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没有完的故事
欧·亨利
我做了一个梦,这个梦同《圣经》考证绝无关系,它只牵涉到那个历史悠久,值得敬畏,令人悲叹的末日审判问题。
一个包探——也就是充当警察的天使——向我飞过来,挟了我的左臂就走。附近候审的是一群看上去境况极好的鬼灵。
“你是那一拨人里面的吗?”警察问道。
“他们是谁呀?”我反问说。
“嘿,”他说,“他们是——”
这些题外的闲话已经占去正文应有的篇幅,我暂且不谈它了。
达尔西在一家百货公司工作。她经售的可能是汉堡的花边,或是呢绒,或是汽车,或是百货公司常备的小饰物之类的商品。达尔西在她所创造的财富中,每星期只领到六块钱。其余的在上帝经管的总账上——哦,牧师先生,你说那叫“原始能量”吗?好吧,就算“原始能量总账”吧——记在某一个人名下的贷方,达尔西名下的借方。
一天下午六点钟,达尔西在距离延髓八分之一英寸的地方插帽针时,对她的好友——老是侧着左身接待主顾的姑娘——萨迪说:
“喂,萨迪,今晚我跟皮吉约好了去吃饭。”
“真的吗!”萨迪羡慕地嚷道,“唷,你真运气。皮吉是个大阔佬;他总是带着姑娘上阔气的地方去。你准会玩得痛快的,达尔西。”
达尔西急急忙忙地赶回家去。她的眼睛闪闪发亮,她的脸颊泛出了生命的娇红——真正的生命的曙光。那天是星期五;她上星期的工资还剩下五毛钱。
达尔西在一家卖便宜货的商店里停了一下,用她的五毛钱买了一条仿花边的纸衣领。那笔款子本来另有用途——晚饭一毛五,早饭一毛,中饭一毛。另外一毛是准备加进她那寒酸的储蓄里的;五分钱准备浪费在甘草糖上。吃甘草糖是一种奢侈——几乎是狂欢——可是没有乐趣的生活又算是什么呢?
达尔西住的是一间出租房。住在这种屋子里,挨饿的时候别人是不会知道的。
达尔西上楼到她的房间里去。榻床,梳妆台,桌子,洗脸架,椅子——造孽的房东太太所提供的全在这儿了。其余是达尔西自己的。她的宝贝摆在梳妆台上:萨迪送给她的一个描金瓷瓶,腌菜作坊送的一组日历,一本详梦的书,一个盛在玻璃碟子里的扑粉,以及一束扎着粉红色缎带的假樱桃。
那面起皱的镜子前靠着基钦纳将军、威廉·马尔登、马尔巴勒公爵夫人和本范努托·切利尼的相片。一面墙上挂着一个戴罗马式头盔的爱尔兰人的石膏像饰板,旁边有一幅色彩强烈的石印油画,画的是一个淡黄色的孩子在捉弄一只火红色的蝴蝶。
皮吉说好七点钟来邀她。她正在迅速地打扮准备。皮吉长得肥胖,有着耗子的心灵、蝙蝠的习性和狸猫那爱戏弄捕捉物的脾气——他衣着华贵,是鉴别饥饿的专家。他只要朝一个女店员瞅上一眼,就能告诉你,她多久没有吃到比茶和棉花糖更有营养的东西了,并且误差不会超出一小时。他老是在商业区徘徊,在百货公司里打转,相机邀请女店员们下馆子。
七点差十分的时候,达尔西准备停当了。她在那面起皱的镜子里照了一下。照出来的形象很称心。
达尔西暂时忘了一切,只觉得自己是美丽的,以前从没有男人邀请她出去过。现在她居然就要投入那种绚烂夺目的高贵生活中去了。
有人敲门。达尔西把门打开。房东太太站在那儿,脸上堆着假笑,嗅嗅有没有偷用煤气烧食物的气味。
“楼下有一位先生要见你。”她说。
达尔西转向梳妆台去拿手帕;她突然停住了,使劲咬着下唇。先前她照镜子的时候,只看到仙境里的自己,仿佛刚从大梦中醒过来的公主。她忘了有一个人带着忧郁、美妙而严肃的眼神在瞅她——只有这个人关心她的行为,或是赞成,或是反对。他的身材颀长笔挺,他那英俊而忧郁的脸上带着伤心和谴责的神情,那是基钦纳将军从梳妆台上的描金镜框里用他奇妙的眼睛在瞪着她。
达尔西像一个自动玩偶似的转过身来向着房东太太。
“对他说我不能去了。”她呆呆地说,“对他说我病了,或者随便找些理由。对他说我不出去了。”
九点钟,达尔西从箱子里取出一盒饼干和一小罐木莓果酱,大吃了一顿。九点半钟,达尔西对梳妆台上的相片看了最后一眼,便熄了灯,跳上床去。
到这里为止,这个故事并不说明问题。其余的情节是后来发生的——有一次,皮吉再请达尔西一起下馆子,她比平时更感到寂寞,而基钦纳将军的眼光碰巧又望着别处;于是——
我在前面说过,我梦见自己站在一群境况很好的鬼灵旁边,一个警察挟着我的胳臂,问我是不是同那群人一起的。
“他们是谁呀?”我问。
“唷,”他说,“他们是那种雇用女工,每星期给她们五六块钱维持生活的老板。你是那群人里面的吗?”
“对天起誓,我绝对不是。”我说,“我的罪孽没有那么重,我只不过放火烧了一所孤儿院,为了少许钱财谋害了一个瞎子的性命。”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达尔西是每周只能领到五六块钱的雇用女工群体的一员,小说不惜笔墨详细交代她的支出费用和她的居住环境,意在表明达尔西生活的拮据状况。
B.达尔西不惜用她的五毛钱买了一条仿花边的纸衣领来装扮自己,显示出爱慕虚荣的心理,小说表现出对她的同情怜悯。
C.皮吉就是一个衣着华贵的“大阔佬”,内心猥琐丑陋,凭借着自己的金钱诱骗众多漂亮的女孩子。
D.小说写到皮吉第二次约达尔西下馆子,用“于是——”结束情节,写达尔西没有去赴约,所以说是“没有完的故事”。
E.那些境况极好的鬼灵就是那种每星期给雇用女工五六块钱维持生活的老板,小说表现出对他们的幽默讽刺。
2.达尔西是一个怎样的姑娘?请结合小说内容作具体分析。
3.梦”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罪孽没有那么重”这句话怎么理解?
4.小说讲述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梦境中的末日审判,第二个故事是现实中的大阔佬皮吉诱骗达尔西等众多女工。请你结合两个故事的内容,谈谈这篇小说的艺术手法的特色和作用。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 ”。
(2)杜牧《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3)有的诗开篇就奠定感情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白居易《琵琶行》“ , ”,皆为以景衬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关山月①
李咸用
离离天际云,皎皎关山月。
羌笛一声来,白尽征人发。
嘹唳孤鸿高,萧索悲风发。
雪压塞尘清,雕落沙场阔。
当胡无人,荷戈朝凤阙②。
[注]①“关山月”是乐府旧题。②原为汉代宫阙名,这里借代皇宫,朝廷。
1.“嘹唳孤鸿高,萧索悲风发。雪压塞尘清,雕落沙场阔”四句选取了哪些典型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这首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如何变化的?试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唐侍陛,字赞宸,江苏江都人,巡抚绥祖孙。乾隆中,以荫生授南河山盱通判。历任宿虹、铜沛、里河、外河同知。以治河绩考最,擢湖北郧阳知府,母忧去官。四十七年,服阕,会河决青龙冈,屡筑屡圮。大学士阿桂督治,以侍陛习河事,疏调赴工。阿桂方与总河议改河之策,决计于侍陛,侍陛曰:“今全河下注,非土埽所能当;欲逆挽归正道,难矣。但于南岸上游百里外开引河,则不与急流争,其全势易掣。以逸待劳,此上策也。”于是定计开兰阳引河,至商丘归正河,以侍陛总其事。工成,被诏嘉奖。擢开归道。时新引河堤初成,溜逼甚险,复于仪封十六堡增开引河。夏汛水至,果分为二派:一由新引河,一由仪封旧城之南达所增引河。又于毛家寨增筑月堤,睢汛七堡建挑水坝,水势乃畅下,无溃决。五十三年,测河势将有变,请于铜瓦厢大堤后增筑撑堤,总河兰锡第以无故兴大工难之,固请乃可。次年夏,铜瓦厢内塌,势岌岌。总河李奉翰新至,视河,曰:“奈何?”侍陛曰:“待其塌多,必大决。今当于堤之下口新筑撑堤内掘开数丈使水回溜而入入必淤淤则大堤撑堤合为一河直注之力已杀堤乃可保”从之,堤合险平。锡第曰:“君之出奇制胜者,在前之预筑撑堤也。” 侍陛前官铜沛时,亦用放淤平险之法;又在宿虹时,里河淤浅,水将没堤,效黄河清水龙法,疏其淤而堤安;于徐州城外增筑石工,石矶嘴增烂石,城乃无患。卫河水弱,漕艘不利,掘地引沁以助卫。其应变弭患多类此。尝论治河之道曰:“河行挟沙,治法宜激之使怒而直以畅其势,曲以杀其威。守此岸则虑彼岸,治上游则虑下游。”世以为名言。寻补山东运河道,调兖沂曹济道。以失察,左迁。遂乞病归。
(选自《清史稿·唐侍陛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侍陛习河事,疏调赴工 习:习惯
B.今全河下注,非土埽所能当 当:挡住
C.总河兰锡第以无故兴大工难之 难:责难
D.水将没堤,效黄河清水龙法 效:仿效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当于堤之下口新筑撑堤/内掘开数丈/使水回溜/而入入必淤淤则/大堤撑堤合为一河/直注之力已杀/堤乃可保/
B.今当于堤之下口/新筑撑堤内/掘开数丈/使水回溜而入/入必淤/淤则大堤撑堤合为一河/直注之力已杀/堤乃可保/
C.今当于堤之下口/新筑撑堤内掘开数丈/使水回溜而入/入必淤淤/则大堤撑堤合为一/河直注之力已杀/堤乃可保/
D.今当于堤之下口新筑撑堤/内掘开数丈/使水回溜而入/入必淤/淤则大堤撑堤合为一/河直注之力已杀/堤乃可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黄河水患,唐侍陛之外的官员都束手无策。青龙冈河段决堤,总河只能由侍陛来决策治理;后来河变险,前后总河或责难侍陛,或只是问“怎么办”。
B.唐侍陛治理黄河水患的主要方法,一是开掘引河,将河水分流,缓解水势;二是增筑撑堤,即在原大堤后增筑撑堤,又辅之以放淤平险之法,使大堤撑堤合而为一。
C.唐侍陛治水,能够应变。里河淤积变浅,水将漫过大堤,他采用了疏导淤泥的方法而保证了大堤的安全;卫河水弱,采用引沁水到卫河的措施,使运粮船只畅行。
D.唐侍陛长于治水,功成名就。他因治水有功,曾受皇上下诏嘉奖,累官做到道台;他的有关治水的言论被人们认为是至理名言,但因在任上失察被降职而告病还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于南岸上游百里外开引河,则不与急流争,其全势易掣。
行挟沙,治法宜激之使怒而直以畅其势,曲以杀其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重镇。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多达5万多件,保留有汉文、佉卢文、粟特文、突厥文、吐蕃文、梵文、于阗文、回鹘文、西夏文、叙利亚文、八思巴文等多种民族古文字资料,内容涉及中古社会的各个方面,被誉为中古时期的“百科图书馆”。敦煌文化是世界古代文明的缩影,敦煌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传播华夏文明的有效途径。
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因中国丝绸大量输往西方而得名,成为中华民族推动世界文明进程的集中反映。敦煌的得名与丝路交通的开通有关。东汉应劭言:“敦,大也;煌,盛也。”唐人李吉甫亦言:“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南朝人刘昭称敦煌为“华戎所交一都会”,隋朝人裴矩称敦煌是西域门户“咽喉之地”。位于敦煌东南25公里的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一处光辉的历史遗迹,被誉为“东方世界艺术博物馆”“世界艺术宝库”。其洞窟数量、壁画面积和保存现状都是世界上其他著名石窟无法比拟的。姜亮夫在《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中讲到:敦煌艺术包罗了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也包罗了中西艺术接触后所发的光辉,是中国伟大传统的最高标准,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发扬。季羡林在《敦煌学、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中说:敦煌和新疆地区是世界上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等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
十八世纪后期,近代考古学诞生。在地理大发现浪潮的推动下,敦煌、新疆及中亚地区吸引了各国考古学家的目光。据不完全统计,从1893年至1935年,来中国西北的考察团多达24批。其中1906年就有德国格伦威德尔、瑞典斯文赫定、俄国科卡诺夫斯基、俄国别列佐夫斯基、英国斯坦因、法国伯希和、芬兰曼妮尔海姆等七支考察队。这些考察团中,仅1935年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有中国学者参加。形形色色的探险家来中国的起因和身份不同,但到了中国后,都做过同样的勾当——窃取文物。这些‚考古学上的贼‛将盗取的宝物捆载回国后,一夜成名。由于各国探险家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上半叶被誉为探险家的“黄金世纪”。在这一时期,中国西北成为西方探险家的乐园,而敦煌成为乐园中的“极乐世界”。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广泛开展和不断加深,虽然敦煌文书本身回归中国的路很长,但缩微胶卷、高清晰文书图版的不断出版,极大地改善了准确获取敦煌文书文字信息的条件,各国学者可以在同等的条件下开展研究。中国学者基于本土历史和母语研究的优势,在敦煌“胡语”文书研究之外的许多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在奋力‚夺回‛敦煌学研究中心的同时,敦煌文化以更加新颖的姿态、更加多样的形式走向世界。1980年以来,《丝路花雨》 《大梦敦煌》等舞剧在世界数十个国家演出2000余场,以更为宏大的场面、更为震撼的感染力向世界人民宣传了敦煌文化,极大地提高了华夏文明的世界影响力。井上靖的历史小说《敦煌》,池田大作的书信录《敦煌的光彩》以及“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声音,这些都意味着敦煌文化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1893年至1935年,来中国西北的考察团中,仅1935年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有中国学者参加,其余23批均无中国学者参与。
B.来中国西北考察的外国探险家尽管起因和身份不同,但都是为了窃取文物,这使得他们归国后一夜成名,大发横财。
C.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上半叶被誉为探险家的“黄金世纪”,是因为各国探险家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
D.除“胡语”文书研究之外,中国学者因为有本土历史和母语研究的优势,所以在敦煌研究的许多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2.下列关于敦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重镇,它的得名与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关,古人认为“敦”有大的意思,“煌”则指盛。
B.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众多,并保留有多种民族古文字资料,内容涉及中古社会的各个方面,被誉为中古时期的“百科图书馆”。
C.敦煌莫高窟的洞窟数量、壁画面积和保存现状位居世界第一,作为丝绸之路上一处光辉的历史遗迹,它被誉为“东方世界艺术博物馆”“世界艺术宝库”。
D.姜亮夫认为敦煌艺术是中国伟大传统的最高标准,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发扬,他和季羡林的话都称赞了敦煌艺术的成就极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敦煌文化丰富多彩,是世界古代文明的缩影,敦煌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传播华夏文明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
B.近代考古学诞生于十八世纪后期,中国的敦煌、新疆等地吸引了各国考古学家的目光,中国西北成为西方探险家的乐园,而敦煌成为乐园中的“极乐世界”。
C.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广泛开展和不断加深,准确获取敦煌文书文字信息的条件不断改善,如今中国国学研究者也可以在同等的条件下开展研究。
D.有关敦煌的舞剧在国外受到欢迎,可见在奋力“夺回”敦煌学研究中心的同时,敦煌文化以更加新颖和丰富的姿态与形式走向世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几年前,网上曾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
甲:什么是浅阅读?
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嘛。浅阅读很时髦的。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
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
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