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建筑的“文法” 梁思成 一个民族的建筑有它自...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建筑的“文法”

梁思成

一个民族的建筑有它自己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如同语言的“文法”。中国建筑就具有特殊的“文法”。

我们的祖先在选择了木料之后逐渐了解了木料的特长,创始了骨架结构初步方法——中国系统的“梁架”。这以后他们发现了木料性能上的弱点。当水平的梁枋将重量转移到垂直的立柱时,在交接的地方会产生极强的剪力,那里梁就容易折断。于是他们用许多斗形木块的“斗”和臂形短木的“拱”,将上面的梁枋托住,使它们的重量一层一层递减集中到柱头上来。梁柱间过渡部分的结构减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断的危机,这是一种“文法”,而斗、拱、梁、枋、椽、檩、楹柱、棂窗等,就是主要的“语汇”了。

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做“斗拱”。至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它不仅可以承托梁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孟子》里就有“榱题数尺”之句,意思说檐头出去之远。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可能在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标准的比例尺度,但要到宋代,我们才确实知道斗拱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全座建筑物中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都以一个拱的宽度作度量单位,以它的倍数或分数来计算。宋时把每一构材的做法,把天然材料修整加工到什么程度的曲线,榫卯如何衔接等都规格化了,形成了类似“文法”的规矩。

中国建筑的“文法”还包括关于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等方面,称做“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彩画作做法”和“瓦作做法”等。

屋顶属于“瓦作做法”。它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庄严无比、美丽无比的一部分。瓦坡的曲面,翼状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椽”和承托出檐的斗拱,给予中国建筑以特殊风格和无可比拟的杰出姿态,这都是内中木构使然,因为坡的曲面和檐的曲线,都是由于结构中的“举架法”的逐渐垒进升高而成。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略加处理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油饰本是为保护木材而用的。在这方面中国工匠充分地表现出创造性。他们使用各种颜色在梁枋上作妍丽繁复的彩绘,但主要的却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而以金为点缀,所谓“青绿点金”。柱和门窗则只用纯色的朱红或黑色的漆料。这样,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更多了反衬的作用,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

至于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即对于空间的处理,我们的祖先更是表现了无比的智慧。院落组织是中国建筑在平面上的特征,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如厢耳、廊庑、院门、围墙等周绕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连的院落。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一样,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应用上。

1.下列对斗拱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整座建筑物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是根据它们相对于拱的宽度,按倍数或分数计算出来的。

B.檐下彩绘的梁枋斗拱,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色彩显得更加绚丽,艺术效果格外强烈。

C.斗拱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既可以用来承托梁枋和出檐,也可以用来装饰美化建筑物。

D.用斗拱承托梁枋,是为了减缓梁枋直接压在木柱上所产生的剪力,以消除梁折断的危机。

2.下列涉及中国建筑“文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梁枋上妍丽繁复的彩绘,使用了各种颜色,主要的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并以金为点缀,这就是“青绿点金”。

B.盖顶的瓦,有一些具有双重功能,既能在结构上发挥作用,也能成为美化屋顶的饰物,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C.中国建筑屋顶的辉煌,表面上出自瓦脊、脊吻、重脊和脊兽等的奇妙组合,实际上全都源自建筑物内部的木构。

D.如果说“彩画作做法”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文法”,那么木柱和门窗上朱红或黑色的漆料,就应该是它的“语汇”。

3.下列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无论官署寺院还是住宅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辅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

B.把阳光、花木等引入到建筑范围内,打通内外,让居住者尽享无限空间带来的生趣,并使建筑更加活泼和适用。

C.数千年来,遍及中国的构型各异的建筑,从富丽堂皇的宫廷到简陋朴素的民居,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

D.院落组织有主有次,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在空间处理上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1.B 2.C 3.D 【解析】 试题分析: 1.B项“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色彩显得更加绚丽,艺术效果格外强烈”表述有误。原文是“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更多了反衬的作用,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B项是说油饰作用而非斗拱的作用,偷换概念。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以“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B就是对文章最后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选项,“色彩显得更加绚丽,艺术效果格外强烈”是说油饰的作用,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2.C项“盖屋的瓦,有一些具有双重功能”错误,由原文“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略加处理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可知。选项C于文无据。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原文和题干可知,此题中“盖屋的瓦,有一些具有双重功能”与原文“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略加处理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表述有差别,属于于文无据。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词语。 3.A项与原文的对应信息“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或若干相连的院落”意思不吻合。B项无中生有,原文的对应信息“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C项说法绝对化,原文的对应信息“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警示】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注意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A是对原文结尾段内容的概括,原文“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或若干相连的院落”曲解了文意;C项,文章结尾是说“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而C项变成了“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说法绝对化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一位退役的门卫回去前特意找到一位老师表示感谢:您是全校唯一一个到校门口下车的老师,也是全校唯一一个每次进校向我点头微笑的老师,我谢谢您!

2.美国总统肯尼迪说:“评断一个国家的品格, 不仅要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它的人民选择对什么样的人致敬,对什么样的人追怀。”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与看法?请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

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青山隔送行,                              。(《长亭送别》)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陈情表》)

(3)《谐》之言曰:“            ,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4)子曰:“志士仁人,                              。”(《论语》)

(5)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无所苟而已矣。(《论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甲】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乙】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

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运:转。

1.找出乙文中的两个成语

2.结合两个选段,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对战争的看法有何异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元曲,完成后面各题。

[中吕]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中吕]山坡羊  长安怀古

赵善庆

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狐兔悲,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1.这两首元曲都是小令,从不同的角度抒发了                   之感。

2.这两首元曲画线的句子表达技巧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分别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养竹记

唐·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注」

①庭实:原指将贡品或礼物陈列于庭,让人观赏。这里是指将竹子种植在庭院中,随时观赏。

②筐篚(fěi):竹器,方形的叫筐,圆形的叫篚。

③菶(běng)茸荟郁:形容草木繁盛茂密。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夷险:铲除危险

B.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           捐馆:这里指去世

C.见贱俗人之目                 见贱:被看轻

D.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   众庶:一般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以贻其后居斯者              句读不知,惑不解

B.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

C.然则竹之草木                寡人之国也,尽心焉耳矣

D.唯用贤异之                  求人可使报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文人士大夫喜欢竹子不仅是由于其自然外观,而更多是由于它那“比德”意义,即将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

B.文章第二段写了关相国府中竹子的遭际:关相国爱护有加,别人的不料理、任砍伐,作者入住相国府,重新扶植竹子,渐渐竹树成荫,清风吹过竹林会传来清新悦耳的声音,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生机。

C.作者将此文刻于亭的墙壁上,目的是让日后居于这里的人看到。希望他们能好好打理竹树,不要令它像昔日般遭人任意砍伐。

D.本文立意深刻,借物喻理,叙竹只是兴起,议论才是目的。多用对偶、排比,句式工整;语言清隽,意境优美。

4.用“/”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妖怪未生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荀子《天论》)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