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模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海洋中的微藻对有毒物质具有强大的吸收、吸附和降解作用。有趣的是,利用死藻体吸附重金属离子比活藻体更为简便、经济和高效。,这主要是因为,利用活藻体吸附处理重金属废水时,需要供给它们一定的养分,而这些养分有可能导致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增加,也增大了重金属回收的难度。_____,吸附能力明显增加,更适于作为工业重金属废水的高效“清洁剂”。
A.死藻体则不存在这个缺陷,而且其细胞壁的破坏使细胞内与金属离子接触面加大
B.死藻体细胞壁的破坏使细胞内与金属离子接触面加大,所以不存在活藻体这个缺陷
C.这个缺陷不存在于死藻体,因为死藻体细胞壁的破坏使细胞内与金属离子接触面加大
D.细胞壁的破坏使死藻体细胞内与金属离子接触面加大,因此这个缺陷不存在于活藻体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海昏侯墓的发掘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的西汉列侯墓园,墓中数量众多的文物可能需要几代人去整理研究。
B.机器人“阿尔法狗”在围棋比赛中打败韩国高手,这让很多人担心今后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C.在万众瞩目的告别赛上,38岁的科比用单场独得60分的神奇表现,为自己的篮球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D.喜剧小品风趣幽默、短小精悍,能生动鲜活地反映现实生活,是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公众人物广受关注,其言行对社会起着示范作用,所以更应该 ,努力做道德风尚的引领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②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能停留在口头宣传上,而应 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落实。
③在淮阳东北与日军作战的时候,张将军 ,奋勇杀敌,带领部队挺进敌后,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A.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身体力行
B.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身先士卒
C.身先士卒 身体力行 以身作则
D.身先士卒 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杨辛的泰山情怀
作为绘画系出身的关学教授,杨辛没有料到自己会与泰山结下不解之缘。1979年,当时他在济南参加美学研讨会,会后与友人同游泰山。从书中的泰山到真实的泰山,这让他兴奋不已。泰山的奇山云海、古松怪石、深溪瀑流,还有摩崖石刻,极大地震撼了他。从此,他每年都要登临泰山两到三次,而且每次都力争徒步。
80年代中期,泰山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请北大帮助考察论证其科学、美学与历史价值,杨辛参与了这一工作。这次,他踏遍泰山群峰,博览泰山古今,进一步深入到泰山的历史文化,深深为之折服。回去后,他负责撰写了《申报书》中的泰山的美学价值部分。
他的研究,注重事实材料与文献资料的搜集,还亲自访问了很多泰山人,包括挑山工,从他们那里获得最直接、最朴素,但也最能体现泰山精神的资料。“欲得泰山神,当识泰山人”,泰山人的坚初、朴实、勤劳和智慧,挑山工把最美好的青春岁月献给泰山的事迹,常常让杨辛感动得掉泪,让他陷入思索。正是这种真实的体验和思索,使他写出了严谨优美的《泰山的美学考察》。
在这部专著中,杨辛对泰山美学的构成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高度赞扬了泰山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价值。他认为历史上对泰山的审美经历了“自然崇拜”、“比德”和“畅神”三个阶段,体现了实践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变化,表明美育代替宗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最终的畅神阶段,审美达到了不粘不滞的自由境界,人们优游于山水松石之间,在自然中陶然忘机。
每次登临泰山,杨辛都要挥毫赋诗,以言心志。至今他已创作了泰山诗稿三十余首,其中最令人称赏的是那首《泰山颂》。创作《泰山颂》时,他先后13次来到泰山,亲身感受到泰山的雄浑、壮丽,因而意兴飞扬,成就了这首气象宏伟的诗篇。“高而可攀,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既有感性形象,也有哲学深度。如今,《泰山颂》已刻石于泰山,成为泰山一景。
杨辛还是著名的书法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的书法得益于泰山的精神与灵气,既讲究形式的美,又注重意蕴关,自然天成,韵同万物。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师岱堂”,还以《师岱堂集墨》的名字出版了书法集。除了做诗、书法,他还爱好绘画、建筑、戏剧、艺术品收藏等,这让他保持了敏锐的艺术感觉,让他所从事的美学研究具有温润可感的特点。
泰山带给杨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雄奇壮丽的自然之美和宏大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使他感悟美与哲理,思考民族精神,总结出关于美的系统理论;同时,他没有把自己的学术局限于书斋,而是用以指导生活,以美导善,以关引真,创造了别样的生命境界,使之2003年非典期间,他从电视上看到白衣战士奋战在非典一线,非常感动,为此专门创作了17幅国画。一天凌晨4时,他忽然想到, “病室中白衣天使的微笑,是人间之最美,它带给患者生命的信念和力量”,立刻起身创作了《微笑》,为抗击非典的英雄们留下了真善美的写照。
晚年的杨辛精力旺盛,始终保持愉悦的心境。有一次,77岁高龄的他去日本讲学,整个讲演过程持续近三个小时,中间没有看一眼讲稿,没有休息一次。近年来,杨辛正陆续将多年创作、收藏的精美艺术品捐献给北大图书馆。他说: “作为教师,我不是关的占有者,而是美的传播者。”
杨辛的书房挂有一幅字“夕阳无限好,妙在近黄昏”,一个“妙”字形象地概括了泰山所给予杨辛的力量与热情,所带给他的美好生命感觉。
(摘编自袁晶晶、平明《杨辛:美学大师的泰山情怀》等)
相关链接
①杨辛,1922年5月出生于四川巴县,12岁父母离世。做过学徒、卖过报纸,后就学于北平艺专西画系,师从徐悲鸿等。1956年,杨辛到北大任教,此后一直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文革”期间被打成“黑帮”,干过锅炉工、管工、木工等。(百度百科)
②我晚年开始与泰山、书法、荷花、艺术品收藏等结缘,开启了新的求“美”之路。对于泰山和荷花,起先都是从民族文化角度开展学术研究,最后逐渐进入了审美领域。
(黄德生、李芳芳《美伴人生一路行——杨辛访谈》)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杨辛利用参加美学研讨会的机会,与友人同游泰山,这次实地接触使杨辛为之震撼,决心晚年献身于泰山的美学研究。
B.“欲得泰山神,当识泰山人”,从对泰山人事迹的感动,到对泰山人精神的思索,杨辛的泰山美学研究体现了泰山之美的精髓。
C.杨辛创作《泰山颂》诗稿是灵感闪现,偶然得之,却能在感性形象中蕴含哲学深度,代表了他泰山诗的成就,为人称赏。
D.杨辛书房挂有一幅字“夕阳无限好,妙在近黄昏”,他将李商隐诗中的“只是”改为“妙在”,反映了泰山对他晚年心态的影响。
E.作为美学教授,杨辛不仅感受到泰山山水的壮丽,而且倾注大量精力研究泰山历史人文和美学价值,泰山情怀融入了他的生命。
2.文中说“泰山对杨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请结合材料,概括泰山财杨辛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3.杨辛为什么能在许多领域取得成就?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杨辛认为学术不能局限于书斋,学术要指导生活。他是如何做的?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每个门槛下面都有一把钥匙
芦芙荭
一缕烟,一个家。
顺子站在回村的路口。望着村子里那一缕一缕的炊烟从树梢上冒出来,望着自己家的房子在树林里闪烁着,顺子心里有些紧张又有些害怕。
三年了。他离开村子都三年了。
但顺子的心从没离开过这个村子。村里的人靠种地为生,每天早上,孩子们背了书包去上学,大人们便扛了锄头下地去干活。一把锁锁了门,钥匙就丢在门槛下,家家户户都这样。
在村里,谁都知道谁家的钥匙放在什么地方。有时,老张在地里干活,种子完了,要回家取种子,老李便从地里冒出头对他喊,老张呀,顺道上我家给我捎壶水来吧。老张就会走到老李家门前,从老李家门槛下取出钥匙开了门,拿了水壶。那样子就好像是进自家的门一样。因此,锁在村子里就成了一个摆设,真真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顺子家的钥匙也是放在门槛下的。顺予的父亲几年前就去世了。尽管那时顺子已远离村子上了高中,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但母亲去地里忙时,还是习惯将钥匙放在门槛下。
顺子明白,母亲是想让他回来随时都能进门。
可是,就在三年前,顺子的母亲突然病倒了,村里人帮忙将她送到了县医院。村长要为顺子母亲筹钱治病,母亲不让。
然而,要治好母亲的病,需要一大笔钱。顺子和母亲相依为命,上哪儿找这么多的钱呀。
顺子整整想了几天,为了救母亲,他决定铤而走险。
顺子有个同学,父亲是企业的老板,很有钱。前两天,他们一家出外旅游去了。
那天晚上,顺子等护士查过房,母亲也睡下后,便一个人悄悄出了门。
他在同学家的那扇门前定定地站了好长时间,还是伸手按下了门铃。他想,这时要是屋里有人,他就会放弃那个念头的。
可他等了好长时间,屋里却是没有动静。
也许这就是老天的安排吧。
那是一款梅花牌的锁子。顺子很是费了一些劲儿,才把它弄开。
顺子很快就找到了钱。顺子还没见过这么多的钱。他的手都有些抖了。哗哗的,他好像都能听得见自己手抖动的声音。
顺子将钱拿出来,又放了一些回去,再想了想,又放了些回去。他将手里的钱掂了掂,确定这些钱足够给母亲治病了,才将钱揣进包里,出了门。
两天,仅仅两天,警察就将顺子从医院里带走了。
顺子被定为盗窃罪,判了三年半。
顺子沿着回村的路,一步一步往前走着。
正是黄昏,在地里干活的村里人都开始回家。回家早的人,正从门槛下面摸出钥匙打开门。顺子借着黄昏作掩护,悄悄地走到自家的门前。
门锁着,那锁看起来冷冰冰的。
顺子习惯地弯下身子,将手伸进门槛下面。竟然摸到了钥匙。三年呀,难道这把钥匙一直在门槛下躺了三年?
顺子进了门,反手将门关上。想了想,他又拿出那把锁,把手从门缝伸出去,将门锁上,也许是出于习惯,他锁上门后,顺手将钥匙放在了门槛下。这样,从他门前经过的人,就不会发现他回来了。他这次回来,只是想偷偷地看一眼这个家,看一眼他的母亲。他是没脸再在这里待下去的。
顺子走到窗前拉好窗帘,才打开灯。
屋子里的一切都和三年前一样,不一样的是,三年前,每次回到家里,母亲就会忙前忙后,而现在,母亲却一动不动地待在墙上的相框里。
那天晚上,顺子睡得很沉。直到第二天快中午时,他才被开锁的声音弄醒。
他竖起耳朵听了听,确实是开锁的声音,而且就是他家的门。顺子赶忙起床,他从卧房里走出来时,见一个女人正推开他家的门,走了进来。
女人看见顺子,吃了一惊。接着,她的脸由吃惊变力了惊喜。
女人说,顺子,你回来了?
这女人是村里蒋木匠的媳妇,她怎么进到我家里来了?
顺子的疑惑写在了脸上。蒋木匠的女人便说,顺子,回来了好呀,村里人都说你是个孝子,你娘走时对村长说,要他帮着看好这个家等你回来。村长便安排人每隔一段时间,就来你家帮着打扫打扫,他想让你回来时,家里是干干净净的。这不,今天轮到我了。
蒋木匠的媳妇说着,就开始扫地抹桌子。
顺子也在抹,不过他抹的是脸上的泪,不知怎的,那泪越抹越多。
蒋木匠的媳妇打扫完屋子,便出了门。顺子也跟着蒋木匠的媳妇走出了门。那时已近中午,顺子看见村子里的人开始陆续从地里回来,他们走到门前,从门槛下掏出钥匙打开了门上的锁。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顺子的父亲去世后,顺子和母亲相依为命。顺子在外读书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母亲将钥匙放在门槛下,希望顺子能常回家看看。
B.“那锁看起来冷冰冰的。”“冷冰冰”三字写出了顺子的情绪低落:母亲去世使他感到家的温暖不再,出狱回村又担心遭受冷落。
C.蒋木匠的媳妇从吃惊到惊喜,顺子从疑惑到释疑,小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他们两人在乍一见面之后的心理变化。
D.小说从顺子出狱回家写起,而将因盗窃入狱等情节穿插在故事中间,这种把情节高潮置于开头的写法,造成悬念,增加了情节波澜。
E.小说写了法律对人的规范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对人的感化,侧重表现了风尚引人向善的作用,展现了人性的淳朴和社会的和谐之美。
2.顺子的内心矛盾复杂,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分析。
3.小说多处写到锁和钥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结尾匆匆收笔,显得仓促。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 , ”两句,表明君子并非天资过人,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紧承上文主客离别之事,引出下文对乐声来源的探问。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 ”两句,表现了诗人无惧奸邪的气概和高瞻远瞩的胸襟,也蕴含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