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某中学对全校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进行了一次调研,其中部分调研...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某中学对全校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进行了一次调研,其中部分调研结果呈现如下。请在阅读后作简要的总结和分析。

满分5 manfen5.com

 

 

大多数学生喜欢课外阅读,阅读内容受同学影响较大,缺乏记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除了继续鼓励同学们课外阅读外,教师还要加强内容选择、阅读方法等方面的指导。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中的表文转换。首先认真读题干,题干给出了表格调查的内容“全校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然后分析表格中的项目,主要有调查内容、选项和百分比,最后要抓住最大和最小的分值来分析现象。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第二、归纳认读结果,注意:①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③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④简要归纳概括。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 归纳概括,就符合简答要求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训练动物模仿人类表演高难度的舞蹈与杂技,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被视为蠢驴的动物居然能够踩着复杂多变的鼓点,跳起敏捷健朗的柘枝舞,堪称天下一绝。

①但是宋代驯兽人并不受成见的束缚

②竟然出现了“驴舞柘枝”的奇迹

③在他们的努力下

④是宋代马戏的精华

⑤驴似乎成了愚蠢的代名词

⑥自从唐朝柳宗元的《黔之驴》问世以后

A.②⑥⑤④③①       B.②③①④⑤⑥      C.④⑤②①⑥③     D.④⑥⑤①③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内线球员伊巴卡在西部半决赛与快船队最后一场较量中受伤,被迫缺席本赛季以后所有比赛,西部决赛第一场雷霆队对阵马刺,雷霆队首战告负。

B.今年春节后,镇上办起了现代农业科技培训班,对该镇农民免费培训。许多青年、妇女、老人都报名参加了培训。

C.随着国家保障房建设工作的强力推进,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有刚性置业需求的“80后”们,对“房价回归合理”的期望值愈来愈高。

D.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西晋左思不惧陆机等人的嘲笑,用时十年,      ,终于著成《三都赋》。

②个别小商贩为赚取蝇头小利,违背良知,       ,不惜在计量器具上做手脚。

③为解决这次考试做错的函数题,小明       ,通宵达旦,始终没有找正确的解法。

A.煞费苦心 殚精竭虑 冥思苦想      B.殚精竭虑 煞费苦心 冥思苦想

C.冥思苦想 煞费苦心 殚精竭虑      D.殚精竭虑 冥思苦想 煞费苦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解读季羡林

季老在《罗摩衍那》译后记中说:“我现在恨不能每天有48小时,好来进行预期要做的工作。”季老读中学时,就异于常人。下课后参加一个古文学习班, 晚上又 到一个英文学习社学习,一直到深夜。天天连轴转,持续了几年时间。在哥廷根大学,他学习了梵文、巴利文、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还选修了其他的 课,负担已经很重,而当研究吐火罗文的最高权威西克教授提出要教他吐火罗文时,为了不让老人伤心,他又遵命学了起来。在德国留学的12年中,他的日程就是 学习、吃饭、睡觉,与旅游、晚会、跳舞、娱乐都无缘。回国后,为了专心研究,又独自过了16年才把家属接来。10余年中小学,4年大学,12年留学,再加 16年独身治学,40多年的勤奋,才造就了这位国学大师。

季老从德国回来前,已经与剑桥大学签了约,可是回国后看到积贫积弱的祖国、苦难的民族和贫困的家庭,想起生为人子、为人父的责任,为了报效祖国,他留了下来。在学习工作之余,总有些 人来找季老写文章、写序、采访、题字。季老身边的工作人员,为了他的时间和健康,总是尽可能挡着。季老却说,人活着就是为了有用,我做研究写论文对人有用,跟别人谈话、为别人做事也是对别人有用,都是一样的。他很体恤人,总是替别人着想。北大的司机都愿意给季老出车,因为他从来都是人等车,而从来不让车等人。他的稿子,不管多少页,从来是工工整整,清清楚楚,没有涂改,他说要不然排字工人看起来会困难。你做错了事,他从不批评你,你忘了关楼道的灯,他自 己去关,你自己以后就再也不会忘了。季老一生没说过任何人一句坏话,即使对“文革”中批斗打骂过他的人,过后也从不记恨,甚至还提拔人家。他说,这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犯的错误。犯错误的人知错了就行。在季老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季老就像是那铁皮水壶,外冷内热,看起来很平静,其实是一个感情非常丰富的人。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刘梦溪得季老教诲多年,他说:“不管在什么场合见到季老,总想过去向他致意。可季老只要远远看见我走过去,一定会站起身来。一贯如此。 对比我更年轻的后学也如此。后来我们就想了个办法,只有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坐在他旁边,他就没法站起来了。”因此刘梦溪在《季羡林先生 90寿序》中深有感触地写道:“先生是‘望之温温,即之也温。晚生后学,可以相亲’。”

季老90岁时,还能每天坚持工作近9个小时,他有什么养生保健的秘诀吗?据季老的助手兼秘书李玉洁女士介绍,季老生活非常简朴,最常穿的衣服是中山 装,饭菜清淡素简。从不讲究养生。对此,刘梦溪的看法也许能道出个中秘密:“仁者寿。季老为人平易自然,淡泊、阔大、有爱心。他的长寿是内修的结果。.

《左传》记古人话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德、立功、立言季老可谓三者兼矣。

【相关链接】

①季老在德国柏林留学期间,羞与来镀金的有权有势的子女为伍。在哥廷根大学,他选修了梵文,先后师从瓦尔德施蜜特教授和西克教授,他们的课堂上,只 有季老 一个学生。西克教授将平生的绝招全部传授给了他,包括《梨俱吠陀》《大疏》《十王子传》,以及费了20年时间才解读了的吐火罗文。

②“文革”时,季老因反对造反派,被打被关。痛苦中他顿悟到,“一个人忍受挨打折磨的能力,是没有极限的。我能够忍受下去的!我要活下去!”在漫长的忍耐中,他靠译《罗摩衍那》来消磨时光。季老后来说,如果没有“文革”,两万多颂、九万行、五千余页、8卷本的《罗摩衍那》 是绝对翻译不出来的。

③季羡林6岁就离开生母,曾发誓要在大学毕业后迎养母亲。然而,子欲养而亲不待,他上大学二年级时,母亲就去世了。“当我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季老每每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2010年清明,季羡林的骨灰在他的家乡安葬。至此,他实现了生前回到“母亲身边”的遗愿。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德国学习期间,季老平时的日程就是学习、吃饭、睡觉,几乎不参加娱乐活动,终于习得了即将失传的梵文经典。

B.季老从不记恨人,对于迫害过他的人,他也会提拔重用。他认为错误都是历史造成的,不能冤枉了好人。

C.季老毅然辞去留在剑桥工作的机会回国,既有为了肩负起生为人子、为人父的家庭责任,也出于报效祖国的情感。

D.季老对母亲的情感,我们看到了一个讲孝道的季羡林;从90岁时还每天坚持工作近9个小时,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命不息、工作学习不止的季羡林。

E.刘梦溪认为,季老的成功是他重内修的结果。这种修行使季老显得平易自然,淡泊、阔大、有爱心。

2.季老为何让人觉得“望之温温,即之也温”?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季羡林长寿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如何理解“立德、立功、立言季老可谓三者兼矣”这句话的意思?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没有完的故事

欧·亨利

我做了一个梦,这个梦同《圣经》考证绝无关系,它只牵涉到那个历史悠久,值得敬畏,令人悲叹的末日审判问题。

一个包探——也就是充当警察的天使——向我飞过来,挟了我的左臂就走。附近候审的是一群看上去境况极好的鬼灵。

“你是那一拨人里面的吗?”警察问道。

“他们是谁呀?”我反问说。

“嘿,”他说,“他们是——”

这些题外的闲话已经占去正文应有的篇幅,我暂且不谈它了。

达尔西在一家百货公司工作。她经售的可能是汉堡的花边,或是呢绒,或是汽车,或是百货公司常备的小饰物之类的商品。达尔西在她所创造的财富中,每星期只领到六块钱。其余的在上帝经管的总账上——哦,牧师先生,你说那叫“原始能量”吗?好吧,就算“原始能量总账”吧——记在某一个人名下的贷方,达尔西名下的借方。

一天下午六点钟,达尔西在距离延髓八分之一英寸的地方插帽针时,对她的好友——老是侧着左身接待主顾的姑娘——萨迪说:

“喂,萨迪,今晚我跟皮吉约好了去吃饭。”

“真的吗!”萨迪羡慕地嚷道,“唷,你真运气。皮吉是个大阔佬;他总是带着姑娘上阔气的地方去。你准会玩得痛快的,达尔西。”

达尔西急急忙忙地赶回家去。她的眼睛闪闪发亮,她的脸颊泛出了生命的娇红——真正的生命的曙光。那天是星期五;她上星期的工资还剩下五毛钱。

达尔西在一家卖便宜货的商店里停了一下,用她的五毛钱买了一条仿花边的纸衣领。那笔款子本来另有用途——晚饭一毛五,早饭一毛,中饭一毛。另外一毛是准备加进她那寒酸的储蓄里的;五分钱准备浪费在甘草糖上。吃甘草糖是一种奢侈——几乎是狂欢——可是没有乐趣的生活又算是什么呢?

达尔西住的是一间出租房。住在这种屋子里,挨饿的时候别人是不会知道的。

达尔西上楼到她的房间里去。榻床,梳妆台,桌子,洗脸架,椅子——造孽的房东太太所提供的全在这儿了。其余是达尔西自己的。她的宝贝摆在梳妆台上:萨迪送给她的一个描金瓷瓶,腌菜作坊送的一组日历,一本详梦的书,一个盛在玻璃碟子里的扑粉,以及一束扎着粉红色缎带的假樱桃。

那面起皱的镜子前靠着基钦纳将军、威廉·马尔登、马尔巴勒公爵夫人和本范努托·切利尼的相片。一面墙上挂着一个戴罗马式头盔的爱尔兰人的石膏像饰板,旁边有一幅色彩强烈的石印油画,画的是一个淡黄色的孩子在捉弄一只火红色的蝴蝶。

皮吉说好七点钟来邀她。她正在迅速地打扮准备。皮吉长得肥胖,有着耗子的心灵、蝙蝠的习性和狸猫那爱戏弄捕捉物的脾气——他衣着华贵,是鉴别饥饿的专家。他只要朝一个女店员瞅上一眼,就能告诉你,她多久没有吃到比茶和棉花糖更有营养的东西了,并且误差不会超出一小时。他老是在商业区徘徊,在百货公司里打转,相机邀请女店员们下馆子。

七点差十分的时候,达尔西准备停当了。她在那面起皱的镜子里照了一下。照出来的形象很称心。

达尔西暂时忘了一切,只觉得自己是美丽的,以前从没有男人邀请她出去过。现在她居然就要投入那种绚烂夺目的高贵生活中去了。

有人敲门。达尔西把门打开。房东太太站在那儿,脸上堆着假笑,嗅嗅有没有偷用煤气烧食物的气味。

“楼下有一位先生要见你。”她说。

达尔西转向梳妆台去拿手帕;她突然停住了,使劲咬着下唇。先前她照镜子的时候,只看到仙境里的自己,仿佛刚从大梦中醒过来的公主。她忘了有一个人带着忧郁、美妙而严肃的眼神在瞅她——只有这个人关心她的行为,或是赞成,或是反对。他的身材颀长笔挺,他那英俊而忧郁的脸上带着伤心和谴责的神情,那是基钦纳将军从梳妆台上的描金镜框里用他奇妙的眼睛在瞪着她。

达尔西像一个自动玩偶似的转过身来向着房东太太。

“对他说我不能去了。”她呆呆地说,“对他说我病了,或者随便找些理由。对他说我不出去了。”

九点钟,达尔西从箱子里取出一盒饼干和一小罐木莓果酱,大吃了一顿。九点半钟,达尔西对梳妆台上的相片看了最后一眼,便熄了灯,跳上床去。

到这里为止,这个故事并不说明问题。其余的情节是后来发生的——有一次,皮吉再请达尔西一起下馆子,她比平时更感到寂寞,而基钦纳将军的眼光碰巧又望着别处;于是——

我在前面说过,我梦见自己站在一群境况很好的鬼灵旁边,一个警察挟着我的胳臂,问我是不是同那群人一起的。

“他们是谁呀?”我问。

“唷,”他说,“他们是那种雇用女工,每星期给她们五六块钱维持生活的老板。你是那群人里面的吗?”

“对天起誓,我绝对不是。”我说,“我的罪孽没有那么重,我只不过放火烧了一所孤儿院,为了少许钱财谋害了一个瞎子的性命。”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达尔西是每周只能领到五六块钱的雇用女工群体的一员,小说不惜笔墨详细交代她的支出费用和她的居住环境,意在表明达尔西生活的拮据状况。

B.达尔西不惜用她的五毛钱买了一条仿花边的纸衣领来装扮自己,显示出爱慕虚荣的心理,小说表现出对她的同情怜悯。

C.皮吉就是一个衣着华贵的“大阔佬”,内心猥琐丑陋,凭借着自己的金钱诱骗众多漂亮的女孩子。

D.小说写到皮吉第二次约达尔西下馆子,用“于是——”结束情节,写达尔西没有去赴约,所以说是“没有完的故事”。

E.那些境况极好的鬼灵就是那种每星期给雇用女工五六块钱维持生活的老板,小说表现出对他们的幽默讽刺。

2.达尔西是一个怎样的姑娘?请结合小说内容作具体分析。

3.梦”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罪孽没有那么重”这句话怎么理解?

4.小说讲述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梦境中的末日审判,第二个故事是现实中的大阔佬皮吉诱骗达尔西等众多女工。请你结合两个故事的内容,谈谈这篇小说的艺术手法的特色和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