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瓦屋听雨 朱胜国 ①断断续续下了几天的雨,到了黄昏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瓦屋听雨

朱胜国

①断断续续下了几天的雨到了黄昏又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细柔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雨声便如春蚕咀嚼蚕叶一般嘈嘈切切地将白昼的余光一点点啃啮殆尽。夜色渐渐浓起来人家的窗户大都紧紧地闭着朦胧的灯光影影绰绰透过雨窗望去模糊得像瞌睡人的眼睛。灯光照着的地方依稀可见晶亮的雨丝倏忽而逝天地也仿佛由无数雨丝连接起来了。

②本想出去走走的雨却越下越大了。也罢今夜就安心呆在屋子里独自听雨享受这无边的雨意吧。

③我的居所是几间瓦屋。这种过时的建筑懒懒散散地分布在城市的一隅恰好为喜欢怀旧的人们营造出古朴的意境更何况我对原汁原味的雨声有着久违的想念。这些瓦屋据说很快就要被拆除了这当然是一桩好事。但对于听雨而言瓦屋却是难得的佳处。身居高楼的人完整意义上的听雨是不存在的。雨是世上最轻灵的东西能将那厚重的钢筋水泥敲响么?瓦屋就不同了它不像高楼那样庞大而僵硬雨滴敲在上面立即会发出好听的声音。身居瓦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亲近自然的福气。

④瓦似乎是专为雨而设置的乐器。平常里它们总是一言不发一旦雨滴接踵而至瓦的音乐就叮叮地奏响了。那声音酷似古筝清脆且韵味十足在黑夜里向四面八方弥漫雨势急骤琴声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百鸟齐鸣又如两军交锋擂鼓助阵。雨势减缓音乐也跟着弱下去像激战过后的短暂休憩又像是怀春少女在花前低语。雨声大概是世界上最繁复难解的音乐你听那节奏那旋律似混乱不堪又似包罗万象而那些尽职的瓦片只是专注地演奏着听雨人的脑海中便漫漶出不尽的情意。

⑤实际上一个人愿意坐下来静静地听一回雨他心中一定有了某种牵念和感喟。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叩响感情的门环。垂老的将帅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回味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当然在人的种种情愫中应数爱情最令人心动,勾人魂魄了。我时常把雨声想像成顾盼生辉的少女在舞蹈她们的舞步时而齐整时而凌乱时而轻盈时而沉重传出变化多端的情感体验。有时候像在诉说喃喃的情话有时候又像在焦急地呼喊想要答应又辨不清是谁的声音

⑥我曾困惑于古人填词作诗为何总喜欢运用雨的意象。今夜瓦屋听雨算是有了一些感悟。听雨就是听灵魂的对话听真情的奔泻听年华的淙淙流淌。南宋词人蒋捷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秋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人生际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少不更事的时候总不在意也无法理解雨的内涵及到饱经世事,历尽人间沧桑的暮年方才生出“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慨叹。原来雨声所敲打的除去岁月的回响之外还有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说还休的惆怅。

⑦雨还在屋顶上轻轻的弹唱。在这座脚步繁忙的城市里还有多少人能摈弃尘世的杂念投入地听一回雨呢?

1.作者说“今夜就安心呆在屋子里独自听雨享受这无边的雨意吧”从全文看,“瓦屋雨意”体现在哪些方面?

2.文章第③节作者为什么说“对于听雨而言瓦屋却是难得的佳处”?

3.赏析文章第一自然段

4.请你写出两句古人写雨的诗词,(课内外均可)并分析不同诗句中“雨”所寄寓的作者的情怀。(不能用文中已用的诗句)

5.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写瓦屋听雨时以高楼听雨作反衬,更显出瓦屋听雨时亲近自然的诗意。

B.从全文看,作者对庞大而僵硬的高楼带有明显的排斥情绪,与对瓦屋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

C.本文引用了司空曙、陆游等唐宋诗人的诗句,给文章平添了典雅的韵味。

D.瓦屋听雨,既有回忆往事,又有痛惜岁月难再,以及由此而生发的紧迫感。

E.作者瓦屋听雨,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们不能摈弃俗世杂念的些许遗憾。

 

1. (1)瓦屋听雨,让人尽享亲近自然的福气。 (2)雨的节奏缓急错落,打在瓦上产生的声音让人联想丰富。 (3)听雨扯动往日情思,叩响感情的门环,引人产生无限情愫。 2. ①现代社会瓦屋越来越少, ②瓦屋听雨才能听到原汁原味的雨声,而现代高楼庞大而僵硬,雨滴在上面不会发出好听的声音。 3. (1)比喻。把白昼余光的一点点的消逝比喻成春蚕咀嚼蚕叶,生动形象写出雨的缠绵及天色渐暗过程。用“瞌睡人的眼”比喻朦胧的灯光,凸显雨中灯火的迷蒙。(两处 比喻举出一例即可) (2)叠音词的运用。“断断续续”写雨态,“嘈嘈切切”“淅淅沥沥”形容雨声,“影影绰绰”写灯光。节奏鲜明,描摹事物形象细腻生动。 (3)视听结合“淅淅沥沥”“嘈嘈切切”写雨声;“密密地斜织”“雨丝倏忽而逝”“天地也仿佛由无数雨丝连接起来了”写雨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仿佛身临其境。 【以上三点,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 4.略。 5.BD【B“明显的排斥情绪”不当。D“痛惜岁月难再,以及由此而生发的紧迫感”无中生有。】 【解析】 试题分析: 1.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常需要查看它在文中的地位:如果是统领句,那么解释句意时要从后面的语段中梳理内容层次;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如果是总结句,此时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书写正确,分析情感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5.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每句1分,任选5句)

(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秋色的名句。比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楚天千里清秋,           ”。

(2)古代诗文中有不少写人的功业。贾谊《过秦论》中有“吞二周而亡诸侯,          

(3)古诗文中有不少描写音乐的句子颇为精彩,如《荆轲刺秦王》中“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

(4)古诗文中善用比喻修辞,《劝学》用“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用来说明做事要用心专一。

(5)古诗文中,“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的,如杜甫《蜀相》中的“出师未捷身先死,                ”。

(6)古诗文中常感叹人生短促,如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为欢几何?”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赠远其一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注】1只自:唐代口语,作“独自”讲,句中有“心甘情愿”之意2觉:梦醒。

1.“秋逼暗虫通夕响”在整首诗中起到哪些作用?

2.“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分别包含对比,请任选一句加以具体说明。

3.《秋夜曲》写的是思妇怀远,《秋思赠远》写的是远人思亲。“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太学李月生,升宇翁之次子也。翁最富,以缸贮金,里人称之“八缸”。翁寝疾,呼子分金:兄八之,弟二之。月生觖望。翁曰:“我非偏有爱憎,藏有窖银,必待无多人时,方以畀汝,勿急也。”过数日,翁益弥留。月生虑一旦不虞,觑无人,即床头秘讯之。翁曰:“人生苦乐,皆有定数。汝方享妻贤之福,故不宜再助多金,以增汝过。”盖月生妻车氏,最贤,有桓、孟之德,故云。月生哀之。怒曰:“汝尚有二十余年坎壈未历,即予千金,亦立尽耳。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月生孝友敦笃,亦即不敢复言。

无何,翁大,寻卒。幸兄贤,斋葬之谋,勿与校计。月生又天真烂漫,不较锱铢,且好客善饮,炊黍治具,日促妻三四作,不甚理家人生产。里中无赖窥其懦,辄鱼肉之。逾数年,家渐落。窘急时,赖兄小周给,不至大困。无何,兄老病卒,益失所助,至绝粮食。春贷秋偿,田所出,登场辄尽。乃割亩为活,业益消减。又数年,妻及长子相继殂谢,无益甚。寻买贩羊者之妻徐,翼得其小阜;徐性刚烈,日凌藉之,至不敢与亲朋通吊庆礼。忽一夜梦父曰:“今汝所遭,可谓山穷水尽矣。尝许汝窖金,今可矣。”问:“何在?”曰:“明日畀汝。”醒而异之,犹谓是贫中之积想也。次日,发土葺墉,掘得巨金,始悟向言“无多人”,乃死亡将半也。

异史氏曰:“月生,余杵臼交,为人朴诚无伪。余兄弟与交,哀乐辄相共。数年来,村隔十余里,老死竟不相闻。余偶其居里,因亦不敢过问之。月生之苦况,盖有不可明言者矣。忽闻暴得千金,不觉为之鼓舞。呜呼!翁临终之治命,昔习闻之,而不意其言皆谶也。抑何其神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生哀之                  固:坚决、执意

B翁大,寻卒                渐:加剧

C妻及长子相继殂谢,无益甚  聊:依靠

D余偶其居里                过:拜访

2.下列句子加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老病卒/斧今时入山林

B徐性刚烈/冰,水为之,寒于水

C今可矣/其皆出于此乎

D月生之苦况/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符合李八缸所预言李月生的“坎壈”的一组是

数年,家渐落

②斋葬之谋,勿与校计

③炊黍治具,日促妻三四作

④乃割亩为活,业益消减

⑤益失所助,至绝粮食

⑥寻买贩羊者之妻徐,翼得其小阜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通过讲述父亲为儿子未来的生活做周密安排的故事,塑造了李八缸这一具有远见卓识、智慧、慈爱并有些传奇色彩的父亲形象。

B李八缸病重给儿子分钱财时,不搞平均主义,对这种明显偏向哥哥的做法,李月生很失望。

C李八缸分财不依常规的原因,是他有一双慧眼,他看准了儿子的现在与将来,这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

D小说最后写李八缸用托梦的方式告诉儿子钱在哪里,这一情节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深化了主题。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月生虑一旦不虞,觑无人,即床头秘讯之。

(2)掘得巨金,始悟向言“无多人”,乃死亡将半也。

(3)翁临终之治命,昔习闻之,而不意其言皆谶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韩国民族文化

周国平

韩国民族文化缤纷优美,摇曳多姿。它与中国古代唐朝及之前的传统文化关系密切,渊源甚深,在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根系上与中国的儒道佛文化一脉相承。这种传承与积淀是不可否认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一种被命名为“唐乐”中国化的韩国音乐,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丰富多彩而又流露出个性化的气质。

民间社会的世俗生活不仅在礼仪、节日的安排上体现一致性,而且民间化的儒家文化传统在两国都是如影随形。从韩国最常见的传统图案龙、凤和太极图便可见一斑。龙、凤同是中韩两国历史文化中频繁出现的彩绘符号,也同是令人景仰的高贵的文化图腾。从中国古代易经学说八卦图源生而出的太极图,是韩国国旗的基本图案。它是朝鲜王朝后期制定的国旗,太极图均分为二,十分对称。上面红色部分代表阳,下面蓝色部分代表阴,阴阳是古代宇宙的象征,是相互对立而又臻于完美、和谐与平衡,也是两种伟大宇宙力量的象征:火与水、昼与夜、黑暗与光明等。

同为东亚地理版图一员的韩国,处在儒家文化圈中。辐射而生的韩国儒家伦理是对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继承与发展。这种儒家工商资本主义对韩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亲情关系、地缘关系等儒家伦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家庭生活、企业管理,大到选举活动、政府体制。

而在中国唐朝之后的韩国历史发展中,其民族文化也吸收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萨满教文化的精华,中西文化熔为一炉、交相辉映。这样,韩国民族文化既有东方文化人本思想的熏陶,又有西方文化神本思想的融合;既与华夏炎黄民族文化有着系出同缘的类似,而又有着高丽民族自成一家的韩风韩韵。

一衣带水,期月相随梦魂归。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高丽大藏经》,到世代相传的“玄鹤琴”;从高丽王朝期间取代了“乡歌”的“长歌”,到简单、凝重、优美的响亮瓷器;从源出于汉字的书写形式的韩国书法,到新罗时代用音乐伴奏的由舞蹈动作演绎成的叫“处容”的戏剧。从上短下长的传统韩服,到韩国建筑彩绘的“丹青”;从味道香辣的韩国泡菜,到独具特色的高丽参;从正月十五吃核桃,到立春吃春天的野菜;从夸张怪诞的韩国面具和纵情歌舞的面具舞剧,到韩国知名的佛教寺庙浮石寺、海印寺、华严寺;从精美悠久的风景名胜石窟庵,到绿意盎然的雪岳山;从音调柔和、富有韵味的韩语,到结构组合科学而且简单易学的韩文。浸透着韩国民族文化的丝丝点点,无不令人心动。

一花一国度,一景一世界。无穷花是韩国的国花,“无穷花三千里华丽江山,大韩人民走大韩的路,保全我们的江山”,韩国国歌《爱国歌》中的歌词正是一个民族弘毅进取的精神写照。

而无穷花坚韧的性情也告诉我们:韩国与朝鲜隔着三八线的分离,也是如同我们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的苦痛与等待。

1.下列关于韩国民族文化渊源及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国民族文化源出东方文化根系,并深受东方文化人本思想的熏陶。

B.融合东西文化精华的韩国民族文化又自有其独特的风采和韵味。

C.韩国民族文化中有着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萨满教文化的影子。

D.唐代文明对韩国民族文化影响很大,之后华夏文化与韩国文化逐渐脱钩。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韩国民族文化中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长歌”“处容”“丹青”等都是代表。

B.韩国儒家伦理是对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继承与发展。对韩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C.韩文书写形式与汉字完全相同,但又有结构组合科学、简单易学的特点。

D.韩服、泡菜等日常生活物品在体现出鲜明的韩国民族文化特色之外,更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特点。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高丽大藏经》和浮石寺在韩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说明了佛教在韩国是最普遍的宗教信仰。

B.“唐乐”是一种经韩国人之手进行个性化改造了的,已经成为了不具有大唐遗风特点的新型音乐形式。

C.韩国在历史上曾受到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浸润与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体现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D.近年的“韩风”思潮,一些人的“哈韩”的行为,其实他们追求的东西本质上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出口”之后的回归。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

B.沈从文小说《边城》是其代表作。他的作品或展示人性的粗犷强悍,或表现民俗的淳厚善良,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C.契诃夫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李贺、李煜、李清照三位分别是我国唐代、南唐和北宋初期著名的诗人、词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