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有特征的东西,它可以代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特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说中国故事做中国好人:90后小伙小蔡,10岁时因为一次意外,导致视神经萎缩,休学养病和就读盲校期间,他努力学习各种技能,后来在亲人支持下,开办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服务残疾人群体。高二学生小王春节回家,看到村里的土路坑坑洼洼,利用网络众筹平台,发起“乡村路,我心中的泥泞”众筹项目,促成了修路工程的启动。大学生小何应征入伍守卫祖国西南边陲,两年后光荣退伍返回学校,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因奋勇营救落水女子,不幸失去年轻的生命。

这三人中,谁的故事更能打动你?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则公益广告,请赏析其妙处。(不少于50个字)

绿水青山就是金水银山。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其风险种类多多,             ,独生子女的失去就意味着完整的、稳定的三角形家庭结构的缺损和瓦解,幸福生活的崩溃和毁灭,痛苦生活的开始和延续。对失独群体来说,不仅仅是外部生活的翻天覆地,              。绝大多数的失独者患有自闭、焦虑、失眠、失忆、精神错乱等不同的心理疾病,进而           ,不少人还得了绝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