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来回到家里,他们不停地打电...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来回到家里,他们不停地打电话给我,爸妈很生气,以为我在外面交了些不三不四的人。

B在那风雨如晦、百卉含英、万马齐喑的非常岁月。他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承担使命,以其思想之光划破沉寂,让无望者透过裂隙听到其真理的颤音。

C我从前曾经要学画两笔山水,东涂西抹的,闹了多少时候,还学不会呢。

D一般世俗人士、道貌岸然的学者们,可能会责怪苏子,不知爱惜自己的名声、清誉。可是苏子本人却对所谓名声、清誉,嗤之以鼻,毫不在意。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B褒义贬用。卉:草的总称;英:花。各种各样的草都含着花朵。形容冬去春回,花草争妍的景色。也用以比喻太平盛世多有才识的人纷纷显露才华,大显身手。A.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样子。C.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D.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成语误用主要包括如下八种类型: 一、望文生义,二、不明语素,三、不明褒贬,四、不明范围,五、不明差异,六、不明谦敬,七、不明出处,八、不明语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书知识要活用,假如只会死守经典,按图索骥而不知变通是不行的。

B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舞台上,深圳市代表团全体成员通力合作,长袖善舞,终于使深圳市获得了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办权。

C游侠郭解短小精悍,不喝酒,比较残忍,稍有不快就动手杀人,为朋友报仇不惜牺牲性命,还隐藏逃犯,干一些违法的事情。

D可是,这时我脑子里电光石火般闪出一个念头来,我咬紧牙关,极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直到冷静得像一个资本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蔡元培: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1916年,蔡元培是应教育总长范源濂的电报回国的。这位他当年的旧部言辞恳切:“国事渐平,教育宜急。现以首都最高学府尤赖大贤主宰……”当时的北大还是老样子,是个“臭虫窝”、“大染缸”。对于北大这种状态,几任校长都无能为力。或许是“国事渐平,教育宜急”打动了蔡元培,这与他这么多年来教育救国的奋斗历程不谋而合。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踏入北大。从此,北大这一潭死水掀起大波澜。蔡元培开始了他一生最为辉煌和伟大的教育改革。先生在此,北大重生。他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术为天责的前提下,他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随后,陈独秀来了,胡适来了,梁漱溟来了……一时间,北京大学集合了当时最优秀的学术头脑。

蔡元培留学德国,发现德国的大学管理十分民主,而且,他发现学校不会因为校长的去留而出现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大的波动,因为学校是由教授来管理的,校长和各学科长由教授会公选出来。

早在1 9 1 2年,蔡元培起草颁布的《大学令))中就提出教授治校的相关内容,如第十六条提出:“大学设评议会,以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若干人为会员,大学校长可随时召集评议会,自为议长。”

蔡元培来到北大当校长时,北大仍没有评议会,因为当时的教育部始终不允许成立。这次蔡元培据理力争,得到当局的同意。在北大的第一年,蔡元培就制定了《北京大学评议会规则》,组建了大学评议会,作为学校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以让更多的教授议决立法方面的事。随后,北大评议会决定在北大各学科(系)设立教授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

从此,旧北大官僚衙门般的管理体制被教授治校的体制取代。经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的洗礼,北京大学脱胎换骨。蔡元培被誉为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蔡元培成功地革新了北大,他的办学理念深得高等教育界的认同和效仿。蔡元培之后的北大校长蒋梦麟,在任期间始终奉行蔡先生的办学理念和主张。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抗战后期筹划复校时重温蔡元培的经验,刻意模仿。

直至今日,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往事仍被反复提起,后人渴望予以复制甚至超越,但人们往往失望地发现,有很多无法复制的东西,比如先生的人格魅力。

他是一位谦谦君子,但仍时有金刚怒目的一面。1922年1 0月,北大发生了“讲义风潮”,蔡元培的校长室外聚集了几百名学生,起哄呐喊,要求废除收取讲义费的决定,蔡元培对学生破坏纪律十分生气,他向学生吼道,“我跟你们决斗”,直到逼得学生慢慢散去。

更多时候,先生是个“老好人”,冯友兰、罗家伦在回忆文章中多次提到聆听先生的教诲时如沭春风的感觉。蔡元培经常写介绍信,哪怕只有一面之缘,只要有一技之长无不相助,其提携后辈之心让人为之动容。

在混乱的民国时代,争名逐利、爱财弄权是时代的底色。蔡元培是开国功臣,是教育总长,是北大校长,是中央研究院院长,足可谓位高权重,但大先生蔡元培竟没有自己的房子。

从绍兴山阴县笔飞弄走出来,求学、入仕、从教、革命、游学,到回到教育,蔡元培怀着救治病中之家国的热切,努力培养大写的人,为时代营造风气。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相关链接:

①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教育领域。孙中山先生也从北大改革中受到巨大启发,认识到思想学术带动社会政治变革的内在规律,于是他后来大力改组国民党采取切实举措为国民党注入了新的活力。可见,北大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改革影响到中国社会层面的变化。(摘自  《我们怎样才能更靠近蔡元培》)

②在北大改革中,祖父遵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他主张,“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任他们自由发展”。为了扭转北大的学术风气,祖父凭借其渊博的学识,融合中西文化的眼界,以兼容并包的用人方针,使北大聚拢了一批学有专长的教授。(摘自蔡磊砢《我是祖父的追随者》)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蔡元培一直渴望“教育救国”。 1916年,教育总长范源濂邀请蔡元培回国主持北大,这与蔡元培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欣然应邀。

B.蔡元培努力改革学校的管理方式。他起草《大学令》提出设立大学评议会;任职北大时,不顾教育部反对,组建了大学评议会。

C.在北大改革中,蔡元培主张的开放、包容,并非没有限制。各种学派首先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才听任它们自由发展。

D.蔡元培治理北大,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他借鉴德国民主管理大学的经验,由教授管理学校,大学评议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

E.他是一位谦谦君子,但在处理特殊情况时,也有自己的底线。他面对不守纪律的学生,毫不退缩,最终使“讲义风潮”平息。

2.文中说“先生在此,北大重生”,请简要概括蔡元培是如何使北大获得“重生”的。

3.为什么说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引领时代风气”?请结合材料,简述其原因。

4.蔡元培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课内诗文默写

(1)           ,躬自悼矣。

(2)亦余心之所善兮,              

(3)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4)步余马于兰皋兮,                 

(5)                ,岂余心之可惩?

(6)采之欲遗谁?              

(7)             ,心念旧恩。

(8)               ,依依墟里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文后题。

青玉案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 ①谩:徒然、空自

1.上片后四句写景,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说明。

2.整首词中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义言文,完成文后题。

与王昆蝇书

[清]方苞

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辈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因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文章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徬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哉!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

吾兄得举,士友间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愿时自觉也。苞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日月迅迈,惟各勖励,以慰索居。苞顿首。

(选自《四部丛刊》 本《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

〔注〕①本文是方苞在科举受挫后写给中举的学友王昆绳的回信。②色养:指孝养侍奉父母。③褐甫:方苞的另一位朋友。④胥易技系:形体劳累,心怀忧惧。⑤蔑蔑:藐小,不足称道。⑥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义而辞质    笃:深厚。      B.会合不可以      期:约定。

C.向人衣食    索:搜寻。      D.士友间不相庆    鲜:少。

2.下列各组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苞之生二十六年矣 /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 /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

B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

C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

D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苞在回信中讲述了自己的近况,并自我鞭策,不愿虚度光阴碌碌无为。

B.方苞无法告诉童仆的心事,是指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

C.信中提醒王昆绳中举后对别人的庆贺要冷静对待,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情谊。

D.这封信虽然流露出忧虑的情绪,但主要是表达了努力治学著书立说的志向。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

2)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