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漠里的旗帜 刘建超 她来看他,是为了离开他。 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

大漠里的旗帜

刘建超

她来看他,是为了离开他。

他不知道,兴奋紧张搓着一双皲裂粗壮的手,这么远,天啊,你怎么来了?

她看着他,看着相恋10年、那个曾经帅气、充满诗意的小哥,如今粗犷得像工地上的装卸工。她还是没有忍住泪水,晶莹的泪珠在白嫩的脸颊冰冷地滑落。

她下了火车乘汽车,走了三天三夜,又搭乘过往的大货车颠簸了一天,才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中看到了他居住的那个小屋。西部边陲的一个养路站,只有一个人的养路站,养护着近百公里的国道。

她和他在大学相识,他们都是学校野草诗社的。他俩相恋了,就因为都喜欢泰戈尔的诗,生如夏花,死如秋叶,还在乎拥有什么?在校园的雁鸣湖边,他轻轻地牵着她,说过不了几年,我将成为中国诗坛的一面旗帜。

浪漫似乎只在校园里才蓬勃疯狂地蔓延。当毕业走上社会,才知道校园的美好都被现实的无情的铁锤砸得粉碎。为了寻找工作,他和她早把诗意冲进了马桶。

他的父亲是养路工,在西北。父亲生病期间,他去了父亲生活的城市照顾父亲,父亲去世后,他竟然接过了父亲手中的工具成为了一名养路工。

大漠荒烟,千里戈壁,他给她写信,描绘着他眼前的风景,天空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我真的感受到泰戈尔这句话的含义了。

她感受不到那些诗意,没有他在身边的日子寂寞无聊。家里人给她介绍男朋友,她都拒绝了。可是,她也不确定自己究竟能等到个什么样的结果。

一年一年的春花秋月,把他们推向了大龄的边缘。经不住妈妈的哭闹哀求,她妥协了,去见了妈妈公司领导的儿子,小伙子很精干,谈吐也很睿智。她就模棱两可地处着,心中还是牵挂着远方的他。

她要了断同他的情缘,这样下去对谁都不公平。

她给他带了大包的物品。他笑着说,我这啥都不缺,啥都不缺。

她环顾四周,煤气炉,木板床,米面油,咸菜。

他笑了,似乎恢复了校园里的神气,笑着说,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我都具备了,就等着天降大任了。

晚饭,稀饭,馒头,她带来的熟制品。

他居然端出了一盘鲜绿的青菜。在这一抹黄的沙丘,见到鲜绿的青菜,她都舍不得动筷子。

你一个人不寂寞吗?她说。

不寂寞,白天养路,晚上看书,看你的信。我能背下来泰戈尔诗集,也能背下来你写的每一封信。

夜晚,她躺在床上,他躺在地上。荒漠的风狼一样嚎。

第二天风和日丽,天蓝如洗。她搭上了一辆过路的货车。

司机是个很健谈的小伙子,踩上油门也打开了话匣子。小伙子说,这个养路站就像是他们跑长途车的司机的驿站,加油加水,填饱肚子。养路站就他一个人,他还学会了修车补胎。几千公里的路段,就他养护的这段路最好。

在一个大拐弯处,司机停下车,提着一只袋子下了车。

她伸头望去,路基的远处是一个低洼带,竟然有一片十几平方米的小菜地。菜地里的绿色格外养眼。怕菜苗被飞鸟或小动物侵害,菜地的四周插满了树干,树干上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条,像是挂满了万国旗。

司机把袋子里的土倒在菜地边,回到车上说,经常走这里的司机都知道给这块菜地带点土。这地方风沙大,就这一块是个避风的港湾。他每天都要骑车几十里来这里种菜浇水。我们司机每次经过

这里都要鸣笛致意,我们把它称为大漠里的旗帜。那些布条上都写着一些字,有人说是诗,我也不懂。反正我记得其中一个上面写着,生如夏花。

她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的名字就叫夏花。

她回到家,眼前总是飘舞着大漠里那五颜六色的旗帜。

她又准备动身去看他,她带了一挎包土。她要告诉他,大漠里的旗帜下不该少了家乡的泥土。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3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第4段详细叙述“她”的行程与“他”的住地,这样写是为了表现“他”在大漠戈壁生活的艰苦和“她”前去分手的决心。

B“他”引用孟子的句子,说明“他”虽然身处荒漠戈壁,但是胸怀理想,相信自己将来一定会有一番作为。

C小说写“夏花”,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个对爱情无比坚贞的女孩的形象。

D文中“他居然端出了一盘鲜绿的青菜”中的“居然”,说明青菜在戈壁出现是奇迹,同时为后文写大漠里的“菜地”作了铺垫。

E小说中司机的介绍,不仅使“他”的形象更为丰满,而且照应了标题“大漠里的旗帜”,这样的设置,匠心独运。

2.小说中的“他”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为什么以“大漠里的旗帜”为题。

4.根据小说末尾的情节,推测“他”与“她”的爱情结局,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1.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 2. ①帅气阳光,充满诗意。“他”是大学野草诗社社员,朝气蓬勃,诗情满怀。 ②积极乐观,热爱生活。从美丽校园到大漠戈壁,面对艰苦,“他”积极适应,读诗种菜,乐观生活。 ③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大漠戈壁,工作艰苦,独自一人,孤独寂寞,但“他”却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④忠于爱情,执着真诚。大学里与“夏花”相爱,工作后写信看信,菜地的“旗帜”上写着“生如夏花”。(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3. ①“大漠里的旗帜”是小说的线索,连缀起各个片段,并且点明了作品的主题(或表现了人物形象)。 ②“他”上大学时,“说过不了几年,我将成为中国诗坛的一名旗帜”。大漠里,“菜地的四周插满了树干,树干上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条,像是挂满了万国旗”。 ③“他”不怕艰苦,热爱生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大漠戈壁树起了一面精神的旗帜、人生的旗帜。(从“线索”“内容”“主题或形象”三个角度作答,每点2分) 4.示例一:“她”毅然放弃优越舒适的生活,来到身处大漠的“他”的身边。他们有爱情的基础,“她”的心里是爱“他”的,大漠之行让“她”重新认识了“他”,被“他”深深打动了,“她”最终听从爱的召唤,回到“他”的身边。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利益至上,能够坚守爱情的人值得肯定和赞扬。(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二:“她”虽然很感动,但最终不能忍受大漠的艰苦,选择了分手。“她”是爱“他”的,心里有很多的爱恋和不舍,但现实很残酷,“她”不可能忍受大漠的艰苦与孤独,父母也不会同意“她”去大漠,现实这道鸿沟使两人最终无奈分手。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利益至上,在爱情与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人放弃爱情而倾向于利益,这种选择也无可厚非。(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综合考查文本的内容和技巧。A“表现‘她’前去分手的决心”有误,‘她心里有分手的想法,但也有牵挂与不舍,甚至还有对他的爱怜与同情。B“胸怀大志”有误,这是“他”的调侃,表现了他的乐观与豁达。C”对爱情无比坚贞”有误,“”对爱情曾经“妥协”,想要分手。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的故事梗概,比如有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主要情节是什么,写了谁干什么事,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方式,是正面还是侧面,选项中如有误涉及这些方面,就应该到文中找一找,看是否有这种描写方式,以及对这些描写方式的分析是否有问题;有无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又什么作用。本题A.B.C项涉及对文本内容主旨的辨别,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辨别其正误。 2.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易错警示】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所以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有如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表明人物的品质或情感。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有新意,并且能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让文章更充实。本题主要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3.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小说标题的用意(原因、作用、效果、好处):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2.概括小说主要事件。3.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4.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5.具有象征意义。6.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7.寄托作者情感。8.展开情节,前后呼应。9.对比讽刺,强化效果。10.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11.从给读者的感情来说,还有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冲动的作用。这是一道关于小说标题艺术的探究题。答案并不唯一,但要结合文本作具体分析,要做到有理有据。一般的答题模式是:①这个题目的优点(是否有助于突出XX形象、主题,是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概括主要内容,或制造悬念,或讽刺,或双关等);② 替代的题目有XX缺点。 4.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小说结尾作用:(1)小说的结局如果如果出人意料,(欧亨利式结尾)。答题角度为: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2)小说的结局如果是令人伤感的悲剧,答题角度为: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3)小说的结局如果是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答题角度为: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4)小说的结局如果是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答题角度为: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能更好地深化主题。注意以以下几种结尾的作用:(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死的原因。(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人们阅读小说,目的是要得到快乐;因为真实的人生,如同月亮一样缺多圆少,所以才希望文学的梦境结局是圆满的,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如《柳毅传》。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                               。”

(2)《关雎统摄全作用,并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

(3)《鱼我所欲也》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      。”

(5)《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                               。”借月烘托抒发离别之情。

(6)李煜《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②。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雨夜声。

【注】

①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

②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1.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诗歌最后两联蕴含了诗人哪些复杂情感?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倖,四方藩镇,货赂交行,而景进最居中用事。庄宗遣进等出访民间,事无大小皆以闻。每进奏事殿中,左右皆屏退,军机国政皆与参决,三司使孔谦兄事之,呼为“八哥”。庄宗幸邺,乃遣进等采邺美女千人,以充后宫。而进等缘以为奸,军士妻女因而逃逸者数千人。庄宗还洛,进载邺女千人以从,道路相属,男女无别。

郭门高者,名从谦,门高其优名也。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盖亲军也。从谦以姓郭,拜崇韬为叔父,而皇弟存乂又以从谦为养子。崇韬死,存乂见囚,从谦置酒军中,愤然流涕,称此二人之冤。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从谦恐,退而激其军士曰:“罄尔之赀,食肉而饮酒,无为后日计也。”军士问其故,从谦因曰:“上以王温故,俟破邺,尽坑尔曹。”军士信之,皆欲为乱。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余人。居数日,庄宗复东幸汜水,谋扼关以为拒。四月丁亥,朝群臣于中兴殿,宰相对三刻罢。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步军阵于五凤门以俟。庄宗入食内殿,从谦自营中露刃注矢,驰攻兴教门,与黄甲军相射。庄宗闻乱,率诸王卫士击乱兵出门。乱兵纵火焚门,缘城而入,庄宗击杀数十百人。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至午时,帝,五坊人善友聚乐器而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传》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

《新五代史·伶官传第二十五

1.下列句子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

B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

C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

D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缙绅,原意是插笏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

B.藩镇,亦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唐代末为防止边陲各异族的进犯,大量扩充藩镇。

C.朔,古人把每农历每月最后一天称为“朔”,农历每月第一天称为“晦”,农历每月十五称为“望”,农历每月十六成为“既望”。

D.崩,古代把帝王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帝王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既喜欢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还能谱曲,他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院里演杂戏,伶人因此而当权,最终导致后唐的灭亡。

B.唐庄宗宠信伶官,这些伶官也飞扬跋扈,随意侮辱官员,这些官员们在伶官面前敛声屏气,小心翼翼。也有一些无耻的官员就阿附这些伶官,以图飞黄腾达。

C.郭门高本名郭从谦,郭门高是他做优伶用的名字。他善于钻营,认郭崇韬为叔父,又认庄宗的弟弟李存乂为养父,因此当上了从马直指挥使。

D.由于郭门高和郭崇韬以及李存乂的关系,再加上他的部下王温在禁宫中宿卫时图谋作乱,庄宗和他开玩笑,问他还想干什么。他非常害怕,于是就图谋叛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2)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中国社会是在农耕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乡土社会,乡土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村落。村落是特定区域内的人们共同生产、生活的基本社会单元。在长期生产、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以乡土文化、家族文化与礼俗文化为主要表现形态的传统村落文化。传统村落文化具有区域性认同、家族文化主导、礼治大于法治等特点。这些特点,使传统村落文化在村级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具体而言,传统村落文化有如下作用:一是维系村庄共同体。由乡土文化中的安土重迁、家族文化中的家族本位及礼俗文化中的人情礼俗组成的纽带,将传统乡村社会构建为牢固的村庄共同体。村庄共同体的内向性、封闭性很强,一般村民不愿也不能脱离这个共同体,而外来人也难以融入这一共同体。在这种村庄内部团结、和睦,而对外提防、疏离的传统村落文化中,村庄共同体得以维系。二是维系村落自治。传统中国社会,“皇权不下县”,在州县级以下没有任何类型的正式政府机构存在,村落社会实行自治。造成村落社会自治的原因,除了农村地域辽阔、中央财政不足、地方官员匮乏外,如果从文化角度上看,则是村落具备了自治的文化基础。在传统村落社会,长老、族长和与皇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士绅等传统村落权威,能够借助于传统村落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调解村落社会纠纷,维持村落社会秩序。由于文化是最深层次的东西,它所造成的村落自治状态也更为长久。这也正是在中国历史上政治风云变幻,而村落社会却难为所动的深层原因。

当前中国农村普遍采用村民自治的方式,村民自治具有浓厚的现代民主政治特色,与传统社会的村落自治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它们都会受到村落文化的影响。一种外部性的制度“嵌入”村落社会后,村民自治势必会受固有村落社会特性的制约,村落文化便是其中因素之一。村民自治是在一个村落共同体内、由村民自我管理,与政府的外部性管理不同。这种自我管理主要借助于基于共同体内部形成的规章和共同认可的权威。这种共同体更严格地说不是政治共同体,而是一个生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因此,文化资源对于村民自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我们更加注重对文化资源的利用。

但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传统村落文化也不例外。尽管传统村落文化中不乏有利于当前村民自治的积极因素,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消极因素。就其在村级治理中的消极一面看,第一,传统村落文化中人治色彩浓厚。第二,传统村落文化中村民对权力的敬畏与崇拜意识浓重。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形成了专制文化,专制文化在村落社会中又促成了族长、长老以及士绅等传统权威的统治。在这种统治格局中,传统权威在村庄中具有说一不二的力量,村民则养成了逆来顺受的性格。第三,传统村落文化中家庭意识引发的家族主义严重,家族主义的封闭性与排外性,是相左于村民自治原则的。

(选自《村落文化在当前中国农村村级治理中的作用与重构》,有删改)

1.下列对“传统村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统村落文化在村级管理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是将传统乡村社会构建为牢固的村庄共同体,二是维系村落自治。

B.传统村落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是乡土文化、家族文化和礼俗文化,传统村落文化的特点是区域性认同、家族文化主导、礼治大于法治等。

C.传统村落文化是村落中的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化,突变性是其形成特点。

D.就当前村民自治而言,传统村落文化对它的影响既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消极性农民对权力的敬畏与崇拜意识浓重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村落是特定区域内的人们共同生产、生活的基本社会单元,由于实行村落自治,传统中国社会“皇权不下县”,因而和皇权没有联系。

B.作为乡土社会的基本单位,村落具有非常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一般村民不愿意也不能脱离村落,同时外来人也难以融入村落。

C.当前我国农村普遍采用的村民自治方式,与传统社会的村落自治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在受到村落文化的影响方面则是相同的

D.当前实行村民自治的村落共同体不仅是政治共同体,而且是生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因此要更加注重对文化资源的利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乡村社会通过乡土文化中的安土重迁、家族文化中的家族本位、礼俗文化中的人情礼俗构建为牢固的村庄共同体。

B.严重的家族文化主义是传统村落文化中的家庭意识引发的,家族主义的封闭性与排外性是与村民自治原则相违背的。

C.传统村落社会中的长老、族长和士绅是权威,他们调解村落社会纠纷,维持村落社会秩序,村民们则逆来顺受。

D.在中国古代,村落能够实行自治,除了地理、经济和政治等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村落具备了自治的文化基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晚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理学名家曾国藩被誉为“中兴名臣”、“官场楷模’, “官场楷模”和“理学大师”。他一生修身齐家治国.他的“修身十二款”至今为世人称道和效法,其中第一款是“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第三款是“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第四款是“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

这三款中,你认为哪一款最值得称道和效法?

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