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题。 (一)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题。

(一)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

(二)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选自归有光《先妣事略》)

【注】

孺人:明代七品官之妻的封号。

吴家桥:作者外祖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凡变矣                      再:两次

B.何日默默在此                竟:终,整

C.外祖不二日使人问           遗:遗失

D.僮奴有恩                   遇:对待

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B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C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D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篇选文在内容上都追忆了母亲,在写法上都运用了直接描写,尤其是其中的细节描写感人至深。

B.选文(一)围绕亦多可悲一句具体展开,选取家庭琐事,用朴素的白描式的语言深情追忆了自己的母亲和祖母。

C.选文(二)名为事略,而所记之事,却相当之细。写母亲半夜叫我背书,这个细节道出了母亲严以教子

D.归有光在轩中关门读书,闻足音而辨人,这不但写出了日常的细微感觉,也展现了一个耐得住寂寞的读书人形象。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2)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

 

1.C 2.B 3.A 4. (1)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凡”“焚” “殆”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2)儿女大的牵着娘的衣服,小的抱在怀里,手里还不停地缝缝补补,间间房里干净整齐。(“攀” “辍”“洒然”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项,遗:赠送。所以选C。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解释,要重视那些在所学课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那些意义与现代汉语中已有较大差异的词语,以及一词多义的词语。文言实词应该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词语予以解释,并且要根据该词在某句子中的切实意义给予恰当的解释,以使句子前后语气通畅、意义明白正确为标准。具体分析时,还要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例如本题选项C就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着具体语境得出其应解释为“赠送”的意思。 2.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断开,然后再根据句子中的主谓关系及人物的动作断句,例如“使……为”;还可根据名词作主语或宾语断句,例如本题中“室”“家”。 【考点定位】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技巧点拨】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 3.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项,“在写法上都运用了直接描写”表述错误,根据原文内容可知,选文一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所以选A。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例如本题选项A就属于在表现手法上的错误,应为侧面描写。 4.此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理解能力。应将待译句子放回语境去理解,也应注意尽可能直译,将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落实,补出省略成分,将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习惯译出。翻译时需重点翻译的词语:“凡”“焚”“殆”“攀”“辍”“洒然”。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易错警示】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例如本题翻译时,要将被动句“得不焚”翻译准确。 【参考译文】 先母到吴家桥娘家,就做棉花活。进城回婆家,就搓麻捻线,常常点盏小灯,干活到深更半夜。外祖父三天两头差人送点东西来。家里不缺吃食,先母却终日劳苦像是穷得揭不开锅(像是朝不保夕的样子)。冬天生炉火用的炭屑,叫丫环做成炭团,一颗挨一颗晒在台阶下面。屋里没有废物,家里没有闲人。儿女大的牵着娘的衣服,小的抱在怀里,手里还不停地缝缝补补,间间房里干净整齐。待佣人很慈善,佣仆即使被责打了,背后(事后)也不忍心责怪她。吴家桥每年要送来鱼、蟹、糕饼,总是人人可以吃到。家里人听说吴家桥有人来,个个都欢喜。我七岁时和堂兄有嘉进私塾读书。每逢阴雨天气,堂兄总是在私塾过夜,我心里舍不得和他分开,但是却不能留住,必定要赶回家。先母常在半夜醒来,叫我低声背诵《孝经》,要我背诵得没有一个字错漏,她才高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

赠卖松人

于武陵①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②尘!

【注】

于武陵,唐宣宗大中年间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

六街,指长安城内的六条主要街道。

1.这首诗的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

(1)叶上初阳干宿雨,                          。(《苏幕遮》)

(2)《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自然之理也。(《伶官传序》)

(3)虞美人》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4)《阿房宫赋》用                          给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

(5)《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作家麦家说人生必须配备几副眼镜:一是望远镜,看远;二是显微镜,看细;三是放大镜,看透;四是太阳镜,看淡;五是哈哈镜,笑看人生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这一漫画针对哪一社会现象,寓意或主旨是什么?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划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超过30字。

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对作品中一些字词的理解可以借助字典辞典,但不能依赖字典辞典。

例如“白日”,辞典注曰“太阳”。但熟悉古典诗歌的人都会感到这个词以“白”形容“日”,似乎强调了“日”的亮度。左思说“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鲍照说“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白日”是“太阳”,但是经过诗人反复使用后,它已带有一种光亡万丈的气象。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开头说“白日依山尽”,虽然写的是夕阳,但因用了“白日”这两个字,仍给人以辉煌灿烂的感觉。

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